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桓玄篡位因何失败,一是与门阀失和,二是刘裕已经崛起

桓玄篡位因何失败,一是与门阀失和,二是刘裕已经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浅聊历史斋 访问量:3948 更新时间:2024/1/10 3:58:36

桓玄造反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太急了,而他爹篡位失败的原因就是太慢。仔细想想真的是很可惜的。桓温与桓玄都是很有能力的人,没有篡位成功只能说是天意使然。桓温大家比较熟悉,今天说说桓玄。

两晋南北朝是典型的门阀氏族时代,东晋皇帝司马氏不过是傀儡。东晋五大门阀:琅琊王、陈郡谢、龙亢桓、颍川庾、太原王。王导,谢安,桓温,庾亮。世家大族比比皆是。这几家应该都有造反的意思,但都没有成事。到最后却是让刘裕这个泥腿子成事了,在世家大族里最有希望的就是桓温父子二人,可以说二人都称帝,但最后的都是功亏一篑。桓温是曹魏大司农桓范之后桓温是自己门阀出身,自己还是晋明帝的女婿,当朝驸马,更难得的是与南康公主感情深厚。恒温还有灭国(成汉)之功,公元371年,恒温以太后名义废司马奕,立司马昱继承皇位,是为简文帝。但不久后司马昱驾崩。司马昌明即位。恒温得知简文帝驾崩,急忙回京,准备行周公事,篡位为皇帝。但恒温身体已经不行了。回到建康很快就病逝了,恒温刚死,家族就为了恒温的职务发生内斗。就此丧失机会,即便如此,司马昌明也不敢动桓氏一族。

桓温有六个儿子,长子桓熙与二子桓济为了争位被流放。老三桓歆很一般,老四桓祎是个傻子,公元369年,桓温的幼子桓玄出生。恒玄,字敬道,小名灵宝。生母马氏,不是南康公主所生,却袭承了父亲桓温的南郡公爵位。恒玄自小就十分聪慧。恒玄有一个威震天下的父亲桓温;有一个忠于晋室的叔叔桓冲,家族势力十分庞大。朝堂上下都是恒温的当年的部下和门生故吏。但朝野上下故意不让桓玄做大官,最多也就是出太守这样的小官。桓玄见自己不得志,长叹: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不亦耻乎。但恒玄不靠父亲的余荫,硬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恒温家族的强大基因,平灭殷仲堪,刘牢之两大军阀,司马道子父子亦是其刀下之鬼。最终再次复兴其父之伟业成为又一代东晋权臣。

桓玄利用孙恩起义打着“勤王”的旗号准备东下国都建康。晋安帝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桓玄起兵东下,很快就攻进建康。司马元显并其六子,以及其父司马道子被杀。桓玄封楚王。丞相、扬州牧,假黄钺、入朝不趋、赞奏不名。这都是和他父亲桓温一样,都是权臣篡位的信号。公元403年十一月,晋安帝司马德宗逊位,已称楚王的桓玄成为大楚皇帝。尊其父恒温为宣武皇帝(恒温总算在地下当皇帝了)改年号为永始(年号不错,但却是王莽的亡国年号)恒玄加封傻子皇帝司马德文为平故王,毕竟贵族出身,没有做斩草除根这事。

桓玄称帝有些过早,因为朝野上下反对他的人非常多。当初桓温成功是因为司马道子父子的一系列重振皇室型政治动作,严重触犯了世家门阀的政治利益,并有进一步威胁各大门阀的利益,所以各家门阀持默许态度。而并不是对桓玄本身的认可,而是对东晋皇室的反击。如果桓玄能够扩大世家利益,是可以坐稳江山的,但恒玄延续了司马道子政策,引发各大门阀世族政治利益,而且桓玄还没有一个开国之君应有的励精图治的样子,就此离心离德了仅凭恒温一代人的人脉显然是不够的。而桓玄的失势过程,也体现了世族的退化和堕落。

应该说,在那个君臣异梦,王室昏愦的时代,忠心这种东西并不值钱。更何况桓温更别说有一个充满野心的父亲对他的影响。但打江山易,坐江山难。这一点,在桓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此时,刘裕已经成事了,刘裕的崛起也证明了寒门的时代已经到来。桓玄遇见刘裕是他最大的不幸,后世评价真命天子出现之前,必然有几个先起事的垫脚石,比如陈胜吴广项羽之于刘邦刘玄之于刘秀,很不幸,桓玄也是垫脚石,他输的对手叫刘裕。后世的李密之于李渊,张士诚之于朱元璋。桓玄遇见刘裕是他最大的不幸。

永始元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温兵败进入益州,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恒玄死时年36岁。其子恒升年仅六岁被俘,颇有气度,大喊我乃豫章王,谁敢动我,后送往建康,后为刘裕所杀。恒玄出逃的时候,带着晋安帝和其弟弟司马德文。恒玄弟弟恒谦准备宰了安帝哥俩给恒玄报仇。但恒振所阻拦,道:陛下都为没有杀安帝,我等更不更杀。恒振经过考虑,重新让安帝复位。自己担任荆州刺史,但最后被乱箭射死。恒氏宗族被刘裕族灭。刘裕篡位以后,晋安帝和司马德文都死于刘裕之手。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桓玄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晋怀帝司马炽?晋怀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司马炽

