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关注我们,为您带来新视角新体验。
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子渊给大家分享一座曾让考古人员跌破眼镜的古墓。2007年,位于长沙的一所院校在望城县蚂蚁山进行校区扩建,在开挖地基时竟然挖出了一座砖室墓。文管所的工作人员查看后,一致认为该墓的规格应为亲王墓。
▲蚂蚁山一号古墓
然而这座墓却又有着明显的明代风格,其整体用青砖块垒砌,穹顶为拱形,并有一座刻满纹饰的石门守护着墓室。按照工作人员的测算,这无疑是在长沙一带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明朝墓葬。
▲地宫石门
为此考古工作者非常兴奋,然而在打开墓门后,他们却是大跌眼镜。刚进入墓道,专家们就发现了一座石质的喇嘛塔和15册泥金经书,明朝从成组朱棣开始,藏传佛教便在皇室层面流行起来,其法器、经文经常能在明代墓葬中见到。
▲墓中出土的铜制金刚杵
随着抢救性发掘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包括鎏金串铃、金质束腰、圆形金箔、金刚杵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和以银碗、银镯为代表的银器陆续出土。然而考古人员在兴奋的时候却又觉得有些不解,因为这些陪葬物品的对象一般都是女性。
紧接着,考古队员在对东西耳室进行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两座硬木棺材,其中各葬有一名女性,根据对骸骨的检测,两人都是被迫生殉的侍女,年龄不到20岁。到了这一阶段,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已经彻底坐实,只待墓志铭的出土了。
▲殷墟车马坑中的人殉
经过仔细清理,众人在主墓室的西南侧角落找到了一块大理石墓志,其上记载着墓主是一位名叫“张氏妙寿”的明代妇女,而她正是谷王的乳母。谷王朱橞(huì),是太祖朱元璋的第19子,从小就深受器重,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被封为谷王,封地位于上谷。在靖难之中,他主动为燕王朱棣打开金川门,获得后者宠信,不久便被转封于长沙。
▲《永乐传奇》拍摄现场的谷王朱橞扮相(右)
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子大多由乳母抚养,因此朱橞对这位“张妈妈”有着远超生母的母子之情。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70岁高龄的张氏病死,悲恸不已的谷王决定将其安葬于为自己所修的王爷墓中。
▲明蜀王陵地宫
这在当时属于大不敬的僭越行为,因为乳母就算是再受王爷尊敬也只是个下人,断不可享受如此规格。更疯狂的是,恃宠而骄的朱橞还下令让两位妙龄侍女为其殉葬,实在是残忍不已。
▲明十三陵中的朱棣铜像
客观来说,中国在汉代以后就已基本禁止了生人殉葬,但是到了辽代,人殉制度却死灰复燃,其后的元朝及明朝都延续了这一做法,在朱元璋死后,殉葬的40名后妃中有38名为生殉。这一制度到了英宗时期才被正式废除。
讽刺的是,谷王确实也没机会享受为自己修建的王陵,在他将乳母隆重下葬后,自己就因涉嫌谋反被朱棣贬为庶人,于宣德3年(公元1428年)在狱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