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悲催的隐太子-李建成

悲催的隐太子-李建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知识巨轮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1/24 4:20:30

提到唐朝,人们称赞最多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如何英明神武,天纵奇才,而对于他的父亲李渊,对于他的几个兄弟李元吉,李建成则都是贬低的态度,尤其是宋朝的司马光,把一个毛头小子李世民吹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王霸之气侧漏,四方来投效,似乎李阀的家主李渊都是个昏庸的人一样?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中国宗法制的传承,李渊的嫡子就剩下了李世民一个人,李渊会乖乖就范,将权利拱手让出?一个秦王府,说破天也不可能比开创一个王朝的李渊权利更大,何况李建成尚有子嗣,只能说时运不济,而作为其中关键人物的李建成,更是悲剧中的悲剧了。

李建成,那时候的李渊是唐国公,娶的窦夫人也是当时贤才,年轻时候李渊凭借一手出众的箭法而获得了老丈人的认可和窦夫人的欢心,长子李建成的出生更让这段感情升温,作为国公嫡长子,李建成从小接受的教育肯定是要求文武双全的,虽然李渊一再受到杨广的打压,但是门阀势力庞大,李建成依旧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何况后来和五姓七望中的郑家联姻,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继承人,而这时候的李世民和他大哥的关系应该还是比较融洽的,毕竟没什么利益冲突,还是一母同胞。后来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这时候天下已经有动乱的征兆,加上被打压多年,李渊肯定会有些小动作的,李建成带着家属在河东居住,秘密结交一些有本事的人以备后用,后来刘武周造反,李渊的压力增大,和突厥的交涉也不是很顺利,李世民,裴寂这些人的劝说对于李渊来说没用,他的嫡长子不到,他下定不了这个决心,他明白继承人问题必须明确。六月,李建成到达太原,李渊迅速起兵,派出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向长安进军,虽然遇到有忠于朝廷的将领阻拦,但是实力差距也只能给兄弟二人功劳簿上加点彩头。当时肯定是李建成为主,李世民更多的是见识军旅生涯,最终李建成用九天的时间平定西河而得到李渊的夸奖,封他为陇西公,兼任左领军大都督。617年7月,李建成随李渊进驻关中,当时天降大雨,李建成建议李渊进军,李渊担心宋老生不出战(更多可能是为了考考他的儿子),李建成认为此人出身寒微,有勇无谋,可以引诱他出战,李渊认同,随后派出李建成,李世民带着几十名骑兵在附近巡视,引诱宋老生,殷开山率后军等待机会,李渊又担心宋老生不会出城太远,于是让兄弟二人到时候截断宋老生归路。随后宋老生出兵,被李渊引诱,设下伏击击败,归路又被李建成兄弟二人拦截,最终没有进入城中,被擒获,这可以说是李建成少有的军功之一,足以说明李建成可以领军。九月,李建成带领刘文静等人据守潼关,阻挡屈突通,屈突通带军救援长安被阻挡,最终无奈退回,随后李建成和李渊会师灞上,围困长安,完成了战略合围。618年,李建成短暂的担任征东元帅,带兵扫荡长安附近的敌对势力,随后回师长安。因为江都事变的发生,李渊顺势称帝,嫡长子李建成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太子,李世民成为秦王,李元吉是齐王,李玄霸是赵王。

在古代,太子这个位置作为储君其实是不能经常出动的,尤其是不能领军出征,因为安危比较重要,李建成这个时候更多是作为李唐的一种象征出现在各地,比如接受凉州的投降。这时候的李世民大显神威,先后击败了薛举刘武周,开始声名显赫,而李建成还没有把他当成对手,因为这时候的李建成实力比李世民大的多,随后的洛阳之战,李建成带兵镇守蒲州,防备突厥,是一种战略上的防备,自然不可能立功,不过郑家作为洛阳大族,在其中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总之,经历这次大战后,李世民羽翼丰满,开始和李建成正式争夺太子之位,兄弟二人反目。621年,李建成也曾带兵平定敌方叛乱。622年,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逃亡突厥,魏征建议李建成接手这场战争以获取军功,同时削弱秦王府,在李渊支持下,李建成迅速替换了李世民,于魏州大获全胜,擒杀刘黑闼,平定山东,不仅如此,还收货了幽州李艺(罗艺)的效忠。623年,突厥的多次试探性进犯让李渊派出李世民和李建成分别驻守并州防备,突厥撤兵后班师回朝。这时候的朝堂开始变得矛盾激化起来,支持李建成的有世家大族和东宫精锐,还有李渊在背后拉偏架,而李世民背后是征战中崛起的新贵,他们为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也不好随意处置(李渊若是个昏君,才不会管你有没有功劳),于是只能放任兄弟二人争斗,暗中拉偏架。期间秦王府策划了杨文干谋反一案,作为太子心腹带兵围困天子寝宫(李渊出巡发现军队调动),于是紧急囚禁了李建成,后来发现李建成没有动机,但是杨文干已经被秦王府迅速擒杀(证据销毁干净),于是李渊再次拉偏架,各打五十大板,东宫的王珪,韦挺还有秦王府杜淹都被贬官。此后双方摩擦不断,因为李建成在朝中实力比李世民强大,故李世民屡屡处于下风,到了后面,心腹杜如晦,房玄龄都被贬出长安,诺大的秦王府只有高士廉,长孙无忌,尉迟恭几个人,被逼无奈之下,这些亡命之徒决心政变,不成功便成仁,为唐朝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其实当时的李建成不是没有防备,也已经准备动手了(魏征的主意),但是李渊召见的时候他们没想到在这时候动手,玄武门守将常何是东宫人,加上带着2000东宫卫士,李建成进入玄武门之后才发现不对劲,可惜为时已晚,东宫精锐强攻玄武门把守将诛杀,进攻秦王府的人被李建成人头吓退,最后李世民到太极宫面见李渊陈情,事已至此,李渊又能如何?只能出面支持李世民,然后被软禁在宫中。

