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亲手斩杀冉闵,还敢和东晋翻脸,一行政思想却沿用至今!

他亲手斩杀冉闵,还敢和东晋翻脸,一行政思想却沿用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劲爆文史 访问量:4661 更新时间:2024/1/2 5:19:30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二十九)慕容俊

公元352年,冉闵遇害,他的冉魏也随之覆灭。而他留给汉人的最后一点遗产,就是传国玉玺。

在冉闵被俘以后,燕国大军兵围邺城。在这最危急的时候,东晋派人前来联络邺城守将蒋干(不是盗书的那个),表示只要将玉玺献给东晋就会全力帮助他守城。而在蒋干将玉玺交出来以后,东晋也兑现了自己的誓言,派出了一支部队协助守城,只不过这支部队的人数有点少——一百人。

东晋算是结结实实地摆了蒋干一道,但客观上也巩固了自身的正统性。因此,当鲜卑大军拿下邺城以后,就面临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没有玉玺。

而此时的鲜卑统领、燕王慕容俊已经等不了那么多,他对外宣布冉闵的遗孀已经将玉玺献给了自己,自己正是天命所归,并对东晋使者说:

汝还白汝天子,我承人之乏,为中国所推,已为帝矣!

说实话,当时的中原(中国)有没有人推举他当皇帝,真不好说;不过慕容俊称帝,确实符合石虎年间在华山寻得的一块玉版上写的谶语:“岁在申酉,不绝如线。岁在壬子,真人乃见。”

348和349年,恰好是农历的申、酉年,这两年出了许多大事——石虎去世、诸石互相攻击、冉闵称帝等;而壬子年,恰恰是公元352年。在这一年称帝,恰好对应了“真人乃见”。

慕容俊这下,就彻底把从他太太太爷爷那时候起就忠心耿耿跟着司马家混的传统给打破了,他们家也就从忠心不二的忠臣世家变成了后世史官笔下的僭逆之徒了。

说起来也真是巧合,慕容家族所收获的东晋朝廷赐予他们的最后一个封号是“燕王”,这是赐给慕容廆的儿子、慕容俊他爹慕容皝的。而慕容父子干了不到十年燕王,就自己当了皇帝。一如千年以后,明朝的那位从北京打到南京的燕王。

其实你以为慕容俊他不想从北京(当时还叫幽州)打到建康么?他当然想。而且客观上说,他慕容俊确实有这个实力这么干。

慕容家族经过慕容廆、慕容皝和慕容俊三代经营,已经将辽东冀北经营的相当不错了。在慕容俊刚当燕王的那几年,甚至击败过石虎的北伐大军。而在石虎去世后,后赵政坛剧烈动荡并最终成功自爆,慕容俊的机会也就来了。

石虎当政时期,虽然手段极其残暴,但毕竟还能依靠他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军队将手底下人震服住,并且有能力同时向北和南两个方向开战;而石虎和后赵先后完蛋以后,北方就再次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状态。具体地说,就是华北变成了以冉魏为主、羌人在四周作乱、群胡乱舞的局面;而西北则逐渐被苻氏家族的氐人统一。

西北的事情,慕容俊暂时管不了;但是华北的混乱,却给他入主中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就出现了我们在冉闵那章以及开头讲到的一幕——慕容俊挥师南下,与冉魏交战数年,并最终灭掉了冉魏。

而当慕容俊和冉魏交战的时候,东晋方面的态度却很值得玩味——他们没有支持冉魏,也没帮着鲜卑人在背后捅冉魏刀子,除了骗了个玉玺以外,啥也没干,似乎是“严守中立”。一如一千六百年后,日俄战争时清政府的表现一般,仿佛辽东不是自己的国土、中原不是自己的故园一样。

当时东晋朝廷的想法,大概是觉得慕容俊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属臣,自己这个老大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再不济,就算慕容俊翻脸,自己也能干他一下。因此,在慕容俊称帝后不久,桓温就接连发动了两次北伐,也确实取得了阶段性的战果。

