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讲到赵国“胡服骑射”的时候,一笔带过了一个曾经给赵王极大打击的“小国”:中山国。
这个名气不大却“春风吹又生”的小国,在被赵国灭亡前还被其他国家灭过,可是又能够重新积蓄力量再度崛起,一度强大到可以干涉赵国内政,硬生生的将赵国分成了两部分,但是随着历史步伐的加快,中山国却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在河北省博物馆有一只特别的雕像,它既不是龙也不是凤,奇特的造型和中山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过往呢?为什么博物馆会放着一个这样奇怪的雕像呢?
图片:中山国与赵国地理位置剧照
一、几经沉浮的中山国
最开始的时候,中山国是以一个“侯国”的姿态挤进战国名单的,那个时候叫做“鲜虞”。这个名字很特别,而且很有异族特色,确实,中山国并不是中原国土地上绽放出来的侯国,而是经过了长期的民族融合,接受了中原文化之后诞生的。
西周初年,在辽阔的疆域管理中,西周统治者发现了在边域地区还有许多异族,他们“潜伏”在当地许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部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实力强悍不容小觑,并且不服从西周统一管理。
这些异族最开始被称为“狄”,狄,也是由许多不同部落联盟而成的,在时间的推动下,有一支专门身穿白衣的狄族脱颖而出,成为狄中最强悍的部落,这个部落被称为“白狄”。
白狄的日渐强大,让晋国一度觉得恐慌,采取强硬的武力措施想要征服这个异族,白狄在攻击中有输有赢,族中的势力也开始出现了分化,当其他小部落被晋国一一攻破收复的时候,一个叫“鲜虞”的部落变成了白狄族的号召者。
图片:白狄日渐强大剧照
鲜虞族原本生活在长白山一带,血液中流淌着善斗的因子,这也是为什么晋国集中火力猛攻猛打了几年,依然无法攻下鲜虞的原因,他们不服输,顽强抵抗,一直伴随着时间流淌到了战国时期。后来选择的都城---灵寿,城中有一座山,中山国因此而得名。
在这个过程中,赵国强大起来,中山国作为邻居,很容易就成了赵国吞噬的对象,而此刻魏国也在虎视眈眈。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词特别红火,那就是“缔结联盟”。
三天两头的兼并火拼,显然让各诸侯国提高了危险意识,想要独善其身在那个时候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成为最后上战场的哪一个,可以积蓄力量,成为渔翁得利的那一个。
所以灭掉中山国,成了魏国、赵国达成的协议,而之后赵国甚至嫁出了自己的宗室公主,选了中山国的一个后裔成为傀儡王,然而中山国的历史进程并不会就此停下。
成为傀儡的桓王也是卧薪尝胆的佼佼者,面对赵国的控制,他想尽一切办法,甚至包括迁都,一系列操作摆脱了赵国的控制,成功的成长起来,成了其他小侯国望而生畏的后起之秀。
然而在这强大的过程中,后继的中山王却走错了路,不断和他国缔结联盟想要瓜分赵国,结果被赵国反击,再加上自己国内出现的腐败、堕落,在公元前296年,被赵国再次攻陷,并且宣告灭亡,中山国彻底消失在历史名单中。
图片:中山国被灭资料截图
二、神奇的中山王陵墓
1977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发现了一个古代陵墓,这座被历史尘封了几千年的陵墓,就是曾经让赵国抖三抖的中山王,这座陵墓,不仅将一个曾经神奇般重生的侯国重新带到了世人面前,更是向世人展现了这个侯国能够死而复生的秘密,在他们壮大的背后,有许多优秀灿烂的智慧文化是不能够忽视的。
1、双翼神兽
青铜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古代冷兵器时代是一个重要的历程,因为有了青铜器,并且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飞跃,导致后来各诸侯分而治之的局面。
而青铜器更成了当时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器皿、摆设,用青铜器制造出许许多多造型的物件,也成了墓葬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山王陵中出土了不少珍稀青铜摆件,比如四龙四凤铜方案、双翼神兽、中山王铁足铜鼎等等,这其中的双翼神兽,成为专家们研究的重点,到现在,河北省博物馆还摆放着这样的雕像。
图片:双翼神兽的正面资料截图
看过《山海经》的读者,肯定对书中讲到的各种动物都保持惊奇、半信半疑的态度,因为这些动物我们都感觉似曾相识,似乎他们就是如今老虎、狮子、猩猩的祖先一般。
《山海经》虽然作者不详,所讲述的动物也无从考究,但是通过一些古墓的抢救性挖掘而出现的各种摆件,会让人不禁再次去揣度《山海经》的真实度,从中山王陵出土的双翼神兽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神兽在肋部两旁长有翅膀,体型如同狮子,头向上半举着,凶猛而有气势,每个神兽都做得栩栩如生,长度是40厘米,高度24厘米,每个的重量是11.45公斤,似兽非兽,似鸟非鸟,在专家们惊奇的目光下,一共出土了4只神兽,并命名为双翼神兽。
图片:双翼神兽在博物馆资料截图
在建国之后,针对古陵墓的保护,我国规定,只能对一些遭遇了破坏的古陵墓进行抢救性挖掘,虽然限制了陵墓的挖掘数量,但是每个重现天日的古陵墓,都用它们的陪葬品惊艳了世界,而且因为中原文化是融会贯通的,所以对于一些器皿外形上的差别,专家还是能够找到它们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可是这双翼神兽却让专家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如今都无法明白,白狄后人为何要将这样奇怪的动物作为自己的图腾膜拜呢?
最好的解释是,随着鲜虞族的强大,跟中原文化融合交汇的过程中,当地人又产生了不少其他想法,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中原图腾文化相结合,进而产生了这类外形神奇的可以辟邪的神兽。
图片:双翼神兽资料截图
2、错金银
在这个神兽身上还发现了一种非常难得的传统工艺:错金银。在青铜材质的器皿上刻上图案,然后在这些图案的凹槽中用黄金或者白银填补上,青铜器原本凝重古朴的颜色,被黄金或者白银金碧辉煌的色泽渲染,这样的器具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尊贵无比,绚丽夺目了。
而错金银这种技术其实并没有失传,只是由于后来人们很少使用青铜器,这样的技术已经无法和工业相比,所以会的人越来越少。
可是中山王陵墓中出土的这四件双翼神兽,又唤醒了人们对错金银这一技术的向往和钟爱,后来,这个技术被列入非遗名单,成为世代传承的宝贵技艺。
图片:错金银工艺的青铜器漫画
关于中山王陵墓的秘密还有很多,从上面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发展强大都是在不断的融合中推进的,能够学习包容他人的优点,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