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巢起义具有重要意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原因很残忍

黄巢起义具有重要意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原因很残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客多文史 访问量:1856 更新时间:2024/1/23 17:17:06

唐朝的前期,各个皇帝是励精图治,努力发展王朝大业的,可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他宠幸杨玉环后,问题就出现了。李隆基只顾得宠幸杨玉环,结果荒废了朝政,同时李隆基还过度的信任了安禄山,这就有了历史上的安史之乱。

前期的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让唐朝走向了衰落,正是因为安史之乱的出现,唐朝对西域的控制逐渐减弱。到了唐末时期,唐朝在这时候已经无法维持稳定的局面,这就有了黄巢起义。公元878年至884年,黄巢起义存在了6年时间。

不可否认的是,黄巢起义的出现,对历史意义影响深远,但是黄巢起义的出现,受到了人们的诟病。首先来说说黄巢起义的影响有哪些?黄巢出身在一个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值得一提的是,黄巢的才华还是不错的,5岁的时候就懂得写诗。

黄巢对当时唐朝朝廷的腐朽,写下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僖宗乾符元年,私盐商人王仙芝与尚让兄弟聚众数千人,于长垣揭竿而起,此时的黄巢加入了王仙芝起义军。

随后因为黄巢胆识过人,由此黄巢建功立业,其后黄巢受到了重用,最终,黄巢取代了王仙芝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在王仙芝起义之后,黄巢接替了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爆发后,对唐朝的影响是致命的。黄巢起义盛极一时,同时黄巢建立了大齐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大齐政权首创了历史上的高层换届制度和四相制,可是最终的黄巢起义仍以失败告终,最终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不可否认的是,黄巢起义的出现,改变了当时的门阀士族的影响力,在历史上,门阀士族的影响非常久远。

首先说来,黄巢起义之后,对这些门阀士族是非常痛恨的,由此起义爆发后,这些门阀士族就成为了黄巢的刀下鬼。正是因为黄巢起义将门阀士族消灭,才让黄巢成为了历史上被人看重的人物,可是人们对黄巢消灭门阀士族是赞同的,但是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难以接受的事实。

黄巢起义的时候,曾经多次出现军粮不足的情况。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黄巢命令军队建造舂磨砦巨碓,可问题是军队的人数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巢下令将活人辗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的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

由此说来,黄巢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吃人的记录。根据史书的记载来看,陈州周边的百姓几乎被吃光了,史书记载为"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这样的记载出现后,恐怕是黄巢一生的污点。

有了这样的记载,后人对黄巢的看法肯定是改变了。毕竟这是一份骇人听闻的食人纪录,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从本身来说,黄巢起义是一场具有推翻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本身具有进步意义,可问题是,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食人的现象,这就成为了黄巢起义的诟病。

《二十四史》中黄巢有四个字的评价:"敲骨吸髓",形容他对普通百姓的残杀方式。黄巢军到底一共吃掉了多少人,史无记载。到底黄巢军队吃了多少人,只能够通过"围陈州,营于州北,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的记载来推算。

黄巢要养活自己的文武百官,和数万名为他打陈州的起义将士,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队食人的数量肯定是庞大的,绝不会少于十万人。虽然黄巢起义占领了朝首都长安城,建立了农民政权,可是黄巢起义仍然以失败告终。只不过黄巢起义的出现,让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元稹:史上第一渣男,见一个爱一个,唐代四大女诗人被他撩了两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元稹

    提起元稹这个名字,有的人可能只是觉得,哎哟有点耳熟,大概是唐代某个大诗人?但是提起他的诗,那大家估计都会:“哦~原来就是写这首诗的啊。”其中有一首,那可真是悼亡诗里数一数二的了,唯有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可以与之相提并论,那就是《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

  • 元稹的诗《咏廿四气诗·秋分八月中》赞美秋日景色而 感叹时光飞逝

    历史人物编辑:陈松伦标签:元稹

    元稹(779 -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少年家贫。举贞元九年明经科。十九年书判拔萃科,曾经=任监察御史。因为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称“元白”。有《元氏长庆集》。咏廿四气诗·

  • 元稹的这首长诗,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齐名,还让他当上了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元稹

    在唐朝文坛,白居易和元稹是一对著名的好基友。他们在科举考场上相识,一同当上进士,一同入朝为官。无论在生活情趣、文学主张还是政治态度,都高度一致,这也让他们的友情数十年如一日。白居易在现在的名气很大,其实元稹当时的名气并不比他小,两人合称为“元白”。白居易的诗歌,成就最高的是《长恨歌》,元稹最著名的诗

  • 元稹面对桐花思念白居易写下一诗,一千多年后读来仍然肉麻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元稹

    曾几何时,杜甫和李白在千万年无涯时光荒野中偶遇了,作为小迷弟的杜甫不断地给李白写诗,《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冬日有怀李白》、《梦李白二首》、《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春天来了想李白,秋天来了想李白,冬天来了还在想李白,连做梦都在想李白,送友人也要三心二意地想李白。杜甫对李白可谓是

  • 大臣将此人的300首诗呈给皇帝,元稹评:雕虫小技,多年后被打脸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元稹

    1000多年前,文坛出现过一次“唇枪舌战”,也就是著名的张、徐赛诗事件。这里的张是指唐代诗人张祜,徐指的是同时期的诗人徐凝。当年40多岁的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张徐二人都从老家来到杭州,希望得到他的举荐。当时张祜的呼声很大,而徐凝名气也不小,两人各自拿出了自己经典诗作。张祜提到了自己的作品《甘露寺》 和

  • 元稹《离思》:将深情都给了妻子,让这首诗,千百年来被奉为经典

    历史人物编辑:娟娟的生活标签:元稹

    在唐代诗坛当中,有两个诗人的情诗是得到公认的,一位是人人皆知的李商隐,另一位就是情诗自成一派,情志曲尽的元稹。有人读他的诗,品到无尽的哀艳缠绵。有人读他的诗,柔肠百转、伤心落泪。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他的名作《离思》《离思》五首 其四 「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

  • 唐朝大渣男元稹:我对每一个女人都是真心的,但就是太多了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元稹

    你眼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还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从古至今,爱情一直受世人推崇追随,自古才子多风流,佳人多怀怨。说起唐代诗人元稹,大家都道此人千古情诗一绝,千古风流一绝。在今天,他确然称得上渣男一绝,在那个年代他自是风流又多情。但正因他经历过爱情

  • 历史绝代渣男,陈世美都排不上号,写“曾经沧海难为水“元稹居榜首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唐代诗人元稹为亡妻写的悼亡诗,深情款款,对仗工整。若说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却难忘”是悼亡诗中的绝顶之作,那么元稹写的可称第二。但这位极富才情的诗人,能写出最动人的诗句,也做了最狠心的渣男。崔莺莺原型元稹是北魏鲜卑拓跋族后裔,先祖是皇族,祖上也世代为官。

  • 安史之乱前后的唐朝有何变化?元稹这曲《凉州伎》描绘得淋漓尽致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元稹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楼下当垆称卓女,楼头伴客名莫愁。乡人不识离别苦,更卒多为沉滞游。哥舒开府设高宴,八珍九酝当前头。前头百戏竞撩乱,丸剑跳踯霜雪浮。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大宛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没尽空遗丘。开远门前万里

  • 听到白居易被贬江西,元稹写下这句千古名句,两人不愧是好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元稹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元稹的“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说的便是此事。元稹之语颇似文人惯用的夸张手法,但若将之与被贬江州对白居易的影响联系在一起,则显得毫不夸张。一、江州经历对白居易思想的影响《旧唐书》载: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