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碑上刻有55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度历史观 访问量:2536 更新时间:2023/12/28 12:48:13

唐朝是一段辉煌的历史时期,但是这段光辉的历史背后隐藏着种种阴谋和政治斗争。在这个权力场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猎物或者猎人,忠良奸佞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来谋求成功。而在皇子争夺皇位的时候,政治斗争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唐朝的贞观之治、武周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历史上令人瞩目的辉煌时期。李世民的丰功伟业更是被人们广为称颂。但是,在李世民这位伟大的皇帝的光辉形象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阴暗的地方。在西安出土的李建成陵上,墓碑上刻着55个字,这些字揭示了一些人们不为人知的秘密。

李世民招贤纳士

李世民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他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也懂得用人之道。在征战中,他不仅关注敌人的军力,更关注敌方将领的才华和能力。

李世民对自己的将领们有着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勇往直前,打胜每一场战斗。然而,他也知道自己的将领们不能够在战场上大杀四方,便开始广泛吸纳人才,让他们加入自己的麾下,一同打败敌人。

在李世民的手下,有一位名叫秦琼的将领,他曾经因为犯罪被流放,但是在李世民的大力推荐下,秦琼重新得到了平反和招募的机会。秦琼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成为了李世民的得力助手。

还有一位名叫程咬金的将领,他曾经与李世民之前的家族有过争执,但是李世民没有因此而排斥他,反而看中了他的才华,主动邀请他加入麾下。程咬金不负众望,为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

尉迟敬德和张玄素也是李世民招揽的重要人才。尉迟敬德是一位出身名门,曾经为敌方将领,但是被李世民看中了他的才华和能力,一纸檄文,尉迟敬德就成为了李世民的得力干将。张玄素则是一位难得的军事奇才,他擅长布阵和谋略,为李世民的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

李世民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让他在征战中兵不血刃,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才的力量可以让一支军队变得更加强大,也可以让一个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但是,在李世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不少反对意见。有一次,他听取了魏征的建议后,却并不满意,甚至有些生气。他当时想要杀了魏征,但这时,长孙皇后及时提醒他要大度。

李世民在听取长孙皇后的提醒后,决定冷静下来,重新思考魏征的建议,并且与魏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最终,他发现魏征的建议非常有价值,并且得到了实际效果的验证。因此,他决定接受魏征的意见,而不是轻易地将他处决掉。

李渊还在世时,李世民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王爷,可是他是一个充满野心和智慧的人。他知道如果想要统治天下,仅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他需要广泛结交人脉,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他对待每一个大臣都非常尊重,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以此获得更多的支持。

然而,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成了他的绊脚石。李建成同样有着野心,他也想要继承皇位。但当他看到李世民的势力越来越大时,开始心生嫉妒,想要夺取他的地位。他秘密联合了一些大臣,企图推翻李世民的地位。

陵墓揭开李世民的真实面目

2005年,一场惊人的发现震惊了学术界,就是李建成的陵墓被挖掘出土了。尽管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但专家们还是感到有些奇怪,因为他们发现陵墓中的墓碑相对简洁,只刻有一些基本的信息,而没有像传统的墓碑那样详细地描述逝者的一生和功绩。

在中国古代,达官贵人的墓碑通常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记录,因为它们回顾了逝者的一生,记录了他们的功绩和业绩。墓碑通常非常详细,包括逝者的姓名、生卒年月、职位、家族背景、社会地位等等。但李建成的墓碑却不同寻常。仅仅55个字,只列出了他的基本信息,这让专家们感到困惑。

然而,这种简约的风格也是有原因的。李建成是李世民的头号政敌,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事变。而李建成的陵墓是在贞观二年修建的,李世民当时已经成为了唐朝的皇帝。

由于两人之间的关系紧张,李世民在设计墓碑的时候没有刻意去描述李建成的功绩和业绩,而是只记录了他的基本信息。这样一来,李世民在墓碑上所留下的文字不仅可以被看做是对李建成的警示,也可以被看做是对自己的自省。

墓碑上刻着的短短55个字不仅简略,其中的谥号“隐”更是让人猜测不已。古代的谥号常常含有褒贬之意,可以轻易地判断逝者一生的好坏。而李建成的墓碑上为什么会用这个中性词来作为他的谥号呢?

