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河阳之争,朱温和李克用的第一次较量

河阳之争,朱温和李克用的第一次较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记史惜今 访问量:728 更新时间:2024/2/2 6:13:27

宣武节度使朱温击败秦宗权后,终于能腾出手来,扩大自己的势力了,在战乱的年代里,这样的机会总是不请自来,就看能不能抓住了。机敏的朱温抓住了一个不请自来的机会,面对的敌人就是老冤家李克用,决斗的战场就在朱温十分熟悉的河阳。

文德元年(888年),朱温兵分两路开始向外进击,一路派部将杀向秦宗权的老窝蔡州,另一路亲自带兵杀向魏博,就在魏博血战的空隙间,朱温接见了河阳新任节度使张全义派来的使者,张全义这次为了能获得救援,可真是下了血本——把老婆孩子都送到朱温手里做了人质。朱温再一细问,攻击张全义的是他曾经的好友李罕之,在背后大力支持李罕之的正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朱温了解情况后,当即决定派兵支援张全义,明刀明枪地在战场上会会老冤家李克用(朱温上次火烧上源驿,李克用差点给烧死,二人从此结下了深仇大恨)。

提到河阳,那也是让朱温充满无限回忆的地方呀!朱温当年跟着黄巢打进了长安,干的第一件差事就是以河阳节度使的条件诱降唐将诸葛爽,诸葛爽办事还挺痛快,当即便投降了黄巢,而后顺利占据河阳,让朱温轻松完成了任务。有了资本就骄横的诸葛爽不久后又归顺了大唐,与驻守同州的朱温做了邻居,二人三天两头就开打,诸葛爽没少吃朱温的亏,一直到朱温投降大唐后,二人方才消停。而现在的河阳,早已不是诸葛爽的天下了,河阳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混乱的河阳

诸葛爽死后,刘经、张全义和李罕之拥立其子诸葛仲方为河阳节度使,诸葛仲方年纪尚轻,大权都落在了这几位将领的手中。刘经仗着资历比其他人都深,行起事来,那叫一个独断专行,惹得众人都十分不爽。

驻守洛阳的李罕之本就骄横,现在仗着手里有兵有粮,更是不把刘经放在眼里。刘经和李罕之既然看对方都看不顺眼,那就只好用军人的方式来解决——战争,打到最后,刘经没有料到李罕之会追着自己打,眼见就要打到家门口,刘经派张全义前去拒敌,平时看着老实温和的张全义这时候忽然倒戈相向,和李罕之合兵一处,杀向自己。其实张全义早就对刘经不服气了,现在张全义抓住这次出外带兵的机会,直接反了刘经。张全义和李罕之合兵一处后,反而被刘经击败,更惨的是,李罕之把洛阳也丢了,二人只好躲到了怀州。

蟑螂扑蝉,黄雀在后,大获全胜的刘经正在高兴的时候,秦宗权的人马杀到了河阳,刚经历内乱的河阳全无抵抗之力,诸葛仲方和刘经不得不放弃河阳,跑到了汴州避难,在汴州,他们亲眼看到了朱温击败秦宗权。随着秦宗权的失败,秦宗权的人马也放弃了河阳,河阳一时无主。

虽然失败但眼睛一直盯着河阳的李罕之和张全义抓住良机,在李克用的帮助下收复了河阳,李罕之摇身一变,成了河阳节度使,而张全义则去了洛阳驻守。李克用愿意帮他们,全是看在李罕之的面子上,想当年李克用在上源驿大难不死,路过洛阳,李罕之没像一般人那样冷遇李克用,反而像是接待贵宾一样热情招待李克用,李克用当时心里那是一个感动啊!李罕之和李克用的交情就此结下,现在这交情终于派上用场,河阳不仅成功收复,自己还顺利坐上了节度使的位子,不能不说平时多结交点人好处真不少。

河阳和洛阳虽说都收复了,毕竟都刚经历战乱,恢复生产才是手头的重任,勤劳节俭的张全义在此刻的作用渐渐凸显出来,平时李罕之没少嘲讽张全义是庄稼汉,但是庄稼汉这时候还真能发家致富。破败的洛阳在庄稼汉张全义的治理之下,战火逐渐平息,老百姓和粮食收成日渐增多,洛阳日趋繁荣。

