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访长乐公主墓:她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为什么只活了二十三岁?

探访长乐公主墓:她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为什么只活了二十三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云山 访问量:1349 更新时间:2024/1/28 8:46:58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共同体会。就拿名字、称号来说,霍去病不能去病,辛弃疾不能弃疾;唐朝皇帝住在长生殿,没有一位长生不老;清朝皇帝号称万岁爷,没有一个活过百岁。在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昭陵,有一座陪葬墓的主人是长乐公主李丽质,她虽然有着长乐的封号,却只在人间快乐了二十三年便香消玉殒,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悲凉。

笔者曾两次前往昭陵参观唐代墓葬,大部分游客喜欢逛山下的袁家村,或者去交通便利的昭陵博物馆,那里也是李勣墓所在地。像北司马门遗址、韦贵妃墓、长乐公主墓都在山上,去的人相对少一些。韦贵妃虽然比长乐公主晚去世二十多年,两人墓葬的位置倒很近,都建在山坡上,能一起参观。向北方眺望,可以看见高大的九嵕山主峰,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玄宫就在里面。

百年之后,长乐公主与父皇仅一沟之隔,反映出生前地位的崇高,事实上也是如此。李丽质是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女儿,李世民的嫡出长公主,兄弟姐们中能够一较高下的,也只有李承乾、李泰几个了。一般的唐代高级墓葬,封土往往是圆锥形的,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这些雕刻,长乐公主墓不仅都有,封土还是方形的,前后多了四个土阙。在地下部分,一般高级墓葬只有一座石门,长乐公主墓却有三座。

(长乐公主墓道入口)

从表面上看,这些似乎都不算什么,不过是多了几道门、几个土阙,封土换了个形状。但是在等级森严的唐代社会,什么人可以用什么样的东西,都是有明确规定的,不能僭越。人无我有,人有我多,恰恰可以从墓葬层面体现出唐太宗对李丽质的偏爱。古人事死如生,长乐公主墓就是她在阴间的宅院,李世民把她修得更大、更气派、更特殊,寄托了对长女深深的哀思。

由于公主在世时间较短,又是女性,史书中对她的记载真可谓“只言片语”。《新唐书》有专门的公主传记,但只交代了长乐公主的丈夫是谁,以及出嫁时唐太宗和魏征关于嫁妆的简单争论,随后便戛然而止了,连死亡时间都没有提及。《旧唐书》没有公主传,长乐公主的事迹散见于其他人物的传记之中。

史书记载的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件发生在贞观七年,十三岁的李丽质即将出嫁,驸马是她舅舅的长子,宗正少卿长孙冲,两家联姻,强强联合,亲上加亲。贞观十七年公主逝世,墓志铭作者在介绍长孙冲时,特意加上一句话:“即司徒、太子太师、赵国公无忌之长子也”,公公是正一品的高官,皇亲国戚,当朝宰相,只有这样人家的公子,才有资格娶长乐公主。哪天长孙无忌去世了,赵国公的爵位就由长孙冲继承,他是家族的未来,前途无量。

眼见下一代即将成亲,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三位家长都很高兴,想要把公主的嫁妆多给一些,达到长公主的一倍。魏征立即劝谏,说小辈结婚,嫁妆怎么能比长辈还多呢?实在是不符合礼法,坏了规矩。李世民就把魏征的意见告诉皇后,皇后表示赞同,连连夸奖老魏是个犯颜敢谏的好同志,我身为你老婆,有时说话还得察言观色。魏征不计较个人安危,有问题立即反映,实在是忠心无二的社稷之臣。李世民也认为有道理,赏赐了魏征布帛四十匹、钱四十万,长乐公主嫁妆按照正常标准给就行。唐太宗能够有翻倍的想法,说明他对这场君臣联姻的重视,对女儿的偏爱。

(从长乐公主墓附近眺望九嵕山)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贞观十一年,李世民想要封十几名功臣做刺史,世袭罔替,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坚决反对:“群臣披荆刺,事陛下。今四海混一,诚不愿违远左右,而使世牧外州,与迁徙等”,我们出生入死,侍奉陛下,好不容易天下统一了,实在是不愿意离开您的身边,世世代代到地方上做刺史。为了提高成功率,长孙无忌委托儿媳长乐公主拜见圣上,把自己的想法解释清楚。

面对种种质疑,李世民无奈批准:“割地封功臣,欲公等后嗣长为藩翰,而薄山河之誓,反为怨望,朕亦安可强公土宇邪?”朕一片好心,给你们的后代安排稳定工作,让后继之君能有外援,你们却个个不同意,还说三道四,算了,不强求了!这一年,长乐公主十七岁,扮演了皇帝与重臣之间沟通的桥梁,长孙无忌不好意思直说的事情,让公主、儿媳、外甥女代为转达,这是她在史书中最后一次露面。

