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统的《徙戎论》,除了能明确五胡问题外,究竟有没有实践价值?

江统的《徙戎论》,除了能明确五胡问题外,究竟有没有实践价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玉飞 访问量:1266 更新时间:2023/12/6 20:22:52

在中国历史上,西晋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其作为终结了东汉之后乱世的政权,取代了英雄辈出的三国,重新统一了中国。但是做出如此伟业的西晋,在中央权力系统上却存在先天的不足,这让其在成立不久之后就被前赵政权所灭亡。

而人们在提起西晋灭亡的时候,除了对其极为糟糕的宗族制度以及错误的皇帝人选扼腕之外,其对于民族问题的错误预估也是其灭亡的重要原因。虽然在其成立之后,有不少大臣提出杂居内地的胡族会对朝的发展造成威胁,但是西晋统治阶级对这些建议并不能采纳,最终让胡族势力不断壮大,并趁西晋内乱之际夺取了政权。

在这些大臣的建议中,以江统所作的《徙戎论》最为著名。其详细阐述了游牧民族不可轻信的原因,并提出了将他们迁徙出帝国腹地的建议。由于最后西晋确实亡于匈奴人之手,因此许多人钦佩江统的远见,并对不能采纳良策的西晋皇室更加鄙夷。但是江统的政策真的能付诸实践吗,这其实是要被打上问号的。

西晋时期胡族杂居的情况与江统的建议

在江统所作的徙戎论中,其对于西晋时期胡汉杂居的情况做出了简要的概述。其实从东汉时期开始,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便开始了大量的内迁,他们内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匈奴人的内迁就是因为其内部的分化,南匈奴在脱离北匈奴之后,便开始向汉朝寻求庇护,而他们的人民也开始迁徙到汉人居住的地区。

而西北的羌人和氐人则是在和东汉的长期作战后,被汉军所击败,为了防止其继续作乱,东汉政府将他们迁入关中地区,对他们进行管理。而在东汉末年的时候,随着曹操击败乌桓,大量乌桓和鲜卑人也开始迁入汉人居住区,这一方面是为了对他们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北方的人口数量因为战争出现了大幅下降,国家需要这些游牧民族的百姓来充实力量。

而在西晋统一天下的时候,这些胡人已经与汉族百姓杂居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由于西晋政府对于游牧民族采取了相对高压的政策,导致胡汉矛盾一直存在,这些民族的汉化程度也并不完善,这才让江统等人认定这些胡族必定会对西晋的统治造成威胁。

而江统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其对于游牧民族的看法也一直有自古以来的偏见,其认为这些胡人与汉人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因此其对于胡人的汉化持有悲观态度,并不认为他们会被同化,即使在当前他们对西晋政府保持恭顺态度,也不过是因为他们现在自身实力不强,处于蛰伏状态而已。基于这种看法,江统便认为将胡人从西晋的国土中迁出,让他们回到原先的领地,才是最好的选择。

西晋徙戎存在的挑战

基于游牧民族可能存在的风险,江统提出了徙戎的意见,但是对于当时的西晋政府来说,这样的提议很有可能是不能推行的。笔者认为其在实际操作层面的困难,以及之后可能发生的隐患,可能才是西晋统治者拒绝这个建议的根本。

首先,江统认为只要西晋政府能够为这些游牧民族的百姓提供在迁徙的时候所必要的粮食,就可以让他们安心迁移,因为他们一定会对故土有所眷恋:

当今之宜,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罢,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罕并、析支之地;徙扶风、始平、京兆之氐,出还陇右,著阴平、武都之界。廪其道路之粮,令足自致,各附本种,反其旧土,使属国、抚夷就安集之。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即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

但是事实可能和他理想化的预期有所出入。首先是在西晋时期,这些游牧民族的百姓中有不少已经改变了其生产方式,现在让他们离开肥沃的耕地,重新回到草原的话,他们可能很难通过游牧来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其在回到故土之后,还需要建立起新的统治结构,而这和西晋以及之前曹魏对他们采取分权统治的方针是不同的,当时他们缺少领袖人物,这也会让他们在塞外的生活变得艰难。

另一方面,对于西晋政府来说,这些胡人的迁出也不一定是完全的好消息。首先胡人在西北等地区已经占据了近乎一半的人口。他们一旦完全迁出,那么关中地区就会十分空虚,这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与此同时,在这些地区还需要安置足够的军队来防守那些外迁的游牧民族,这对于曾经"去州郡兵"的西晋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而且当时匈奴等游牧民族本身就是西晋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一旦迁出,西晋政府的军事实力会大打折扣,这对于一个新建立的政权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外迁胡族也是一个十分冒险的举动。

再者那些早期迁入的民族,其实已经开始了汉化过程,比如建立了前赵政权的刘渊,就有着很深的文化造诣,他们也并非像江统说的那样不可教化,那么外迁胡族的必要性就进一步降低了。因此无论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方面,江统的徙戎论都未免太过理想化了,这是很难成行的。

由于西晋在灭亡之后的五胡乱华给北方中国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因此在西晋初期统治者对于胡族统治的缺陷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家诟病的焦点。在这个时候提出徙戎论的江统就成为了人们称赞的对象,并借此对不听忠言的西晋皇帝进行进一步的抨击。

