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山王陵墓中出土一文物,专家:我们见多识广却不知为何物

中山王陵墓中出土一文物,专家:我们见多识广却不知为何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晋霞 访问量:4977 更新时间:2024/4/2 10:23:43

上一次我们讲到赵国“胡服骑射”的时候,一笔带过了一个曾经给赵极大打击的“小国”:中山国。

这个名气不大却“春风吹又生”的小国,在被赵国灭亡前还被其他国家灭过,可是又能够重新积蓄力量再度崛起,一度强大到可以干涉赵国内政,硬生生的将赵国分成了两部分,但是随着历史步伐的加快,中山国却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在河北省博物馆有一只特别的雕像,它既不是龙也不是凤,奇特的造型和中山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过往呢?为什么博物馆会放着一个这样奇怪的雕像呢?

图片:中山国与赵国地理位置剧照

一、几经沉浮的中山国

最开始的时候,中山国是以一个“侯国”的姿态挤进战国名单的,那个时候叫做“鲜”。这个名字很特别,而且很有异族特色,确实,中山国并不是中原国土地上绽放出来的侯国,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民族融合,接受了中原化之后诞生的。

西周初年,在辽阔的疆域管理中,西周统治者发现了在边域地区还有许多异族,他们“潜伏”在当地许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部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实力强悍不容小觑,并且不服从西周统一管理。

这些异族最开始被称为“狄”,狄,也是由许多不同部落联盟而成的,在时间的推动下,有一支专门身穿白衣的狄族脱颖而出,成为狄中最强悍的部落,这个部落被称为“白狄”。

白狄的日渐强大,让晋国一度觉得恐慌,采取强硬的武力措施想要征服这个异族,白狄在攻击中有输有赢,族中的势力也开始出现了分化,当其他小部落被晋国一一攻破收复的时候,一个叫“鲜虞”的部落变成了白狄族的号召者。

图片:白狄日渐强大剧照

鲜虞族原本生活在长白山一带,血液中流淌着善斗的因子,这也是为什么晋国集中火力猛攻猛打了几年,依然无法攻下鲜虞的原因,他们不服输,顽强抵抗,一直伴随着时间流淌到了战国时期。后来选择的都城---灵寿,城中有一座山,中山国因此而得名。

在这个过程中,赵国强大起来,中山国作为邻居,很容易就成了赵国吞噬的对象,而此刻魏国也在虎视眈眈。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词特别红火,那就是“缔结联盟”。

三天两头的兼并火拼,显然让各诸侯国提高了危险意识,想要独善其身在那个时候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成为最后上战场的哪一个,可以积蓄力量,成为渔翁得利的那一个。

所以灭掉中山国,成了魏国、赵国达成的协议,而之后赵国甚至嫁出了自己的宗室公主,选了中山国的一个后裔成为傀儡王,然而中山国的历史进程并不会就此停下。

成为傀儡的桓王也是卧薪尝胆的佼佼者,面对赵国的控制,他想尽一切办法,甚至包括迁都,一系列操作摆脱了赵国的控制,成功的成长起来,成了其他小侯国望而生畏的后起之秀。

然而在这强大的过程中,后继的中山王却走错了路,不断和他国缔结联盟想要瓜分赵国,结果被赵国反击,再加上自己国内出现的腐败、堕落,在公元前296年,被赵国再次攻陷,并且宣告灭亡,中山国彻底消失在历史名单中。

图片:中山国被灭资料截图

二、神奇的中山王陵

1977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发现了一个古代陵墓,这座被历史尘封了几千年的陵墓,就是曾经让赵国抖三抖的中山王,这座陵墓,不仅将一个曾经神奇般重生的侯国重新带到了世人面前,更是世人展现了这个侯国能够死而复生的秘密,在他们壮大的背后,有许多优秀灿烂的智慧文化是不能够忽视的。

1、双翼神兽

青铜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古代冷兵器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历程,因为有了青铜器,并且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飞跃,导致后来各诸侯分而治之的局面。

