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的上位之路(一):王皇后引狼入室,武昭仪杀女嫁祸

武则天的上位之路(一):王皇后引狼入室,武昭仪杀女嫁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书儿游戏日记 访问量:935 更新时间:2024/4/5 8:25:05

李唐时期,为了打破萧淑妃一人专宠的局面,王皇后在无奈之余只得引进竞争机制,把唐高宗李治的老情人武则天召回宫中。

岂料,王皇后的这一举动竟是引狼入室,武则天利用唐高宗和自己的旧情,在重回后宫之后,不但地位一路飙升,而且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

试问,拥有着极大野心的武则天,怎么可能满足于现状?

她的内心不但渴望唐高宗全部的爱,更隐藏着她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夺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之位。

各个朝代,皇帝是朝廷的主宰,皇后则是后宫之主,“帝”和“后”原本就是相互匹配的,因此要选出一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历朝历代都是非常慎重的,而极其讲究门第观念的唐朝更是如此。

根据唐朝的后宫制度:皇后只设一人,只有现任皇后被废或者死亡,才能确立新任皇后。

然而,此时的王皇后既没有生病,也没有犯错,根本不给武则天任何机会,想要扳倒她又谈何容易?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对于武则天来说更为不利:自己出身小门小户,没有显赫的家族传统,在朝中更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大臣。

但是,武则天手中却有一个王皇后没有的最致命的筹码——自己和高宗皇帝的感情!

武则天深信,自己不会坐以待毙,机会不仅可以等待,更加可以创造。

那么,武则天是如何创造机会扳倒了王皇后呢?

说实话,想要扳倒王皇后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身为一国之母,王皇后性格简重、沉稳端庄,虽说时常会给人一种乏味的感觉,但也很难抓住她的什么把柄。

因此,虽然武则天在她的身边安插了不少眼线,可那些宫女整天跟武则天汇报的有关王皇后的事情,无非就是她今天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穿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但却始终挑不出王皇后有什么大错。

对此,武则天也只能急在心里。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

如果一个人一门心思地琢磨一件事情,她就总能想出一个办法来……

经过日思夜想,武则天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就是让她自己背上了千古骂名,却也成就了千秋帝业,同时也称为千古之谜的“小公主死亡事件”。

大概是在永徽四年底到永徽五年初的时候,武则天生下了自己的长女,也就是李弘的妹妹,看着粉团一般可爱的小公主,武则天也把她视为掌上明珠。

可是,在一次王皇后探望过后,小公主就非常离奇地死掉了。

关于这件事情,史料中有着不同的记载……

根据《唐会要》记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后之意。

意思是说,武昭仪生下了一个女儿,却忽然间死了,至于到底是怎么死的,史学家在记载的时候并没有讲,只说死亡确实是一个客观事实。

而武则天则利用小公主的死上奏唐高宗李治,说是王皇后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因此就导致了高宗皇帝态度的变化。

如果按照这种记载的话,武则天的这一举动就可以被称为“利用机会”。

但是,在另外一些史书当中,武则天就不是利用机会,而是变成“杀人凶手”了……

根据《新唐书·后妃列传》记载: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查,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

意思是说,武昭仪生下小公主之后,王皇后就按照母仪天下的礼仪前去探望,可是就在王皇后去的时候,武则天却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

面对着情敌生的孩子,王皇后怎么可能有什么实在的兴趣呢?于是,王皇后也就只是抱了抱、摸了摸,装装样子很快就走了。

王皇后离开之后,武则天又偷偷地溜了回来,随即拿起了小被子把小公主给捂死了,之后重新布置了现场,自己又悄悄离开,专门等着高宗皇帝的到来。

至于高宗皇帝,可能也是因为女儿刚刚生下来不久,所以每次退朝之后就会先来看看小公主,这一天自然也如期而至了。

武则天装出一副高高兴兴的样子迎了上去,和唐高宗一起去看孩子。岂料,当他们揭开小被子一看,全都傻眼了,小公主已经断气了。

此时的武则天一下子转喜为惊,马上问了身边人一个关键性问题:“孩子怎么没气儿了,刚刚谁来过?”

宫女们吓得一个个脸色煞白,赶忙答道:“只有王皇后刚刚来看过小公主……”

此刻,武则天马上又转惊为悲,号啕大哭,哭得是肝肠寸断。

在这种情况下,唐高宗李治的大脑突然间也就短路了,再也没有深层思考的能力了,于是马上脱口而出:“皇后竟然杀了我的女儿,她过去就曾与萧淑妃一起诋毁武昭仪,我万万没有想到,她的心会如此狠毒,居然报复在一个孩子身上!”