苦日子总算到头,豪爽大方的李罕之又能放开手脚做事了,但是瞅瞅河阳的仓库,粮草金帛总是那么紧巴巴,那能怎么办呢?找好兄弟张全义要吧!洛阳比河阳富裕,张全义看在二人深厚交情的份上,李罕之有求,张全义便有应。就这样,李罕之对张全义的有求必应成了习惯,简直把洛阳当成了河阳的仓库,但洛阳充裕的仓库可是张全义辛苦努力积累而来的,怎能禁得住李罕之的无限索要?张全义要是给不够,自以为占据高位的李罕之逐渐不再给张全义面子,直接对张全义办事的下属官吏开骂开打,张全义的耐心在一点点失去,曾经是好友的二人在一点点爆发矛盾。

毕竟,张全义的脾气不像李罕之那样张扬,他是内敛的,内敛并不是懦弱,那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爆发而已。这次,李罕之又一次找张全义要够了粮草之后,兴冲冲地杀向了河中,李罕之正在河中杀得难解难分之时,张全义瞅准时机,成功偷袭了河阳。措手不及的李罕之突然之间丢掉了老窝,军心一时动摇,李罕之不得不在河中撤军,跑到了交情颇深的李克用那里。

至此,张全义和李罕之这对曾经的好友变成了刀剑相向的敌人。

对决河阳

李罕之跑到了老朋友李克用那里,自然是一通请求,李克用一直念着李罕之的好,不用李罕之太多话,李克用很快便派康君立统领李存孝、安休休等人率领七千精兵杀向河阳,连带着李罕之本来的兵马,兵力足有万人之众。这位李存孝的身份有点特殊,他是李克用收养的义子,骁勇善战自不必说,在以后的战争中没少出风头。

张全义没有想到李罕之和康君立等人行动那么快,自己的兵马很快就在李罕之和河东军的强势进攻下受挫,张全义不得不固守孟州城(河阳镇的治地),每天拼尽全力防御河东军的疯狂进攻,孟州城眼看就要陷落,不甘失败的张全义于是派出使者杀出重围,跑到了魏博向朱温求救。

朱温也不含糊,当即派丁会、葛从周等人率领万人救援河阳,丁会、葛从周也不是等闲之辈,葛从周以前跟着黄巢走南闯北,后来投降了朱温,可没少打仗。这次他们带的兵虽然不多,但都是精兵,朱温还真想跟李克用硬碰硬地较量一番。

丁会、葛从周等人走到半道,开了个会,商量起对策来。丁会提议直接暗度九鼎,直趋河阳,出其不意,克敌制胜。众人纷纷赞同,宣武军于是秘密渡过九鼎,直接杀向河阳,坐镇河阳城下的康君立没有料到宣武军会来得那么迅速,于是立刻派李罕之赶到沇水迎击宣武军,李罕之攻城已久,军心大不如前,宣武军锐气正盛,给李罕之就是一番痛击,李罕之大败而走。

康君立眼见李罕之扛不住,马上又派出李存孝、安休休等人率领河东军杀向宣武军。在温县,士气旺盛的宣武军再一次击败河东军,宣武军趁势进击,做出一副断绝河东军归路的姿态。康君立两战皆败,看到宣武军来这么一手,还真怕回不了河东,于是马上下令撤军,河东军急匆匆地沿着老路子返回了。

河东军一走,孟州城自然也解围了,张全义当即大开城门,欢迎宣武军进城,对丁会、葛从周等人一番厚待,张全义对朱温的救命之恩更是千言万语不能尽,从此依附了朱温。

河阳一战,宣武军以雷霆之势击败了河东军,朱温与李克用的第一次较量就这样结束了,朱温战后得到了河阳、洛阳,势力再一次得到了扩张。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李克用

更多文章

  • 画江湖之不良人:岐王李茂贞以一敌六,他的实力能否媲美李克用?

    历史人物编辑:庆刚微搞笑标签:李克用

    画江湖之不良人:岐王李茂贞以一敌六,他的实力能否媲美李克用?在《画江湖之不良人》第32集中,岐王李茂贞大展身手,仅仅依靠一人之身,便先后和侯卿、焊魃、陆林轩、张子凡、李星云和李存义交手。虽然李茂贞最终被打败,但是李茂贞却依靠苗疆12侗的独特蛊术成功地“起死回生”。从李茂贞离开梵音坊所留下的信息来看,

