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的亲外甥,风流才子贺兰敏之,他进宫后到底做了什么

武则天的亲外甥,风流才子贺兰敏之,他进宫后到底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薇言浅谈 访问量:4374 更新时间:2024/1/25 22:36:24

武后听说贺兰敏之与八九十岁的外祖母通奸,感觉自己的脸真是给丢尽了!而更让武后无语的是——花花公子贺兰敏之恶心人的事情还远不止此。当时太子李弘已经长大成人,高宗和武后准备为太子纳妃,挑选了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这个女孩据说长得天姿国色,所以高宗和武后都很满意。可没人会料到,就在太子即将举行大婚之前,这个该死的贺兰敏之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丧心病狂地把这个准太子妃逼奸了!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姐姐的儿子,深受武则天的重用,可谁也没有想到,贺兰敏之对一手扶植自己的武则天,不仅没有心怀感激,反而恩将仇报,最终给自己带来悲剧。

贺兰敏之据说是长安有口皆碑的美少年,长得明眸皓齿、玉树临风,而且腹有诗书、才华横溢。综合各种史料来看,说他是才貌双全的美男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此时,武则天的娘家人里已经没有可以提拔帮助武后的人了,于是武后看中了姐姐唯一的儿子贺兰敏之,欲提拔他作为自己的政治帮手。但贺兰敏之却根本没有理会武后的一片苦心。

首先,他在政治上就没有和武后站在一边。乾封元年,当时贺兰敏之的亲妹妹魏国夫人因武氏兄弟献食而暴亡,贺兰敏之参加妹妹的葬礼时,高宗哭着对他说:“我上朝时她还好好的,怎么一退朝就中毒不治了呢?事情为何发生得如此仓促?”如果贺兰敏之够聪明的话,不管他当时心里想什么,都应该立刻把责任推到武氏兄弟身上,请高宗主持公道,说一些依法严惩武氏兄弟、替妹妹报仇之类的话。可是他没有。他自始至终只是陪着高宗伤心落泪,什么话都没说。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知道杀死妹妹的凶手不是武氏兄弟。当武后得知贺兰敏之对这件事的反应之后,她只淡淡地说了四个字:“此儿疑我。”

可以说从母亲韩国夫人以及妹妹贺兰氏被武则天害死的那一刻开始,贺兰敏之和武则天之间的梁子就算结下了,这是深仇大恨,很难和解,就算武则天在事后打算用不断扶植贺兰敏之的方式来缓解贺兰敏之心中的仇恨,依旧无济于事。

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武后意识到,这个贺兰敏之不但成不了自己政治上的帮手。相反,还是必须要除掉的敌人。

除了政治上让武后觉得靠不住之外,贺兰敏之的个人秉性和所作所为也让武后深感厌恶。因为这小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花花公子,在宫里没有他不敢搞的女人。最让武后吐血的就是,和贺兰敏之私通的女人,有一个居然是他的外祖母,也就是武后的母亲——杨氏!八九十岁的外祖母居然与自己年方弱冠的亲外孙通奸?

如此耸人听闻、匪夷所思的乱伦故事,即便是今天最恶心的八卦记者恐怕也杜撰不出来,可这在当时的长安却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各种有关的史料也对此言之凿凿。

武后感觉自己的脸真是被这祖孙俩给丢尽了!而更让武后无语的是——花花公子贺兰敏之恶心人的事情还远不止此。当时太子李弘已经长大成人,高宗和武后准备为太子纳妃,于是从众多的名门闺秀中挑选了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这个女孩据说长得天姿国色,所以高宗和武后都很满意。可没人会料到,就在太子即将举行大婚之前,这个该死的贺兰敏之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丧心病狂地把这个准太子妃逼奸了!

武后又惊又怒,被迫取消了太子与杨氏的婚约。贺兰敏之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就是因为他自认为有他的外祖母兼老情人杨氏撑腰。武后虽然气得浑身发抖,但是碍于母亲的面子,也只好忍了。

贺兰敏之有恃无恐,没过多久,居然又把魔爪伸到了太平公主身边。众所周知,武后的长女多年前就已夭折,所以武后一直将这个小女儿视同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武后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个色胆包天的贺兰敏之竟然趁着太平公主出宫去看望荣国夫人的机会,又一次淫心大发,逼奸了小公主身边的侍女。既然连公主身边的侍女都敢下手,那谁敢保证他不会对公主下手呢?!这一回,得寸进尺的贺兰敏之终于突破了武后的底线。武后忍无可忍,决定除掉贺兰敏之。

就在这个时候,杨氏恰好病故,于是武后再无顾忌,在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四月向高宗上表,详细列举了贺兰敏之的五大罪状,随即将其流放雷州(今广东雷州市)。贺兰敏之刚走到半道,就被武后派来的杀手用马缰勒死。随后,朝中一大批与贺兰敏之交好的大臣也均遭株连,全部被流放岭南。

贺兰敏之的悲剧,实际上和自己在特殊环境中养成的嚣张跋扈有关,同时也和武则天制造的仇恨有关,正是在仇恨的蒙蔽以及野心的驱使下,贺兰敏之才会做出那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事情,也正是因为这些事情,直接导致了贺兰敏之的悲惨结局,不过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贺兰敏之从一开始就只是武则天的一个棋子而已,不管他有没有犯错,他的命运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标签: 贺兰敏之

