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历年间,一天,韩翃孤单落寞地走在长安近郊,经过龙首冈时,偶遇一辆牛车。擦肩而过时,车帘内一位绝色美人蓦然看见韩翃,连忙轻声呼唤道:“莫非是韩员外吗?我是柳氏啊。”韩翃闻言,顿时惊喜欲狂……
韩翃,天宝年间就以诗词而知名,只因天性落拓,以至生活困顿。不过,他有一位好友李生,家财万贯,仗义爱才,时常予以接济。
当时,李生有一位爱妾柳氏,美艳动人,李生将她安置在外宅,作为与韩翃饮酒作乐之处,又在近旁为韩翃找了间个住处。韩翃往来的都是些文人墨客,柳氏不时从门里窥见,感叹说:“韩夫子岂会久居人下啊……”便已芳心暗许。
李生向来看重韩翃,对他无所吝惜,当得知柳氏的心意,便设下酒宴款待韩翃,酒酣耳热之际,便道:“柳夫人貌美如花,韩秀才妙笔生花,真乃天生一对,我现在就把柳氏送给韩君,可好?”
韩翃惊慌失措,忙起身推辞说:“在下蒙李君供给衣食已久,岂敢再夺你所爱?”
李生一再坚持,柳氏也看出他一片诚心,便主动走向韩翃。三人满饮一杯,定下此事,李生又拿出三十万钱,为韩翃安家。
自此,郎才女貌,两情相悦,妙不可言。次年,韩翃又金榜题名,双喜临门。在等候补官的日子里,柳氏劝韩翃说:“显贵而不忘本,古人之所尚,岂可因儿女情长,耽误你的人生大事。我这里财产有余,足以等到相公返回之日。”
韩翃于是辞别柳氏,回东北老家省亲,一去就是一年有余。柳氏安心守候,后来用度不足,便典卖家具糊口。
不料,到了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陷两京,士民各自奔命。柳氏自知容貌显眼,恐怕难免落入贼手,于是剪去秀发,自毁形象,寄居于法灵寺。
另一边,平卢节度使侯希逸起兵抵抗叛军,他久仰韩翃的才名,便请他出山做了自己的谋士。只是平卢(今辽宁朝阳)地处边远,被叛军阻隔在河北,韩翃与柳氏天各一方,却无一日不彼此想念。
直到肃宗收复两京,韩翃才派人潜行至长安,打探柳氏下落。他准备了一些金箔,在上面题写道:“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金箔辗转传到柳氏手中,她一看便知是韩翃手笔,一时哽咽难言,答复曰:“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本以为不久便可破镜重圆,谁知,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飞来横祸。唐军平乱时,向回纥等外族借来不少兵马,其中有一武将名叫沙吒利,因平乱有功而受到封赏,在长安身居要职。他不知从何处打听到柳氏的美色,竟将她强抢回家,据为己有。
一转眼已是代宗大历年间,叛乱终于完全平息,侯希逸升任左仆射,入朝晋见,韩翃才得以随从进京,然而这时早已没了柳氏消息。
直到那天,两人在龙首冈不期而遇,柳氏一下便认出了韩翃,令韩翃又惊又喜。碍于左右侍从,柳氏不便多言,只派女仆悄悄告知,自己已失身于沙吒利,又约定于次日清晨,在道政里大门外相见。
韩翃早早赶到,然而柳氏此时已然身不由己,她乘车而来,带着玉盒一只,外系绸带,内储香膏,从车上递给韩翃道:“与君诀别,谨此留念。”
韩翃眼看柳氏在车中挥手,轻袖飘飘,香车辘辘而去,一时间泪湿双眼,梦断情迷。
就在韩翃不胜悲痛之时,从河北来京的将士正要相聚宴饮,派人来请韩翃。韩翃勉强赴宴,忧伤之情却溢于言表。
有一位名叫许俊的武官,一向以武勇自负,他看出了韩翃的异样,便去询问。韩翃如实相告,许俊当即豪言:“只需足下手书几字,我即刻将她带来!”
随即换上武服,腰佩双弓,只带一个骑从,径直来到沙吒利宅第。等其外出走远,立即纵马破门而入,直冲内院大喊:“将军暴病,命我来请夫人!”
家仆鸡飞狗跳,无人敢挡。许俊便将韩翃手书交给柳氏看过,二话不说将她抱上马背,绝尘而去。片刻,已回到韩翃身边,韩翃与柳氏执手而泣,满座惊叹不已。
然而,当时沙吒利受到皇帝特别宠信,韩翃和许俊怕他报复,便一起去找侯希逸。侯希逸听说事情经过,大惊道:“此乃我平生做派,许俊也能如此么?”
遂向皇帝启奏:“御史韩翃,以往曾经科举中第,后在军中,屡有功勋,有一爱妾柳氏,因战乱而失散,被将军沙吒利强行霸占。为臣部将许俊,英勇果决,为韩翃夺回柳氏。此事出于义愤,未能先行奏报,全怪我管教不严,请陛下处置。”
代宗仁恕,不久降下圣旨,柳氏理应回到韩翃身边,赐沙吒利钱二百万。
韩翃因而得以与柳氏再续前缘,后累官至中书舍人。人们都传颂柳氏的忠贞不渝,以及许俊的见义勇为。
安史之乱期间,肃宗因收复心切,曾经向回纥借兵。虽然在平叛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些游牧将士也曾在长安、洛阳大肆烧杀掳掠,行径与安史叛军无异,而朝廷却无力管束,放任姑息。
安史之乱对李唐的影响之深,岂止是七年战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