墓志铭记载,长乐公主生前擅长书法、绘画,“散玉轴于缥帙,悬镜惭明;耀银书于彩笺,春葩掩丽”,她的作品,使悬挂的明镜暗淡无光,使春天的花朵掩去艳丽。在李唐皇室中,有许多成员爱好书法,李世民就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传言说真迹就陪葬在距离长乐公主墓不远的昭陵玄宫里;李治的书法水平也非常高,他在李勣墓碑上题写的文字留存至今,成为初学者临摹的对象。在长乐公主墓出土过一方辟雍砚,上面仍残留着些许墨迹,怀疑是生前常用之物,随墓主下葬。

(长乐公主墓壁画)

李丽质婚后的生活短暂而又美满,“在贵符瑟琴之好,居满修苹繁之洁”,与长孙冲琴瑟和谐,相敬如宾,虽然经历了贞观十年母后的去世,可父皇对自己的爱依然如故,对婆家的倚重也一如既往。身居高位,衣食无忧,荣华富贵,这是多少平民女子羡慕的生活。然而,事态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料,明天与死亡,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更早来临。“悲夫,年催四节,□□二竖。掩心之镜,访秦宫而莫逢;长生之药,祈王母而不至”,公主疾病发作,经抢救无效,命丧黄泉,“以十七年八月十日奄然薨谢,春秋廿三”,去世于贞观十七年八月十日,年仅二十三岁。

长乐公主仅仅快乐了二十三年,便收起了笑容。死亡原因是什么呢?“灾生弩影,年催孔叹,医门术殚,仙坛斧烂”,“弩影”代指胸腹,推测是呼吸系统疾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患有气疾,典型症状是胸闷、气短、呼吸急促。长乐公主生前拥的地位,都是父母赐予的,她对唐王朝没有、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贡献;她的英年早逝也因为父母的遗传,身不由己。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斯人已去,当务之急为料理后事。七年前长孙皇后病亡,李世民开始在九嵕山大兴土木,营建陵寝。所以长乐公主墓的选址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只要在九嵕山主峰附近选一风水宝地即可。“粤以其年岁次癸卯九月丁丑朔廿一日丁酉陪于昭陵”,从公主去世到风光大葬,只花了四十多天,施工速度挺快。李丽质年纪轻轻,不太可能提前准备陵墓,墓志铭也说她死的突然,从考古结果看,一些壁画存在瑕疵,明显是赶工期留下的痕迹。堂堂嫡出公主,司徒的儿媳,墓葬规格非但不能寒酸,还得加码,但遗体又不能存放太久,需早日入土为安,负责监护丧事的韦挺、崔仁师,应该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稍有不慎,就会被忧伤过度的李世民记恨一辈子。

(墓道实景)

长乐公主墓的棺床非常宽大,足够摆放两具棺椁,可是考古队员并没有发现合葬的迹象。毫无疑问,朝廷原本准备了两个人的空间,待驸马百年之后,可与公主阴间相会,再续前缘。驸马为什么没有葬入呢?谈到这个问题,只能说一句“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了”。十几年后,李治与舅舅彻底闹翻,长孙无忌被逼令自杀,儿子长孙冲流放岭南,直到上元年间,唐高宗才为长孙无忌平反,准许他迁葬昭陵,埋到落马前已经修好的坟墓中,并安排舅舅的曾孙长孙翼继承爵位。

长孙冲还有他的儿子很有可能已死于蛮荒之地,他最后的身份是罪人之子,随便找个地方草草埋了。如果再把长乐公主墓打开,把驸马葬进去,对于李治来说,已没有太大意义。当年把公主嫁过去是为了笼络长孙家,提升忠诚度,如今他们家没有利用价值了,还费这份心干嘛呢?姐姐都去世三十多年了,不惊动为好。李丽质尽管英年早逝,却不用亲眼目睹婆家的败落,丈夫、公公的惨状,也算是意外之福。她的妹妹新城公主也嫁入了长孙家,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长乐公主墓壁画)

一千多年来,长乐公主墓多次被盗,神道碑断裂,除了“大唐故长乐公主之碑”几个字,其他内容磨灭殆尽。墓志铭也被砸成了好几块,散落于墓室。由于盗扰严重,现场只发现了几块腐朽的棺木,还有公主的少许骨骼。李世民若泉下有知,估计会暴跳如雷。

一个人会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角度的死亡,即心脏停止了跳动;第二次是社会角度的死亡,举办葬礼,认识死者的人都知道她已经没了;第三次是记忆层面的死亡,连最后一个知道死者的人也死了,在地球上,没有人对她有过记忆,好像从来没有出生过一样。

普通人都会经历三次,长乐公主只经历了两次,因为《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文献都还存在,记载过长乐公主的史实。墓志铭还保存在博物馆,上面的字迹仍然可以辨认。前两次死亡发生在贞观十七年,第三次暂时还没有,因为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不会消失,随着文化知识普及,反而会越来越多。您此时此刻看到这篇文章,也可以作为证明。长乐公主没有完全死去,她还模糊地活在后人的脑海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标签: 长乐公主

更多文章

  • 长乐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生,但从不恃宠而骄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长乐公主

