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大历年间,一天,韩翃孤单落寞地走在长安近郊,经过龙首冈时,偶遇一辆牛车

唐大历年间,一天,韩翃孤单落寞地走在长安近郊,经过龙首冈时,偶遇一辆牛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艳爱猫 访问量:184 更新时间:2023/12/4 13:51:50

唐大历年间,一天,韩翃孤单落寞地走在长安近郊,经过龙首冈时,偶遇一辆牛车。擦肩而过时,车帘内一位绝色美人蓦然看见韩翃,连忙轻声呼唤道:“莫非是韩员外吗?我是柳氏啊。”韩翃闻言,顿时惊喜欲狂……

韩翃,天宝年间就以诗词而知名,只因天性落拓,以至生活困顿。不过,他有一位好友生,家财万贯,仗义爱才,时予以接济。

当时,李生有一位爱妾柳氏,美艳动人,李生将她安置在外宅,作为与韩翃饮酒作乐之处,又在近旁为韩翃找了间个住处。韩翃往来的都是些人墨客,柳氏不时从门里窥见,感叹说:“韩夫子岂会久居人下啊……”便已芳心暗许。

李生来看重韩翃,对他无所吝惜,当得知柳氏的心意,便设下酒宴款待韩翃,酒酣耳热之际,便道:“柳夫人貌美如花,韩秀才妙笔生花,真乃天生一对,我现在就把柳氏送给韩君,可好?”

韩翃惊慌失措,忙起身推辞说:“在下蒙李君供给衣食已久,岂敢再夺你所爱?”

李生一再坚持,柳氏也看出他一片诚心,便主动走向韩翃。三人满饮一杯,定下此事,李生又拿出三十万钱,为韩翃安家。

自此,郎才女貌,两情相悦,妙不可言。次年,韩翃又金榜题名,双喜临门。在等候补官的日子里,柳氏劝韩翃说:“显贵而不忘本,古人之所尚,岂可因儿女情长,耽误你的人生大事。我这里财产有,足以等到相公返回之日。”

韩翃于是辞别柳氏,回东北老家省亲,一去就是一年有余。柳氏安心守候,后来用度不足,便典卖家具糊口。

不料,到了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陷两京,士民各自奔命。柳氏自知容貌显眼,恐怕难免落入贼手,于是剪去秀发,自毁形象,寄居于法灵寺。

另一边,平卢节度使侯希逸起兵抵抗叛军,他久仰韩翃的才名,便请他出山做了自己的谋士。只是平卢(今辽宁朝阳)地处边远,被叛军阻隔在河北,韩翃与柳氏天各一方,却无一日不彼此想念。

直到肃宗收复两京,韩翃才派人潜行至长安,打探柳氏下落。他准备了一些金箔,在上面题写道:“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金箔辗转传到柳氏手中,她一看便知是韩翃手笔,一时哽咽难言,答复曰:“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本以为不久便可破镜重圆,谁知,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飞来横祸。唐军平乱时,向回纥等外族借来不少兵马,其中有一武将名叫沙吒利,因平乱有功而受到封赏,在长安身居要职。他不知从处打听到柳氏的美色,竟将她强抢回家,据为己有。

一转眼已是代宗大历年间,叛乱终于完全平息,侯希逸升任左仆射,入朝晋见,韩翃才得以随从进京,然而这时早已没了柳氏消息。

直到那天,两人在龙首冈不期而遇,柳氏一下便认出了韩翃,令韩翃又惊又喜。碍于左右侍从,柳氏不便多言,只派女仆悄悄告知,自己已失身于沙吒利,又约定于次日清晨,在道政里大门外相见。

韩翃早早赶到,然而柳氏此时已然身不由己,她乘车而来,带着玉盒一只,外系绸带,内储香膏,从车上递给韩翃道:“与君诀别,谨此留念。”

韩翃眼看柳氏在车中挥手,轻袖飘飘,香车辘辘而去,一时间泪湿双眼,梦断情迷。

就在韩翃不胜悲痛之时,从河北来京的将士正要相聚宴饮,派人来请韩翃。韩翃勉强赴宴,忧伤之情却溢于言表。

有一位名叫许俊的武官,一向以武勇自负,他看出了韩翃的异样,便去询问。韩翃如实相告,许俊当即豪言:“只需足下手书几字,我即刻将她带来!”

随即换上武服,腰佩双弓,只带一个骑从,径直来到沙吒利宅第。等其外出走远,立即纵马破门而入,直冲内院大喊:“将军暴病,命我来请夫人!”

家仆鸡飞狗跳,无人敢挡。许俊便将韩翃手书交给柳氏看过,二话不说将她抱上马背,绝尘而去。片刻,已回到韩翃身边,韩翃与柳氏执手而泣,满座惊叹不已。

然而,当时沙吒利受到皇帝特别宠信,韩翃和许俊怕他报复,便一起去找侯希逸。侯希逸听说事情经过,大惊道:“此乃我平生做派,许俊也能如此么?”

