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真正的输家却是大唐!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真正的输家却是大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宠物小星球 访问量:2992 更新时间:2024/1/4 13:29:15

曾经一段时间,网络上把一个叫玄策的唐朝人炒翻了天,说他“一人灭了一国”,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这样一个牛人而无比自豪。

1

据《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记载,生卒年不详的王玄策,是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曾四次出使印度(一说三次)。

公元647年,王玄策被唐太宗任命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一起,率30多人再次出使印度,不料遇到印度人闹内讧,整个印度几乎全陷入战乱,使团除正副使者,其他人全部被杀,王玄策和蒋师仁被关了起来,后来得到戒日王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帮助,才逃了出去。

若是别人,也许首先想的是回朝廷复命,但他没有这么做,他想报仇。

仅剩两人,又手无寸铁,如何报仇?他的办法是借兵。

于是,他们二人一路北上,渡过甘地斯河,越过新都斯坦平原,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尼泊尔,其借兵。

那时的尼泊尔已臣服吐蕃,而自从成公主嫁给吐蕃王后,吐蕃的关系与唐朝不错,王玄策便凭此向尼泊尔借兵,借得七千骑兵,又向吐蕃借了千把人,加上传檄附近唐朝的藩属国,让他们出了一些援兵,总共弄到手的,大概有万把人,王玄策自任行军总管,任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报仇去了。

2

拼凑起来的军队虽然是乌合之众,但在王玄策手里,个个成了虎狼之辈。

王玄策采用“火牛阵”,在阿罗那顺(天竺叛臣)的都城茶博和罗城外旗开得胜,击溃对方数万大象兵,然后使用云梯、抛石车、火攻等所有能用的手段,对守城不出的阿罗那顺发动猛攻,几天后,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阿罗那顺弃城而逃,王玄策率军猛追,阿罗顺那逃入中印度。

王玄策继续追击,发誓“尽灭印度”,阿罗顺那逃向东印度,被分兵而至的蒋师仁活捉。

王玄策处理好各邦国事务后,押着阿罗那顺回国述职,唐太宗大喜,授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这场复仇之战,《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中的记载(翻译):王玄策出使天竺,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兵以对抗玄策。王玄策身边跟从的骑兵只有三十人,不敌,弓箭用尽,都被抓了。诸国给唐朝上贡的东西都被抢了。王玄策偷跑成功,走到吐蕃,借精锐一千二百人,找泥婆罗国也借了七千余骑。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率领两国借的兵进发到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敌军,斩首敌军三千余级,敌军落水溺死者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而逃,蒋师仁追击抓到了阿罗那顺。俘虏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于是天竺震惊恐惧,俘虏阿罗那顺,中印度亡。

3

灭掉中印度后,由于东印度帮过中印度,王玄策还想把东印度也灭了,东印度王尸鸠摩吓尿了,送了牛马万头及许多弓刀缨络财宝,诚恳地承认错误,表示今后一切听大唐帝国的,愿意臣服,王玄策这才饶了他。

故事到这里却没完,这只是上集,下集更“精彩”,因为在这一集里,王玄策把唐太宗李世民也给“灭”了。

他抓的俘虏中,有一个名叫那迩娑婆寐的印度和尚。

这个和尚可了不得,是印度著名的方士,自称有“长生之术”,王玄策把他抓回来,有利用他讨好皇上的意思——皇上富可敌国,对天竺国的珍奇宝物可能毫无兴趣,但他肯定也想长生不老。

所以他一回到长安,就对李世民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臣给您带回来一个宝贝。李世民说啥子宝贝,能吃吗?吃了能上天吗?

王玄策说也许能。然后把那个天竺方士献给李世民——臣说的宝贝,就是他。

这能吃吗?李世民疑惑地看看对方,就算你是唐僧,朕也不是妖怪呀。

这个方士说,我当然不能吃,但我炼的丹药却能吃,吃了就能长生不老,陛下您看,小的都200多岁了。

那你不是人,简直是天神啊!