  • 此人死,圣主李克用绝后,后唐没坚持多久便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李克用

    唐庄宗建唐后,李克用被追为后唐太祖,这位沙陀人一生征战,生、收养了二十多个儿子,可到最后,还是绝了后。唐庄宗有五个儿子,继字倍,长子李继岌,次子李继潼,还有李继嵩、李继蟾、李继峣。除了长子李继岌是刘皇后所生,其他的历史上都没有记载。李继岌继承了他父亲和他爷爷的优秀传统,生的俊朗战斗指数也高。庄宗当上

  • 深刻影响历史的三个人:赢政、元宏、李克用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李克用

    秦王赢政奋六世之余烈,灭六国,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废分封、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确立中国2000多年封建统治秩序混乱。秦始皇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第二个人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位皇帝,他自幼崇尚儒家文化,向往中原王道统治。刚刚亲政四年后,拓跋宏以南征

  • 沙陀人李克用如何救唐、败唐的?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李克用

    李克用15岁的时候,随父亲李国昌平定庞勋叛乱,受封为云中牙将。唐懿宗猜疑沙陀出身的李国昌,就给李国昌转岗到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李国昌拒绝调任,李克用杀了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大唐开始讨伐沙陀部,用兵不利让沙陀军为祸北疆。唐僖宗即位后,从873年到880年,大唐与沙陀持续作战,时战时和,最后李克用父

  • 唐玄宗是否更爱武惠妃?27岁的杨贵妃是替代品,只是苦了寿王李瑁

    历史人物编辑:笑话历史标签:李瑁

    虽然杨贵妃比武惠妃出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唐玄宗老爷子的心目中,杨贵妃只是武惠妃的替代品而已。武惠妃是唐玄宗的小表妹,两个人不谈青梅竹马,至少关系是不错的。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而武惠妃则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自幼养在宫中,她比唐玄宗小了14岁,不过等到唐玄宗成为皇帝的时候,武惠妃已经女大十八变

  • 唐玄宗霸占杨玉环的目的是什么?武惠妃为了郁郁而终?李瑁太无辜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李瑁

    导语:没有杨玉环之前,李隆基最爱的妃子是武惠妃,他跟武惠妃合伙生了4个儿子和3个女儿。其中寿王李瑁就是武惠妃的儿子。李隆基,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曾经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辅佐父亲李旦登基。后为了巩固权力,诛杀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寿王李瑁,是李隆基第18个儿子。生母是武惠妃,武惠妃

  • 寿王李瑁被父亲唐玄宗,夺走杨玉环郁郁而终?同样处境他选反抗!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李瑁

    历史中的唐玄宗李隆基,他的前半生,可谓是有道明君。他先是联合太平公主,诛杀韦后一党。随后李隆基又除掉了太平公主一党,独揽大唐国政。在李隆基初掌大唐皇权之时,他任用姚崇和宋璟等一批贤臣,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时期,所谓的开元盛世。但李隆基的晚年,他却开始怠慢朝政,并任用了奸相李林甫以及杨国忠等一批人。后

  • 唐玄宗那么宠爱武惠妃,为何不立李瑁为太子?杨贵妃表示很尴尬

    历史人物编辑:白某观文史标签:李瑁

    做唐玄宗的儿子,那是一件苦差事。唐玄宗有30个留下姓名的儿子,此外还有29个有封号的闺女。关键是,唐玄宗的结发妻子王皇后,是没有生儿子的。这么一来这30个儿子就都是庶子了。人家家里是有江山需要继承的,嫡庶之分还是很重要的。这些个儿子当然个个都想成为太子了。老大李琮按道理应该被立为太子,可是这哥们打猎

  • 夺妻之恨,被唐玄宗抢了媳妇的寿王李瑁最后究竟如何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李瑁

    说起来李瑁的人生简直就是茶几,充满了悲剧,他是唐玄宗的第18子,母亲是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因为武惠妃所生之子大多夭折,只有李瑁一人成年,所以武惠妃对他格外重视,唐玄宗也是爱屋及乌。李瑁后来被封为寿王,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又娶了美女杨玉环,可谓春风得意。李瑁一度还成为皇位的热

  • 唐玄宗抢了杨玉环后,寿王李瑁是何下场?他是否有过抗争?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李瑁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朝代之一,但与此同时,它的风评又不太好。不仅有武则天、太平公主养男宠这样的事,而且还有李世民收齐王李元吉妻,唐玄宗抢儿子媳妇这样的事,所以唐朝又被人们称为“脏唐”。其中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事件中,又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事最为引人注目。大家都知道,杨玉环原本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