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人算不如天算,唐高宗尸骨未寒,宰相裴炎就放出了武则天这头猛虎

人算不如天算,唐高宗尸骨未寒,宰相裴炎就放出了武则天这头猛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 访问量:3127 更新时间:2024/1/2 15:07:44

唐朝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逝世,皇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

临终前,李治给继承人李显安排了两个帮手,一个是宰相裴炎任中书令并“受遗辅太子”,一个是老婆武则天,“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不过,李治大概想不到,他死后没几个月,还处于尸骨未寒时,裴炎就和武则天联手把李显从皇位上给扒拉下来了。

在李治的安排中,裴炎是真正的辅政人,他要帮助和教导李显如何从新人皇帝到熟手皇帝的转变。

而武则天在背后兜底,李显要干得不错,裴炎辅政得力,就没武则天啥事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才“取天后处分”其实就是皇帝和宰相能搞定一切事务的话就别骚扰她了,让她安稳养老。

李治知道自己这个老婆的厉害,不希望她对儿子的执政有太多的干扰。

当时的宰相裴炎或许也是这么想的,有自己在,皇帝也已经成年,武则天这位在李治执政时期常态化干政的天后就别再参与政治了。

想法是好的,但事情总不会按照最美好的设想来,李显登基后没多久,就搞出事来了。

李显当上皇帝后,自然想找些自己人来帮衬自己,裴炎是父亲指定的辅政大臣,跟他并不亲近,李显也担心万一裴炎是个长孙无忌怎么办?

于是,李显想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当侍中(相当于宰相),韦玄贞是李显的岳父,还出身高门显贵,当个宰相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但这事遭到了裴炎的强烈反对,裴炎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皇帝找个自己人来当侍中,相当于是要分裴炎这个宰相的权,他当然不愿意。

另外,裴炎和韦玄贞都出身大族,大族之间的资源争夺也是很厉害的,韦玄贞要是成为宰相,就会提拔跟韦家亲近的官员和人才,挤占裴家的资源。

如果韦玄贞是出身寒门,背后没有多少亲友团,裴炎的反对或许不会太激烈,大族出身的宰相和寒门出身的宰相,给政治上的对手带来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所以,裴炎是拼命反对,但李显也铁了心,甚至喊出了“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这样的气话。

裴炎一看自己拿皇帝没辙,赶紧找帮手,宰相和皇帝遇到“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就按照唐高宗李治的遗诏办,找武则天来定夺。

结果,裴炎的请求正好给了武则天借口。

本来,皇帝要提拔老丈人也不关武则天什么事,她也没有理由反对,而且,唐高宗李治临终前的遗诏也已经把她干政的范围圈住了,平时不准干政。

这对于在李治执政的中晚期已经习惯了参与政事的武则天来说是相当郁闷的,把玩权力久了的她根本不甘心在后宫养老,早就蠢蠢欲动了。

裴炎扛不住李显要提拔老丈人,来找武则天帮忙,正好中了她的下怀,她甚至马上抓住李显说的那句“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的气话,直接提出要把儿子的皇位给废了。

对于裴炎来说,他找武则天时估计没想到会玩这么大,但为了权力不被更多的分享出去,他妥协了,同意了武则天的提议。

辅政的宰相和有军国大事决定权的武则天联手,刚登基才50几天的李显根本无力反抗,转头就被废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唐纪十九》中记载:

二月,戊午,太后集百官于乾元殿,裴炎与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勒兵入宫,宣太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扶下殿。中宗曰:“我何罪?”太后曰:“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乃幽于别所。

裴炎通过跟武则天联手,以废掉唐中宗李显皇位的方式,制止了李显的岳父韦玄贞及其背后的韦氏家族上位的可能,可他的行为却让武则天这头猛虎提前出笼了。

废掉李显后,武则天改立她跟李治的幼子李旦(李治诸子中排第八,武则天第四子)为皇帝,把李治临终前安排的“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直接换成了“政事决于太后”。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不管大事小事,武则天都能管了,而且是直接主导政事了。

相比起韦玄贞,武则天才是可怕的,裴炎阻止了韦玄贞上位,却放出了武则天,他将来失去的就不仅仅是权力了,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唐朝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月,距离李显被废还不到一年时间,裴炎就被武则天干掉了。

如果裴炎能反悔重来一次,他想必会非常愿意跟韦玄贞分享宰相权力,分出权力总好过连命都保不住。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标签: 裴炎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许敬宗有一古镜,不慎掉到古井里,此井原来藏一神物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许敬宗

