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晋文豪兄弟陆机陆云,为什么会殒命王侯内乱

西晋文豪兄弟陆机陆云,为什么会殒命王侯内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小建 访问量:3226 更新时间:2024/1/15 3:22:58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琴剑霜月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司马家开创的西晋王朝,是一个为后世留下无数故事的时代。无论是武帝司马炎乘羊车临幸嫔妃,还是石崇王恺空前绝后的斗富,抑或“名皇后”贾大姐暗掳帅哥进宫享用的风流韵事,都成了千百年来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西晋又是一个令人叹息的时代:终结了三国乱世,本该大踏步向前迈进的崭新王朝,却迅速坠入了黑暗腐化,乃至支离破碎的深渊。无数本可光耀华夏的文人雅客、才子娇娘也被政治洪流裹挟,万劫不复。我们今天要说的陆机陆云两兄弟,便是其中一例。

#01.

晋武帝太康十年的一天,两个气质不凡,操着江南口音的年轻人来到西晋京师洛阳,他们便是前东吴大司马陆抗之子——陆机和陆云兄弟。此番入洛,便是要拜访当时的名士,时任太常的张华

要说这陆机两兄弟,本是出身江东名门:祖父正是在夷陵之战中大破蜀军,此后官拜大都督,统领东吴六师和禁卫军的陆逊。虽然嫡庶之争致使孙权和陆逊君臣失和,后者含恨离世。但其子陆抗却在后三国时代成为了东吴最后的柱石。陆抗不仅面容俊朗,战阵之中也是一代英才。他继承父亲遗志,固守东南,与晋朝大军隔长江对峙。正因有此人在,那建业城中的亡国之君孙皓才能在莺歌燕舞中自在逍遥。而陆抗与晋将羊祜之间亦敌亦友、惺惺相惜的交往,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与父祖不同的是,陆机两兄弟并未致力军旅,而是自幼倾心儒家学术。东吴灭亡后,年仅二十岁的陆机退居家乡,闭门勤学。他追忆祖辈立下的功业,又感慨孙吴数代心血一朝化为乌有,于是写就《辩亡论》上下两篇,批驳了当时盛行的“唇亡齿寒”论,认为东吴之灭的原因不在于西蜀之亡,而在自身用人之失(也有暗讽孙家皇帝不重用陆氏之意)。第二年,陆机便与弟弟陆云北上洛阳,拜访仰慕已久的张华。张华十分欣赏两兄弟的文才,尤其认为陆机“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把他们推荐给了洛阳城中的诸多名流。兄弟俩很快名声大噪,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的说法(“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陆机也陆续担任了祭酒、太子洗马和著作郎等官职。

陆机之弟陆云同样是少年聪颖,并且性格“清正”,颇为耿直。年幼时曾被吴国尚书闵鸿冠以“龙驹”“凤雏”的美名。同兄长入洛后,曾任尚书郎、太子中舍人等官职,我们从小学习的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中,周处入吴寻二陆求教,“平原不在,正见清河”中的清河便是陆云在后世的称号。正是在陆云“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的教导下,周处洗心革面,成为了一代忠臣良将。

#02.

陆机性格高傲,在任何人前也不愿落了下风。卢志是成都王司马颖麾下第一谋士,他曾当着很多人的面问陆机:“陆逊、陆抗于君近远?”老卢当然知道陆家各代的传承关系,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无非就是为了羞辱陆机——你小子当年在江南门庭显赫,如今你却只能到洛阳求官啊。以陆机的才华当然懂得卢志的意思,但他没有正面回应,而是答道:“如君之卢毓、卢廷”。卢毓、卢廷分别是卢志的祖父和父亲,尤其卢毓还曾任曹魏的司空。意思很明白:你祖上是曹魏的官儿,司马家篡了曹家江山,你却给成都王出谋划策,也没比我高到哪里去。一句话给自己扳回一城,弄得卢志哑口无言。

不过史学家们已经用无数篇幅,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证明:才华卓越,自视甚高,又不爱低调做人者,通常都没有好下场。

晚年的晋武帝老迈昏聩,在心腹贾充和杨皇后等人的一再撺掇下,令傻儿子司马衷娶了赫赫有名的贾南风小姐。武帝设想得很美好:儿子虽然近乎痴呆,皇孙司马遹却非常有自己年轻时的范儿,肯定是一代明君。朝政有自己的老丈人杨骏保驾护航,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偏差。怀抱着对大晋江山的美好期望,他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可是朝局的发展迅速偏离了司马炎架设好的轨道。司马衷即位后,辅政的太傅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先后被贾南风所杀。随后贾后做掉了帮助自己的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又发动政变诛杀了贾南风,西晋王朝陷入了八王之乱的浩劫中。那么这个时候的陆机在做什么呢?