    司马炽(284年—313年),字丰度,西晋的第三代皇帝(晋怀帝),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晋怀帝司马炽,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于公元306年11月毒死惠帝后,扶持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嘉。政治生涯(1)290年司马炽被封为豫章王,在晋惠帝在位期间爆发的八王之乱中,司马炽并未

  • 中国古代的美男子卫玠是如何英俊?他的美是惊为天人的美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卫玠

    中国古代不但赞扬女人的美貌,还赞扬男人的美貌,曾经还有个词叫“看杀卫玠”,卫玠是让看杀的吗?中国古代有一句著名的成语就是“貌赛潘安,颜比卫玠”。卫玠在美貌上是和潘安齐名的,卫玠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卫玠是晋朝人,出生于公元286年,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他出身名门,是曹魏朝尚书

  • 王羲之的老师,美男子卫玠的姑姑,到底是何方神圣?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卫玠

    说到书法,对很多人来讲,都觉得是一件特别复古特别艺术的事情,对于生活在现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我们,书法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了,其实不然,写字好会成为一个人的加分项,这个加分可以在无足轻重的小事情里,也可以在事关命运转折的大事情上,比如说高考,同样文笔的语文作文题,一篇字迹优美的作文会比普通字迹的高上十

  • 历史上四大美男之一的卫玠,真是被百姓看死的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青竹标签:卫玠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但是在古代历史中,还有四大美男,有一个词语叫做“颜比卫玠”,他的前半句就是称赞古时候最美的男子潘安的容貌,而卫玠可以和潘安相比,想必也是俊美异常了。卫玠是山西人,他存在当时的晋朝,是个有名的玄学者。家中的长辈都是当官出身,自己的也有还当过太尉,父亲是晋时有名的书法家,叫做卫恒。可

  • 看了《百万英雄》才知道,西晋美男子卫玠活活被看死,到底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卫玠

    今天,看了《百万英雄》才知道,西晋美男子卫玠是活活被看死的,这到底是真的吗?实际上,“看杀卫玠”这一事件,在《晋书·卫玠传》、《世说新语》等古籍上都有记载。这种因为自己太美了而带来的悲剧,也算的上人类历史上可笑、奇葩的一种死法,只能说都是因为你太美惹的祸,那这到底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卫玠,东晋玄学家

  • “美男子”卫玠:因颜值太高,被古人奉为偶像,却被粉丝“看死”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卫玠

    古人追星吗?追!力度不比现代人差,而且在古代追星的成本可太高了,搞不好追着追着偶像人就没了。卫玠作为名动天下的美男子,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擅长清谈,是那个时代的全民偶像,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以见到卫玠为荣。但就是这份执着与喜爱,最终要了卫玠的性命。卫玠出身名门,其家族以书法闻名

  • 给左思买专辑打榜,给潘安送水果打call,古人追星的套路也很深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左思

    追星在现代是很多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影视明星还是歌手乃至二次元,都有一群粉丝热切关注和支持他们。现代追星可以刷微博买专辑看演唱会,那么古代有人人追捧的明星吗?古代的明星名人们自己追星吗?追星是肯定要追星的,人生在世没有一点梦想和目标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古代也有全民偶像,不过由于传播能力的限制,这

  • 容貌丑陋的左思,十年磨一建撰写三都赋,终究成名爆红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梁娜标签:左思

    纵横古今,凭借样貌闻名天下者不在少数,贵妃醉酒、昭君出塞、西子捧心、貂蝉连环计皆被世人传颂,无一不是经典。除四大美女之外,中国历史亦有十大美男子,如杀伐果断的兰陵王,河阳一县花的潘安,被人误以为仙人下凡的嵇康,世人皆是耳熟能详。人人皆知以貌取人不可取,可尚未彼此了解之前,样貌便成了第一印象,人和人相

  • 山东中考分流 强迫差生回家 禁止考试,差生:我是下个“左思”

    历史人物编辑:张可茵说生活标签:左思

    导读:一说到成绩差或差生,情不自禁的想到“洛阳纸贵”这成语的主人公——左思,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成绩差到了极点,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差生,父母家人、老师都认为这孩子将来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当着左思的面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商也太差了点.都比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心中很不

  • 大才子左思的妹妹,和哥哥一样奇丑无比,为何却被晋武帝纳入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左思

    文:洛轻尘01左思是魏晋时期的大才子,但出身寒微,而且相貌绝丑,虽有文名,却也难以在上层社会容身。妹妹左芬和他一样很有才华,只是相貌不敢恭维。兄妹二人感情很好,左思经常在外宣扬妹妹的文采如何了得。晋武帝司马炎听闻左芬的才名,便将她纳入后宫。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晋武帝封左芬为修仪。妹妹被皇帝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