只是无论取得了多辉煌的成果,守不住就全部白搭。东晋得而复失的土地,很快就全部丢给了慕容俊。甚至连之前盘踞在黄河两岸的羌人姚氏,也都全部投降了慕容俊。一时之间,慕容俊几乎继承了原来后赵的所有地盘,还得算上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而此时的东晋方面也是人心浮动,慕容俊称帝后没几个月,东晋方面负责镇守彭城和鲁郡的将领就投降了慕容俊;很快,被安排在鲁南一代的内附过来的鲜卑段部也被慕容俊击败。东晋方面的战线不到几年就被重新压缩回了淮河一线,并且随时岌岌可危。

而这些还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慕容俊对待胡汉的态度。

在彼时的燕国(后来我们称其为前燕),慕容俊既能礼贤下士、善待汉族大族,也能处理好胡人的情绪,具体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如今已经非常熟悉的“一国两制”,也就是对胡人和汉人有不同的管理办法,汉人务农,鲜卑人打仗,各司其职。

那么也许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别的民族如匈奴、羯族都不行,偏偏在慕容鲜卑这里汉人和胡人就能搞好关系,并且此后数百年北方都是由鲜卑人来唱大戏呢?

这就涉及到民族的属性的问题了——鲜卑和匈奴、羯人并不一样。

匈奴和羯族都是纯粹的游牧民族,对于他们来说想要理解汉人的统治逻辑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从草原上带来的那种生产和生存方式与农耕民族实在是太过格格不入;

而鲜卑则正是处于游牧和农耕文化的过渡地带。崛起于辽东(如今应该是辽西)一带的鲜卑人,既可游牧,也可农耕,因此无论是草原文明还是农耕文明他们都能理解。也正是因为如此,慕容家族数代人才有善待汉人广纳流民的美名——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要比那些匈奴或者羯人首领要容易得多。

而得到汉人的拥戴以后,慕容俊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他先向北平定了丁零人,又先后两次准备南下进攻东晋。对于他来说,自己要做就做天下之主,窝在邺城,实在不像是万乘之主的风范!

只可惜,慕容俊壮志未酬身先死,在当了八年皇帝以后,他就抱着无限的遗憾去世了。在他去世后九年,桓温发动北伐,意在灭亡前燕,结果还是先胜后败;第二年,那个男人的前秦大军就灭掉了前燕,从而一统北方。

也许你们以为我要将苻坚了,不,不是他。我们要把视角转到大西北,去凉州看看,去看看那个在河西走廊一带坚守了五十余年的家族,和他们建立的政权。而这,就是我们下期要讲的故事了。

标签: 冉闵

更多文章

  • 救民族于水火,却被骂残暴,武悼天王冉闵为何饱受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冉闵

    西晋灭亡后司马氏率众南下,建立了东晋政权,北方大片领土被游牧民族占领,史称东晋十六朝。胡人入主中原后,北方汉人备受屈辱,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在诸多游牧民族中,匈奴、鲜卑、羯、羌、氐的势力最大,也最爱搞屠杀,严刑之下北方汉人迅速减少,最低迷的时候仅有四百多万,可谓在灭绝的边缘。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冉闵站

  • “一夫敌耳”的冉闵究竟是一代权臣还是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程洁旅游攻略标签:冉闵

    近日网络上毫无预兆的刮起了一股“冉闵”风,可谓是小有名气。但是,笔者个人认为其中有些言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无论是利用他的过错来刻意的贬低他,又或者是有意的抬高的他的地位。其实,都是一种不尊重历史的行为。冉闵,并非是拯救汉族的救世主更不是毫无贡献的跳梁小丑。他就是一度想成为那个救世主的权臣和皇帝仅此而