贾南风掌权的时候,其侄贾谧作为炙手可热的权贵,网罗了一大批才华卓越的文士在自己门下,号称“二十四友”,陆氏兄弟也名列其中。后来司马伦杀进京师,贾氏一族人头落地,史书记载,此时的陆机因参与讨伐贾南风一党的贾谧有功,赐爵关中侯。

看到这儿您可能会说了:“这陆机还不如改名字叫投机呢,谁得了势就跑到谁帐下,毫无士人的风骨啊。”这话虽然没错,但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陆机的出身和过往经历。正如卢志嘲讽的那般:顾陆朱张乃是江东四大望族,但家国破碎后,失去了门阀支撑的陆家兄弟只能凭借才华投奔高官,才在新朝廷获得一席之地。即便如此,他们在北方士族的眼中依然属于异类,遭到排挤,心中凄凉愤恨可想而知。赵王司马伦杀掉贾南风,废掉司马衷,被北方士族视为篡权者,却也成了陆机扬眉吐气的好机会。但也正因这一心理,他悲剧的结局就此注定,还被千秋万代所诟病。

#03.

司马伦将大权交给孙秀,后者任人唯亲,弄得民怨载道。很快,齐王司马冏与河间王、成都王等一同“举义”,司马伦被捅了个透心凉,陆机也被收押到廷尉治罪,多亏成都王司马颖等力保,得以免死。此时友人劝陆机回江南,避开中原的骚乱。但陆机“负其才望,志匡世难”,依然觉得可以凭自己的才能,干出一番事业,于是投到了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司马颖麾下。

摆平了司马伦,掌权的几个年轻王爷开始内讧。长沙王司马乂灭掉齐王司马冏,随即引来了成都王的讨伐大军,而统兵者正是我们的陆大文豪。平心而论,陆机文章斐然,决胜千军万马却并非其所长,加上他客居北方,威望难以服众,还招致许多成都王近臣的嫉妒,这些近臣中就包括了太监孟玖。

按说太监这种身份,一般只能依仗皇帝逞逞威风。偏偏成都王司马颖是个另类王爷,固执地认为孟玖是个值得信赖的好同志。孟玖自己走上了光明大道,很自然就要提携亲朋故旧,他请求司马颖让自己的父亲去邯郸主政。太监的老爸去当地方大员,谁都明白这么干不合适,但谁都不敢提出反对意见——除了陆机的弟弟陆云。这位耿直哥激昂慷慨地当面道出了孟玖的种种灰色操作,致使后者对两兄弟“深恨之”。梁子就此结下,陆机却浑然不觉。

大战在即,孟玖把自己弟弟孟超派出去,想让他在战场上混点儿功劳,回来也好封赏。哪知这孟超实在拉胯,带着部队牛哄哄地往上冲,却直接在鹿苑之战中被司马乂宰了。新账旧账一起算,孟玖很自然地将弟弟的死怪罪到了陆机身上,向司马颖诬告陆机怀有二心,才招致大败。这司马颖也是个昏聩的主儿,盛怒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勒令处死陆机。陆机遇害,被夷三族,作为兄弟的陆云同样未能幸免,一代文豪就此殒命。据《晋书》记载,陆机被害这一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诡异的气候,想来是在陈说一代名士被害的冤情。

如果西晋王朝能够以昂扬的态势向前发展,那么陆机兄弟大概会以冠绝当世的文章和潇洒不羁的气度,成为魏晋士族闪闪发光的双星,并得以善终。可惜即便是才思敏捷风流倜傥,在那个血腥动荡的时代里也依旧躲不开自己的宿命。可叹两晋变乱、南北纷争,淹没了多少俊秀人杰,又逼得多少本应高居庙堂的能臣成了隐居山林的散人。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这动荡的三百年充满了暴力,不堪入目;也有人称赞这个华丽的时代拓展了华夏大家庭的成员,也为后来大唐盛世注入了新鲜血液。是功是过,后人评说,惟愿中华大地不再有战火纷争,万家灯火,清平世界。

推荐阅读:

被污杖母奸媳,一介文人被剐3600刀,愚民抢购碎肉治病

因为一身肥膘,此人躲过酷刑,官至丞相,活了一百多岁

他高中状元,随即被皇帝除名,只因考卷中有这么几个字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陆云

更多文章

  • 搜神记卷3之14 顾球病姐四十载 郭璞卜筮得其由

    历史人物编辑:灵纹谈娱乐标签:郭璞

    扬州别驾顾球有一个姐姐,十岁的时候就生病了,一直到五十多岁还没好。于是去求郭璞。郭璞卜筮,得到了大过之升卦。卦辞是这样的:“大过卦,是一个不好的卦象。坟头光秃秃,杨树无枝叶。搅动了孤魂野鬼,引起了龙车现身。身上感染众多妖邪,皆因祭祀的时候误杀了灵蛇。并非自己的过错,却因先人的错误而独自承受。卦象如此

