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后,司马懿的后人在司马懿的基础上建立了历史上统一的西晋王朝。西晋王朝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手中之后,司马炎英明神武,并且为了西晋王朝的稳定纵横沙场,可以说晋武帝司马炎的半生心血都用在了西晋王朝上面。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英武晋武帝做了一件让我们后人不得其解的事情。那就是把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传承给了他的儿子司马衷。也正是由于这位皇帝使得西晋王朝昏暗动荡,后来的西晋王朝也就成为了一个短命王朝,为什么当初英明神武的司马炎要这样做呢?
在公元259年的时候,司马炎的夫人给司马炎生了第二个儿子,他的名字叫做司马衷。司马炎对司马衷很是喜爱,但是随着司马衷一年又一年的长大,司马炎发了自己的儿子司马衷和别的孩子有点不太一样,就是智力上有点缺陷。
司马炎发现这种情况之后很是发愁,因为当年曾经许诺过司马衷,要立他为太子。司马炎起初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只会一时的,就观察了他一段时间,可是观察完之后的司马炎心中更是凉了半截。
司马炎已经知道司马衷的缺陷是无法弥补的,他就找到司马衷的母亲,这个时候已经贵为皇后的杨氏。想要商量改立太子的事情,杨皇后也是清楚的知道司马衷当了太子之后对于西晋王朝是一种隐患,但是身为母亲的他还是坚决的不同意改立别人为太子。并且她对司马炎说道:“孩子到底有没有缺陷,要等到彻底长大之后才能知晓”。
司马炎对于杨皇后也是无可奈何,因为杨皇后把嫡长子继承制给搬了出来。晋武帝司马炎想想祖宗的规矩,也就暂时不想这种事情了。后来的杨皇后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子的,就天天缠着司马炎。要司马炎册立司马衷为太子。
最终,年仅九岁的司马衷被司马炎立为了太子。
为什么杨皇后一定要坚持的立司马衷为太子。其实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还有她的家族利益。但是也正是因为杨皇后对于自己儿子的关爱淹没了她心中的那一点理性。就这样杨皇后为西晋王朝埋下了一个隐患。
其实司马炎册立司马衷为太子,也并不完全是杨皇后在他面前的软磨硬泡,还有司马炎自己心理上面的原因,因为我们都知道,司马炎是司马昭的长子,但是司马炎却并不受自己的父皇司马昭喜爱。后来更是有好几次丢掉太子的位子。在这种环境之下的司马炎潜意识中还是要想着保护自己的长子。
后来在公元290年的时候,伟大的晋武帝司马炎生病去世,这个时候的王位也只能够由智力缺陷的司马衷继承。司马衷当上皇帝以后就是历史上的晋惠帝。但是这个晋惠帝完全的被贾皇后给控制。
后来,贾皇后发动了宫廷政变,先是把辅政大臣杨骏给杀掉,后来发生了西晋王朝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316年的时候西晋王朝覆灭。从司马衷当上皇帝到西晋覆灭,只用了26年的时候。司马衷的父皇司马炎和母后杨皇后对于司马衷的爱很是弥足珍贵,在亲情上也是没有丝毫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