据史书记载,谥号“隐”有多种含义。其中一种解释是,李建成并未表现出过多的优点或缺点,因此被赐予了这个中性的称号。但是更深层次的解释是,这个谥号包含了许多含义。

一方面,“隐”可以解释为唐太宗想要隐去李建成过去的种种错误,以此来宽恕自己,并抹去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另一方面,“隐”也可以暗示李建成曾经在皇太子之位上待得不该待的事实。

这个谥号似乎是李建成一生中许多事情的象征,而现在我们只能从这短短的墓碑上,看到一点点关于这位历史人物的线索。

唐太宗李世民坐稳皇位后,心中始终念念不忘的,是他的兄长李建成的死。他想起当年与兄长争夺皇位的恶战,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懊悔和内疚。他想要给兄长一个合适的谥号,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

然而,该如何定一个合适的谥号呢?唐太宗召集大臣们商量,但第一次提出的“戾”谥被唐太宗否决了,这样的谥号太过恶劣了,定了这样的谥号,岂不是坐实了自己的罪行?

之后,又有一位大臣提出了“灵”谥,但唐太宗仍然无法认同。在这样的纠结中,唐太宗意识到自己必须要为兄长隐瞒一些事情,不能让他的谥号暴露出什么端倪,以免招来非议和指责。最终,唐太宗选择了“隐”字,这个谥号中性而含蓄,既没有明显的褒义也没有贬义,恰恰符合了唐太宗对于兄长的复杂情感。

唐太宗想要隐瞒自己的罪行,同时也想要为兄长保留一点尊严和体面,这也是他选择“隐”字作为兄长谥号的原因。这个简单的字眼,却道出了唐太宗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我们常常将唐太宗视为一位伟大的皇帝,然而在玄武门之变之前,他也只是一个处于权力危机中的平凡人。

李世民一直是李渊最信任的儿子,曾多次跟随父亲出征征战沙场,一步步奠定了自己在军队中的地位。然而,当李渊决定让他的嫡长子李建成继承皇位时,李世民却被排除在外,只能居于二儿子的地位。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自然让李世民心生不满。而更让他气愤的是,李建成作为太子时,却没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这让李世民认为,如果让李建成继位,那么唐朝很有可能重蹈隋朝覆辙。

所以,对于李世民而言,玄武门之变并不是一时冲动的行为,而是多年来不公正对待的累积。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执掌天下,而李建成却不足以担当这个重任。因此,他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以保证唐朝能够在他的领导下走向辉煌。

李世民感到非常的不满,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太子,而不是李建成。于是,他开始密谋篡位,并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李建成。

然而,这个行为并不被认为是合法的。李建成是李渊亲自指定的太子,他的继承权是不容置疑的。因此,李世民的行为被视为篡位,如果传闻扩散开来,他将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感和谴责。

尽管如此,李世民还是打算给李建成一个好的谥号。他知道,如果他不这样做,他的历史地位将永远被污名化。因此,尽管他篡夺了皇位,他还是选择了公正地对待他的兄弟,为他取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谥号。在大唐的历史中,李世民是一个备受尊崇的皇帝,但他的上位之路却是充满曲折和血腥的。玄武门之变成为了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事件,这一天对于李世民而言,或许是他一生中最为阴暗的一天。

然而,当我们回顾李世民的人生历程,或许可以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在隋末战乱的年代里,李渊奔波大半生,最终开创了太平世,这样的局面不能因为嫡长子的存在而破坏。李世民作为李渊的得力干将,为什么要让李建成这个没有实际能力的人继承皇位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逼宫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作为李渊的次子,他在历经战火和血雨腥风之后,最终走上了皇位的宝座。这一刻,他或许意识到了自己背负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也明白了自己为何要如此决绝地行事。

在这个金字塔顶端的位置上,李世民或许也曾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放弃了自己的私心和个人恩怨。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位杰出的皇帝也因此成为了永恒的光辉。

李世民治下的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但在历史长河中,这个杰出的皇帝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他曾经因为玄武门之变而被人诟病,但事实上,这场政变也是他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尽管历史已经抹平了人们对于李世民的非议,但他始终害怕史官在史书上乱写一通,因此在为李建成安排后事时,特意在谥号上大费周章,反复修改。这种行为或许看似狡猾,但也体现了他做人的谨慎和留一线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他是李建成手下重臣,被李渊流放,却受到李世民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李建成

    公元624年,有人来到唐高祖李渊的面前,举报当时的庆州刺史杨文千将要造反。李渊听后大惊,心中也有些不安。毕竟这杨文千可是太子李建成的亲信,难不成自己的儿子想要谋权篡位?想到此处,李渊心中产生了废黜李建成的念头,但思虑再三后,还是决定将李建成召到仁智宫软禁起来。另一边,李渊又派司农卿宇文颖到庆州传召杨

