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李瑁,这个小伙子有点悲剧,众所周知,他是杨玉环的“前夫哥”,夺走他老婆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亲爹。
这都不是最令人无法接受的事情,最让他崩溃的是,自己的老婆是在母亲去世之后,被召进宫里的代替品,原因是老婆像母亲。
说寿王心中不愤怒那是假的,可是愤怒又有什么办法呢?既成事实那就只能接受,难道他还有胆量去反抗不成,没有那个胆子揭竿而起捍卫尊严,那就低下头去接受了。
幸福的生活来得太突然,结束得也太突然
后来人都称赞唐明皇与杨贵妃,还为他们的爱情所感动,硬生生的创造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作者逆风解语)
不说他们有不有什么真感情,就看唐明皇从自己儿子手上抢走媳妇,再成为自己的宠妃,这一点事情有不有人伦道德?不要说什么真爱,在真爱面前,难道不要廉耻?(逆风解语)
杨玉环的父亲去世得早,她一直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长大之后的杨玉环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一个美人,再加上才艺出众,这简直就是仙女本“仙”了,就连大诗人李白见到已成贵妃的杨玉环都要夸上一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这次婚礼来了很多名门闺秀,王孙公子,容貌出众的杨玉环很快被寿王李瑁看中。
当然最后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两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本来这是一对再和谐不过的夫妻,可以白头偕老,恩爱永久。(逆风解语)
如果唐玄宗没有见色起意,如果没有所谓的忧思成疾,就没有后来的“自缢马嵬坡”,或许杨玉环还会幸福的生活下去,历史没有如果,所以她也注定享受不了那泼天的富贵。
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了,死于野心,她罗织太子罪名,使得太子获罪,天天惊吓,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最后劳神而亡,她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铺路,可最后终于让儿子失去了心爱的女人。
唐玄宗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口味,那么多的佳丽,就没有一个入得法眼。于是有人进言说,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逆风解语)
这不合乎常理的出牌方式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这不让天下人诟病吗?当然这难不倒有智慧的人,把杨玉环送去做“女道士”,改为杨太真。
这一招好像比较眼熟是不是?对,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就玩过这个套路。
寿王另娶韦氏,平淡到老
从老婆变成后妈,这转变谁能接受得了。
唐玄宗为了安抚儿子的情绪,就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之后就安心的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寿王有什么办法,只能接受,说不痛苦是假的,特别是每次去往宫廷见到父亲与曾经的妻子秀恩爱时,心里会是什么感觉,想必是犹如针刺吧,寿王李瑁没有任何野心,所以他与韦氏平静的过着小日子,最后还生育了很多子女,其中有三位均已封王。
在“安史之乱”时,寿王随着唐玄宗西逃巴蜀,杨玉环被赐死马嵬坡时,其实他也在,不知道寿王心中有何感受。
寿王李瑁一生平淡,终年57岁,得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