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趣味生活的唐宰相段文昌

趣味生活的唐宰相段文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醉轻弦V 访问量:3537 更新时间:2023/12/25 20:58:46

段文昌一生酷爱读书,手不释卷,文治武功,样样在行。历史是明白的,账可以这么算:

段文昌(公元773年一835年), 字墨卿,一字景初, 西河(今山西汾阳)人。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曾侄孙、晚唐著名诗人武元衡的女婿,是唐代宪宗朝、穆宗朝、敬宗朝和文宗朝四朝宰相。曾任荆南节度使。历任灵池县尉、登封县尉、集贤校理、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祠部郎中、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西川节度使、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淮南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等职。

据考证,段文昌的祖籍在古代齐州(今山东省临淄市)。隋末,先祖们迁离山东齐州,落籍西河(今山西省汾阳市),所以,(新唐书)有“段文昌,字墨卿,西河人”之说。后来,其父段锷调任江陵县令,段文昌一家随父迁徙到荆州,还在荆州城外修建了祖墓陵园。清光绪六年刊本《荆州府志卷之七.古迹》记载:“文昌先墓在荆州,岁时享祀。”

段文昌为人豁达豪爽,负才傲俗,不拘小节,又不修边幅。每天喝酒喝到半醉后,就穿一双木屐在荆州城的大街小巷里闲逛。下雨天,弄得浑身是泥还招摇过市。一天,他乘醉躺在街旁一大户人家的宅门前,脱去木屐,就着门前的水渠洗脚,旁若无人。他一边洗脚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作江陵节度使,必买此宅”。围观的人们听到他说这话,都哈哈大笑。没有想到,他后来真的做了荆南节度,并买下了此大宅。(见《录异记》)

段文昌任荆南节度史时,自带“天气预报”:当地如若久旱,一经他祈祷,天空马上由晴转雨,大雨如注;如若久雨,只要他一出游便会由雨转晴,晴空万里。荆南百姓为此作谚语道:“旱不苦, 祷而雨;雨不愁,公出游。”真是奇怪的天气现象。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刑部侍郎韩愈奉诏撰写《平淮西碑》,大力歌颂裴度的功勋。李愬(su)在平乱时功居第一,在碑文中却甚少提及,因此愤愤不平。其妻韦氏向皇帝申诉,称碑文内容不实。唐宪宗遂命人将韩愈的碑文磨去,让段文昌重新撰写。一碑二文的传奇故事。

段文昌一生对饮食很讲究,自编《食经》五十卷,足以说明对饮食和美食研究的钟爱了。他一旦有空闲时间,就亲自到厨房研究美食。传说荆州城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名菜“ 千张肉”,就是由段文昌加以改良而制成的。

段文昌任西川节度使时,成都的很多著名小吃,都是由他和家中女婢大厨们潜心研究创造出来的。段文昌在黄河流域多年的为官,也开发出了为数可观的各种菜点和小吃.像现在流行的名小吃,如油旋、盘丝饼、金线油塔等。如今,盘丝饼是山东名小吃,金线油塔则是陕西名点。

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唐文宗派宦官到西川赏赐春衣。段文昌可能兴奋过度,刚受宣完便突然去世,时年六十三岁,被追赠为太尉。段文昌在成都逝世后,后人将其遗体运回荆州安葬。

段文昌还是著名的诗人、辞赋名家,著有文集三十卷、《诏诰》 二十卷,《全唐文》收录其文章四篇:《 修仙都观记》《 菩提寺置立记》《 诸葛武侯庙古柏文》《平准西碑》。《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四首:《享太庙乐章》《题武担寺西台》《晚夏登张仪楼呈院中诸公》《 还别业寻龙华山寺广宣上人》。

可谓是治国能臣、趣味生活的宰相!

标签: 段文昌

更多文章

  • 被荧屏丑化了的李道宗,死于流放途中,武则天为其恢复名誉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李道宗

    人物对比是影视剧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想突出一个人的道德风尚或工作能力的时候,就需要有有一个人跟他做鲜明的对比。比如本文中的李道宗同志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看过《薛仁贵传奇》的人大概对他都有印象,此人娶了一个老婆叫做张美人。这是个有着蛇蝎心肠的女子,因为要报杀父之仇无时无刻不在李道宗身边吹枕头风,迫害薛仁

  • 尉迟恭在酒席上殴打李道宗,李世民为何问他:你想我学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付如艳标签:李道宗

