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规曹随难度有多高?曹参抛弃与萧何之间的恩怨坚决执行萧规

萧规曹随难度有多高?曹参抛弃与萧何之间的恩怨坚决执行萧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新语 访问量:2036 更新时间:2024/1/18 19:26:48

沛县五人组萧何曹参夏侯婴、刘邦、樊哙中萧何的官职是最高的,名声以萧何和曹参最好,刘邦和樊哙就差不多是市井之类的混混,但这五人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好的。

刘邦担任亭长,曹参担任管理监狱的小吏,萧何担任沛主吏掾是他们的上司。

萧何与刘邦的关系很好,好到萧何当面说刘邦的不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都没有记恨。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史记·高祖本纪》

因为关系铁,才敢这样说。萧何虽然嘴里这么对刘邦说,但真实情况是对刘邦帮助很大。刘邦起事之后,他是举宗众追随刘邦,刘邦当亭长要去咸阳公干,别人送三,萧何独送五。这两件事是刘邦当了皇帝时提及的,而且成了封赏萧何的理由。

实际上,萧何对刘邦的帮助不止这两件。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史记·萧相国世家》

曹参对刘邦的帮助自然没有萧何大,管理监狱的小吏对一个亭长的帮助自然没有主吏掾的帮助大。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这个五人团体完全有左右沛县局势的能力。

刘邦起事之后,萧何一直负责后勤工作,刘邦曾经对萧何的工作是这样评价的:

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史记·高祖本纪》

曹参则直接转为刘邦手下的一员战将。

负责内政的成了文官,负责作战的成了武官。

萧何和曹参之间因为归属不同,渐渐立场上就有了区别,也开始有了隔阂。

隔阂之裂隙达到一个高点是在分功排位的时候。

这的确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项羽在分封诸侯时没有搞好,没几年就被刘邦夺得天下。

当刘邦看到这些好兄弟们呆在一起讨论时,他问张良,这帮人在干什么?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一听就吓坏了,听从张良的建议封了自己最讨厌的雍齿为什方侯,他有个后代雍闿在诸葛亮主政蜀汉之时起兵反叛。

这帮武将的心算是安抚了,虽然大家都会有封赏,但是封赏的大小自然不同,总得有区别。

这个时候文官系统以萧何为首,武将系统自然以曹参为首。

他们开始相互攻击。

武将提出的观点是我们在前线拼死力战,萧何在后方没有我们这么苦,他怎么有资格功劳比我们还要大。

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面对武将的逼问,萧何怎么想现在无从考证了,虽然《史记》没有记载这背后的事情,但从刘邦的“功狗”“功人”论可以看出已经定出高下了。

武将当然不服了,最后刘邦搬出一句话,武将都不敢说了。

刘邦说萧何是举宗支持我,你们只是宗族派出几个人而已,言下之意你们的忠心跟萧何没有办法比。

这是杀手锏,此大招无人敢接,因为刘邦是发狠了,谁敢接,那就要清算了。所以《史记》记载群臣皆莫敢言。

武将系统自然不愿意失败,就来了第二次攻击。

他们直接推出他们的首领曹参与萧何进行对比。

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史记·萧相国世家》

这个时候,萧何这边的人开始反击了。

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史记·萧相国世家》

一个是攻城之功,一个是万世之功,关内侯鄂君这个反击又一次击败了曹参的武将系。

刘邦完全站在萧何这一边,连这个建言的关内侯鄂君都被封为安平侯。

这一种明显的拉偏架,显然是张良的那句他们准备谋反吓倒了刘邦。打天下重用武将,治天下重用文官,这也是一个皇帝的正常选择。

最后萧何获得了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无上荣耀,而曹参则被逼离开了长安,到了齐地辅助刘肥任齐相。

经此一战,萧何与曹参等于是完全撕破脸了,曹参可以说是完败。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萧何和曹参的关系来了一个总结: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

从朋友走向对手的确是一件难受的事情,如果此事到此结束,那么萧何和曹参也称不上什么贤相。

刘邦死了,汉惠帝继位,大权在吕后手中,虽然刘邦临死前有过交待说萧何死了,曹参继位,但曹参能不能继位并非刘邦能左右,关键还在吕后。

萧何与吕后的合作起于他们一起合谋诛杀了韩信,对于萧何,吕后是很信任的。

有意思的是,曹参在听到萧何死后,他居然说了这么一番话: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史记·曹相国世家》

为什么曹参这么肯定自己肯定能接萧何的班,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萧何也是力荐曹参接位。

这种说法可靠吗?他们两个可是有矛盾的啊。

司马迁也证实了这种说法,他用了“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9个字来证实萧何在曹参任相中的作用。

曹参继位之后,他有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呢?

没有。

相反他直接承认自己不如萧何。

有一次他与汉惠帝的对话中,他问汉惠帝,你觉得我比萧何怎么样?

