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将陶侃平定东晋叛乱

大将陶侃平定东晋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欣悦 访问量:3691 更新时间:2023/12/14 22:11:07

公元326年,也就是辅政大臣庾亮诛杀司马宗的年底。后赵石聪与驻守寿春的祖约发生交火,祖约多次上表求救,但庾亮本人根本无动于衷。但由于祖约守城有方,后赵无法攻取,但寿春周边的百姓遭殃了,后赵劫掠四方。然后挥兵直扑建康附近,直接威胁了东晋核心统治,皇帝立即任命王导为大司马进驻江宁,防范后赵。这时候多亏厉阳太守苏俊带兵击退后赵石聪的后续部队羯族援军,才使得江宁转危为安。苏俊立此功劳,庾亮不仅不加以封赏,而且调苏俊入朝,以削兵权,祖约也及其反感庾亮见死不救。王导数次劝导庾亮,不要如此,苏俊肯定不会奉诏,如果不来,朝廷颜面何存。庾亮志大才疏,在朝堂之上大言不惭地说,苏俊狼子野心,无人臣之礼,今日若不擒拿,他日必将为患,内史令卞壶道,如果苏俊起兵造反,十天之内就能直抵建康,如何之?庾亮不听。

苏俊,字子高,山东人,文官出身。永嘉之乱的时候,苏俊和祖狄一样都是坞主练兵出身,屡立战功,为朝廷所嘉奖。王敦起兵造反的时候,苏俊起兵入建康,讨伐叛逆大获全胜。由于平叛有功,东晋加封苏俊为冠军将军,历阳内史。苏俊由于威望日增,野心也膨胀起来。不向朝廷纳税,而朝廷的钱粮少来几天就骂声不绝。但可以肯定的是,苏俊绝无造反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刺头。

苏俊得知要受诏入朝,当即言辞拒绝。庾亮得知以后,一方面命军队加强戒备,令一方面加封苏俊为大司马,苏俊的弟弟可代行苏毅可代行苏俊的职务。苏俊则说,只要让自己带兵去哪里都可以。庾亮再次不许,苏俊也是撕下脸皮了,就是不去。双方现在都是骑虎难下了,苏俊此时不反也得反了,起事之前,立即联络祖约,祖约死看不上庾亮的倒霉样,对于其见死不救更是反感,见苏俊的联络信。立即让亲信辅佐苏俊,祖约与大英雄祖狄同父同母,但人品,才能,都差的太远。温峤得知苏俊抗命,想带兵入建康护驾,。庾亮不允,说自有退兵之策。

实际上,庾亮怕陶侃趁机入建康,起兵造反,麻杆打狼—两头怕,陶侃是荆州刺史,掌控荆,扬二州,是东晋核心区,一旦有失后果不可想象。而且陶侃居于建康上游,率军顺流直下,建康就会失手。王导的谋士建议,在苏俊现在还没有起兵之际。我们掐断阜陵,只要守住阜陵,苏俊就无法进兵,但如果苏俊占领阜陵,就人心大乱,再也控制不住了。王导向庾亮点出此点,但他不听。不出所料,苏俊派兵攻占阜陵,东晋囤积在当地的钱粮淄重都落入苏俊之手。庾亮大惊,建康震动,京师人心晃晃,东晋立即命赵胤为历阳太守,左将军司马流屯兵慈湖防止苏俊继续进兵。此时温桥也带兵入建康,屯兵寻阳。

司马流不过是靠宗室才执掌兵权,实际草包一个,苏俊一战诛杀司马流,随即,苏俊与祖约的合兵一处总计两万大军进攻陵口,苏俊的部队都有实战经验,与建康的豆腐军不可同日而语,三战三捷。到了公元328年3月,苏俊已经打到建康附近了,陶侃再次建议庾亮苏俊必走小路丹阳,我们可以在丹阳设伏兵擒拿苏俊,庾亮还是不听。我就纳闷,自己啥注意没有,为何别人的意见也不听。事情果然如陶侃所料,苏俊果然走丹阳,庾亮后悔不已。马后炮—早干哈去了。

朝廷希望庾亮亲自挂帅,但这点庾亮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行,当然也是怕死。自然不会去。下令让卞壶(就从这名也赢不了)带兵抵抗苏俊,双方一交手,又是大败而回。但卞壶父子三人都战死沙场,也算忠臣。苏俊这时候已经杀到云龙门了,这时候庾亮只有赢硬着头皮上战场了。但这位辅政大臣居然带着家属投奔温桥,弃外甥皇帝和满朝文武而不顾。苏俊杀进皇宫,王导与几个大臣把皇帝围在皇宫正殿,临危不惧。等候叛军到来。

苏俊此时却没有对皇帝咋样,带兵纵掠,皇宫,国库为之一空,连太后寝宫也被抢,这些士兵也许穷疯了,把百姓衣服都扒光了,逼迫大臣去做苦力,小皇帝都吃不上饭,内使太监大街上捡粮食做饭给皇帝吃。苏俊控制朝廷以后,大赦天下,唯独庾亮家族不赦,王导德高望重,苏俊不敢胡来,但加封自己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自己的盟友祖约为太尉。让宗室司马羕为太宰装点门面。

温桥迎来了大草包庾亮兄弟,得知皇帝的遭遇,温桥放声大哭。二人经过商量只得去求荆州刺史陶侃,陶侃是一肚子气,自己屡次三番提醒,他们不仅不听,而且还防范自己。现在有求于自己,早干哈去了。于是陶侃回书,我〃吾疆场外将,不敢越局〃说白了,就是爷我不去。陶侃与庾亮苦苦哀求,陶侃就是不去。但此时有人一句话,陶侃立即起兵讨伐苏俊。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陶侃

