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聊聊太监之高力士:千古贤宦第一人

聊聊太监之高力士:千古贤宦第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逸凌人物集 访问量:2485 更新时间:2024/1/21 8:32:21

作者:甘棠

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太监,多数都是因为霍乱朝政,却有极少数的几人,他们存在的痕迹,是为太监正名。纵使身体残缺,忠义不减常人。

唐朝经过武则天这个女皇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朝堂的动荡之中。直到李隆基登基,唐朝才渐渐安稳下来。

(一)岭南没落贵族

李隆基这个皇帝,疑心重,杀儿子,娶儿媳,可是最为信赖的人,就是身边的太监高力士

高力士是有名

的太监,可是冯元一之名,却不曾被人提起。

冯元一老家在岭南,有着自己的势力,甚至祖上还是国公爷。可是一朝家族被人陷害,冯家从高高在上,沦落成为囚犯。这一年的冯元一年仅十岁。

冯元一祖父的上司,看着冯家败落,还是不甘心,所以将冯元一阉割,送进宫当太监,来出气。

冯元一从小少爷变成小太监,所幸长得好看,被武则天看重,可是好景不长,冯元一因为犯错,被驱逐出宫。

离开皇宫的太监,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冯元一为了活命,只好投靠了大太监高延富。高延富见冯元一长相讨巧,为他改了名字,带在身边,自此之后,世间再无冯元一,只有高力士。

(二)深得唐玄宗信任

高力士通过高延富和武三思的关系,再一次进了宫,这一次进宫的高力士谨小慎微,开始为自己选择一个大腿,高力士慧眼识珠,选择了此时还默默无闻的李隆基。

此时李隆基还在蛰伏,可是高力士坚定地跟在李隆基的身边,看着李隆基从一个不受宠的皇子,一步一步大败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最终成功坐上皇位。而一直跟随的高力士,也成为了李隆基的心腹。

李隆基册封高力士为三品内侍,甚至李隆基的奏折,高力士都可以过眼批阅。这个时期,是高力士的人生巅峰。

如果李隆基一直勤勤恳恳,只可惜李隆基活得太长,开始刚愎自用。

李隆基不知道为什么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身为皇帝的心腹,不管对错,一定要满足皇帝的异想天开,所以为了让杨玉环顺利进宫,为了堵住寿王李瑁的嘴,为了让李隆基开心顺意,这些事情全部都是高力士办的。

最终结果就是,高力士将杨玉环送到了李隆基的身边,两个人开始厮混,而朝政开始混乱。

此时爆发

安史之乱,李隆基还认为没事,是高力士通过自己的消息渠道,告诉李隆基马上跑,否则就来不及了。

直到一路跑到马嵬坡下,满天的呼声都是杨玉环必死。而李隆基为了自己的皇位,为了以安民心,只好下旨赐死杨玉环。

李隆基不忍见杨玉环魂归,又不忍他人折辱杨玉环,所以送杨玉环最后一程的人,只能是高力士。

高力士将杨玉环带到了李隆基的身边,安享富贵,高力士也是最后送走杨玉环的人,都是命!

而高力士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护李隆基,高力士的周旋谋略,都只是为了自己的主子。

李隆基暂时来到成都安稳下来,册封高力士为齐国公,兜兜转转,本是国公府的小少爷,还是成了国公爷。

(三)高力士的结局

安史之乱后,就是李隆基退位,成为太上皇。可是李隆基和儿子李亨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高力士在调解。可是李亨害怕李隆基通过高力士的势力重新登记,为了让自己放心,所以将高力士流放。

就这样,高力士离开了李隆基的身边,直到李隆基和李亨先后去世,唐代宗上位,即可将高力士召回。高力士并不知道李隆基已经去世,回京的路上,看着满目的白,才知道李隆基的驾崩,高力士听闻悲痛欲绝,吐血而亡。追随李隆基而去,只是不知道黄泉路上,两人

可会再相逢?

唐代宗听闻高力士离世,恢复了高力士的爵位,陪葬在李隆基的身边。或许,在李隆基的身边,才是高力士最想要的归宿。

高力士一生经历了武周、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六位皇帝的权力更迭。可是在他的

心中眼中,只看得见李隆基这个唐玄宗一人。

高力士待李隆基之心,当得起贤宦这一称呼。

(文中插图为高力士的影视形象)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标签: 高力士

更多文章

  • 东汉宦官乱政作为前车之鉴,唐玄宗不但不借鉴还重用高力士

    历史人物编辑:叶公说史标签:高力士

    全文共1681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记载,几乎每个国家的内部都多多少少的出现过乱政的现象,无论是大臣乱政还是皇后乱政都对国家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一个国家走向衰败,最后灭亡。除了大臣和皇后乱政外,在中国古代中乱政最严重的是宦官,宦官即太监,作为皇帝身边的亲信,越来没什么权力

  • 高力士给李白脱靴子,你就扯吧!