  • 为什么有人称冉闵是民族大英雄?他都做过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冉闵

    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汉族,魏郡内黄人。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建立者,他的一纸杀胡令让汉人得以生还。据史料记载公元300年,中华大地上汉人总数约有1900多万人,然而经历一个多世纪的战乱,中原汉人仅有400万,汉族四分之三被外族势力屠杀殆尽,华夏文明险些毁于一旦。冉闵以铁腕打击入侵中原的游牧民族的气焰,

  • 冉闵是拯救汉族的千古一帝吗?史学家:胡扯,他不配!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冉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进入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各种谣言铺天盖地而来,真假难辨,三人成虎,越传越广,一度被人当作真实历史事件。小编对这种无脑的地摊文也是深恶痛绝,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真正的历史。流传最深远的要数武悼天王冉闵拯救汉人的故事,主要来源于一本网文集《五胡录》。话说西晋末年爆发八王之乱,汉

  • 灭赵杀胡:一代枭雄冉闵悲壮的人生路

    历史人物编辑:书儿游戏日记标签:冉闵

    五胡十六国,胡、羯此起彼伏,纷争扰攘。其中一位盖世英雄,凭一己之力,灭赵杀胡,与夷狄争锋决胜,功虽不遂,名足传世。读史之人,不可以成败论英雄,似冉闵短暂一生,亦可谓出类拔萃,惊天动地。一、勇冠胡夏,威声动俗冉闵字永曾,河南内黄人。后赵武帝石虎之养孙。父冉良,年十二,为石虎收为养子,骁猛多力,攻战无前

  • 羯族到底多丧心病狂?出了个石虎汉族濒危,多亏冉闵起死回生!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冉闵

    我国历史有不少的民族冲突的事情和战争,其中最大的是五胡乱华。五胡乱华发生在西晋八王之乱的时期,那是西晋国力软弱时期。胡人趁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与南方汉人形成对峙。五胡是哪五胡呢?五胡包括匈奴、羯族、鲜卑、氐族、羌族五大外族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生性多为粗狂,而在这其中最为凶残的就是羯族。这是一个对汉

  • 盘点史上十大猛第二位——武悼天王冉闵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冉闵

    他曾认贼作父,为残暴的君主石虎效力。最后却反戈一地,杀光了石虎的儿孙。他曾发布杀胡令,率领河北百姓杀光了五胡中最残忍的羯族,给屈死的北地汉人复了仇!他曾建国称帝,在称帝的三年时间里,他率领数万精悍汉儿,与来袭的胡人小战数百次,大战数十次。最后一战,败于异族的连环马之下。因此被擒杀!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

  • 没有冉闵汉人就要灭种?此家族雄踞西北,守护汉族文明七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冉闵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三十)张轨家族在讲述今天的故事前,我们还需要退回到冉闵的时代,回到他颁布《杀胡令》的瞬间。时间在这一刻停滞,许多人都对他的如此壮举大为颂扬,认为如果不是冉闵,汉人的种子就要绝了云云。我只能说,这种说法,未免太偏激。因为此时的冉魏,不过只是一个小国而已;而在南边,却是有着广袤国土的

  • 天王冉闵和他的杀胡令,拯救汉人于水火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冉闵

    西晋后期,匈奴、鲜卑等北胡进攻中原,王室贵胄随皇帝向南方大举迁徙,最终在长江以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百姓为躲避战乱和野蛮的胡人,近七成的中原百姓也都迁往江南。而对一些无法迁徙的生活在北方的普通百姓来说,即将面对的就是胡人的屠杀。西晋末年,胡人的队伍开始不断壮大,由匈奴、鲜卑、羯、羌及氐为主的五胡十六

  • 冉闵挽救了汉族灭绝的危机,为啥不被史学家承认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冉闵

    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历史当中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他们或者是带领军队抵抗外族侵略,或者是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他们的事迹不仅在民间传颂,还被写进教科书中,成为正面人物被学生们所学习,比如岳飞、戚继光、霍去病等等。但是有一个人物他生活在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他在少数民族南下侵略汉族之时奋起反抗,领导汉人们对抗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