更多文章

  • 母亲暴毙,贺兰敏之日夜保护妹妹,却还是没防住武则天的“毒手”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做梦也不会想到,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姨母武则天竟然移花接木毒死他的妹妹贺兰佳若,还嫁祸给她的堂兄武惟良和武怀运,手段娴熟至极。莫非,母亲也是被她害死的?贺兰敏之对武则天的怀疑由来已久,事情要从上官仪被处死以后说起。公元664年十月,为李治出谋划策“废后”的原宰相上官仪惨遭出卖,被李治下令处死。

  • 贺兰敏之想试探太子妃,武则天拒绝,李治故意跟她唱反调,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贺兰敏之

    历史上的贺兰敏之是个“年少色美、敏学多才”的青年,可是,自母亲、妹妹不明不白暴毙后,他便开始变得放浪不堪,并把复仇的目光瞄准了武则天的母亲和子女。公元666年,武则天决定为大儿子李弘物色一个太子妃,贺兰敏之搀着她的母亲杨夫人入宫,推荐了一圈,决定立司农少卿杨思俭之女为太子妃。杨思俭出身弘农杨氏,作为

  • 不作就不会死,风姿绰约的高阳公主是如何把自己送上断头台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高阳公主

    公元653年的一天,对高阳公主失望至极的李治赐死了他的这位姐姐,方式是勒令其自尽。但李治杀姐和父亲李世民杀兄之后情况有很大不同,因为他下令杀死自己的姐姐后,并没有人去指责他。原因是为何呢?因为他这个姐姐在很多人看来完全是死有余辜。对于高阳公主这个人物,相信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还停流在她的风流艳史上,她

  • 高阳公主密会情郎的时候,真正的驸马竟然就站在门外,替二人站岗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高阳公主

    作为皇帝的女儿出身高贵,自然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她们的婚姻却不是自己选择的,比如唐太宗非常宠爱的高阳公主,从小生活得非常的逍遥自在,但是最后还是听从父亲的决定嫁给了他的大臣之子。但是高阳公主对于这门婚事是非常的不满意,甚至在婚后有了情郎。但是在高阳公主密会情郎的时候,此时真正的驸马在干嘛呢?令人跌破眼

  • 古代女子见心上人,为何要带个枕头?第1个原因和高阳公主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高阳公主

    古代女子私会情人时为什么会带上枕头,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会浮想联翩。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用作男欢女爱之用,不过还真有这个说法。男欢女爱之用——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高阳公主本是唐太宗李世民最疼爱的一个女儿。在她15岁的那年,李世民为她挑选了一位夫婿——当朝宰相的儿子,门当户对,本来应该是不失为一段佳话。可是

  • 李治为何要赐死高阳公主?史料中的一句话里透露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高阳公主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喜爱的女儿,一朝嫁入宰相家,无视纲常伦理与和尚私会,与太宗反目成仇,逼宫新帝。高阳公主作为一位连生母都不知道的庶出公主,却是唐太宗最宠爱的那个女儿。皇宫是权力争夺的漩涡中心,是无数悲情之人的葬身之地,同时它也是承载着高阳公主美好回忆的童年居所。唐太宗对高阳公主的宠爱,是无节制,无缘

  • 《武媚娘传奇》的高阳公主,曾饰“梅超风”,新电影搭档汪东城

    历史人物编辑:老詹的小跟标签:高阳公主

    历史上的高阳公主是这样的经历,不过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米露饰演的高阳公主有点差距,她是因为太宗逼着嫁给不喜欢的人,所以说父皇毁了她的一生,在剧中是一个可怜的人物。迷露饰演的高阳公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武媚娘传奇》之外,米露还出演了很多大家熟悉的电视剧,比如《我不曾放纵的青春》的水一,

  • 玄奘之后的唐朝高僧本能名垂千古却因为高阳公主失足恨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车美生活标签:高阳公主

    唐朝初年,有个叫辨机的高僧,自幼志向高远。“远承轻举之胤,少怀高蹈之节,年方志学,抽簪革服。”是大总持寺道岳法师的弟子。道岳法师名气很大,唐朝著名高僧玄奘也曾向他学习过佛法。名师出高徒,在道岳法师的精心培养下,十五岁的辩机和尚“潜心向学,钻研佛法”,二十六岁任会昌寺住持,成为高僧中的佼佼者。贞观十九

  • 高阳公主为何不爱宰相的儿子,却偏偏爱上一个和尚?原因很残酷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高阳公主

    俗话说得好:家花没有野花香。也就是说,家里的花,永远只有一朵。而野花是成千上万朵,不仅开得姹紫嫣红,绚丽多彩,而且香气馥郁,熏香迷人。所以说,选择的东西多了,最终才能选择到一个合适的东西。而在芸芸众生当中,我们也是在千万人流当中。遇见了一个能和你彼此相爱的人,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当我们在找寻一个真

  • 大唐公主的生活有多乱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高阳公主的花边新闻!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高阳公主

    驸马是外戚的重要一环。因为身份特殊,历朝历代,他们有时既是皇权的支持者,同时也充当了政权破坏的急先锋。在唐朝,驸马属于从属地位,相较于公主而言,并不是妻以夫为荣,而是颠了个儿,夫以妻为贵,他们的关系往往是不和谐者居多,家庭关系也多不融洽。大唐公主自恃身份尊贵,轻视夫族,恣意妄为,丈夫都不能阻拦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