汉惠帝说你好像不如萧何。

曹参一点都没有生气,反而来了一句:

参曰:“陛下言之是也。——《史记·曹相国世家》

当着皇帝的面承认自己不如萧何,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心胸,不要忘记他们两个后来不是朋友,而是有间隙了的。

他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施政来证明自己比萧何强,因为在齐地他管得不错,百姓称赞。找回当初按功定位时的失去的面子。

但他没有这样做,不但如此,他为了维持萧何时的规定,不惜痛打来劝说的儿子,不惜装作无能的样子,选择活在萧何的影子之下。

这是在往自己身上泼污啊。

往自己身上泼污,不是为了好朋友,而是为了对手。

这一切的不合常理更是突显“萧规曹随”的不容易,这必须要过自己的关,必须弃小我。

为什么萧何和曹参可以做到这样呢?只有一种解释。

那就是一种宏大的大局观,超越自己个人得失的价值观,这是春秋战国之时士之遗风,这种遗风越往后越难得,越珍贵。

如果从阴谋论的角度看,萧何和曹参的不和正是出于自保,将相不和,刘邦才有存在感。要是将相关系太好,刘邦就会有危机感,这是帝王心思。

标签: 曹参

更多文章

  • 曹操究竟姓啥,曹操究竟是名相曹参之后,还是夏侯氏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杨发帆科技标签:曹参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关于他人们也有着无数的疑惑。虽然有很多的历史记载,但是我们知道许多皇上在称帝之后都会更改一部分的历史,从而丑化敌人来美化自己。曹操究竟姓什么?他究竟是名将曹参之后还是夏侯氏之后?第一,曹操不可能姓曹。根据历史上的记载,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宦官。那么作为宦官,曹腾肯定是不能自己

  • 专家研究曹操家族DNA,曹操不是曹参之后,也不是夏侯氏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曹参

    现如今人们对曹操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在三国时期,曹操之手一名小小的官吏。之后随着曹操能力的不断显现,曹操的官职也就不断的上升。时至今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他是枭雄,有人认为他是奸臣。无论怎么看,曹操对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的局势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写是“汉贼”

  • 大汉柱石,平阳候-曹参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曹参

    古代的封建王朝,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利益,而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隋唐就是关陇世家,清朝是八旗子弟,明朝是江南士族和勋贵,秦朝是地方豪杰和大秦宗族,然而在汉朝,刘邦崛起于微末,没有强大的宗族,理所当然,独立自主的权利相当大,因此,分封功臣,铲除异己,留下了大汉的柱石,功臣集团,通俗点就是分封了大

  • 在刘邦还年轻的时分已经有一个人变成了本地的豪强,名为王陵!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王陵

    在爸爸妈妈中,通常妈妈被讴歌的多一点,历史上不管哪个国家都如此,大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颂扬妈妈的巨大。现实也的确这样,爸爸妈妈为了自个的孩子啥都情愿做,不仅母爱是巨大的,父爱同样也是巨大的。秦朝末年,群雄并起,世人都忍受不了秦的暴政,其时最大的实力即是刘邦和项羽。项羽拿剑自刎说到沛县,大家想到的即是

  • 百姓都说这个墓主是秦琼兄弟,1997年专家挖掘时,发现是汉朝王陵

    历史人物编辑:刘丽说历史标签:王陵

    文:毕之百姓都说这个墓主是秦琼兄弟,1997年专家挖掘时,发现是汉朝王陵年代久远的事物总会给人一种历特有的沧桑感,我们所看到的古老的建筑物如此,博物馆中陈列的历史文物如此,就连偶然间看到的老城墙也会给我们这种感觉。在山东临沂就有这样一个地方,那里有着规模罕见的青砖古墓,再加上一圈围墙将其围得严严实实

  • 2007年,山西一30米小山频频有声响,考古专家到后发现一个王陵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王陵

    文/风雪2007年,山西一个30米小山频频有声响,考古专家到来后发现一个王陵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很多古墓都是盗墓贼先发现,然后才是当地的居民发现盗墓坑联系文物局,考古专家们出动来挖掘。有些人可能也会看一些取材盗墓的小说,里面的寻龙点穴也不全是虚假的,而是有根据的。古时候的帝王和诸侯们讲究一个风水问题,

  • 揭秘中国最特别王陵,所葬三人全为女性,一项残忍制度由此大白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笑话历史标签:王陵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关注我们,为您带来新视角新体验。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子渊给大家分享一座曾让考古人员跌破眼镜的古墓。2007年,位于长沙的一所院校在望城县蚂蚁山进行校区扩建,在开挖地基时竟然挖出了一座砖室墓。文管所的工作人员查看后,一致认为该墓的规格应为亲王墓。▲蚂蚁山一号古

  • 1992年山东发现9个土堆,百姓:埋的是杨门女将,专家:东汉王陵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王陵

    1992年,山东发现9个土堆,百姓:埋的杨门女将,专家:东汉王陵在我国的戏曲中,有一个久唱不衰的曲目,那就是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的保家卫国,还有杨家女将的巾帼不让须眉,让国人十分神往,也十分敬佩。其中,杨门女将的事迹最多,也流传最广,在山东济宁一个叫做肖王庄的地方,也有关于杨门女将穆桂英的传说。在肖

  • 盗墓贼盗王陵未遂,让考古队发现最大蓝宝石,专家:郑和带回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王陵

    盗墓贼盗王陵未遂,让考古队发现最大蓝宝石,专家:郑和带回来的文/雪山在以前,人们在选择墓地的时候是很讲究的,选择完以后,人们就该考虑目的应该如何建造,陪葬品要放些什么,都需要仔细斟酌,千万不可随心所欲。皇室陵墓无疑是最为豪华的,建造墓地所用的材料自然是极好的,墓中有许多珍贵的陪葬品,价值很高。比皇室

  • 村民帮助挖掘,8座东周王陵被盗空,无数国宝被传教士运出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王陵

    在晚清列强入侵时,进入中国的出了各国的军队,还有传教会的教士,一些品行不良的传教士打着宣传教义的幌子,干着盗窃中国文物的事,把中国国宝运往国外。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传教士,很快的学会了汉语,他在中国传教期间还干过一些好事,如1911年河南发生灾荒,他还组织教会赈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