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天祥被忽必烈杀害后,他的妻女结局如何?

文天祥被忽必烈杀害后,他的妻女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境界大天下 访问量:4420 更新时间:2024/1/18 21:12:14

早在文天祥被害之前,他的妻子欧阳氏,以及两个女儿就被送往了元宫,过着为奴为婢的悲惨生活,而这一切,身在狱中的文天祥并不知道。

毕竟,自从文天祥与家人失散后,他已经三年不知道妻女的音讯了。

直到后来,为了劝降文天祥,忽必烈逼令文天祥之女写信与他,而收到信的文天祥这才知道,妻子欧阳氏,以及两个女儿柳娘和环娘,如今被囚在元宫里为奴为婢。

得知自己的妻女境况如此凄惨,文天祥也是悲怆不已,泪水连连。

而在不久之后,也就是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文天祥便被加害,临刑前,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那么,身为文天祥妻女,是因何被囚在元宫,另外,文天祥遇害之后,身为弱女子的她们,能保住性命吗?

这一切,还得从公元1256年,文天祥高中状元时说起。

二十一岁,高中状元,却仕途坎坷

文天祥原本不叫这个名字,他的本名,为文云孙。

公元1236年,文天祥出生于江西庐陵,史载,文天祥自幼便生的眉清目秀、相貌堂堂,长大后更是玉树临风。

说得简单点,文天祥就是一个大帅哥。

不仅帅,重要的是他极为聪慧,并且,还特别仰慕忠臣,曾经他面对学宫中那些谥号带“忠”的乡贤画像,就不无钦佩的说道,若不能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枉为男子汉。

到了文天祥21岁时,他凭借真才实学,一路过关斩将,成功于当年高中状元。

而他的试卷,被当时的主考官王应麟评价为“忠心肝胆好似铁石”,就连宋理宗阅完其试卷后,也连连称赞,说文天祥“乃宋之瑞也”。

至此,文天祥踏上了仕途,然而,极为顺畅的开始,并不代表能一直顺畅,在他接下来的仕途生涯中,充满了一个又一个的坎坷。

甚至,用一句“艰难为官”来形容都不为过。

先是在1259年,时值蒙古大军南侵,朝臣一片慌乱,当时宦官董宋臣趁势就提出建议,让宋理宗抓紧迁都,以避蒙古军锋芒。

而对于这个建议,百官明知不妥,但惧怕董宋臣,无人敢提出反对意见。

唯有当时担任宁海军节度判官的文天祥,在得知董宋臣建议迁都后,愤而上书,指出董宋臣此举乃是祸乱人心之举,同时他还请求宋理宗,诛杀董宋臣,以安定人心。

要知道,当时的董宋臣深得宋理宗恩宠,且在朝中权势极大,就连宰相丁大全等人,都与之同流合污,故而很少有人敢上书直言董宋臣恶行,更别提要求宋理宗杀掉董宋臣了。

但是,文天祥就敢,他丝毫不畏惧董宋臣的权势。

不过可惜的是,这份建议,并未被宋理宗采纳,并且,文天祥也为此第一次丢掉了官职,通过这件事,让他对当时南宋官场的黑暗,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但这并未改变文天祥的初心,在不久后,他又被用,并且官至刑部侍郎,而此时的董宋臣不仅依旧逍遥自在,并且官位也升了好几级。

但文天祥依旧还是向宋理宗上书,逐一列举董宋臣的罪状,而最终,他的这些奏折,再一次被宋理宗忽视。

不仅如此,文天祥也被外派任职,并在之后不久,第二次被罢官免职。

如果文天祥是一个圆滑的人,那么他吃了这两次“亏”之后,理应也变得圆滑才对,去当一个官场“老油条”,以保住自己的仕途坦荡。

但是,文天祥并不是这样的人,他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他的人生信念,不允许他这么做。