而青铜器更成了当时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器皿、摆设,用青铜器制造出许许多多造型的物件,也成了墓葬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山王陵中出土了不少珍稀青铜摆件,比如四龙四凤铜方案、双翼神兽、中山王铁足铜鼎等等,这其中的双翼神兽,成为专家们研究的重点,到现在,河北省博物馆还摆放着这样的雕像。

图片:双翼神兽的正面资料截图

看过《山海经》的读者,肯定对书中讲到的各种动物都保持惊奇、半信半疑的态度,因为这些动物我们都感觉似曾相识,似乎他们就是如今老虎、狮子、猩猩的祖先一般。

《山海经》虽然作者不详,所讲述的动物也无从考究,但是通过一些古墓的抢救性挖掘而出现的各种摆件,会让人不禁再次去揣度《山海经》的真实度,从中山王陵出土的双翼神兽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神兽在肋部两旁长有翅膀,体型如同狮子,头向上半举着,凶猛而有气势,每个神兽都做得栩栩如生,长度是40厘米,高度24厘米,每个的重量是11.45公斤,似兽非兽,似鸟非鸟,在专家们惊奇的目光下,一共出土了4只神兽,并命名为双翼神兽。

图片:双翼神兽在博物馆资料截图

在建国之后,针对古陵墓的保护,我国规定,只能对一些遭遇了破坏的古陵墓进行抢救性挖掘,虽然限制了陵墓的挖掘数量,但是每个重现天日的古陵墓,都用它们的陪葬品惊艳了世界,而且因为中原文化是融会贯通的,所以对于一些器皿外形上的差别,专家还是能够找到它们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可是这双翼神兽却让专家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如今都无法明白,白狄后人为何要将这样奇怪的动物作为自己的图腾膜拜呢?

最好的解释是,随着鲜虞族的强大,跟中原文化融合交汇的过程中,当地人又产生了不少其他想法,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中原图腾文化相结合,进而产生了这类外形神奇的可以辟邪的神兽。

图片:双翼神兽资料截图

2、错金银

在这个神兽身上还发现了一种非常难得的传统工艺:错金银。在青铜材质的器皿上刻上图案,然后在这些图案的凹槽中用黄金或者白银填补上,青铜器原本凝重古朴的颜色,被黄金或者白银金碧辉煌的色泽渲染,这样的器具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尊贵无比,绚丽夺目了。

而错金银这种技术其实并没有失传,只是由于后来人们很少使用青铜器,这样的技术已经无法和工业相比,所以会的人越来越少。

可是中山王陵墓中出土的这四件双翼神兽,又唤醒了人们对错金银这一技术的向往和钟爱,后来,这个技术被列入非遗名单,成为世代传承的宝贵技艺。

图片:错金银工艺的青铜器漫画

关于中山王陵墓的秘密还有很多,从上面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发展强大都是在不断的融合中推进的,能够学习包容他人的优点,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标签: 王陵

更多文章

  • 王陵基交代“藏了几十万的宝物”,副所长带人挖出,发现均是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王陵

    一日,王陵基找到战犯管理所所长,提出:“我曾花15万银元买了一些宝物,决定无偿捐献给国家。”王陵基提供了“藏宝图”,管理所副所长带人去挖,挖来后找专家鉴定。专家只说:“都是现代仿品,一文不值。”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连战连捷,俘虏了许多国民党军高级将领。这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因为参与到内战中,成了我军的战俘

  • 2009年江苏荒山冒出黑烟,村民上报后,考古队赶来发现汉代王陵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王陵

    2009年,江苏荒山冒出黑烟,村民上报后,考古队赶来发现汉代王陵从钻木取火的远古时期到科技发达的现代,除生老病死是定数之外,就数考古专业延续时间最长。人和食物的存在是相辅相成的,人离开食物不能生存,食物离开人没有价值。自从人类文明出现后,这样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需要食物,但更多的是不为五斗米折

  • 江苏王陵发现稀世玉棺,全世界只有3件,比金缕玉衣还珍贵!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王陵

