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伐名将桓温之子桓玄到底多么虚伪?果然,权力会彻底改变一个人

北伐名将桓温之子桓玄到底多么虚伪?果然,权力会彻底改变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彩虹文史 访问量:1746 更新时间:2024/1/10 1:23:45

书接上回司马道子父子专权,儿子夺了老爹的权利,作死地去挑战北伐名将桓温的儿子桓玄,结果可想而知,父子双双被杀,正可谓人若飘定挨刀。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桓玄自从攻破的建安,改年号为大亨,此时除掉司马父子之后,权力尽数归于自己手中。

于是先给自己封了个丞相,然后把自己桓氏家族能封的尽数分官担任重要职位。这不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天”吗?

自从白痴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继位以来,在外战乱连连,在内司马道子父子专权,百姓生活不安定,必定会生出祸乱。

桓玄

桓玄深刻懂得这个道理,上台后罢黜奸佞,重用贤德之人。然而,这只是一时的,桓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突然成为了一国之宰相,是否会被这名利场所沦陷呢?

答案是会的,好景持续不长,桓玄便开始了骄奢淫逸的生活,颁布的政策朝令夕改,于是百姓对此也纷纷抱怨不已。

桓玄时期三吴大饥荒

说起饥荒,在过去战火纷飞、诸侯割据的年代尤为常见。

桓玄执政期间三吴地区就曾出现过一次规模较大的灾荒(三吴地区多指江南苏州、杭州、常州等地区)。

粮食绝收,道路旁尽是饿死之人,即使是素来那些富贵人家也只有守着金银财宝而饿死,有钱无粮,一粮难求。

虽然桓玄即时下令开仓放粮,然而还是不足,能去领粮之人很少,而多数人饿死在道路两旁。

饥荒

无不感慨,民以食为天,动乱年代即使富甲一方又是如何,况且大多数百姓只想要解决温饱问题,可见,何其难也!

野心初现

桓玄无意完成其父桓温北伐的心愿,但由于自己面子上过得去还是假意上奏朝廷请求北伐,然后在示意朝廷拒绝自己北伐的请求,这样既不用去北伐,又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岂不两全齐美。

接下来桓玄既不用去北伐,权力也达到顶峰,会做什么呢?

当然是谋篡皇位。

桓玄重用那些支持自己篡位之人,予以高官厚禄,加封自己为楚王,授九锡之礼(之前桓温死前一直要求加封自己九锡之礼,至死没有加封,是一种对有卓越功勋之人的嘉奖)。

土地颗粒无收

显然桓玄并不配受封九锡之礼这一荣耀,无奈其权势过大,加封此礼意在为了自己的声明荣誉,让天下百姓认为桓玄乃有功之臣,应该得此殊荣。

虚伪之极

桓玄一系列操作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庾仄起兵反抗,无奈被镇压。

为什么会说桓玄是个虚伪之人呢?

前有无意北伐,却还上奏北伐然后自己示意朝廷拒绝北伐的请求。又有桓玄为楚王之后,假意上奏归蕃,实则自己下诏以朝廷的名号挽留自己,就这样还不满足,不够显得自己归蕃之心甚浓,于是再次请求归蕃,然后逼迫晋安帝司马德宗下诏挽留自己。

由此可见,桓玄以此种方式来彰显自己并非专权之人,愚弄天下百姓,彰显自己贤良的名声。

桓玄

不在隐藏,终于篡位

公元403年,身为楚王的桓玄擅自将自己应受的礼的规格行至于皇帝一致,皇帝出行什么队伍阵势,他桓玄一样,皇帝冠冕多少旒,桓玄亦是如此(皇帝冠冕一般为十二旒)。

要知道,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鲜明,不可轻易僭越。桓玄此举不正是一种对皇权的挑战吗?要说他没什么行动,那是万万不可信的。

果然,于同年桓玄便令他的心腹卞范之写好禅让皇位于桓玄的诏书逼迫晋安帝抄写,接着又是虚假的一幕,百官极力推荐桓玄“遵从”前皇帝的诏书登基皇位,桓玄多次假意推辞,最后作“无奈状”“不得已”登位称帝。

图而不治之,亡之不远矣

此时,桓玄无论从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真正地成为了国家的真正掌权者,再也不用假借别人之手下发自己想要下达的诏令。

于是便越发的骄奢淫逸,不管国家之事,只知享乐,劳民伤财,大力兴修宫殿庙宇,朝廷虽有制度,但正所谓《论语》有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起义

一国之主尚且骄奢淫逸而不自知,而其下官员又会好到哪里呢?

历史之规律,如“”大泽乡起义”,“黄巾起义”(小编都有讲述过),此种情况,必将有仁义之人,率领仁义之军揭竿而起。

那么彼时桓玄结果又会如何呢?又将面对什么呢?百姓是否再次归于战乱之中呢?乱局何时会结束呢?