因此,在他三十七岁那年,他第三次丢掉了官职。

这次丢掉官职的原因,是因为得罪了权相贾似道,贾似道当时假装自己患病,上书请求宋理宗批准他致仕,实际上他这么做,只不过是想借此要挟宋理宗,以对他升官封赏而已。

当然,宋理宗并没有批准贾似道致仕,而这件事传开后,正直的文天祥对于贾似道的做法十分不满,便起草制诰对其进行讽刺。

结果,贾似道在得知后,极为恼火,因此就安排了台臣张志立,罗织了一系列罪名,对文天祥进行弹劾。

最终,文天祥又一次被罢免。

此时的文天祥,已近不惑之年,按照古人的平均寿命,说人生已过半也不算为过,但却一而再再而三的遭遇仕途坎坷,这要换做一般人,恐怕早就灰心丧气,自此“躺平摆烂”了。

但是文天祥没有,而属于他的高光时刻,也即将到来。

散尽家资,率军勤王

公元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为知赣州,在任上,他“治郡持节,廉明有威”,深得当地百姓爱戴以及好评。

而此时的南宋,正面临蒙元的猛烈攻击,就在当年九月,奉忽必烈之命,蒙元大将伯颜率军大举入侵,并在当年十一月,攻下复州(今湖北天门),之后又在十二月,在丁家洲之战中,击溃宋廷主力,也就是夏贵之军。

此战,导致宋廷实力大损,主力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另外,在此战前后,南宋治下多地望风而降,总之就是,南宋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到了次年,即1275年,伯颜已率大军逼近临安,而奄奄一息的宋廷上下一片哀嚎,不得已之下,宋廷发出诏令,号召天下兵马前来勤王。

但尴尬的是,勤王诏令发出之后,响应者寥寥,毕竟在当时大部分看来,宋廷已然是日暮西山,就差一口气了。

而身在赣州文天祥,在收到朝廷的勤王诏书后,却没做任何犹豫,第一时间,想尽一切办法开始动员能动员的力量。

他先是委托同僚陈继周召集郡里的义士,又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络士卒等,而经过一番号召,文天祥居然集结了多达万余人的勤王队伍。

由此可见,当时南宋民间愿意保家卫国的情绪,还是极其高涨的。

不过,人集结完毕后,却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吃喝,要知道,这一万多人每天人吃马嚼,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耗。

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国家舍身忘死,但总得吃饱饭才能打仗吧。

而此时的朝廷,自身已经是焦头烂额,无暇自保之下,哪里会去管这些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义士呢?

所以,作为号召人的文天祥,必须要解决的就是这些人的吃喝问题。

最终,文天祥决定,拿出自己的所有家资,全部充作军费,而这个举动,随即就遭到了他的好友强烈反对。

其中一个好友就问文天祥,你散尽家资前去勤王,精神和气节值得肯定,但是,如今的蒙元大军战力之凶猛,远不是你集结的这些人所能对抗的,到时候,你很有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还会丢掉性命。

对于朋友的质疑,文天祥并未生气,而是淡然一笑说,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多年。当下正逢国家有难,哪怕我以身殉国,也要报效国家,而有了我的影响,相信更多的人都会加入这场保卫国家的战争中来,到那个时候,我的愿望就达成了。

正所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敢为天下先,应该就是文天祥想表达的意思。

就这样,散尽家资后,文天祥带着万余个愿意为国家、为家园而战的义士,踏上了艰辛的勤王之路。

不过,就在文天祥抱着以身殉国之志,抵达临安后,却被南宋朝廷直接泼了一盆冷水。

他向朝廷上书,洋洋洒洒提出了不少针对当下形势的建议,但结果,朝廷压根不采纳,甚至当时还有人认为,文天祥的建议过于疏阔,难以实行。

时议以天祥论阔远,书奏不报。---《宋史》

并且,当时宋廷已经打定主意想要议和,甚至还把文天祥委任为和谈使者,让他去和伯颜交涉,商议和谈事宜。

原本抱着保家卫国之心前来,如今却要当一个所谓的和谈使者,这如何不让文天祥气愤?所以,文天祥决定,虽说一时半会没能上战场,但在谈判桌上,也势必要据理力争。

果然在不久后,文天祥与伯颜在谈判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伯颜本意是想迫使南宋全员投降称臣,但没想到来了文天祥这么一个硬骨头。

