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镇元大仙为什么跟孙悟空结拜为兄弟?

镇元大仙为什么跟孙悟空结拜为兄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巨昕宇 访问量:4955 更新时间:2024/1/4 14:32:39

大家看《西游记》,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情节,那就是拥有人参果,并且法力高强,地位超然的镇元大仙为什么会跟孙悟空结拜为兄弟?《西游记》中,跟孙悟空结拜的也就是孙悟空当妖怪时候的六个兄弟,而且他这几个兄弟在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以后再也没有来见过孙悟空,哪怕是来送顿饭也没有。

镇元大仙就愿意跟这样的孙悟空结拜为兄弟,他到底为了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西游记》中镇元大仙的介绍:

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这段话说明了镇元大仙的地位资源,首先地位很高,混名与世同君,而且后来他的两个弟子还曾经炫耀过:“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镇元子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为此其弟子还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了我们的香火。是家师诌佞出来的。”镇元子是地仙之祖,所以敬天“礼上还当”,敬“天地”可能取其和谐。他在道家的位置与玉清、上清、太清平列,或者在“三清候补”之级。

除了地位,镇元大仙还有别人没有的资源,那就是人参果,这人参果虽然跟蟠桃有一样的功效,但是却比蟠桃更加珍贵,蟠桃虽然有九千年一开花,九千年一结果的,人参果只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但是人参果一万年才只有30个,闻一下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可见比蟠桃珍贵的多,物以稀为贵嘛,而且疗效也很好。

既然镇元大仙有这么高的地位,又有独特的人参果资源,为什么不选择孙悟空师傅的唐僧结拜呢?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得意弟子,这次不过是来历练下的,而且曾经有过一面之交。

其实,这都是镇元大仙深思熟虑过的,并不是冲动做出的决定,促使镇元大仙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孙悟空是个实力派

孙悟空是个实力派这就不用多讲,大家也都清楚,大闹天宫十万天兵没办法抓住他,最终还是太上老君偷袭得手,抓住以后玉皇大帝也无法奈孙悟空,太上老君炼了孙悟空八十一天还是给他逃脱了,就连后来的如来佛祖也无可奈何,只能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那么,既然孙悟空本领这么大,跟镇元大仙比呢?孙悟空当然是打不过镇元大仙的,从镇元大仙两次轻松抓住师徒四人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镇元大仙也奈何不了孙悟空,从孙悟空两次在镇元大仙面前逃脱也可以看出,还打坏了镇元大仙的油锅,就连镇元大仙也说:

“这个泼猴,着然无礼!教他当面做了手脚!你走了便罢,怎么又捣了我的灶?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砂弄汞,捉影捕风。罢,罢,罢!饶他去罢。且将唐三藏解下,另换新锅,把他扎一扎,与人参树报报仇罢。”

孙悟空主动送上门来解救师傅唐僧,镇元大仙又说:

“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闻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那,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你莫弄神通!”

由此可见,镇元大仙虽然可以轻松的抓住孙悟空,却困不住孙悟空,所谓高手都惺惺相惜,所以镇元大仙并不是为了打败孙悟空,而只是为了能够救回人参果树。

2孙悟空有孝心

忠孝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看中的品质,而孙悟空恰恰就有其中的一个好品德,那就是孝心,原著中当镇元大仙要用龙皮编的七星鞭打唐僧时,两次都是孙悟空代替唐僧承受的,在第二次镇元大仙还夸奖孙悟空:“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也有些孝意。既这等,还打他罢。”

因此,镇元大仙通过这个事情认定了孙悟空的孝心,一个有孝心的猴子品质不会差到哪里去。

3孙悟空有人脉

为什么说孙悟空有人脉呢?我们要这样看这个问题,孙悟空推到了人参果树,孙悟空是没有办法救活的,否则孙悟空不会跑,镇元大仙也是没有办法的,不然就不会一定要让孙悟空还他人参果树,而孙悟空说自己有办法救回果树,镇元大仙才说:“你若有此神通,医得树活,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说明镇元大仙对于孙悟空的品性和本领已经了解,这也是救回人参果树的最后办法,如果救回来,那就是孙悟空的人脉厉害,而且镇元大仙默认孙悟空找人帮忙也是孙悟空的本领,当然值得结拜。

以上三点,就是镇元大仙要跟孙悟空结拜的主要原因。

有人说,镇元大仙有这么高的地位,怎么会有这么多想法呢?那必须的,虽然地位高,不代表不用理会人情世故,而且故事的开头就能看出来,镇元大仙是个情商很高的神仙,镇元大仙在去赴元始天尊的宴会的时候交代两个仙童用人参果树招待唐僧,两个仙童表示不理解,镇元大仙解释道:

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只是见过一次面,传了一次茶,镇元大仙就要用人参果去招待,看中的还是唐僧的地位,由此可见镇元大仙的情商高,也就解释为什么跟孙悟空结拜了。

说句题外话,有本书叫《西游记后传》讲述了师徒四人取经后的故事,相信很多人看过这个神剧,里面的孙悟空成为了万佛之祖,也间接的证明了镇元大仙的眼光。

标签: 镇元大仙

更多文章

  • 西游记中,唐僧前世金蝉子,地位究竟有多高?镇元大仙心里最清楚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金蝉子

