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原本的唐太宗不应该是李世民,而应该是李建成

原本的唐太宗不应该是李世民,而应该是李建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事如烟 访问量:679 更新时间:2023/12/10 23:22:38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会二世而亡吗?这个问题,相当于在问李建成究竟会不会成为一代合格的帝王。

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一代英主,在他任内实现了“贞观之治”,就连伟人毛主席也曾盛赞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这样的帝王。但是,如果不是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如果不是李世民中途突然夺权,后世的唐太宗就应该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长子,太宗李世民的兄长。作为长子,他被父亲李渊寄予了厚望,故而取名“建成”,有"建功立业和成就伟业"的意思。

隋文帝完成国家的大一统后,杨广成为了隋朝的第二代君主,史称隋炀帝。在他登基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而清理了一大批的功勋和旧贵。

当时,作为关陇士族的代表和隋朝的外戚,唐国公李渊长期被杨广所猜忌和提防。但是,在李渊的韬光养晦和蓄势不发之下,隋炀帝还是对他委以了重任,在军事重镇太原担任太守。

由于隋炀帝的好大喜功和刚愎自用,刚刚立国不足四十年的隋朝就显现出了一系列的危机。面对遍布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割据叛乱,李渊尽管也心有所动,但却长期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处于观望和摇摆之中。

到了617年,作为长子的李建成终于坚定的意识到,隋朝灭亡已经是不可避免。如果李家不能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势必将会抱憾终身,只能继续寄人篱下。

于是,李建成多次劝说父亲早做决断。他详细分析了当今的天下形势,分析了李家目前的实力和优劣条件,终于说动李渊在太原起兵。

起兵后,李家名义上还继续拥护隋朝的统治,只反对隋炀帝但不反对隋朝,他们以“保隋爱民”为旗号迅速壮大自身实力。

在攻取长安的过程中,李建成身先士卒,在军前临危不惧,逐渐赢得了士兵和将领的拥护。作为父亲,李渊也非常欣慰,多次赞赏李建成“文武俱佳”。

唐军进入长安后,李渊尊杨广之孙杨侑为新帝,而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改年号为“义宁”。之后,李渊受封为唐王,李建成被授予了尚书令的职务。

不久后,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父子所斩杀。此间,李建成多次劝进李渊称帝皆都被他拒绝,直到隋帝杨侑主动禅位,唐王李渊才在长安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唐,建元武德,册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在李建成的一路成长壮大中,他与二弟李世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事实上,李世民也是一位优秀的皇子,他在大唐的建立过程中的确战功卓著。不过,中国封建传统的“立嫡立长”制,使得他在与李建成的争斗中逐渐处于了下风。

眼见父亲李渊越来越信任李建成,而李建成的太子位也越来越稳固。不甘心只做秦王的李世民决心孤注一掷,发动军事政变夺权。

626年,李世民在暗中准备齐备后,悍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大哥李建成斩杀。就这样,时年仅三十七岁的李建成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甚至于,继位后的李世民为了洗刷自己的黑历史,将李建成抹黑成了一个荒淫无耻和道貌岸然的小人。

李世民在皇位逐渐稳固后,才开始为兄长李建成平反,先是追封他为息王,赐谥曰“隐”。到了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又追封李建成为皇太子,史称为“隐太子”。

标签: 李建成

更多文章

  • 李建成死后,他的儿子女儿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有6个儿子4个女儿外加1个遗腹子共11个孩子,626年6月初4,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大唐皇宫却有一场腥风血雨。这一天改变了历史。通往权力的路上总是鲜血淋漓,而帝王之家注定充满杀戮,即便父子之间、亲兄弟之间也不例外。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三人一母同胞,原本应该兄友弟恭

  • 明明李世民手握兵权,手下人才众多,为何李渊妃子投奔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李建成

    在李渊的所有儿子中,李世民的势力无疑是最大的。当时的皇亲国戚与地主贵族们都知道,李渊虽然是皇帝,但是他不怎么管事,再说了,他的年纪也大了,儿子们也崛起了。因此,寻找潜力股,并依靠潜力股做大自己,就是唐朝初年,大家积极做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身在后宫的李渊后妃们想做的一件事。就当时的情形来说,潜力价值最大