而文天祥也丝毫不畏惧气势汹汹的伯颜以及蒙元大军,在现场据理力争,甚至直接表示,愿意为自己的国家,战至最后一刻。

而他这个强硬的态度,惹怒了伯颜,随即,伯颜便下令,拘禁了文天祥这个硬骨头。

幸运的是,在之后不久,趁着伯颜放松警惕,文天祥以及其门客逃了出来,并且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来到南方,在这里,反抗外族旗帜,被不愿屈服的文天祥再次举了起来。

当时经右丞相陈宜中以及大将张世杰等人的推举,把时年8岁的赵昰推上了皇位,即宋端宗,此时,时间已到1276年。

在此之后,以同都督职出掌江南西路的文天祥,再一次号召人马收复失地,并且在他的努力之下,收复了江西多个地方。

而就在文天祥积极收复失地之际,他的家中,却发生了一个让他十分悲伤的事情,他的两个女儿死了。

文天祥的子女

文天祥一生,一共有一妻二妾,正妻为欧阳氏,妾则分别为颜氏以及黄氏,这三位妻妾,共为文天祥生下了二子六女共八个子女。

而在1277年四月,当文天祥的弟弟文壁,将文天祥的家眷送到文天祥的身边时,却只送来了他的三个妻妾,以及六个子女。

其中两个女儿,因路上颠沛,不幸染病,最终夭折。

这件事让文天祥十分悲伤,但当时的局势,容不得他悲伤下去,因为还有很多人需要他,因此,他只得将家人安顿之后,再一次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

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一走,再也没有和家人见过面。

当时,虽说文天祥所率领的部队取得了不少胜利,但随着蒙古大军攻占了福建等地后,整体形势愈加艰难。

并且,小皇帝宋端宗也随着张世杰以及南宋大军去往广东,这就导致,文天祥的部队,成了一叶孤舟。

时间一长,文天祥的队伍逐渐也开始人心涣散,毕竟连朝廷都跑了,不得已之下,文天祥只得带着越来越少的队伍,与蒙古军队打“游击战”。

到了1278年,宋端宗病逝,7岁的宋末帝赵昺被拥立登基,而经张世杰等人商议,最终赵昺与南宋仅有的军事力量去往崖山。

而这里,将是南宋的末路。

最终,在1278年年末,由于部将背叛投敌,导致文天祥被俘,而在被俘虏之前,文天祥不愿受辱,急忙吞食龙脑,以求速死,但却没能成功,最终还是被蒙古军带走。

而就在文天祥被俘虏之前,他的母亲以及他的大儿子已然病逝。

至于文天祥的其他儿女,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其中文天祥的小儿子,以及四女儿和五女儿均死在乱军之中。

这么一来,也就仅剩文天祥的正妻欧阳氏,以及两个小妾,还有两个女儿,而这五人,则在1277年年末时,被蒙古军俘虏。

被俘虏之后,五人一并被送入蒙元宫中为奴为婢。

但这一切,文天祥丝毫不知,毕竟当时因为战乱导致音信全无,包括在他被俘之后,也不知道自己的家人儿女是死是活。

而更让文天祥痛苦的是,在他被俘之后,曾亲眼见证了南宋的最后一刻,也就是崖山海战,眼见自己的国家最终灭亡,同时又看到宋军将士跳水殉国,这更加剧了文天祥内心的痛苦。

对此,他哀叹道,崖山之败,亲所目击,痛苦酷烈,无以胜堪。

但让他痛苦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在之后,忽必烈为了劝降文天祥,逼令文天祥之女柳娘写信,并交到了文天祥手上。