    在《西游记》中,唐僧前世就是金蝉子,金蝉子就是如来佛的第二弟子。有意思的是,金蝉子转世九次,转世为唐僧只是第十次。可能有些小伙伴不知道金蝉子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金蝉子只是一个名字,不是佛菩萨。但是跟着如来佛修炼那么久,差不多可以成佛了。但是成佛并不是那么简单,要经历各种磨难,只有来之不易的才会被珍惜

  • 西游记中,为什么金蝉子修炼十世,都无法修成正果?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金蝉子

    在《西游记》中,金蝉其实就是一只小金蝉。这只金蝉见证了如来成佛的全过程,对如来非常敬仰,成为了如来的第二弟子。如来成佛时,坐在菩提树下。菩提树上正好有一只金色的小蝉。还有一只玉兔,被如来所救。玉兔初拜如来为师。论如来的大弟子,金蝉子的姐姐。这两位是如来第一批大弟子,但也是最不净的弟子。西游记中有这么

  • 唐僧前世金蝉子,实力究竟有多强?如来佛祖为了降伏他,不敢硬战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金蝉子

    在《西游记》中,唐僧的前世是金蝉子,但是没有提到金蝉子是怎么来的。因此,关于金蝉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金蝉子是第一个住在灵山上的。众所周知,如来曾在菩提树下修禅悟道。经过六年的打坐,他终于成佛了。而金蝉子,在这棵菩提树上,一直陪伴着如来悟道。如来成佛后,收金蝉子为徒。后因金蝉子藐视佛陀,

  • 镇元子吃了金蝉子一杯茶,为何就回敬两个人参果?你看茶里泡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金蝉子

    (蜗牛看西游第3349期)文/蜗牛说起西游记中食物,最让人垂涎的恐怕就是人参果了,这果子,每隔三万年才能长出几十颗,不仅长相奇特,而且吃了还能长寿,据说光闻闻就对身体大有益处,虽然蟠桃也有吃功效,但是估计也就比普通的桃子大点和甜点,跟人参果比起来,毫无吸引力。当年镇元子知道唐僧要路过他的地盘时,就算

  • 唐僧是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金蝉子身份的?这封信早就泄了密!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金蝉子

    (蜗牛看西游第1479期)文/牵着蜗牛散步不少粉丝问蜗牛,唐僧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是金蝉子转世啊,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唐僧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如来二徒弟,金蝉子转世。但是他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争议却很多。书中有明确交待的,也就是官方认证,是在他取经成功之后,如来对他讲——“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

  • 金蝉子转世之谜:唐僧肉真能长生不老吗,孙悟空大闹天宫或藏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金蝉子

    文:大红少(作者原创授权)话说如来点化一只小虫子,以二弟子金蝉子之名,假托东土十世转生成人,再以地藏王的化身到灵山成佛,以完成教化众生的目的。这才是佛教准备了五百年的取经大业的中心思想。有点曲折啊,不过没关系,如来这招叫做金蝉脱壳,只是没想到他居然真的找一只蝉来充当!蝉也在五虫之内,只是没有九窍,是

  • 金蝉子只敬了镇元子一杯茶,为什么却换来他两个人参果?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金蝉子

    中华历史文化的长河奔流不息,从未断绝,延绵上下五千年之久的中国历史,可能是最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东西,正所谓大浪淘沙始见金,所以在经过不断的历史沉淀之后,古代先贤们所留下来的一些经典的东西开始被我们接触和了解。相比于唐诗宋词,汉赋元曲,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应该就是明清时期的时代精华,小说了。那时候的小说质

  • 灵山成佛的是金蝉子而非唐僧?得知背后原因,网友集体沉默了

    历史人物编辑:萌趣爱生活标签:金蝉子

    人,从默默无闻的平凡之辈走向最终的大胜利,这一段历程,绝对是坎坷的,即便是神仙,他在修仙之路上也是历经重重艰难困阻,西游记里面的玉皇大帝,可是修炼了数千次大的劫难,一共修炼两亿多年才得以坐上三界之主的宝座。到西天去成佛,照样是要经历诸多劫难,而我们常说,佛渡有缘人,西天的佛祖常会善心大发,去帮助一些

  • 金蝉子为何会被佛祖贬下界?白毛老鼠精的哭诉透露:也许犯了色戒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金蝉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就是说,要想维持一般的社会秩序,就一定要有相关的规矩和规定,否则就会造成社会的动乱,早从原始社会开始,部落之中就已经产生了相关的规定,到了奴隶和封建社会,这些规定进一步完善。《西游记》作为古代神话最经典的一部小说,即使在这部小说的设定之中默认了人神鬼的同时存在,但依然是

  • 原来是这位神仙抹掉了金蝉子的记忆!难怪唐僧打死不敢上无底船!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金蝉子

    (蜗牛看西游第1439期)文/牵着蜗牛散步在原著第一百回,如来面对取经回来的唐僧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也就是说,唐僧前世是如来二徒弟金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