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口蜜腹剑李林甫,破坏力堪比安史叛乱,有着大唐衰落不可推卸之责

口蜜腹剑李林甫,破坏力堪比安史叛乱,有着大唐衰落不可推卸之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汪结龙 访问量:584 更新时间:2024/1/17 17:21:38

李林甫(683-753年)是历史上有名的奸相,司马光就曾经评价“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操纵着开元天宝年间的国家大事。

事实上,李林甫的行政能力还是不错的,曾经主持大规模的法律行文的修订工作,领导编修了《格式律令事类》、《唐六典》等行政法典,使得各职官员得以明晰工作职责。又加之他对于唐玄宗的喜好行踪摸得透彻,总能够在玄宗心烦意乱的时候提出“宝贵”的建议,因此得以担任宰相之重位长达十九年。

然而,李林甫虽然有功于大唐,但过错却也更大,并轻而易举的掩盖了他的功绩。“口蜜腹剑”一词便是形象李林甫,以这一成语的缘由足以说明李林甫奸相的为人处世,也成了李林甫对于唐由盛转衰不可推卸之责的重要依据。

口蜜腹剑即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隐藏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三刀的狡猾阴险之辈,相近词有笑里藏刀、佛口蛇心。李林甫的攀升之路与“卫冕”之路便以“口蜜腹剑”为武器,凡是有才能、功绩、声望的人才必定要受到李林甫的打压,即使暂时没有威胁但有了玄宗赏识迹象的年轻一辈也是如此。

李林甫是远房皇亲,暗地里又金银打点玄宗的宠妃惠妃和亲信大宦官高力士,在讨好玄宗的方面上是不遗余力,虽然五十二岁才进入中书省任宰相,而此后两年内便攀升至首席,并把持了十余年之久。

李林甫进入中书省任高位一事,贤相张九龄一清二楚李林甫的德行为人,因此并不同意,而这便得罪了李林甫。表面上,张九龄是李林甫的顶头上司,因此毕恭毕敬,背地里却使绊子。盛世承平已久,玄宗李隆基也没了年轻时的抱负及谦恭进取之心,享乐骄奢主义大行其道。张九龄保守本心,积极进谏自然惹得玄宗不悦,“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老话早抛之脑后。

唐玄宗宠幸武惠妃而试图废太子,张九龄自然以“国本”据理力争,这是一个贤臣的本分。李林甫表面上两不相帮,暗地里却和宦官们说“此乃天子家事,何必与外人商议”,以宦官之口迎合玄宗。此后,李林甫以中书侍郎严挺之包庇前妻丈夫贪墨一事牵连张九龄,加以谗言诬陷,终于取而代之。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感遇系列诗作便是由右相贬谪为荆州长史时所作,一代贤相被如此排挤。

好不容易当上了首席宰相,李林甫自然不愿他人染指,任何有能力的人才都是他的假想敌,自然这类人的晋升之路便得掐灭,这也后世人判定李林甫为奸相的重要缘故。

李适之才干练达,又同为李唐宗室,保不准就得了玄宗的恩宠,不小心爬上来可就对李林甫不妙了。因此,李林甫一边假意透露华山金矿一事给李适之,等待李适之向上报喜,再说华山是王气本命动不得之言。金矿可为玄宗炼丹求长生,自然讨得欢心,可是王气受毁在古代可就是要命的事儿,于是李适之前途暗淡。

此外,玄宗曾称赞兵部侍郎卢绚仪表堂堂,李林甫便以谎言蒙骗卢绚,迫其自毁长城。为了将“威胁”降到最低,天宝六年(747年)的科举试题难度极大的提高,背后便是李林甫的手段。事实上,年轻才子即使能力出群,想要攀升到可以威胁李林甫首席宰相地位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后世人就评论玄宗前后期的政治环境差异之大在于首席宰相的区别,张九龄这一类贤相在位则清明,李林甫这一类奸相在位则混乱。甚至认为,唐由盛转衰并非开始于安禄山叛乱,李林甫首席宰相的就任便标志着由治变乱。

标签: 李林甫

更多文章

  • 安禄山和李林甫,猫捉老鼠的游戏背后的政治权谋

    历史人物编辑:柳叶风动标签:李林甫

    安禄山,这样一个唐朝权侵一时的节度使,会有怕的人吗?由后来安史之乱中的所作所为而论,貌似没有,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一直这样。(安禄山)《旧唐书-安禄山传》中有几段记录非常有意思。李林甫为相,朝臣莫敢抗礼,禄山承恩深,入谒不甚罄折。林甫命王鉷,鉷趋拜谨甚,禄山悚息,腰渐曲。这段话何意思咧!就是说,在李林甫

