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时代是汉民族最悲惨的时代。而这时代最伟大的汉民族英豪当属冉闵。
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父亲冉瞻是乞活军(民众自发的护卫民兵)一个普通士卒。石勒平定乞活军时候,见到冉瞻很投缘,就认为义子。冉瞻在石勒帐下作战勇敢,天生的名将底子,但不到四十岁就病死了留下一子,就是石闵(当时跟石勒一个姓)。也许爱乌及屋,石勒待冉闵甚为宽厚。冉闵天生名将,在石勒帐下屡立战功,梁犊叛乱,是冉闵率先带军平叛,石虎进攻鲜卑部,由于指挥不当全军溃败,唯独冉闵所部平安后退。
石勒称帝以后,冉闵一直领军在外(就是前文中写的石闵)石鉴当皇帝后,被迫加封冉闵为大将军,武德王,李农为大司农,二人共同执掌朝政,但石鉴嫌冉,李二人对自己管得太严,心生不满。暗中联络宗室石苞,李松谋杀冉闵。但没有成功,石苍,李松却送了命,冉闵李农的权力越来越大朝臣惊惧。羯族人孙伏都秘密调遣几千人马,想诛杀冉闵与李农。
孙伏都埋伏在冉闵,李农上朝路上,想杀冉闵一个冷不防,但冉闵,李农本身就是武将,身边不乏死士,一场混战,杀得孙伏都屁滚尿流,几千羯簇士兵四散奔逃。冉闵大怒,下令京城四门关闭。调动军队所有羯族,胡人一律处死。同时下令,凡顺我者入城逆我者出城,此时,十分有趣的是汉人都往城里奔,胡人,羯族往外跑,李农同时下令,宫门关闭,皇帝被软禁。
冉闵知此时必须将所有的胡人诛杀,才能稳定局势,于是颁布赫赫有名,名垂青史的《杀胡令》杀胡令就一条,凡汉人斩胡人首组极级一颗送凤阳门者,待验收合格后。文官进三等,武职升一级。短短几天,二十多万的胡人的首级就堆满了凤阳。这时候在后赵的其它地方暴乱四起,与胡人关系不错的汉人纷纷外逃,怕受株连。在这里举个例子,后赵的付相程遐得罪了胡人,胡人闯入程遐家中,把程家女子尽数轮奸,一个高官的汉人尚无法保护自己的安全,其它汉人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冉闵的杀胡令多么得人心,汉人的怒火彻底崩蹦发了,杀尽一切胡人!!
由于地方失控,姚弋仲,蒲洪纷纷自立,氐,羌等部族也趁机作乱,后赵现在是彻底的群雄并起了。后赵宗室石琨起兵八万讨伐冉闵,冉闵气极,先把皇帝石鉴给宰了。随后带着一千禁军杀奔石琨,一场大战。如虎入羊群。杀的石琨四散奔逃,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在城里的李农也没有闲着,将后赵所有皇室全都斩了。石鉴在位103天,后赵最后一位皇帝。此时,后赵无主国既亡,自然得再立新主。众朝臣联名上书让冉闵称帝,冉闵一再推让叫李农当,李农以死固辞。冉闵希望向东晋司马氏归降,朝臣一致反对,大臣胡目说,晋室衰微权臣当朝,陛下理应顺天时,合人意。于是,冉闵不再推辞,同意凳基。
公元350年,大英豪冉闵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卫,改元永兴,立冉智为太子,李农为齐王,总揽朝政。冉魏新朝初立。东晋想趁机北上,姚弋仲与蒲洪都想自立,分庭抗礼,羌部首领姚弋仲派兵进攻蒲洪,想独占关中,,蒲洪颇会用兵,大败姚弋仲所派人马,此时蒲洪自称大单于,改姓符(符洪就是符坚的亲爷爷)此时,冉闵却把李农族灭原因不详,但杀李农让部分汉臣寒心,冉魏出现裂痕。但冉闵没有觉查到,也导致他日后的失败,杀李农绝对是冉闵一大失误和败笔。
在裏国的后赵宗室石祗自立为帝。随后派兵攻打冉闵,双方在邺城一场鏖战,石祗大败,万人被杀,随后,冉闵亲统大军杀奔襄国,双方在苍亭决战,冉闵能征普战,石祗三万多人马全军覆没。这时候是冉闵的全盛时期,也是衰败的开始,有大臣就劝告冉闵。你此时应该投奔东晋,或者返回老巢,乱世之中帝王理应在宫中守护,而不是征战四方。冉闵自然不会听取意见。于是350年底,冉闵率军十万进取襄国,由于兵援不足,冉闵将胡人收编入伍,大臣苦劝,陛下杀胡人如草芥,胡人恨陛下入骨,百今重新收编胡人入军,万一哗变,不可不防,冉闵不听。依旧收编胡人。而且儿子冉胤的禁军居然由胡人组成。可以说啊,冉闵被胜利冲昏头脑,胡人对冉闵又恨又怕,但如果有机反扑,他们会像恶狼一样把冉闵吃的一口不剩。冉闵杀到襄国城下,但襄国仍是后赵旧都,加上石祗又加固城墙,冉闵打了几个月却没有攻克,但石祗也吓得要死,四处求救,姚弋仲一向愿意捡便宜。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