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敬中的夜明珠和玉座金佛值多少钱?王陵基沈醉和鉴宝专家会给出不同答案

吴敬中的夜明珠和玉座金佛值多少钱?王陵基沈醉和鉴宝专家会给出不同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3173 更新时间:2024/1/10 6:05:18

不管保密局天津站机要室主任、中校副站长余则成是不是峨眉峰,少将站长吴敬中都会倾尽全力保护他:且不说余则成被抓我也跑不了,就是这样一个善财童子招财猫,打着灯笼上哪儿找?

作为吴敬中的学生,余则成是很了解老师的“高雅爱好”的,这种爱好,上溯三千年,下追若干年,都是巧妙的生财手段。在当年的军统(保密局),戴笠、郑介民、唐纵、毛人凤都“很懂收藏”,他们的大老板凯申先生及凯申夫人也是行家,所以孙殿英东陵盗宝未受任何责罚,当伪军后还能招安:鬼子封他为“集团军司令”,老常又封他为“纵队司令”。

孙殿英之所以能多次逃过惩罚,完全是“宝贝说话”,他曾亲口告诉曾任军统东北办事处处长兼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东北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中将副参谋长、代参谋长文强:“乾隆墓最宝贵的是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一百零八颗,其中最大的两颗朱红的,我在天津与雨农见面时送给他作了见面礼;还有一把九龙宝剑,有九条金龙嵌在剑面上,剑柄上嵌了宝石,我托雨农代我赠给委员长或何部长;慈禧的枕头是一只翡翠西瓜,我托雨农赠给宋子文院长了;慈禧口中含的夜明珠,我托雨农赠给蒋夫人,宋院长和蒋夫人得到宝物后,孔祥熙夫妇眼红了,我接到雨农的电告后,就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

孙殿英说的雨农,大家当然知道那就是戴笠。雨农很不厚道,那把九龙宝剑,他并没有送给老蒋或何应钦,最后跟他一起坠机烧坏了剑鞘剑柄,现在也不知哪去了。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这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老蒋老戴都喜欢文物,吴敬中要想坐稳保密局天津站站长的宝座,也不能不附庸风雅,这样他在搜刮汉奸穆连成的时候才理直气壮:“那些珍贵的文物,应该由合适的人来收藏,那个奸商他懂什么呀!”

穆连成动不动不打紧,打紧的是吴敬中懂得那些珍贵的文物意味着什么,余则成虽然不如吴敬中奖赏功力深厚,但是也知道自己到天津站报到的时候,应该送给老师一点“玩意儿”。

余则成送给吴敬中的这件“玩意儿”叫夜明珠:“这是我从老家搜集到的,夜明珠,据说是宋代的……日本人盗墓,被老乡杀了缴获的。”

别管是哪个朝代的,比鸡蛋大,比鹅蛋稍微小一点的夜明珠,要是真的,那就是天价:半壶老酒家里摆着几颗,都是人造的,里面还有头发呢,但据说也值几十块钱,余则成送给吴敬中的夜明珠肯定是真的,要是让鉴宝专家估价,几百大洋甚至几十万大洋,那就是上嘴唇一挨下嘴唇的事儿——据说好的夜明珠,能值数千万,慈禧嘴里那颗,估价一个多亿。

余则成当然没有孙殿英那两下子,但是为了能在天津站站稳脚跟,拿几十块钱的石粉加荧光粉团成球的事情真不能干。

余则成第一次出手,就送了吴敬中一颗价值不菲的宋朝夜明珠,其后两次出手,又让吴敬中捞到了一座一尺多高的玉座金佛和一辆斯蒂庞克轿车。

余则成这三次出手,让吴敬中捞到了多少钱,有一笔是可以算得清楚的:斯蒂庞克轿车通过江湖人士龙二变现,手提箱里的七根金条和两沓美金耀人眼目。

当年的金条有“大黄鱼”、“小黄鱼”之分,“大黄鱼”十两,“小黄鱼”一两,手提箱里的那七条,显然是“大黄鱼”,七根就是两千多克,仅按两千克计算,加上那两沓美金,当年能在京城二环里买好几座四合院,放到现在也值一百多万元。

黄金有价玉无价,古董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余则成从季伟民家里抄来的玉座金佛,能把鉴宝专家惊掉下巴:“一座玉座金佛,一尺多高,听说是东晋刘裕的镇宅之宝!”

刘裕当过东晋建武将军、下邳太守、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后扩展到二十二州大都督)诸军事、车骑将军,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后建立了自己的社稷,成了我们常说的“南朝刘宋”高祖武皇帝。

刘裕是“开国之君”,他的“镇宅之宝”已经不能用黄金白银来衡量,要是让鉴宝专家估价,一张嘴就得十亿起步,百亿他们也敢说,但是要让功德林的“上将王陵基”和吴敬中的老朋友沈醉来估价,可能就一文不值了:老吴啊老吴,你不是被余则成忽悠了,就是季伟民被人骗了——宋朝的夜明珠和东晋(刘宋)玉座金佛,加起来也不如一辆斯蒂庞克轿车!

同样是两件宝贝,为什么鉴宝专家和王陵基沈醉会给出天差地别判若云泥的估价?这咱们就得从《特赦1959》演过,史料也有记载的一件趣事说起了:王陵基十五万银元的意外之财,全部用来购买古董,还专门派工兵挖了一个工事藏了进去,又把洞口炸毁封闭,结果他“捐献”的时候才发现,里面居然没有一件是真的,这些仿品放到现在,似乎也就能值个万把块钱。

王陵基上过恶当,沈醉则是不把寻常珠宝放在眼里,他当“督察大员”的时候,北平站长马汉三一次就送给他一口袋二百多颗珍珠,让他拿回家给孩子当玩具,比较而言,吴敬中还是“格局小了”。

要是站在王陵基和沈醉的角度来看,吴敬中就有点可笑了,我们也不禁产生这样的怀疑:余则成到天津站潜伏,上级恐怕拿不出太名贵的夜明珠吧?余则成送给吴敬中的夜明珠,明显要比慈禧嘴里那颗大得多,用真夜明珠来收买吴敬中,是不是明珠暗投、大材小用了?