    大唐天宝年间,南京有一个书生,名叫陈仲躬,家里特有钱,富二代,特别好学,可惜不是学霸,苦读好多年学业未成,于是携数千金北漂洛阳,在清化里租了一处院子,院子里有一天井,特别大,常常淹死人。小陈也知道这事,但是因为光棍一条,也不怕啥。为啥光棍不怕,因为光棍一条,一条懂吗,一条。因为一条,所以不怕。仲躬亦

  • 害死长孙无忌的人原来是他,不是武则天,更不是许敬宗

    历史人物编辑:牛姐姐爱生活标签:许敬宗

    唐太宗李世民确定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排第一,这足以表明长孙无忌在唐朝的崇高地位。事实上,关陇贵族出生的长孙无忌确实在唐朝的建立中立下了极大的功劳,其妹妹也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长孙家族可谓恩宠极厚。长孙无忌本人得到了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在李世民死前,被任命为托孤大臣,辅助唐高宗李治

  • 许敬宗是谁?为何李世民觉得他人品不行,武则天还要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许敬宗

    许敬宗是谁?为何李世民觉得他人品不行,武则天还要重用他在李世民的十八学士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做许敬宗,相对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许敬宗的名气确实不大,虽然他是李世民的旧臣,但是纵观贞观年间,许敬宗露脸的机会非常少,李世民之所以不重用他,还是觉得许敬宗这个人太没有品行,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品行的人,却

  • 唐朝历史第一奸臣—高阳郡公许敬宗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许敬宗

    在《新唐书-奸臣传》中,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归顺唐朝的许敬宗成为了“奸臣传”中第一奸臣。 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父亲是隋朝吏部侍郎许善心。在隋朝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叛乱的时候,杀了其父亲许善心,敬宗手舞足蹈用来免去一死,后跟随李密与魏征一起掌管文书。武德初年,李密兵败之后率部归降唐朝,

  • 为了得到荣华富贵,六十岁的许敬宗坚决支持武则天当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许敬宗

    当年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有两个人出力不少,一个是李义府,一个是许敬宗,前面的文章已经介绍过李义府,这篇文章就介绍许敬宗。许敬宗不是一般人,他的仕途开始得非常早,他本是隋朝的官,他的父亲许善心,在隋朝为给事中。隋朝大业年期中期,许敬宗考中秀才,任淮阳书佐。公元618年(隋义宁二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

  • 中国古代很有名气的七位女英雄,穆桂英排名第三,樊梨花排名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修杰说娱乐标签:樊梨花

    华夏男儿多豪杰,但也有不少巾帼英雄在历史的烽烟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到五十三岁又重掌帅印的穆桂英,中国古代女英雄的故事代代流传,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铮铮铁骨,寸寸柔肠,在她们身上合而为一。她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第一名、花木兰花木兰:流传版本最广为姓魏,名木兰。隋代

  • 最勇猛的6位女豪杰,樊梨花只能排倒数,第一是她,你们猜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樊梨花

    最勇猛的6位女豪杰,樊梨花只能排倒数,第一是她,你们猜不到文|史哥哥纵观历史长河,我们都知道英雄豪杰不仅有男性,而且还有女性!女中豪杰,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这个樊梨花,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个樊梨花并没有排在女中豪杰首位,反而是倒数了,这到底又是为何呢?咱们先说一下排这个第六位的秦良玉,她是重庆人,在

  • 樊梨花、杨门女将都是虚构?那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女将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樊梨花

    说起驰骋沙场的巾帼英雄,大多数人都能说出花木兰、樊梨花、杨门女将等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不过,这些人物基本出自民间文学的虚构,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记载。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广大妇女很难参与社会事务,更别说是在战场上杀敌了。即便到了二十世纪,“战争让女人走开”的思想仍然颇有市场。不过女子上阵,统帅千军

  • 《烽火奇遇结良缘》中除了宣萱扮演的樊梨花,还有哪些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幸福在身边标签:樊梨花

    tvb古装剧《烽火奇遇结良缘》大家看过吗?这部剧主要讲述了西凉国大小姐为了保住家人的性命,不得不顺应天命嫁给一个毫无感情基础的人,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的故事。除了宣萱扮演的女主樊梨花之外,剧中还有很多美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欧倩怡扮演薛金莲,是薛丁山的妹妹,出身好人又长得漂亮的她,从小身边就不乏追求

  • 古代四大女英雄,个个战斗力爆表,樊梨花上榜,第三史上不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翰林冷知识标签:樊梨花

    中国古代推崇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各个领域都很少有杰出女性的身影,在军事领域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说。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巾帼英雄,历朝历代都是非常多,千万不要小看中国的女性,这永远都是全世界最坚韧勇敢的女性群体。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古代驰骋沙场的巾帼英雄有哪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