如果按照这种记载的话,那就是武则天精心策划了这场阴谋,直接导演和演出了这场悲剧,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给了王皇后。

那么,上述关于“小公主之死”的说法,到底哪一种才更为可信呢?

个人认为,武则天杀害小公主的嫌疑还是相当大的,其理由有三……

第一个理由:王皇后不存在杀害小公主的性格和动机。

在性格上,王皇后沉稳端庄,行动力不强,并不是一个心动就马上行动的人,这样的人不适合当一个杀人犯。

再看动机,王皇后完全不具备杀人动机,按照王皇后和武则天当时争宠的形势来看,打持久战对于王皇后来说才更为有利,她绝对不会轻举妄动。

所以说,王皇后不具备杀死小公主的性格和动机。

换言之,当王皇后离开的时候,小公主还活着。

第二个理由:小公主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自然死亡的可能性。

根据常识来讲,一个刚刚生下来不久的小公主身边是不可能离开人的,她毕竟不像咱们平常老百姓,生了孩子一个人照看不过来,偶尔就把孩子独自放在床上,任由孩子自己哭闹乱爬。

人家可是公主啊,身边有奶娘和宫女,身边一刻都不会离人。因此,在王皇后离开到唐高宗到来的一段时间,必然是非常非常地短暂。

当然了,我们同时也承认,中国古代时期的医学并不发达,所以一个小孩儿猝死的可能性比起现在来说也非常大。

但是即便如此,一个孩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忽然就死在了那里,说来也过于离奇。

所以说,小公主被谋杀的可能性要大于自然死亡的可能性。

第三个理由:武则天具备杀死小公主的动机、性格和条件。

先看动机,相信大家都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就更不可能会有无缘无故的杀人了!

凡是杀人就得有个动机,官府破谋杀案之前也得先捋一捋,谁能够通过一个人的死亡而受益,那么这个人肯定就是重大嫌疑人。

此时,武则天就具备重大嫌疑!

因为,当时与王皇后争宠的胶着状态对武则天非常不利,她急于打败王皇后,也急于给王皇后制造一些麻烦,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她杀死小公主嫁祸给王皇后,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

从性格上看,武则天是个非凡之人,很善于给自己创造条件,当初在感业寺出家的时候,她不就为自己创造过条件吗?

所以说,武则天也具有杀死小公主的性格。

除了动机和性格,武则天还具有不少杀死小公主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武则天已经在后宫建立了广泛的情报网,因此对于王皇后和高宗皇帝的出行时间了如指掌。

也正是因为有了事先的了解,武则天才可以打一个巧妙的时间差,在他们探望孩子的短暂空档里杀死小公主,再布置现场离开。

第二个条件:武则天有一个非常特殊而且谁也不具备的条件,那就是她有着一个母亲的身份。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一般人在照看小公主的时候,对外人的警惕心可能会高一些,但对于孩子的母亲就不会有任何的警惕之心。

所以说,同样都是来探望小公主,如果王皇后来了,其他人可能还会特别注意一下,但如果是孩子的母亲来了,谁又会去多想,那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因此,武则天在发现小公主死了之后,立刻就问“谁来过”,而后宫的宫女们则马上说“王皇后刚刚来过”。

事实上,武则天和王皇后两个人都来过,只不过在大家的头脑中,却很自然地忽略了那个经常亲近孩子的母亲,而只是想到了王皇后这个外人!

也正是这一句话,决定了此后的王皇后在唐高宗李治心目中的地位。

可见,武则天非常具备杀死小公主的动机、性格和条件。

换言之,武则天杀害小公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虽说,“小公主之死”的事情看起来过于血腥、过于残忍,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权力对于一个人的诱惑简直太大了,甚至可以吞噬人性与亲情,让一个母亲能狠下心肠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

小公主死亡的十二年之后,武则天也已经稳坐她的皇后宝座了,此时的她回想起这个可怜的小女儿,心里恐怕也是隐隐作痛吧!

于是,武则天就把自己的女儿追封为“安定公主”,谥号“思”,思念的意思,而且按照亲王礼节将其隆重安葬。

也许,对小公主这种特殊的礼仪安排,可能恰恰反映出了武则天内心的歉疚之情吧!