作者‖ 小末故事君 冰心文学活动一等奖

图片‖ 网络侵删 读史明智 以正衣冠

标签: 桓玄

更多文章

  • 桓玄篡位因何失败,一是与门阀失和,二是刘裕已经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桓玄

    桓玄造反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太急了,而他爹篡位失败的原因就是太慢。仔细想想真的是很可惜的。桓温与桓玄都是很有能力的人,没有篡位成功只能说是天意使然。桓温大家比较熟悉,今天说说桓玄。两晋南北朝是典型的门阀氏族时代,东晋皇帝司马氏不过是傀儡。东晋五大门阀:琅琊王、陈郡谢、龙亢桓、颍川庾、太原王。王导,谢安

  • 如何评价晋怀帝司马炽?晋怀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司马炽

    司马炽(284年—313年),字丰度,西晋的第三代皇帝(晋怀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晋怀帝司马炽,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于公元306年11月毒死惠帝后,扶持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嘉。政治生涯(1)290年司马炽被封为豫章王,在晋惠帝在位期间爆发的八王之乱中,司马炽并未

  • 中国古代的美男子卫玠是如何英俊?他的美是惊为天人的美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卫玠

    中国古代不但赞扬女人的美貌,还赞扬男人的美貌,曾经还有个词叫“看杀卫玠”,卫玠是让看杀的吗?中国古代有一句著名的成语就是“貌赛潘安,颜比卫玠”。卫玠在美貌上是和潘安齐名的,卫玠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卫玠是晋朝人,出生于公元286年,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他出身名门,是曹魏朝尚书

  • 王羲之的老师,美男子卫玠的姑姑,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卫玠

    说到书法,对很多人来讲,都觉得是一件特别复古特别艺术的事情,对于生活在现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我们,书法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其实不然,写字好会成为一个人的加分项,这个加分可以在无足轻重的小事情里,也可以在事关命运转折的大事情上,比如说高考,同样文笔的语文作文题,一篇字迹优美的作文会比普通字迹的高上十

  • 历史上四大美男之一的卫玠,真是被百姓看死的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青竹标签:卫玠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但是在古代历史中,还有四大美男,有一个词语叫做“颜比卫玠”,他的前半句就是称赞古时候最美的男子潘安的容貌,而卫玠可以和潘安相比,想必也是俊美异常了。卫玠是山西人,他存在当时的晋朝,是个有名的玄学者。家中的长辈都是当官出身,自己的也有还当过太尉,父亲是晋时有名的书法家,叫做卫恒。可

  • 看了《百万英雄》才知道,西晋美男子卫玠活活被看死,到底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卫玠

    今天,看了《百万英雄》才知道,西晋美男子卫玠是活活被看死的,这到底是真的吗?实际上,“看杀卫玠”这一事件,在《晋书·卫玠传》、《世说新语》等古籍上都有记载。这种因为自己太美了而带来的悲剧,也算的上人类历史上可笑、奇葩的一种死法,只能说都是因为你太美惹的祸,那这到底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卫玠,东晋玄学家

  • “美男子”卫玠:因颜值太高,被古人奉为偶像,却被粉丝“看死”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卫玠

    古人追星吗?追!力度不比现代人差,而且在古代追星的成本可太高了,搞不好追着追着偶像人就没了。卫玠作为名动天下的美男子,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擅长清谈,是那个时代的全民偶像,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以见到卫玠为荣。但就是这份执着与喜爱,最终要了卫玠的性命。卫玠出身名门,其家族以书法闻名

  • 给左思买专辑打榜,给潘安送水果打call,古人追星的套路也很深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左思

    追星在现代是很多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影视明星还是歌手乃至二次元,都有一群粉丝热切关注和支持他们。现代追星可以刷微博买专辑看演唱会,那么古代有人人追捧的明星吗?古代的明星名人们自己追星吗?追星是肯定要追星的,人生在世没有一点梦想和目标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古代也有全民偶像,不过由于传播能力的限制,这

  • 容貌丑陋的左思,十年磨一建撰写三都赋,终究成名爆红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左思

    纵横古今,凭借样貌闻名天下者不在少数,贵妃醉酒、昭君出塞、西子捧心、貂蝉连环计皆被世人传颂,无一不是经典。除四大美女之外,中国历史亦有十大美男子,如杀伐果断的兰陵王,河阳一县花的潘安,被人误以为仙人下凡的嵇康,世人皆是耳熟能详。人人皆知以貌取人不可取,可尚未彼此了解之前,样貌便成了第一印象,人和人相

  • 山东中考分流 强迫差生回家 禁止考试,差生:我是下个“左思”

    历史人物编辑:张可茵说生活标签:左思

    导读:一说到成绩差或差生,情不自禁的想到“洛阳纸贵”这成语的主人公——左思,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成绩差到了极点,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差生,父母家人、老师都认为这孩子将来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当着左思的面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商也太差了点.都比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心中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