  • 搜神记卷3之12 郭璞爱婢 撒豆成兵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郭璞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 。郭璞自少博学多识,又随河东郭公学习卜筮。他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有一次,他来到了庐江郡,也就是现在的安庆、六安交界处,皖县、舒县附近。庐江郡守是胡孟康,当时西晋已经开始内乱,外敌也开始入侵,虽然当时江淮还比较安全,

  • 搜神记卷3之15 叔宝伤寒垂死 郭璞智借白牛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郭璞

    义兴(今江苏宜兴市)人方叔宝得了伤寒病,垂死之时,找到郭璞来卜筮一下自己的命运。卜筮的结果是不吉祥,方叔宝问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化解,郭璞就说可以寻找一头白牛,来压一下疾病。方叔宝派人找了好久,只有羊子玄有一头大白牛,其他人都没有。羊子玄和方叔宝还不是很熟悉,不想把大白牛借给他。后来方叔宝又去找郭璞,

  • 神算子郭璞,不仅算出了自己的死期,还算出了埋葬的地点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郭璞

    众所周知,在民间有这样的一句俗语:“神医不自医”,对此,有人表示这就是因为主观情绪在作祟,也有人认为之所以不自医,就是因为医术还不够高超,面对这样的一个现象,人们是众说纷纭的,事实上,不仅是在医生行业,在算命领域也是这样的,算命先生往往不愿意给自己算一卦。但是,我国的风水鼻祖郭璞就打破了这个常规,突

  • 搜神记卷3之13 赵固悲骏马 郭璞卜寻弼马温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郭璞

    晋朝将军赵固最爱的坐骑有一天无疾而终,就吃饭下凡,睡不着觉,整天在想念那匹死去的骏马。后来实在悲伤过度,只好去求郭璞,看看有没有什么良策可以解决此事。郭璞卜筮一番,思考一刻,然后说:“你可以派遣几十个人拿着竹竿,往东走,走大约三十里地,会看一个有着茂密的树林的小山丘。然后就让他们围住树林,用竹竿用力

  • 晋朝郭璞,会死而复生之法,曾跟一神秘人学风水奇书《青囊中书》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郭璞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风水学显得尤为神秘,很多人为之向往却不得其道。古代著名的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等人的事迹流传至今,在两晋时期,一位出身官宦人家的少年郭璞也是名超厉害的风水大师呢!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郭璞的父亲官至建平太守,从小郭璞就喜欢研究古文奇字和经书学术,他博览群书,才华

  • 南渝先生:风水鼻祖郭璞 风水大师袁天罡

    历史人物编辑:南渝先生标签:郭璞

    郭璞,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的学者、训诂学家、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祖师。他热衷于研究古文字,曾注释过《周易》《尔雅》《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现在的《辞海》或《辞源》上,还可以看到他的注释。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理论,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擅长诸多奇

  • 竹林七贤中,刘伶一生饮酒无数,从未大醉,比起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谁更能喝酒?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刘伶

    文人的轻狂,文人的华而不实最能在酒文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李白斗酒诗百篇不假,唐明皇杨贵妃都被他忽悠得云里雾里。论实用,就算竹林七贤的刘伶哪一篇文章可以经世经国?真要喝酒么,刘伶一醉死三年,李谪仙同样被那杯中物害了卿卿性命。但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对于饮酒,他们有着惊人相似的价值观:人

  • 刘伶被老婆踢进酒缸,三天三夜后醒来,高呼3字,成许多人口头禅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刘伶

    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晋书·列传·第十九章》这是《晋书》中对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的评价。在魏晋名士中,以竹林七贤最为有名,在司马炎篡魏自立后,一些不甘心效忠司马氏的士子,归隐山林,寄情山水。其中以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最为著名,被称为“竹林七贤”

  • 古代第一酒鬼刘伶,被妻子踹进酒缸,爬出后说3字,成电竞口头禅

    历史人物编辑:亮亮老唐标签:刘伶

    在古代文学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爱好喝酒,喜欢用酒来排遣自己心中的忧苦,还时常在酒后吐真言并创作了流传千古的佳作。如诗仙李白,曾有杜甫特地为他作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其本人也在酒后留下了许多名诗,如《将进酒》。李白虽然爱好酒,但他没有到痴迷的程度,属于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