李建成死后,五个儿子被剔除族谱,后来被封为息王,谥号隐(为安定人心),政权稳固后又被追封皇太子(拉拢人心)。可以说李建成的失败在于不够谨慎,被李世民一朝翻盘,其实东宫班底深厚,李渊下了很大的心思,后来李世民用这些东宫班底做了很多事,比如魏征,比如薛万彻兄弟,比如冯立。对此只能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成王败寇,不外乎如是。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雄才伟略的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因何失败?1300年后的墓碑道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6月4日清晨,大唐都城长安周围一片寂静,唯有处于皇城北边的玄武门处传来一阵骚动。彼时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奉召入宫,但两人走到一半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随即便准备打道回府,不料却被大声喝止住。在背后喝止二人的不是别人,正是彼时大唐的秦王李世民,接着他趁李建成不备一箭将其射杀。接着跟随秦王李

  • 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后,为何迫不及待逼李渊逊位?

    历史人物编辑:朱哥爱民标签:李建成

    虽然秦王李世民不是大唐的开国皇帝,但在大唐消灭割据势力的过程中,李世民无疑是贡献最大者。虽然当时的李世民还未被李渊立为储君,但李世民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已经严重威胁储君李建成。而李渊也意识到,李世民、李建成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激化。因此在东突厥扣边大唐时,李渊便接受了李建成的请奏,让李元吉成为平叛东

  • 专家打开李建成墓,墓上刻的55个字,人们才看清唐太宗的为人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李建成

    历史如同一本巨大的书,里面记录了人类的繁华与沧桑,记录了无数英雄的传奇故事。其中,唐太宗李世民便是一位卓越的统治者,其辉煌的成就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由于李世民争夺皇位的行为,素来备受争议,直到专家打开李建成墓,墓上刻了55个字,才使人们真正明白李世民的为人。我们

  • 玄武门兵变后,李建成太子妃守寡50年,2013年才确定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雪雪细说标签:李建成

    玄武门兵变后,李建成太子妃守寡50年,2013年才确定身份!当年宣武门事变的发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所谓成王败寇不过如此,太子中了秦王的埋伏,李渊把权力交给秦王,在这之后秦王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悉数杀害,但是却绕过了其中的一位太子妃。这位太子妃姓郑,名观音,当时之所以被赦免,是因为她华油身孕,而且之后

  • 西安发现李建成墓志,仅有55个字,揭开李世民不为人知的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一颗小土豆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大家都知道他是唐高祖李渊长子,唐朝开国太子。后来在玄武门事变时,李建成一家被李世民杀害而李建成有五个儿子(次子李承道、三子李承德、四子李承训、五子李承明、六子李承义)也一并遇害。而在一千多年之后,李建成的墓被盗,经过警方的排查,最终在2012年警方终于破案,并且追回了被盗的珍宝。当时李建成的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的亲信都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三读说史标签:李建成

    公元626年,爆发了震惊历史的血腥夺权事件——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当场被射杀,死伤众多,这一年距大唐刚建朝仅仅8年。618年,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所杀,各地群雄并起,隋朝早已分崩离析,李渊趁势称帝,封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唐朝刚建立之初国内尚有雄踞陇西的薛举、

  • 魏征曾让李建成杀了李世民,李建成却顾念手足之情,结果就悲剧了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李建成

    自古以来,好多皇帝为了衬托自己与别人不同都会不断的丑化他的竞争对手,哪怕竞争对手已经死去,这种做法也仍然没有停止。唐朝第一个太子李建成就是这个苦逼的人。李世民为了烘托自己的才干与帝王之相,他一直在贬低自己的哥哥平庸无能,如果不是长子的身份怎么会轮到他做太子。可怜的李建成被贬得一无是处,仿佛活着就是错

  • 李世民把李建成五子全部杀害,为何李白会说自己是李建成的曾孙?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李建成

    李白是文学的天才,政治的白痴!李白自称李建成曾孙这件事,十有八九为杜撰,造这个谣的人也是猪油蒙了心,竟然将这种帽子扣李白头上。不过,李白如果真的是李建成的野曾孙,说不定他真敢给自己的墓碑上写个“李建成曾孙”。李建成何许人也?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长子,同时也是皇帝钦定的太子。如果按照剧本来走的话,李建成

  • 敦煌出土墓碑,揭开玄武门之变真相,学者:难怪李建成被轻易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建成

    众所周知,唐太宗乃是我国历史上属的上号的一代明君,但是他上位的手段却一直为历代史学家所诟病,毕竟杀兄灭弟、逼父退位这种事儿,在崇尚三纲五常的古代,的确是够离经叛道。因此有很多人对那个被天命之子的弟弟打败的太子李建成十分同情,他虽然没有李世民优秀,但是也不是庸才,又有着嫡长子身份的加成,最后居然落得一

  • 玄武门之变发生前夕,李建成已经收到消息,为何不做防备而前往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之败,败在他当断不断,败在他优柔寡断,败在他妇人之仁,这或许也是他的命数使然。从世民后来的成就来看,李世民确实比李建成更适合当皇帝,一代帝王哪能像李建成那样婆婆妈妈?所以,李建成才会在“玄武门之变”中一败涂地,不仅将眼看便要到手的皇位送给了李世民,还丢了性命。李建成输得一点也不冤,输得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