遂向皇帝奏:“御史韩翃,以往曾经科举中第,后在军中,屡有功勋,有一爱妾柳氏,因战乱而失散,被将军沙吒利强行霸占。为臣部将许俊,英勇果决,为韩翃夺回柳氏。此事出于义愤,未能先行奏报,全怪我管教不严,请陛下处置。”

代宗仁恕,不久降下圣旨,柳氏理应回到韩翃身边,赐沙吒利钱二百万。

韩翃因而得以与柳氏再续前缘,后累官至中书舍人。人们都传颂柳氏的忠贞不渝,以及许俊的见义勇为。

安史之乱期间,肃宗因收复心切,曾经向回纥借兵。虽然在平叛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些游牧将士也曾在长安、洛阳大肆烧杀掳掠,行径与安史叛军无异,而朝廷却无力管束,放任姑息。

安史之乱对李唐的影响之深,岂止是七年战乱而已。

标签: 韩翃

更多文章

  • 韩翃的一首成名诗,写尽春天之美,也写透讽刺之意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韩翃

    韩翃,南阳人,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寒食节这一天,他出门赏春。寒食节在清明前的一两日,相传春秋时,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便隐于山林,坚决不受奖赏,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便命人放火烧山,他却抱着大树不出来,活活地烧死于山中。晋文公悔之不及,为了悼念他,禁止在他死的这一天生火做饭,只准吃冷食。以后,

  • 岑文本用尽一生布的“奇局”太宗与之对话悟到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岑文本

    李世民经过诸皇子争位之后,最终不得已立晋王为太子。太子僚属皆选重臣,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 萧 瑀为太子太保、李绩为太子詹事、马周为太子左庶子、 褚遂良为太子宾客。这里面没有重臣岑文本,岑文本也是一脸懵圈。 下朝后太宗与岑文本对话说明问题。贞观长歌剧照太宗说:“岑文本你知道太子僚属为

  • 忠信敦厚的文人宰相岑文本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岑文本

    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邓州棘阳县(今河南新野)人。唐初文学家、唐太宗时期的宰相,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隋朝吏部侍郎岑之象之子。岑文本自幼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那年,父亲岑之象任邯郸令,被人诬告入狱,冤不能申。岑文本到司隶为父申冤,辞情激切,据理力争,并与诬告者对薄公堂。司隶知道岑

  • 岑文本作为唐代著名大臣,升迁后为何反而不高兴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盼盼生活彩标签:岑文本

    岑文本作为唐代的著名大臣,升官了之后却没有感到一丝的开心,主要原因是他懂得居安思危。知道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升迁而自满,反倒是谦虚做人一直低调行事,这就是一个好官的榜样。岑文本从一个小官晋升成为一个大官,可以说他一直都是兢兢业怠慢,从来不敢怠慢。其实这都是因为他非常懂得,作为一个官员最忌讳的就是高调行事

  • 李重茂在上朝时,西边摆着李显的棺材,李旦和太平都在场所谓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李重茂

    公元710年,小皇帝李重茂被太平公主揪住领子从龙椅上扔了下去,不明所以的他心里还想着:我啥时候说要让位了?这有点像闹剧的场景,实际上却是一个朝代的更迭。甚是诡异的时候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这一大早的,朝堂西边摆着自己父皇李显的棺材,棺材旁边站着叔叔李旦,还有姑姑太平公主站在群臣之中,这气氛,着实诡异啊

  • 李重茂:唐朝最短命的皇帝,他的一生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丘佰利标签:李重茂

    李重茂,是唐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苦难和磨难,也成为了唐朝的一个悲剧。在历史上,他的地位很低,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李重茂的一生有多惨呢?下面我就来深度详细全面地探究一下。李重茂是唐玄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出生于唐代开元二十年(732年)。因为他生于玄宗晚年,所以并没有得

  • 李重茂的悲剧在于他是李显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漂流向海标签:李重茂

    唐少帝李重茂是唐中宗李显的儿子!在大唐历史上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图片来自网络李重茂悲剧的根源在于,唐中宗李显懦弱的性格,无法守住自己手中的皇权、手里的江山!图片来自网络唐中宗李显,是李唐历史上出名的懦弱皇帝——前半生受制于自己的母亲武则天。在即位之初,出于集权需要,李显想提拔外戚、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

  • 唐朝悲催的皇帝李重茂,在位仅十七天,年仅20岁就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李重茂

    唐朝悲催的皇帝李重茂,在位仅十七天,年仅20岁就去世要说古代皇帝千千万,被历史埋没的一大半。在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没有正名的,可能会有人问,正史没有承认的皇帝,后人又怎么知道这个人是始皇帝呢?虽说正史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历史记录,但是还有各种野史呢!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唐朝历史上一个被正史抹掉的皇帝,李重茂

  • 唐殇帝李重茂为何仅在位17天?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李重茂

    文/格瓦拉同志从唐高祖李渊的隋自立到隋帝李煜被权臣朱温废黜,唐朝建立共289年。据史料记载,它经历了21位皇帝(包括武则天)。不过这一时期也有一位皇帝,但由于太年轻,在位时间极短,一直没有得到史家的认可。此人就是在位仅17天的唐商帝李重茂。李重茂是中宗李显的四子。中宗有四子九女。其中,长子李重润(后

  • 阎王、钟馗、判官三者谁的级别高?各有什么职权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钟馗

    由于中国的神仙体系比较混乱,常常是一个人身兼多职,佛道两家各有体系,互补不隶属。在这一点上,西方神仙还是比较清楚的,我们现在就一以道家为主仔细地捋一捋。阎王原为佛家语。佛家的掌管地狱的主神,掌管着十八层地狱。在以佛道家为体系在阴间,我们以为最大的领导是阎王爷,实际上不是,阎王爷一个一共有十个,所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