标签: 王皇后

更多文章

  • 同样端庄美丽,为什么长孙皇后一生幸福,而王皇后却被武则天残杀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王皇后

    王皇后是长孙皇后的正牌儿媳妇,唐太宗喜欢象长孙皇后这样端庄美丽又贤惠的名门闺秀,所以按着长孙皇后的标准,给自己的小儿子李治选了端庄美丽的王氏为正妻,李治当了皇帝,王氏就成了王皇后。可是李治不喜欢端庄美丽的王皇后,喜欢妩媚动人的武则天,最后王皇后被废掉,最终被武则天残杀。为什么同样端庄美丽,为什么长孙

  • 王皇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唐朝女子地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王皇后

    王皇后本就是大家闺秀,寻不出她什么错,武则天根本无法打击到王皇后,再者王皇后还有外庭势力的支持;武则天在没有战机的时候制造战机是极有可能的。从后来她对待儿子们的凶狠手段,所以觉得她扼杀小公主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没人看见的事不能凭空推断啊!小公主死了是事实,武则天靠这点扳倒王皇后也是事实。那么考虑到古代

  • 唐高宗为什么废立皇后?王皇后有什么故事,武则天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王皇后

    永徽六年(655),唐高宗李治废皇后王氏为庶人,立昭仪武氏(武则天)为皇后。几乎同时,朝廷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均因为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而遭到贬逐或诛戮。对于这一史实,很多人都将矛头指向武则天,认为是由她一手策划和导演的。据《资治通鉴》和《新唐书》的记载,武则天于永徽五年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扼

  • 风流皇帝唐玄宗,废掉原配王皇后,爱上表妹武惠妃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王皇后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风流皇帝,在位期间妃子近四万,堪称历史上妃子最多皇帝之一。不仅如此,他还具有艺术细胞,是一个特别独特的皇帝。至于他怎么独特,又怎么废除王皇后的,我接下来为你分析。一、花心李隆基李隆基有一个最大毛病就是花心得很,还在唐隆政变的时候,他的老婆王氏就一直帮他处理很多事情,为他登基铺路。可

  • 李隆基为何不顾夫妻感情,废了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王皇后

    文/采霞聊历史据《剑桥中国隋唐史》中记载:“唐代诸君主中在位期最长的玄宗帝是一位非常能干的统治者,王朝经过了几十年的篡位、权力衰落和政治腐败的苦难,他又使它的力量达到了新的高峰。”一说起唐玄宗李隆基,相比人们就会条件反射想到杨玉环,但是实际上,李隆基的原配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女子,并且也是李隆基一生中

  •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废黜元配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这样聊标签:王皇后

    提到唐玄宗的后宫,可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杨贵妃,杨贵妃是极受唐玄宗李隆基宠爱的。不过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还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女子,而且这个女子还曾经是杨玉环的婆婆,她就是武惠妃。这武惠妃也不得了,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曾极受李隆基的宠爱,她的儿子寿王李瑁曾经娶的王妃就是杨玉环。后来武惠妃去世了,李隆基很悲

  • 王皇后和萧淑妃怎么死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死因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飞鸣说娱乐标签:王皇后

    王皇后,是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萧淑妃,是唐高宗李治的妃嫔,她们两人同为李治的妃子,为什么最后的下场会如此的惨淡,关于王皇后和萧淑妃是怎么死的,她们两的死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王皇后和萧淑妃死因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个人的最终命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死于武则天之手,虽然王皇后已经被废黜,而萧淑

  • 王皇后与李隆基是患难夫妻,为什么在李隆基继位后,要废黜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王皇后

    都说患难见真情,有钱有势之时不管谁都要高看你一等,这句话不仅是体现在朋友之间,对于一起生活的发妻同样如此。很多男人在发迹之后都抛弃了自己的糟糠之妻,王皇后和李隆基却是一对可以共患难,却无缘同享福的夫妻。当然二人恩爱无比,为什么李隆基继位后要废掉她呢?就像是朱元璋的发妻大脚马皇后一样,王皇后和李隆基也

  • 武则天为何用人彘的办法对付王皇后和萧淑妃?否则,她将生不如死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王皇后

    武则天,这个打破历史惯例的女人,在男人的天下中占据着一席之地,无人能否认她的地位和成就,虽然后人对她赞誉有加,但在她当时的朝代,却很少有人认同她,许多官员私下里都在恶毒地批判着武则天,试图将她拉下马,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女人不得干政,对女人的偏见和政治的野心,让他们不顾一切地反对着一个正确的人掌握大权

  • 王皇后错看武则天,本想利用武则天,结果没想到被武则天给玩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王皇后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女皇帝叫武则天,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十四岁就进宫,直到八十一岁逝世,她的人生可谓是十分的精彩。武则天一路逆袭走上人生巅峰,在她前进的人生道路上,自然少不了对手和劲敌,但是放眼望去武则天所有的对手中,最悲惨还要说是王皇后。王皇后这个人很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