  • 李建成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喝后吐血,事后,李世民对其展开了反击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在太子府里,李世民接过太子李建成递过来的酒,望着李建成诚恳的脸庞,想到兄弟之间终于可以和好了,就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喝完之后,李世民顿时觉得胸口一阵巨痛,将一口鲜血吐了出来,随即李世民指着太子李建成说道:大哥,你竟在酒里下毒,说完便晕了过去。原来当天夜里,太子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到府上做客

  • 李建成不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中要针对的人?李渊才是

    历史人物编辑:南风一史标签: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当上了皇帝,史称唐太宗。很多人称,要是没有这场兵变,历史是否就没有太宗这个人,或者说,太宗存在,而不是李世民。对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兵变,不少人也因为唐太宗一生的功绩忘记这场事变发起的原因,无非就是李世民想除掉李建成自己成为皇位的继承人。从隋唐演义中我们知道,太子李建成因为实

  • 中国历史上六位最像穿越者的人,李淳风仅排名第五,王莽排名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李淳风

    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历史上六个最像穿越者的人。6、杨度杨度(1875年1月10日—1931年9月17日),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清末反对礼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杨度的一生几乎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最早跟王闿运学帝王之术,在日本和梁启

  • 《龙岭迷窟》龙骨天书双层加密!李淳风破解第一层,胡八一等人无解

    历史人物编辑:悬崖山的村庄标签:李淳风

    《龙岭迷窟》龙骨天书是整部剧的重要线索,这其中暗藏了关于雮尘珠的秘密,而胡八一和王胖子由于身中诅咒,为了能够解除,他们不得不去探索关于龙骨天书的秘密。这龙骨天书本来就是西周王族的“加密文件”,还是两层加密,第一层加密是“语音”加密,第二层加密是套字加密。这“语音”加密跟我们现在的说法不一样,不是说对

  • 《不良人》侯卿原地成神,十二峒登场可秒杀毒公,李淳风可能没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冷炸科技标签:李淳风

    《不良人》侯卿原地成神,十二峒登场可秒杀毒公,李淳风可能没死《不良人》第四季共13集,最新的第八集已经更新,众所周知第四季的剧情是“娆疆篇”,十二峒是第四季最大的看点,目前《不良人》第四季的剧情进度已经过了四分之三,距离第四季的完结已经不远,关于十二峒的谜团终于在第八集有了全新的进展。十二峒峒主之一

  • 史上唯一堪比李淳风的女相师,三大预言全部印证,到底有多神奇?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李淳风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前段时间品史君一直在解《推背图》,想必诸位对李淳风也有所了解。他通过自己的本领,预言了未来两千多年的大事件,被誉为“巅峰卦学大师”。在时间的检验下,他的所有预言也偏偏成为了现实,令很多人为之惊叹。不过在唐朝之前,还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相师。在相面和卦学方面的造诣,绝对不

  • 袁天罡和李淳风到底谁更胜一筹?他竟能料到生死,却不肯违逆天意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李淳风

    黑格尔说:“《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玄学是一门十分神秘、又无法完全解释的学说,这在古代封建王朝自然是备受推崇的学说。自夏商周之前的占卜,到后来封建王朝的算卦、风水,这些都是玄学的一个范围。而在这些学说中,《易经》、《老子》是这些玄学一派的经典必读书籍。后来唐时又有袁天罡、李淳风合著《推背图》一

  • 李淳风临死前,对袁天罡说:我的墓地迟早被盗,你的却无人敢动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李淳风

    众所周知,在唐代的贞观年间,中原大地上诞生了两位绝世道人,一位是袁天罡,而另一位就是李淳风。袁天罡善于摸骨观相,而李淳风则专于天象。同为太史局官员的他们本是关系融洽的朋友。因此,两人都曾为对方做过占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关于墓地的故事。当年,临死之前的李淳风曾对袁天罡说过,自己的墓地迟早有被盗的风险,

  • 《龙岭迷窟》中被提及的袁天罡与李淳风,也曾是一代玄学大师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就在你身边标签:李淳风

    由鬼吹灯系列改编而来的电视剧《龙岭迷窟》已经正式完结,这部由潘粤明、张雨绮、姜超为主演的电视剧,在豆瓣达到8.3的高分评价,这也是目前在鬼吹灯系列中,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电视剧。《龙岭迷窟》主要介绍胡八一(潘粤明饰)、王胖子(姜超饰)、雪莉杨(张雨绮饰)三人为了解开身上鬼眼红斑的诅咒,所以决定前往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