    尉迟恭是隋末唐初时一位非常杰出的将领,李世民按功评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时,尉迟恭便位列其中。除了战场上的功劳,尉迟恭广为人知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他由人成为“门神”的经历了。尉迟恭不畏权贵,为人忠厚重情义,总体说来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如果非要挑缺点,那一定就是——好面子。甚至因为好面子这件事,尉迟恭在

  • 《薛仁贵传奇》中陷害薛仁贵的李道宗李唐皇室战功前三的贤王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李道宗

    李道宗是唐朝初期的宗室名将,更被人称为贤王。不过在《薛仁贵传奇》中却是一个反派形象,那么李道宗为什么被丑化了?其实这就是为了更好的衬托薛仁贵的完美,文学作品中一个完美的角色必定是需要有人衬托的,李道宗就是专门衬托薛仁贵的。剧中李道宗与他的老丈人张世贵一起想尽各种办法陷害薛仁贵,最终被程咬金等人从王府

  • 李道宗真的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李道宗

    登上历史名将的璀璨舞台,岂能跳过李道宗?李道宗真的是奸臣吗?答案肯定的告诉你:不是!我们回望李道宗家的族谱,会发现他的背后是跟李氏家族有很大的渊源的,这样一个家族,在历史的长河篇章中留下重墨一笔,还会再质疑是否奸臣。用现代话讲:他拥有如此纯正的血统,奸臣之头衔是故意揶揄他的吗?历史上,李道宗却被众人

  • 唐诗诗人令狐楚:诗坛常青树,桃李满天下,组诗《少年行》是他一生的写照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令狐楚

    唐代中期的诗坛上,虽然没有了盛唐时期的那种鼎盛恢弘、全面繁荣的气象,但是依然有许多优秀的诗人,而令狐楚就是中唐时期诗坛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的骈体文和诗文尤为出色,被公认为当时“文坛三绝”之一。令狐楚的先祖令狐德棻是初唐著名学者,在文史方面就有颇高的建树。令狐德棻在唐高宗时期任弘文馆学士,晚年他将

  • 历经三朝皇帝,韦贯之如何得到唐宪宗欣赏,官拜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鸿胪长史标签:韦贯之

    韦贯之是唐朝的著名宰相,他是吏部侍郎韦肇之子。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从小被寄予厚望。唐德宗统治时期,他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及第的成绩,进入朝堂为官,先后担任校书郎,长安县尉等官职。在唐顺宗继承皇位之后,他的官职再次发生变动,升迁为监察御史。唐宪宗继位之后,官拜吏部员外郎,也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得

  • 唐宪宗李纯为解决藩镇问题,使李吉甫、武伯苍丧命,裴中立受重伤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李吉甫

    唐朝中后期,募兵制度带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唐政权的稳定,乃至存在。一、李纯决心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唐宪宗李纯继位后,就计划着整顿藩镇,打压其势力,减弱其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于是,李纯就想方设法削藩,以图唐室中兴。唐宪宗是唐德宗李适的孙子、唐顺宗李诵的长子,一个非常聪慧的君主,也是一个勇于

  • 大唐铁血宰相武元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是中唐宪宗朝名相,因维护国家统一,坚决主张对拥兵自重的藩镇用兵,被叛镇王承宗、李师道派人暗杀。武元衡出身名门世家,是武则天曾侄孙。据《旧唐书》载,武元衡幼时就天姿过人,长大博览群书,诗赋文俱佳,尤工于写诗,与白居易齐名,刘禹锡尚在其下。建中四年(783)武元衡状元及第,后任华

  • 武元衡父子一门两状元,武则天族内玄孙,被刺杀而死的铁血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武元衡

    武元衡身上的标签很多,和武则天是一个大家族的,父子两人一门双状元,状元诗人,铁血宰相,被刺杀而死的铁血宰相等。武元衡的家世,是武则天女皇三伯父一脉,也是武则天族内玄孙,传承世系为武则天三伯武士逸、武仁范、武载德、武平一 、武就、武元衡。武元衡的祖父武平一,在经过多次动乱后,武氏族人被杀的不少,看透了

  • 大唐宰相武元衡上朝路上遇刺身亡,究竟何人所为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武元衡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次恐怖行动,是政治暗杀事件,此事当时是震惊朝野,但直到公元818年,唐宪宗平卢叛乱,李师道部下叛乱杀死李师道此事才得以暴露。而之所以武元衡被刺杀和唐宪宗削藩有着巨大关系。在公元805年,唐宪宗李纯登基。李纯大唐后期皇帝里评价是颇高的,在位15年,有元和中兴之说。在后世素有小太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