这样一想,事情就会出现反转:吴敬中自认为是个行家,他要是把玩夜明珠的时候沾了两手荧光粉,发现“晋代”的玉座金佛实际是“近代”的,会不会兜屁股一脚把余则成踹翻?

吴敬中生不生气暂且放在一边,鉴宝专家的话也可听可不听,最后还是要提请读者诸君给出最后的答案:在您看来,宋朝的夜明珠和晋代的玉座金佛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又价值几何?

标签: 王陵

更多文章

  • 荒凉山坡出土古墓,原以为是大将赵云墓,专家发现铜块称其是王陵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王陵

    《句》中写道:“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大千世界万物皆有其存在价值,也需历经生死,无论天子或是庶民,在死亡面前皆平等。世人皆逃不过入土为安之宿命,而墓室乃逝者安息之地,万千古墓皆象征着前人意志。人生苦短唯有数十载,在短暂的人生之中,世人皆想成就大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号。纵观历史长河中,能够被世

  • 考古:为什么商周王陵不见踪影?看金村大墓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王陵

    很多人都好奇这个问题,但是从相关的考古材料来看,商、周王陵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即商代王陵早期和中期的确没有发现,而晚期王陵虽然发现了但是被多次盗掘,无法判断陵主身份;至于周代王陵,西周的暂时还未发现,但东周的洛阳金村8座墓,可以确定是周王陵墓,但也遭受了严重的盗掘。(一)商代王陵早商文化以郑州商城和

  • 西夏王陵中出土11件同类文物,它是最特别的,被誉为国之重宝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王陵

    在中国历史上,西夏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国度。它存在的时间并不算短,而且在宋、辽、金时期还扮演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蒙古崛起后,对西夏文明进行了疯狂的灭绝政策,以至于它长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湮灭在历史长河里。比如西夏的王陵,就被蒙古人破坏,地表建筑十不存一。直到明帝国统一之后,才被发现,但明清时

  • 史海遗珠陈平和王陵谁更具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王陵

    陈平和王陵谁更具智慧陈平和王陵都是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人。西汉建立,二人都是朝廷重臣。刘邦死后,大权落入吕后手中。吕后欲封诸吕为王,便找陈王二人询问意见。王陵说不能封。陈平说可以封。后来王陵被吕后迫害,而陈平则得以重用。吕后死后,陈平立即组织人员诛杀诸吕。一千多年后,到了南宋,有人问思想家陈亮,对陈平

  • “摸金校尉”组团盗王陵,4人下墓离奇身亡,尸检揭墓内死亡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王陵

    自古以来,盗墓这样的事就层出不穷,在曹操时代,甚至出现了官方的盗墓组织——摸金校尉。在一众相关小说的渲染下,大家对于这个神秘组织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传说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盗墓时可能会出现的稀奇古怪的事儿也都一清二楚。于是不少人很好奇这个组织,更为重要的是,传说只要他们一出手,就没有不能盗的墓,

  • 洛阳金村大墓监守自盗,文物损失超敦煌莫高窟,八座王陵仅剩一座

    历史人物编辑:大雯观史标签:王陵

    中原形胜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以河南为主,这里大大小小分布了从夏朝上古以来到周朝最后一个三代结束的壮丽历史遗址。大多数的古墓遗址如同挥之不去的丽影一般萦绕在海内外有心之人的心头,上个世纪河南洛阳地区出土了金村大墓,当时国家民族社会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四万万中国人在日寇的炮火威胁之下心中一直念叨的都是救亡图

  • 专家发现西汉王陵,进入后已被盗空,盗墓贼工具被专家当宝物带走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王陵

    陕西河南自古多大墓,而那里也是盗墓贼最多的地方,每逢专家发现大墓的时候,基本已经被盗墓贼给搬干净了,而且有的古墓被盗不止一次,上面的盗洞更是密不可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年的安徽,当时的一个施工队在施工时,挖出了一座古墓,当地的考古专家们火速赶往了现场,并对古墓采取了保护性发掘。经过对古墓的初步勘探,专

  • 西夏王陵被洗劫,考古专家怒踹大门掉出千年国宝,今估价两亿元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王陵

    影视剧中的《天龙八步》很多人对西夏的印象来自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书中的西夏是一个称霸西北的大国,慕容复、段誉等人曾前往西夏应选驸马。真实的历史是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文物、典籍等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夏王朝被逐渐掩埋在历史的尘沙之中,成为鲜为人知的“神秘古国”。西夏

  • 宁夏西夏王陵博物馆:李元昊——“史上最奇葩的西夏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好旺传媒官方账号标签:王陵

    李元昊(1003年-1048年),别名曩霄,小字嵬理,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远祖李思恭,在唐朝时受赐李姓,李元昊继夏国公之位后,弃李姓,自称嵬名氏。 北宋宝元元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修建宫

  • 访潞王陵 认识一个奢靡不羁的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扁舟听雨轩标签:王陵

    生于帝王之家,只要对皇权没有野心,去外藩做个王爷,尽可以放心地锦衣玉食,花天酒地,穷奢极欲,醉生梦死。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凤凰山脚下,有一处占地400多亩的皇家陵园——潞王陵,民间都叫它潞王坟。这里下葬的是明代卫辉府的藩王——潞王朱翊鏐。朱翊鏐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惟一的同母胞弟,不但被母太后溺爱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