  • 李世民比李建成厉害上百倍,为什么李渊不愿意把皇位传给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李建成

    唐高祖李渊,本是隋朝臣下,后来率兵推翻了隋朝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而到了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上,李渊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虽然自古长子继承父业,但是李世民跟随李渊戎马半生,立下汗马功劳,更得人心,也更有才华能力。那为什么李渊不愿意把皇位传给李世民呢?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李渊原本为隋炀帝臣

  • 揭秘:还原真实的李建成,其实并不比李世民差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李建成

    要说文治武功,李世民在所有的帝王中肯定可以排进前三。他手下谋士如云,猛将成群,开创了“贞观之治”,从此盛唐便在人们心中,成为了一个巅峰。相反的,他的大哥李建成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是一个,阴险狡诈、好吃懒做、荒淫无度的小人。其实,真正的李建成并非如此 。当初太原起兵之前,李建成就暗中联络英雄豪杰,并连同裴

  • 李建成文治武功真的强于李世民?对比以后着实打脸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李建成

    近几年不知道是吹的什么风,很多人都喜欢给历史人物翻案,看过最有意思的一个观点就是李世民黑了两个明君——杨广和李建成。杨广虽然是做了一些利于后世的事,但他老子给他留下那么丰厚的家产,被他短短几十年就给败光了,就凭这一点,明君他就称不上。李建成虽然也称得上文武双全,但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很多人说李建成的军

  • 一直被历史抹黑的 “太子李建成”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长子,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西南)人,祖籍赵郡隆平(今邢台市隆尧县)。历史上的李建成性格怎么样?真实的李建成为人豁达宽厚,心存仁义,处世为人都可以说是厚道的好人!历史上的李建成才能怎么样?李渊起兵之初,李建成与李世民分别在河东、晋阳招募

  • 李安远投靠李渊,李建成多次引诱拉拢失败,李世民铁杆支持者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李建成

    唐初右武卫大将军李安远,曾经被李建成多次拉拢,无动于衷,始终如一支持李世民,是李世民铁杆支持者!李安远家世显赫,心路历程复杂,经历丰富,他的高祖父:李俨,大将军、北魏秦河凉三州刺史、河南郡王。曾祖父:李辩,字僧养,北魏镇西大将军、河州刺史、陇西郡公。祖父李和,开皇初年(581年)担任柱国。父亲叫李彻

  • 长歌行中李长歌是李建成的掌上明珠吗?

    历史人物编辑:工人小光哥标签:李建成

    在长歌行当中李长歌和李建成是什么关系?这两个人之间他们是父女的关系,李长歌虽然是一个女孩子,但是从小都被当做是接班人的标准来进行培养。她不光是武功非常的高强,而且她在计谋方面也很出色。李长歌她的武功和计谋其实都是李长歌的二叔教的。在电视剧的一开始,李长歌就展示了自己。即使是一个非常具有娱乐性质的蹴鞠

  • 魏征:辅佐太子李建成、李承乾,册封郑国公

    历史人物编辑:励志小龙说标签:李建成

    643年,魏征病榻前,李世民将9岁的嫡女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叔玉。魏征死后,李世民便取消婚约,还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的荣辱,就在君王一念之间。魏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册封郑国公。历史上,魏征名气大,主要是因为他敢于“犯颜直谏”,充当李世民“圣君”形象的点缀,而不是处理政务。早年魏征家境贫困,却不从事

  • 太子李建成、李世民争斗得那么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达人不凡标签:李建成

    在玄武门工作中,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在靖王李世民精心伏兵太极宫时,李建成早已得到了密报,可为何他还敢依旧大摇大摆进入玄武门?关于唐太宗李世民,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古代前史中最出名的皇帝之一,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一代天骄,假设给前史上的400多位皇帝排个位,李世民位列前五没有任何人有定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