  • 李林甫:官场权术用得炉火纯青,精致的利己者,最终身死家灭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李林甫

    天宝十一年(752年)十月,南诏侵犯大唐边境,剑南告急。李林甫见机会来了,便奏请玄宗让挂名的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到剑南赴任,此前,他因为王鉷案被杨国忠狠狠地阴了一把,非说他暗中勾结王鉷,从此遭到玄宗嫌弃,如今可逮到这个机会,巴不得赶紧将杨国忠“送走”.......结果杨国忠跑到玄宗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

  • 李林甫小人之志、谋夺上位:凭借一己之力将大唐推向深渊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李林甫

    全文共1719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唐王朝的由盛转衰,离不开安史之乱,离不开唐玄宗李隆基对臣子的宠幸以及自身的放浪。当期丧失了往日励精图治的态度之后,日日享乐,无所事事,也就意味着大唐王朝的盛世要宣告结束了。李隆基,这个一首继承、缔造大唐盛世的帝王,也亲手葬送了帝国的未来。而在这期间,还又一个人同样不

  • 太平广记之奸相李林甫,据说还是一位下凡的神仙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奸相,还留下了“口蜜腹剑”的成语。但在野史中,他居然还是一位下凡的神仙。奸相李林甫李林甫是唐朝宗室之后,年少时游手好闲,不喜欢读书。整日里游猎打球,驾鹰驱狗。打马球打累了,就随地躺下休息。这一天,来了一个相貌丑陋的道士,看了李林甫正优哉游哉地躺在树

  • 安史之乱的爆发,离不开他的推波助澜,玩弄权术的奸臣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李林甫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忠臣良将的辅佐,假如把一个国家比作房子,忠臣就是房子的栋梁,支撑起了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当然与忠臣良将对立的就是奸臣,玩弄权术残害忠良,奸臣与忠臣有史以来都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他们就像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宋朝的岳飞与秦桧,清朝的和珅与纪晓岚等等,我们今天说的就是唐朝大奸臣李

  • 历史揭秘(十):解析唐朝安禄山为什么会害怕宰相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小渝美食标签:李林甫

    历史揭秘(十):解析唐朝安禄山为什么会害怕宰相李林甫李林甫,是唐代玄宗皇帝时期的宰相。是唐朝由胜转衰的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之一。李林甫这人,有几个很显著的特征。一、文化程度不高。根据记载,李林甫从小精通音律,也就是很会填词作赋。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文化水平不低。李林甫的文化水平确实比普通百姓好一点,但

  • 如何评价李林甫此人,是能臣还是罪人,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李林甫

    文/四季文史评价一个人要从客观的历史角度去分析,李林甫是一个奸臣,同时他又是一个能臣。在某些制度改革上他大刀阔斧,但在某些深水领域却在走回头路。一、“口蜜腹剑”的奸臣《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熟悉李林甫的人都知道,他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时间长达1

  • 将大唐搅了个天翻地覆的安禄山为何只怕李林甫?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最为臭名昭著的宰相,此人不学无术,阴险毒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口蜜腹剑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即便是后来发动安史之乱将大唐搅得天翻地覆的安禄山,见了李林甫都不敢抬眼,只要眼睛跟李林甫一对视,自己心中的小秘密就好像会泄露一般,李林甫专政19年将安禄山压得死死的。悍将安禄山的反相直到李林

  • 《长安》右相原型李林甫,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君讲述标签:李林甫

    《长安十二时辰》中,最大的反派自然是右相林九郎,他老谋深算、工于心计。而且右相一心想要把太子拉下水,不遗余力的陷害太子,想让圣人废掉太子,所以太子和右相两派的争斗是剧中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右相林九郎的原型就是历史上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他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大奸

  • 李林甫:口蜜腹剑的大唐第一奸臣坏事做绝却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李林甫

    李林甫:臣为立仗马,君作雨霖铃在史上有人罗列的十大奸臣中,这李林甫自是在其中,一般不是学历史的对他不是太了解,但有个成语大家一说却都知道,“口蜜腹剑”指的便是这人,此语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有宋以降,因为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