直到这一刻,文天祥才知道儿女的境况,但却是在知道家人死的死,丢的丢,活着的人则是为奴为婢的情况下。

而对于女儿柳娘的来信,文天祥很快明白了忽必烈的用意,其就是想通过这封信让文天祥知道,只要愿意投降,那么家人就可以团聚。

但是,文天祥做不到,他不愿为了个人而放弃气节。

最终,他忍痛写下《得女儿消息》,其中,更是带着心如刀割的情绪提到,“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

一句“痴儿莫问今生计”,已然表明了文天祥抱的是必死之志。

之后,忽必烈又亲自前去劝降,而文天祥依旧不为所动,期间他敬佩文天祥的气节,曾有意想将其放了,但因群臣阻拦而作罢。

最终,在1283年,文天祥遇害,年仅47岁,而在在他临刑之前,留下了传颂至今的绝笔。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

史料记载,当时忽必烈在同意处死文天祥后不久,又马上后悔,随即赶紧下诏阻止,但可惜的是晚了一步,文天祥已经被害。

文天祥妻妾子女的结局

对于文天祥妻女的结局,正史上记载的并不多,仅知道在文天祥死后,忽必烈允许文天祥正妻欧阳氏为丈夫收尸。

不过,据部分考证,欧阳氏以及其两个女儿,分别随元廷的公主下嫁。

其中,欧阳氏在1298年,得到了元廷公主恩准,得以退休养老,最终回到庐陵,比你高在1305年病故。

另外,文天祥的两个女儿,也就是柳娘和环娘,在分别随着元廷的公主下嫁后,一个于欧阳氏病逝数年后也去世,而另一个,则大约是在1340年前后病逝。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人随着公主下嫁,依然是作为婢女的身份,所以,文天祥的这两个女儿,一直到病逝,均没有嫁人,更没有留下后代。

而除此之外,文天祥的儿子都已夭折,不过他还有一个养子,是在他被害之前,他的弟弟文壁把自己的次子过继给了他,取名为文升,他在元朝建立后,还曾出任过奉训大夫、集贤院直学士等职,最终于1313年病逝,享年45岁。

至于文天祥的两个小妾,即颜氏与黄氏,自从被俘至元宫后,便再无任何记载。

小结:

文天祥之死,可以称得上是“山河顿即改色,日月为之韬光”,虽说他并没有能力挽狂澜,但他的不屈气节,却让后世多有赞赏,比如同为忠臣的大明于谦于少保就赞赏文天祥为“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而他的这种精神也激励了后世无数人。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忽必烈禁止孙子与好友饮酒,好友想出一妙计,将洗澡水变成酒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忽必烈

    在蒙古帝国的的历史上,很多大汗都非常喜爱饮酒,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经常出现大汗因为酗酒而耽误了朝政,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就是因为过度饮酒而去世的,而元朝的第一位皇帝忽必烈晚年也因为酗酒而导致病痛缠身。虽然忽必烈晚年也经常酗酒,但是当时他已经意识到了酒精所带来的危害,在他的长子真金去世之后,忽必烈迫切

  • 文天祥曾向忽必烈提一个投降条件?忽必烈无法接受,才将他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忽必烈

    大英雄文天祥是我华夏千古伟人,他从没有提出过要投降。这段时间,有人为了赚取点流量,博取眼球,想抹黑文文山,简直是痴心妄想。我注意到,有人胡扯说文天祥根本不想死,说他也想投降的,只是死要面子,只要忽必烈满足一下,给他个台阶,他就降了。还有人说,文天祥本身并没那么高尚,他也想求生的,是他的朋友王炎午写《

  • 仅此一位历史上的奇女子:一生曾与二帝二王二可汗做过夫妻的传奇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奇皇后

    在中国历史上,绝色的女子不少,风流的佳人很多,能左右历史进程的巾帼英雄也历历可数,但能凭借自已的美色,博得二个朝代二位皇帝,二位草头王,二位突厥可汗赏识,并与之同床共枕的女人,恐怕除了隋炀帝的萧皇后外,就没有第二个了。萧皇后是历史上一位奇女子,曾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总是让那些君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 元朝奇皇后本是高丽人为啥撺掇皇帝妥欢帖睦尔攻打故国高丽?

