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明李世民手握兵权,手下人才众多,为何李渊妃子投奔李建成

明明李世民手握兵权,手下人才众多,为何李渊妃子投奔李建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羽文史录 访问量:2180 更新时间:2024/1/23 22:09:33

李渊的所有儿子中,李世民的势力无疑是最大的。当时的皇亲国戚与地主贵族们都知道,李渊虽然是皇帝,但是他不怎么管事,再说了,他的年纪也大了,儿子们也崛起了。因此,寻找潜力股,并依靠潜力股做大自己,就是唐朝初年,大家积极做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身在后宫的李渊后妃们想做的一件事。

就当时的情形来说,潜力价值最大的,无疑是李世民。为什么是李世民呢?

因为李世民手里掌控着两大别人根本不可能有的资源:一是他掌握着兵权,二是他掌握着人才。

尽管开国以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李世民就算把兵权交出来了,由于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与军队将士们建立了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联系。那些将依然还是他的将,那些兵依然还是他的兵,李世民依然还牢牢掌控着军队。

另外,在打仗的过程中,有不少人才都投奔到李世民帐下,和李世民建立了良好的主仆关系。他们很忠于李世民,坚决不愿离开李世民。哪怕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极力拉拢他们,他们依然不愿意改变维系在他们身上的主仆关系。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李世民既然是最大的潜力股,为什么李渊的那些后妃们,不愿意巴结李世民呢?

我们说李渊的后妃们不愿意巴结李世民,是因为她们从来就没有做过巴结讨好的尝试。不但如此,她们还不断和李世民闹矛盾。

比如李世民打下东都后,李渊的后妃张婕妤就来争封地,和李世民的部下闹了很深的矛盾。比如杜如晦德妃父亲门前过的时候,尹德妃父亲就要求杜如晦必须下马,还把杜如晦打了一顿。这两件事都闹到李渊那里,使得李渊把李世民狠狠地骂了一顿。

如果李渊的后妃认识到李世民是个潜力股,将来会成为皇帝,那么她们绝不会去李渊面前告状,和李世民把关系搞僵,更不可能和李世民争执。可见,她们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

那么,这些后妃们为什么这样做?

应该说,她们眼光短浅,看不到李世民是潜力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她们看来,毕竟当时李建成是太子,而且是嫡长子。按照传统的观念,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更何况他还是太子。所以,巴结李建成才是最重要的。同时,帮助李建成打击李世民,还可以在帮李建成中建功,李建成出于感激,必然能够给她们更多的好处。

第二个原因,是她们和李建成交往密切。毕竟李世民常年在外打仗,朝廷事务,一直是李建成在做。可以说,李建成几乎与李渊的那些妃子们朝夕相处,他们的关系自然是很密切的。(后来在玄武门政变之前,李世民在李渊面前告状说,李建成和他的妃子有不可言说的关系,可以说不管是不是诬告,但是这样说,激起李渊的怀疑是一定的。这也是李世民“打蛇打七寸”的手段高明的表现。)反而,李世民常年在外打仗,李渊妃子要和他套近乎,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个原因是,李建成这个人的性格上显然要柔弱一些,政治上也没有李世民成熟。李世民是很讨厌后妃干政的,他知道后妃干政会造成很恶劣的效果,所以他一向对李渊的这些后妃们没有什么好脸色。就算这些后妃们巴结他,他也绝不会搭理她们。所以,后妃们不可能从李世民那里得到什么利益。

李建成就不一样,由于他性格柔弱,政治上不够成熟,因此李渊的后妃们能够影响他。能够影响他,自然就能够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对于这些妃子将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李渊那些后妃们,因为不愿意安分守己,而是卷入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政治斗争之中,同时又因为倒向了李建成,押错了宝,这才让她们最终才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比李建成厉害上百倍,为什么李渊不愿意把皇位传给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李建成

    唐高祖李渊,本是隋朝臣下,后来率兵推翻了隋朝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而到了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上,李渊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虽然自古长子继承父业,但是李世民跟随李渊戎马半生,立下汗马功劳,更得人心,也更有才华能力。那为什么李渊不愿意把皇位传给李世民呢?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李渊原本为隋炀帝臣