立即把他安排在最好的宾馆,命他炼制丹药,还派了一个高官,兵部尚书崔敦礼,专门管这事——朕的这个宝贝,就交给你了,一定要让他吃好喝好伺候好,要啥给啥。

4

崔敦礼派人,按这个“天神”开出的药单,到全国各地去采集,一些怪药异石,大唐没有的,就派人到婆罗门等国去找。

据《新唐书·天竺国列传》记载,这个天竺方士确实与众不同,他炼丹所用的水,不是一般的水,而是“法水”,是从一个石臼中流出来的,出水的地方有石象人守护,而且水有七种颜色,或冷或热,能熔化草木金铁,至于人手,更不在话下,入水即烂,要用死人的头骨,才能把水舀起来。

炼丹用的药材,又是什么呢?其中之一,是一种名叫“咀赖罗树”的树叶,叶子的形状像梨,生长在深山的崖洞中,洞里有巨大的毒蛇把守,人是无法进去的,进去必死无疑,得到此叶的办法,是用方头箭射击树枝,让树叶落下来。

当然了,这种记载是不可信的,只能当神话来看,只是为了说明材料的获得,多么来之不易。

但据其他史料记载,这个天竺方士给李世民炼的丹,主要原料是水银、硫磺、砒霜等,每一种都有剧毒。

一炼就炼了几个月,终于炼成了。

正好一年前,李世民患了神经性头痛,吃什么药也没用,也许这玩意儿管用——既然能使人长生不老,那么也能包治百病。

没想到,吃下去后,病情反而更重。

罗迩娑波寐说,这就对了,这才是应该有的现象,说明药在起作用了,陛下您应该加大剂量,作用会更明显。

李世民便加大了剂量,结果严重中毒,次年五月暴亡,年仅51岁。

害死李世民的那迩娑婆寐却一点事也没有,很快被放回国。

5

实际上,若要较真,这场PK,唐朝才是真正的输家,理由很简单:王玄策无论打了多大的胜仗,也没占领印度一寸土地,印度仍然在印度人手里,他们所损失的,不过是一点有限的人力物力。相反,由于没了印度的制衡,高原王吐蕃便成了唐朝后方的大患。

更重要的是,堂堂大唐帝国的老大、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竟被其一个也许只会信口开河的方士,不费吹灰之力害死,其损失之大,绝对不是一场胜仗所能抵消的!

因为李世民的治国才能、虚心纳谏的胸襟,以及对人民的仁慈(从不横征暴敛),在中国四百多个皇帝中,即使算不上NO.1,NO.2、NO.3还是算得上的。

而事实证明,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一个王朝的兴衰,与老大的个人素质,具有很大的关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规律:老大行,那个王朝便行,老大不行,那个王朝肯定不行。

标签: 王玄策

更多文章

  • 大唐神人王玄策,天竺:大唐文官都这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劲松历史标签:王玄策

    李世民:“爱卿出使天竺可还顺利?”,王玄策:“以后出使不了了,人我给打了,东西都给您抢回来了”,李世民:“?”。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又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印度)。恰逢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动所有军队以拒王玄策。跟随王玄策的

  • “五代十国”之“上源驿事件”,李克用如何死里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李克用

    简介公元884年,发生了“上源驿事件”,当时李克用差点被朱温搞死,整个逃的也比较狼狈,靠着十三太保李存孝的超神发挥,一路将李克用救了回来。朱温谋杀李克用未遂,揭开了两个军事集团长达40年之久的争斗。“上源驿事件”的起因与经过公元884年五月,李克用带领沙陀军追击黄巢,一路从河南到山东,这黄巢在前面跑

  • 李克用是沙陀族,为何却打着复兴大唐的旗号争霸?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李克用

    古代,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经常爆发战争。民族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不过,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系非常好,甚至以汉族正统自居,李克用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他是沙坨人,但是一般的史书却把它当作汉朝统治的维护者,而他是沙陀族,为何却打着复兴大唐的旗号争霸呢?从敌人变成朋友的李克用在最初的时候,李克用并不

