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哪里来的胆子指出咸丰的缺点?是胆子太肥吗

曾国藩哪里来的胆子指出咸丰的缺点?是胆子太肥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12 更新时间:2024/1/15 23:08:51

曾国藩自从做了京官,做了礼部副部长以后,曾国藩的心情一直是低沉的,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都是不理解的,从一个地方小吏升任二品大员,曾国藩为什么不高兴呢?

原来,曾国藩讨厌道光皇帝治下的政治氛围,整个清朝官场的官风都是死气沉沉的,面对内忧外患,道光皇帝只是坚守旧制,不去寻求什么变化,下面的官员当然也都为了自保,不会对道光皇帝有什么实质性的进言,甚至很多官员都是“不说话”的。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清朝晚期的一个十分有抱负的大忠臣,做了京官以后,曾国藩特别渴望给道光帝进言,希望能够改变那种死气沉沉的官风,渴望改变,渴望有一个全新的大清朝,可惜啊,道光不纳言。

道光皇帝去世以后,咸丰皇帝继位,新皇帝一上台,就发布了广开言路的规定,曾国藩一看特别的高兴,觉得这个新皇帝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于是,曾国藩与其他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官员写了很多有建议性的奏折,曾国藩就十分认真,绞尽脑汁的写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奏折,比如《应诏陈言疏》,《议汰兵疏》、《备陈民间疾苦疏》、《平银价疏》等。

这些奏折分析了当时清朝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希望皇帝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曾国藩也对新皇帝报以了很大的希望,但是,没想到的是,没有什么雄才伟略的咸丰帝仅仅是将这些奏折看了一遍,就扔进了废纸篓里面。

其他大臣的奏折也仅仅是得到“没有什么价值,不必讨论”的字样。曾国藩对咸丰帝大失所望,于是曾国藩做了大清朝建立一来,最大胆的一个举动,曾国藩对咸丰帝“破口大骂”,当然,曾国藩不是当面骂的咸丰帝,而是通过奏折,在奏折当中,曾国藩列举了咸丰皇帝的三大缺点。

奏折的名字为《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奏折中直接指出了咸丰皇帝的三个缺点:

一,曾国藩说咸丰帝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曾国藩批评咸丰帝整天把精力花到鸡蒜皮的小事上,而大事上却没有什么高见。比如,派往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人员,就特别的不合适。

二,只注重表面功夫,不起实际。您刚继位的时候,就说要广开言路,大臣们纷纷上奏,您却不采纳,真是毫无诚意。

三,刚愎自用,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关于进言,皇上已经搬起石头咋了自己的脚,现在您又说:“朕自持之,岂容臣下更参末议。”

咸丰皇帝看了曾国藩的奏折以后,龙颜大怒,如果不是季芝昌等军机大臣求情,咸丰皇帝非治曾国藩的罪不可。

此时的曾国藩还没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也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他为什么敢如此的批评咸丰帝呢?

一切都因为曾国藩的一颗忠心,以及一腔渴望大清朝强盛的热血,可惜啊,曾国藩没有遇到康熙乾隆这样的良主。

标签: 咸丰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江自己是可以当皇帝的,为何却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宋江是水浒梁山中的领军人物,在他的手中有很多有勇有谋之人。按常理说宋江足够可以自己当皇帝,反朝廷。可是他最终选择了朝廷的招安,难道他对当皇帝一点兴趣都没有吗。宋江是刀笔吏出身,很懂世故人情,其中原因自然很耐人寻味,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梁山就这么大,

  • 浅水原之战的具体经过如何?如何评价这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进行的一次作战,史称浅水原之战。此战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此役李世民采用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坚壁不出,穷追猛打的策略,反败为胜。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为什么孝庄太后死后迟迟没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孝庄太后,清朝,历史解密

    七十五岁的孝庄太后去世,但是直至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她才被正式下葬。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真的是因为康熙不孝吗?首先,孝庄迟迟没被下葬,绝不是因为她的孙子康熙不孝顺。在康熙出巡的时候,他每天都会派人飞驰到京城,给祖母问安并报告自己一天的行程,还曾经把自己亲手捕获的鲢鱼脂封送到宫中给孝庄品尝。他

  • 李世民被高句丽人射瞎了眼是真的吗?李世民征高句丽遇到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世民,野史秘闻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率诸军自洛阳出发到幽州。李世民在路上对手下人说,四方基本安定了,就剩下这一块地方了,趁着我还没死,良将们还有精力,一定要解决掉,好像要痛说革命家史的样子,以教育参战部队要誓死捍卫中原部队的天威。唐军长途奔袭向辽东进军。李勣、张亮两路都获有战果。李世民亲到了辽东城下

  • 三国时期顶级虎将孙坚因为什么事情遭人歧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坚,三国,风云人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段俗语,被世人用来褒奖现在有才能的父子两个,这句话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话用在东汉三国时期的孙氏父子身上再合适不过。孙氏父子两人为孙坚与其子孙策、孙权。孙坚被称之为“江东猛虎”甚至被后世传未三国时期顶级猛将。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孙策,在当时被称之为“小霸王”。次子孙权,也

  •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关于程门立雪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学子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故事: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

  • 井陉之战:韩信在此背水一战,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井陉之战,韩信,战史风云

    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韩信是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过程:韩信背水一战此战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

  • 乾隆禅位后的三年,他都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禅位后的三年,他都干了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两千年都处于帝王统治的封建时期,在封建时期里诞生过422位皇帝。其中乾隆就是这四百多位统治者中最长寿的一位皇帝,在乾隆的统治下大清进入了“康乾盛世”,有康熙和雍正打下的基础,乾隆统治王朝显得更容易了许多。

  • 既然米:曹操为什么喜欢抢别人的老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三国,曹操,野史秘闻

    提起来三国时期,是没人不知道曹操的,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曹操算得上是一位全能型的人才。在军事方面,他能带领部队连胜北方群雄,最终入驻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再说政治方面,他手里掌握着曹魏的势力,算得上是三国里面最强的人了。而他本人的文学方面也是有涉猎的。常理来说,这样优秀的人物是让后人去学习的,但是在他的

  • 元裕宗真金:元世祖忽必烈嫡长子,他为何会忧惧成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孛儿只斤·真金,即元裕宗,元朝宗室,元世祖忽必烈嫡长子,元成宗铁穆耳的生父,生母是察必皇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真金在1261年被封为燕王,1273年被封为皇太子,1279年参决朝政。真金自幼深受汉文化影响,当政后亦作为汉法派之领袖与阿合马等理财派对立。1285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