  • 揭秘:还原真实的李建成,其实并不比李世民差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李建成

    要说文治武功,李世民在所有的帝王中肯定可以排进前三。他手下谋士如云,猛将成群,开创了“贞观之治”,从此盛唐便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一个巅峰。相反的,他的大哥李建成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是一个,阴险狡诈、好吃懒做、荒淫无度的小人。其实,真正的李建成并非如此 。当初太原起兵之前,李建成就暗中联络英雄豪杰,并连同裴

  • 李建成文治武功真的强于李世民?对比以后着实打脸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李建成

    近几年不知道是吹的什么风,很多人都喜欢给历史人物翻案,看过最有意思的一个观点就是李世民黑了两个明君——杨广和李建成。杨广虽然是做了一些利于后世的事,但他老子给他留下那么丰厚的家产,被他短短几十年就给败光了,就凭这一点,明君他就称不上。李建成虽然也称得上文武双全,但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很多人说李建成的军

  • 一直被历史抹黑的 “太子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长子,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西南)人,祖籍赵郡隆平(今邢台市隆尧县)。历史上的李建成性格怎么样?真实的李建成为人豁达宽厚,心存仁义,处世为人都可以说是厚道的好人!历史上的李建成才能怎么样?李渊起兵之初,李建成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

  • 李安远投靠李渊,李建成多次引诱拉拢失败,李世民铁杆支持者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李建成

    唐初右武卫大将军李安远,曾经被李建成多次拉拢,无动于衷,始终如一支持李世民,是李世民铁杆支持者!李安远家世显赫,心路历程复杂,经历丰富,他的高祖父:李俨,大将军、北魏秦河凉三州刺史、河南郡王。曾祖父:李辩,字僧养,北魏镇西大将军、河州刺史、陇西郡公。祖父李和,开皇初年(581年)担任柱国。父亲叫李彻

  • 长歌行中李长歌是李建成的掌上明珠吗?

    历史人物编辑:工人小光哥标签:李建成

    在长歌行当中李长歌和李建成是什么关系?这两个人之间他们是父女的关系,李长歌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是从小都被当做是接班人的标准来进行培养。她不光是武功非常的高强,而且她在计谋方面也很出色。李长歌她的武功和计谋其实都是李长歌的二叔教的。在电视剧的一开始,李长歌就展示了自己。即使是一个非常具有娱乐性质的蹴鞠

  • 魏征:辅佐太子李建成、李承乾,册封郑国公

    历史人物编辑:励志小龙说标签:李建成

    643年,魏征病榻前,李世民将9岁的嫡女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魏征死后,李世民便取消婚约,还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的荣辱,就在君王一念之间。魏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册封郑国公。历史上,魏征名气大,主要是因为他敢于“犯颜直谏”,充当李世民“圣君”形象的点缀,而不是处理政务。早年魏征家境贫困,却不从事

  • 太子李建成、李世民争斗得那么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达人不凡标签:李建成

    在玄武门工作中,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在靖王李世民精心伏兵太极宫时,李建成早已得到了密报,可为何他还敢依旧大摇大摆进入玄武门?关于唐太宗李世民,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古代前史中最出名的皇帝之一,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一代天骄,假设给前史上的400多位皇帝排个位,李世民位列前五没有任何人有定见。我们

  • 悲催的隐太子-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李建成

    提到唐朝,人们称赞最多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如何英明神武,天纵奇才,而对于他的父亲李渊,对于他的几个兄弟李元吉,李建成则都是贬低的态度,尤其是宋朝的司马光,把一个毛头小子李世民吹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王霸之气侧漏,四方来投效,似乎李阀的家主李渊都是个昏庸的人一样?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中国宗法制的传承

  • 雄才伟略的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因何失败?1300年后的墓碑道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6月4日清晨,大唐都城长安周围一片寂静,唯有处于皇城北边的玄武门处传来一阵骚动。彼时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奉召入宫,但两人走到一半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随即便准备打道回府,不料却被大声喝止住。在背后喝止二人的不是别人,正是彼时大唐的秦王李世民,接着他趁李建成不备一箭将其射杀。接着跟随秦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