不过江统的徙戎论在其可行性上也确实有欠考虑,其认为只要提供粮草,胡人就会迁出的推测太过天真。而且其对于当时游牧民族军事力量的作用也缺乏重视,对西晋之后需要作出的改变也没有进行规划,这都是其建议无法落实的根本原因。而且其对于游牧民族的固有偏见也是不正确的,这与当时民族融合的大形势无疑是相悖的。

最重要的是,虽然五胡乱华是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但是西晋内部政权的混乱以及统治阶级的残暴才是这场灾难的真正起因。而这些问题是徙戎所不能解决的,因此即使晋惠帝真的听从了江统的意见,这个短命的王朝可能还是很难避免其早亡的宿命。

参考文献:

【1】《晋书·江统传》

【2】《资治通鉴》

标签: 江统

更多文章

  • 江统的《徙戎论》很有远见,为何没有付诸实施?原因令人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江统

    公元280年,三分归晋,天下重新一统,但是并没有回归到汉朝的强大和盛世。东汉以来,不断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曹魏立国后,借着战乱,他们纷纷杀官自立。进入晋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公元294年,内迁的匈奴人郝散造反,虽然很快被打败,但是2年后,其弟弟再度联合氐人、胡人叛乱,拥立齐万年为“皇帝”,占据西凉,

  • 西晋朝廷在胡人问题上的分歧,关于江统的《徙戎论》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江统

    序言:五胡内迁东汉初期,匈奴已经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依附汉朝,北匈奴则一直对汉王朝处于敌视态度,最终南匈奴在汉王朝的帮助下击败了北匈奴。而归降汉朝的南匈奴除一部分族人留在匈奴故地之外,另一部分则随匈奴日逐王南下,他们大致被安置在河套地区。东汉初期,羌人也大量迁入中原地区,东汉王朝将内迁的羌人称为东

  • 卫夫人教授王羲之书法,却得到了书圣的差评:浪费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卫夫人

    王羲之在书法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书圣”存在。然而,令后人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他的亲笔之作并没有一件躲过岁月的侵蚀,保留下来。现存王羲之的作品中,唐人的摹本就算是比较接近真迹的,尤其是以双钩廓填法制作的,基本就当作原本看待,也是稀世之宝。在辽宁省博物馆中,就保留了异常珍贵的唐人摹本《姨

  •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民乐县道安办检查督促全县农村劝导站远程视频监控设备

    历史人物编辑:斯成李标签:道安

    民乐公安交警 民乐交警2023-03-01 18:45发表于甘肃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切实发挥乡镇交通安全检查劝导站的优势,3月1日县道安办联合甘肃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民乐分公司)全面梳理检查劝导站视频监控状况。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现场

  •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民乐县道安办督导检查非标电动车违法销售整治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阿尔孜古丽达吾提标签:道安

    民乐公安交警 民乐交警2023-03-16 18:09发表于甘肃为进一步落实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工作措施,提高电动车的纳管率,预防电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3月16日县道安办联合市场监管局对我辖区新民路84号小刀电动车销售企业开展交通安全隐患大检查,切实把好源头管控关。督导

  •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民乐县道安办组织召开驾培机构专项整治动员会议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故事王标签:道安

    民乐公安交警 民乐交警2023-03-21 20:13发表于甘肃为切实纠正我县驾培行业不规范行为,保障学员合法权益,提升驾培行业形象。3月21日,县道安办联合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落实驾培机构专项整治动员会议,驾培机构全体教练员及管理人员参加会议,县道安办,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到会指导。会议组织学习了《

  • 蔡山的传说(七)支遁插拨火棍成梅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黄梅文学标签:支遁

    话说晋朝的支遁大师卓锡蔡山后,为蔡山修建了峰顶寺、登峰楼、峰顶花园、碧莲池等名胜,蔡山周边乡民对他无比崇敬。他也与蔡山周边乡民,尤其是蔡山周边梅氏宗族的乡贤耆老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一日,支遁大师邀请几位梅姓耆老上山品茶辩经。品茶席间,一位梅姓长者说:“大师来我们蔡山多年,创下无数建树,立了无数功德

  • 浅谈古人的医术,晋朝高秀皇甫谧,及其《针灸甲乙经》

    历史人物编辑:麦尔哈巴麦麦提标签:皇甫谧

    文 | 清墨史纪编辑 | 清墨史纪«——【·前言·】——»晋朝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医学理论和实践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秀皇甫谧作为当时著名的针灸医师,对晋朝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从高秀皇甫谧的生平背景、医学思想和《针灸甲乙经》的内容、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了解晋朝针灸

  • 智圆行方包装设计案例|皇甫谧饮片包装设计

    历史人物编辑:深圳智圆行方包装设计标签:皇甫谧

    品牌项目:甘肃皇甫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故里灵台县,始建于1986年10月。皇甫谧(公元215—282),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人。皇甫谧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之祖”、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公司以“皇甫谧”命名,申

  • 皇甫谧与乙针道的临床思考与感悟(作者:杨鹏)

    历史人物编辑:草堂银杏(11-13)标签:皇甫谧

    皇甫谧与乙针道的临床思考与感悟 ——跟诊皇甫谧针灸术传承人、乙针道创始人李志锋老师第一部分从胃经论治鼻炎、过敏性鼻炎我跟诊与皇甫谧针灸术传承人李志锋老师时,常见患者诉有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师常说:“哪有那么多的鼻炎,是你的胃经淤堵不畅导致的。”我初听此言,百思不得其解,查阅诸多名医验案,均未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