  • 晚唐李克用是怎样把一手好牌一步步打烂的?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李克用

    作者:熊猫哥天上掉下的馅饼李克用和项羽一样,自认为有贵族血统,讲义气又嗜杀。人送外号“飞虎子”,因为一只眼失明,看起来更加凶狠。沙陀族人,本姓朱邪。唐懿宗时期,他的父亲朱邪赤心跟随剿灭庞勋起义有功赐名李国昌,所以这个家族从此开始姓李黄巢攻入长安。北地将军陈景思收罗沙陀族和吐谷浑族散兵一万人前往长安。

  • 李克用给儿子留下三支箭,让他报三箭之仇,李存勖用了15年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李克用

    公元908年,晋王李克用因病去世。临终之际,他将儿子李存勖叫到了床前。李克用颤颤巍巍的拿出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并告诉他要帮自己杀掉三个仇人。李存勖问父亲:“是哪三个人?”李克用不禁陷入沉思,然后跟李存勖讲出了事情的原委。李克用说:“第一支箭,我要你杀掉刘仁恭。当初他带人进攻幽州失败,来太原投奔于我

  • 朱温最怕的并不是李克用,而是这个“戏子”

    历史人物编辑:玉兔侃史标签:李克用

    朱温也算是一介枭雄,先是跟着黄巢起义,后来黄巢起义被勤王打败后,这厮见形势不妙马上叛了黄巢归了唐。唐僖宗这个傻缺还高兴呢,以为得到了一个大将,还赐名全忠,可哪知这是养了一只狼在身边,全忠的名字赐的还真够讽刺的,唐朝就毁在了这个忠字上,唐僖宗泉下有知还得气死一回,你忠,你忠个你妹啊你忠啊,你最不忠了。

  • 拥有李唐正统旗号的李克用,如何让朱温称霸中原局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李克用

    不论是残唐系列演义还是正史,朱温跟李克用都没有办法比。李克用自己骁勇善战,也有周德威,石建塘,十三太保这样的战力,特别是李存孝,更让英雄黯然失色。而朱温出身寒门,在黄巢手下,比不上葛从周、尚让、孟绝海,这样超级猛将,只能算二三流大将。可能感觉自己被黄巢手下猛将如云的光辉掩盖,朱温自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 沙陀战神李克用带兵南下,数次救援李唐王朝,为何依旧遭到排挤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李克用

    我们读历史的目的只有一个,继往开来。作为晚唐时期比较著名的藩镇,李克用的沙陀军团算的上是最有战斗力的一个了。当年落榜的书生黄巢,回到家乡以后,成为了一名包工头,他带着弟兄们放弃了伟大的工程事业,转而投向了造反之路。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造反运动,几乎动摇了晚唐的根本,长安城被攻陷,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沦为了

  • 黄巢起义为什么失败?因为李克用太猛了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李克用

    大家好,今天“仍帅说”讲一讲中晚唐系列的第十四集:黄巢起义的失败简单来说,如果没有李克用,黄巢起义不会这么快被镇压下去。黄巢起义下面我们细说一下。880年十二月,黄巢占领长安,建立政权。唐朝当然不甘心,纠集军队围攻。当时黄巢的势力范围,东到华州,西到周至。南到蓝田,北到同州。黄巢在长安被围住,但是形

  • 德才兼备的贤宦,辅佐李克用父子成就霸业,为复兴唐室奋斗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李克用

    说起历史上的宦官形象,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影视剧中阴阳怪气的反派宦官们,或者是东汉十常侍、明代王振、刘瑾、魏忠贤这种奸恶大太监的形象。但其实历史上也不乏清正开明,颇有才干的好宦官。而在唐末五代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宦官,辅佐李克用父子两代成就霸业,为复兴唐室操劳到人生的最后一刻,可谓是德才兼备,令人感动。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