    历史人物编辑:美好de生活标签:高力士

    宦官专政提到宦官高力士,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那个脍炙人口的“为李白脱靴”的典故,人们认定是他的原因导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人气很高的李白仕途中断,随后脑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奸佞猥琐、谄言媚上、恃宠弄权的太监形象。然而,这一段并没有在正史中出现过,而且其实李白本人的性格就不怎么适合搞政治……这些刻板印象实在

  • 高力士在玄宗朝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高力士

    玄宗是指唐朝的第七任皇帝李隆基,他的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对整个唐朝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改变,在还未当皇帝之前,就已经经历多次唐朝的政治危机,而李隆基都是化解政治危机的关键先生,因此拥有丰富斗争经验的李隆基最终走上帝位。这么传奇的皇帝,身边肯定有着诸多传奇的人物进行辅助,因而在李隆基麾下诞生了诸多在历史上

  • 高力士选择背叛唐玄宗 其实还是为了保护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高力士

    马嵬之变是李唐政权最高权力转移的一个重要事件,这次禁军政变造成了玄宗丢失权柄,以杨贵妃为中心的杨氏家族被诛,应该说政变的参与者太子李亨和高力士等人支持的是禁军诛杀杨国忠,他们的直接目标并非杨贵妃。但杨贵妃作为杨氏家族成员和玄宗宠妃,是杨国忠最直接的天然后台,因此杨国忠被杀后,为了防止贵妃利用玄宗的政

  • 千古贤宦冯元一,揣摩圣心高力士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高力士

    唐玄宗一生看重过的贤臣名将有很多,当然也看错过很多人,对于这些人他都是用完就随手闲置一旁,帝王的凉薄心性一览无余,无论是李林甫,姚崇这样显赫一时的宰相,还是王忠嗣,张守珪这样的边疆重臣,都不外乎如是,甚至像杨国忠这样的外戚,王毛仲这样的心腹,也是如此。但是在玄宗的生命历程中总会有那样几个特殊的人,能

  • 此人指着儿子讽刺高力士,结果被高力士告了一状,唐玄宗收官,流放,最后将其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高力士

    俗话说:小人得志便张狂,很多人没得志之前唯命是从假装孙子,得志之后就不是他了,旁若无人,颐指气使。还有一种小人,能够称作恶奴型小人,得志之前为出路为主子死心塌地当奴才,得志之后凶相毕露,欺男霸女,欲壑难填,以至要挟到主人。唐玄宗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王毛仲。唐玄宗剧照王毛仲是高句丽人,这在唐朝初

  • 被李白“捧红”的高力士一生经历过怎样的起伏?

    历史人物编辑:天真的狗狗标签:高力士

    有个成语叫“力士脱靴”,大概意思是李白当官的时候不畏权贵,有一天喝酒喝嗨了,让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高力士,给他脱个鞋,放松一下。于是,高力士这一形象。在诗仙李白的光辉笼罩之下,有点惨不忍睹。但其实,历史中的高力士,还真不是这一回事儿。如果把高力士的一生比作一场电影的话,实在是跌宕起伏,处处反转。1,出身

  • 且看太监高力士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高力士

    说到高力士这个人,我想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没错他就是唐朝有名的宦官,他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可以与赵高、魏忠贤、李莲英等太监相比较。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一生的事迹吧!他本姓冯,原名元一,潘州人。他的祖先可以上溯到南方十六国北燕的冯弘。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中原战乱不断,世家豪族为避战祸

  • 韦皇后是谁?她做的荒唐事,让现代任何一个男人都难以接受

    历史人物编辑:贺鹏标签:韦皇后

    身处皇族总是会发生一些很让人羞耻的事情,就比如说私通一事,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古代一旦被人发现就是很严重的事情了,不过还有些不被人发现的私通,而且还是堂堂的皇后私通,这就比较耐人寻味了。话说,韦皇后和武三思的私通是众所周知的。韦皇后和武三思是一个怎么样的关系呢,韦皇后和唐中宗的女儿,和武三思的

  • 韦皇后真的那么不堪吗?李显流放14年间,她做了什么得到超常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韦皇后

    韦皇后是历史上声名最狼藉的皇后之一,蔡东藩评价她说:“韦氏淫而且贱......有武氏之淫纵,无武氏之材能,其鄙秽固不足道......母女可以通欢,文臣可以私侍,深宫浊乱,无出其右。”按《旧唐书》记载,韦皇后还伙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了唐中宗李显。假如这些都是事实,韦后远比潘金莲还要狠毒,还要Y荡。可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