    639年,唐太宗下旨对十四位功臣实行分封制,被封为赵州刺史的长孙无忌一想到要永远的离开京城,世代住到遥远的外地,心里就十分不甘心。这时他想到了儿媳妇长乐公主,连忙找到公主向她求救:“公主啊,现在只有你能救我们全家了!”长乐公主吓了一跳,但她一向孝顺公公,看到长孙无忌如此焦急,急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长

  • 唐太宗长女长乐公主墓被发现,盗墓贼却做了一个可耻的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青史铸剑标签:长乐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只不过人们对于唐太宗的做法是很诟病的。当时的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从此之后,李世民从秦王走入了皇帝的位置,这时候的李世民成为了唐朝第二位皇帝。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民在位期间,唐朝的发展到了一个巅峰。此时的李世民创造了贞观之治。此后唐朝就进入了一个盛世时期,李世民在

  • 从李世民女儿长乐公主陵墓中发现的发现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长乐公主

    李世民一生有儿子十四个,有女儿二十一个。由于自己是篡位登基,所以李世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兄友弟恭,和睦亲善。但实际上恰恰相反,李世民十四个儿子几乎无一善终。恶果却是李世民自己造成的。相对儿子而言,女儿由于没有皇位的继承,反而能够平安一生。在李世民二十一名公主里,李世民最钟爱的女儿有三个,一个是高阳公主

  • 专家打开长乐公主的墓,发现盗墓贼无耻行为,怪她生前太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长乐公主

    说到唐王朝的李世民,一生的挚爱是长孙皇后,自然长孙皇后的子女,也被李世民宠爱有加。尤其是他和长孙皇后的小公主,长乐公主,更是非常招李世民的喜欢。加上长乐从小聪慧美丽,长相更是所有公主里出类拔萃的一枚公主,又知书达理,秉性善良,自然,如此漂亮聪明的长乐公主,被李世民捧在手里,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了。专家打

  • 长乐公主李丽质23岁英年早逝,李世民痛哭不已:我的心肝被掏走了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长乐公主

    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代雄才伟业的君王,李世民的一生辉煌无比,除了斗杀太子李建成之外,他还为大唐征战四方,有着贞观之治等等一系列的丰功伟绩。俗话说的好“英雄难过美人关”,李世民是一代君王,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会有七情六欲。因此,李世民的后宫之中有着无数的佳丽,他的子女自然有不少!不过,在诸多的子女

  • 被盗的长乐公主墓,盗墓贼的行为有多么无耻?

    历史人物编辑:洋子娱乐日记标签: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和唐太宗的嫡长女,生来就是优于一般人的,是活在云端的人,但是死后却遭遇盗墓贼的大不敬,实在是让人惋惜。元德年间,秦王府喜得一女,此女天生丽质,一出生便得到万千宠爱,尤其是爱女的李世民更是将其视为掌中宝,随着她的长大,美色更甚,唐太宗便费心为她择了一门夫婿-长孙皇后的嫡侄长孙冲。但是

  • 北魏兰陵公主的悲惨下场:怀孕后遭到家庭暴力,一尸两命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兰陵公主

    导语:由于封建时期的社会生产力体制,导致了整个社会充斥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只能够在三从四德的教育之下接受男性三妻四妾,并且还有心甘情愿。虽然封建时期的女性地位十分的低位,但是出身于皇族的女性是可以有一些选择的权利的,由家族做自己的背后支撑,所以公主们在婚姻当中是可以拥有主动权的。被誉为北魏最凶残的

  • 兰陵公主:北魏最凶残的女人,她的恶最后都报应在她自己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兰陵公主

    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浪漫的爱情,美满的婚姻,可是又有多少人才能拥有这样的幸福呢。这种幸福并不是你的地位越高,你就可以拥有,而是命中注定的。在古代男尊女卑,男女的社会地位极其不平等。所以一个男性可以左拥右抱,同时拥有三妻四妾。可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不能有任何的不贞。但如果一个男人娶的是皇家公主,那么就得

  • 兰陵公主:怀着驸马的孩子,还被驸马殴打,最后一尸两命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兰陵公主

    504年,北魏兰陵公主欢欢喜喜回到府中,不料驸马一把将公主推倒在地,狠命踹其肚子,公主血流不止,一尸两命。兰陵公主是孝文帝元宏的女儿,长得貌美如花,孝文帝很是宠爱,从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孝文帝在24岁亲政后,实行了一系列的举措,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而刘辉的祖父是刘宋王朝的宋文帝,刘辉随父亲刘昶来

  • 兰陵公主和隋炀帝杨广,至死都无法化解的兄妹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兰陵公主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大隋帝国刚刚完成南北统一。穿过街头巷尾,隋都长安到处是一片祥和之气,威严肃穆的长安皇宫之中更是一片欢天喜地的场景。这一天,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笑容满面的坐在大殿之上,两个英俊的少年信心满满的地站在殿下,一旁帘帐内静静的坐着一位亭亭玉立的18岁少女。这位漂亮的妹妹,正是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