更多文章

  • “隐士”陶渊明出身将门,曾祖陶侃是“武成王庙64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陶侃

    说起陶渊明,很多人都知道,一首《桃花源记》成为千古传唱的文章,世人皆知,陶渊明隐居避世,也知道他在隐居之前是世家大族出身,却不知道他的家世。陶渊明的确实是名门望族出身,祖上也是曾经显赫一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时期的名将。一生战功赫赫,名震天下,后世也广为流传他的千古事迹。唐德宗时,把他封为武成王庙

  • 抱着皇后尸身入睡,为嫔妃披麻戴孝的昭文皇帝慕容熙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慕容熙

    慕容熙,后燕末代昭文皇帝。慕容熙是开国皇帝慕容垂最小的一个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本应该轮不到他当皇帝。兰汗之乱下,慕容垂的儿子被杀得只剩慕容熙一个,后来其侄子慕容盛杀兰汗复国,慕容盛没过几年被乱军杀死。原本群臣希望慕容盛之弟慕容元继位,但因慕容熙与长嫂丁太后(慕容盛之母)私通,且极受丁氏喜爱。在慕容

  • 后燕的疯狂皇帝慕容熙:皇后死后遗体不准下葬,每晚朕还要召见她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慕容熙

    在我国的古代,曾经中原地区经历过,一段特别黑暗的时期,那就是五胡乱华。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是因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中原之地的政权太多,不团结就导致了被人分而食之。这个时代,也是一个很荒唐的时代。而在当时的燕国,就发生过这么一件荒唐的事。后燕有一位皇帝名叫慕容熙,他有一位深爱着的皇后。但在这个皇后

  • 昏君和妖妃能作死到啥程度?后燕慕容熙和他的伏皇后,就是范例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领域标签:慕容熙

    慕容垂生于十六国的乱世,刚满十三岁便随父出征攻打高句丽,东晋二年刚满十八岁的慕容垂随父攻打鲜卑宇文部落,不仅一路凯歌杀死对方阵营大将,更是让宇文部落溃不成军,慕容垂也因此战绩立下赫赫战功,最后被封都乡侯。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后来的慕容垂生了十个儿子,可是让人遗憾的是,慕容垂所有的儿子没有一个遗传他

  • 昏君和妖妃能作到什么地步?后燕慕容熙和他的伏皇后,就是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慕容熙

    历史上有一个“五胡十六国”,有很少的史料与这段历史有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时期存在过,其实它不是一个朝代,而是指一段时期。这个时期有众多人想要上位当上皇帝,而皇帝也不是好当的,在那个时期,还没有皇位世袭的做法,大多数皇帝都是依靠自己的本事登上皇位的。历史上皇帝有很多,有的皇帝是因为自己的雄才大

  • 慕容熙为了做皇帝干出了啥疯狂之事?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慕容熙

    慕容熙为了做皇帝干出了啥疯狂之事?一起来看看吧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荒唐皇帝可能不很出名,但是提起他干过的那些荒唐事,绝对可以登上古代奇闻TOP10了。慕容熙,字道文,十六国时期后燕末代皇帝。其实早在年轻之时,这位皇帝还是有些功绩可圈可点的。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死后,儿子慕容白继位,后被兰汗杀死。他的儿子

  • 后燕昏君慕容熙和他的妖妃伏皇后,能作到什么程度?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慕容熙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英明神武的帝王,当然也有很多昏聩不堪的昏君。五胡十六国时代是一个群雄纷争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每一个雄姿英发的男人都有一个帝王梦,特别是出身皇家的男子更是都梦想着自己可以成为号令天下的君主。五胡十六国时期,有一位昏君名叫慕容熙,他是后燕

  • “痴情”奇葩皇帝慕容熙,抱着尸体不放,为皇后披麻戴孝!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慕容熙

    皇帝站在权力的顶峰,皇帝向来都是三宫六院,妃嫔成群。因此,皇帝大都不是很专一的,是比较多情的。但是,历史上有个奇葩皇帝可以说是非常“痴情”,他就是后燕末代皇帝慕容熙。他的皇后死了,他哭得死去活来,披麻戴孝,甚至和皇后的尸体发生关系。慕容熙并不出名,或许提起他的父亲慕容垂大家可能还有所耳闻。慕容熙是后

  • 最荒唐的皇帝慕容熙:抱着皇后的尸身交欢,他究竟有多疯狂?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慕容熙

    残暴和痴情能放在一个人身上吗?五代十国燕王朝的昭文帝慕容熙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方面能暴虐无良,一方面对皇后深情的变态,这个皇帝到底有多疯狂?关注史者了解历史!最荒唐的皇帝慕容熙常胜将军慕容熙最初的慕容熙那是相当有自信,年仅八岁,就被开国皇帝慕容垂封为河间王,这个最小的儿子虽然年纪尚小,可是却颇有头脑,

  • 情圣皇帝慕容熙,爱妻入骨,所以跟着死去的皇后玩到棺材里

    历史人物编辑:暄美丽读历史标签:慕容熙

    帅气的鲜卑族青年慕容熙,在丁太后的帮助下,成功挤掉孙侄儿坐上了后燕的龙椅宝座,他会是慕容氏的中兴之主,还是掘墓人?在上位后的慕容熙看来,当务之急是把后顾之忧除掉,于是找了个借口,把之前的帝位候选人慕容定(他孙侄儿)和慕容元(他侄子)杀掉。情圣皇帝慕容熙,爱妻入骨,所以跟着死去的皇后玩到棺材里。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