    历史人物编辑:不会动的汽车标签:奇皇后

    元朝最后一位皇后是奇皇后,蒙古名字叫肃良合·完者忽都,原本是高丽人,高丽王朝大贵族总部散郎奇子敖的女儿,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的第二任皇后。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奇氏生于高丽幸州(今属韩国京畿道高阳市),幼年以贡女身份被献给了元廷,最初为奉茶宫女,侍奉元惠宗。奇氏美艳动人,很受元惠

  • 史上第一奇皇后:从小到大都没牙齿,嫁给皇帝后,牙齿才长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奇皇后

    这个奇皇后,主要奇在她的独特发育现象,哪家孩子不是从小长乳牙,然后进入换牙期,然后变恒牙?即使孩子患有疾病出牙迟缓,也没听说过嫁人后才长出牙齿的吧?然而中国历史上真有这样的异事,还因发生在皇后身上被写进了史书,皇后名叫杜陵阳,记载来自《晋书》。中国历史上的知名皇后不少,随便数数就有吕雉、卫子夫、长孙

  • 异国奇皇后,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灭掉母国,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奇皇后

    封建社会的帝王,拥有高高在上统治者的地位,而他身边的皇后一定也是人中龙凤,并且出生于名门望族才可以担任。皇后不是一般女子可以当的,皇后是皇帝的唯一结发妻子,不仅要胸怀天下,而且德行情操都要高尚,在必要时还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皇后也是随意不能够更换的,妃子如果想晋升为皇后,不但需要皇帝同意,而且还要满

  • 她是中国历史上的奇皇后,唯一一位外籍皇后,逆袭之路可以拍一部韩剧!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奇皇后

    在历史上,奇皇后真真切切的存在,她不是电视剧中虚构的人物。她是元朝最后的皇帝元顺帝的第三任皇后。与元顺帝生有一子,即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即北元昭宗)。这位奇皇后,原是高丽人奇子敖女儿,出生于高丽幸州,也就是现在的韩国朝鲜。以高丽贡女的身份被献上于元廷,入宫服役。她不仅长得美丽,还十分乖巧伶俐。奇皇后

  • 外国女进入中国后宫,32年成为唯一外国皇后,奇皇后究竟哪神奇?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奇皇后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皇权与美人的风流韵事,总能给我们产生美好的想象,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不渝浪漫。而我们观史书,则更多的是“国破家亡梦方醒,原来红颜是祸水”的批判和“楚腰纤细掌中轻”的荒唐。今天我们要说到的,便是一位挣扎于权力倾轧下红颜美女——奇皇后。奇皇后,高丽人,出生于13

  • 历史中真实的奇皇后,从宫女到皇后,究竟是巧合还是预谋?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奇皇后

    从唐朝新罗大战后,新罗便向唐朝俯首称臣,而且每年都要向唐朝帝国进贡美女。到元朝的时候,新罗也演变成了高丽,但是这种进贡美女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才被终止,每年不止一次进攻,而每次进贡的美女大部分都是奴仆。当然,也有例外,如果运气好的话,也可以翻身做主人,比如,奇皇后就是其中的一位。奇皇后曾经还被韩国拍

  • 蒙金战争时宋朝对和蒙古联合十分谨慎,故拖雷迂回时宋朝不允借道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拖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便不断进行对金国进行攻击,后来金国扼守潼关,以开封为依托,凭着黄河与蒙古对峙。在这之前的宝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临终前遗言借宋道攻金之计:“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