    大家知道,“金缕玉衣”在中国的墓葬之中是十分罕见的存在,迄今为止中国也只出土了十多件,每一件“金缕玉衣”都可谓是价值连城。不过其实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在位于盱眙大云山的西汉古墓之中,专家们不仅仅发现了“金缕玉衣”,还发现了世界只有3件的国宝,它甚至比“金缕玉衣”更加珍贵,那么,专家们发现的这件东西究竟

  • 河北发现西汉王陵,出土国宝让美国总理盛赞,还创造多个中国之最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王陵

    河北发现西汉王陵,出土国宝让美国总理盛赞,还创造多个中国之最1968年发掘的满城陵山汉墓,其主人为西汉景帝庶子、汉武帝刘彻的庶兄中山靖王刘胜,他本人也是三国时期刘备追认的老祖宗。其墓室规模宏大,构造和布局完全模仿地面上的建筑,宛若豪华的地下宫殿。1968年,正是中苏关系交恶的时期,那时全国都在相应“

  • 2009年,江苏荒山冒起黑烟,村民:神仙发功,专家:是有人炸王陵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王陵

    文/青山绿水2009年,江苏荒山冒起黑烟,村民:神仙发功,专家:是有人炸王陵我们国家有很多美丽的山水,山水下面埋葬着的是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宝贵的文化财富。就比如位于江苏盱眙县的大云山和小云山。这两座山与青墩山一脉相连,虽然这个大云山听起来很宏伟其实就是个73米的小土山。但是它的周围都是广袤的平原,所

  • 王陵:刘邦出道前的江湖大哥,在他身上刘邦竟布了这样一个大局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王陵

    01王陵是沛县有名的豪强大户,与另一个豪强雍齿关系很好。刘邦当时在沛县担任亭长,一心想融入沛县的上流社会,便拜王陵为义兄。王陵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非常豪爽仗义,喜欢仗义执言。因此王陵家中宾客往来不绝,对刘邦这种投机份子根本看不上眼。然而乱世出英雄,谁也不知道哪朵云彩会下雨。自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之

  • 一座没有墓主尸身的王陵,竟是越王勾践父亲陵墓!寻找消失古越国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看动漫标签:王陵

    被挖穿的王陵1996年的春天,经由国家文物局特别批准,一项抢救性墓葬发掘工作在浙江绍兴紧急展开!因为,几个现代盗洞可能已经挖穿了一座越国王陵,如果不马上行动,盗墓分子很有可能得逞,将这座王陵的宝物盗掘一空!巨大的盗洞绍兴,在两千多年前,叫做会稽。曾经是诸侯小国越国的都城。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所

  • 盗墓贼组团盗王陵,4人下墓离奇身亡,警方尸检才揭开死亡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王陵

    盗墓贼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只存在于小说中,或者是影视剧中。这种充满神秘又刺激的职业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是没有人在现实生活中去尝试盗墓,一来违法,二来危险。有这么一群的盗墓团伙,他们准备盗取江苏一处王陵的宝藏,然而等下墓时,下墓的四人接连死亡,直到警方尸检,才揭开盗墓贼死亡的真相。倒斗,我们是专业

  • 王陵基身为刘湘的老师,被弟子视为魏延,只因得罪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王陵

    自从《三国演义》流传以来,三国故事深入人心,老百姓总喜欢将一些当时的名人附会为三国人物。民国时期,四川大大小小军阀无数,彼此之间打过无数次仗,川人也将不少军阀将领附会为了三国人物,比如杨森外号就叫做“川中吕布”。按照三国来看,刘湘无疑是符合“刘皇叔”形象的人选,他手下有一位将领,论军事能力原本应该是

  • 施工时挖出王陵,出土1000多件陪葬品,5件残品却成为了国宝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王陵

    在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广东省,各地建设一派繁忙景象。在广州市越秀区的象岗山上,施工建设正在紧张地进行之中。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本来修建公寓的工地上,却意外得到了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南越王墓,墓主人是南越国第二任国王赵昧。因为当时处于南越的强盛时期,也没有遭到盗墓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