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外国女进入中国后宫,32年成为唯一外国皇后,奇皇后究竟哪神奇?

外国女进入中国后宫,32年成为唯一外国皇后,奇皇后究竟哪神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汪家兵 访问量:1530 更新时间:2024/1/16 17:02:5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皇权与美人的风流韵事,总能给我们产生美好的想象,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不渝浪漫。

而我们观史书,则更多的是“国破家亡梦方醒,原来红颜是祸水”的批判和“楚腰纤细掌中轻”的荒唐。今天我们要说到的,便是一位挣扎于权力倾轧下红颜美女——奇皇后

奇皇后,高丽人,出生于1315年,后来成为了元顺帝的皇后,因其为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一位外国皇后而广为人知。

在封建制度森严的古代,统治阶层往往都很重视血统的纯正,这种血统论更是在清朝发挥到了极致,奇皇后作为一个外邦人,又是如何冲破层层阻碍摘得皇后的桂冠呢?

奇皇后究竟是有高贵的家世使元顺帝不得不封其为后呢?还是因为有奇特的的个人魅力令皇帝神魂颠倒呢?奇皇后,竟是怎样神奇的一个人,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的人生经历。

首先,我们来澄清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奇皇后并不是因为出身过于神奇,被称为奇皇后,而是因为她出身于髙丽的一个奇姓官吏之家。

奇皇后的祖籍是在高丽一个叫做幸州的地方,曾祖允肃,是崔忠献的亲信,奇皇后的父亲叫做奇子敖,为荫补散员,是一个低级官吏。

奇氏家族兴于祖父允肃,但高丽崔氏政权被推翻后,奇氏家族受到影响进入低谷期,后来奇皇后被封为元后,奇氏家族重新兴盛,但由于奇氏家族多行不义,被高丽王族剿灭。

奇皇后幼时家世不高,但却自小敏而好学,拥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为日后干预政事埋下了伏笔。除此之外,奇皇后还烹得一手好茶,当时元廷上层普遍喜茶,元顺帝尤甚。

奇皇后被引荐入元廷,主要是因为当时元朝与高丽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贡女制度,这种制度产生于蒙古入侵高丽时期。

当时元丽战争频繁爆发,高丽就是今天的韩国,如此我们便容易高丽为何处于不断求和又反复反悔的状态,贡女在最开始便是由于战争元军对高丽女子的掠夺。

最开始的时候,贡女地位卑下,大多被配婚给南宋投降的军人,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后引起元廷注意,要求非名门贵女不可,奇皇后就是此时被选入元廷侍奉元顺帝。

奇皇后在家族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知书达理的贵女,即使不愿背井离乡,却也碍于元廷的强势不得不遵从。

此时的奇皇后,还是一位单纯善良且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女孩,此时的她还不知道,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

至此,奇皇后传奇的人生拉开了帷幕。

入元后,奇皇后在宫中担任奉茶宫女一职,因其聪明伶俐,元顺帝很快便注意到了这位元廷中的美人,且颇为喜爱。

但是好景不长,太平王燕铁木儿之女答纳失里皇后也注意到了奇皇后,并且因为嫉妒而屡次陷害奇皇后,或鞭打或诬陷。

很难想象,在日后贵为皇后的奇氏在元廷竟受过如此委屈,在当时,皇帝虽然宠爱奇皇后,但碍于太平王燕铁木儿势大,即使皇帝之尊,也不得不隐忍。

坎坷不幸的命运不仅在折磨着奇皇后,却也锤炼了奇皇后的品质,生活将其变成了一个坚韧却也充满野心的奇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答纳失里皇后的兄长涉嫌谋反,答纳失里皇后一族势力就此衰微,而后答纳失里皇后因为藏匿塔剌海被伯颜杀,奇皇后命运迎来转机。

答纳失里皇后去世后,元顺帝想要立奇皇后为后,但是遭到以伯颜为首的守旧势力的阻挠,伯颜在元廷坚定的维护元世祖留下的祖训,反对高丽女子作为元朝的皇后。

伯颜势大,元顺帝只能就此作罢,立伯颜忽都为新皇后,但奇皇后却不肯善罢甘休,奇皇后是天赋很高且极富野心的一个女人。

奇皇后要成为皇后,而朝中大臣脱脱要扳倒伯颜,二人利益一致,结为联盟,脱脱扳倒了伯颜,成为新任丞相。

伯颜被流放后,己经生下皇子的奇皇后终于被立为第二皇后,住在兴圣宫,由于新皇后伯颜忽都为人敦厚,所后宫实权被奇皇后把持。伯颜忽都去世后,奇皇后被册封为皇后。

成为皇后的奇氏再也不是当年刚入宫的单纯的小姑娘了,她不仅认识到了权力的重要,还拥有了获得权力的通道,即作为太子生母,可以通过儿子获取权力。

此时的奇皇后,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奇皇后虽然封后道路略显坎坷,但是元顺帝几次三番的立奇皇后为后,这说明奇皇后的为人处世方面必定有吸引人的地方。

作为妻子,她规劝丈夫不可骄奢淫逸;作为母亲,她让儿子接受儒学并跟随丞相学习。

奇皇后在为人处世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此收到元顺帝的独宠便也不足为奇了。

喜蕾教授认为,奇皇后可与汉代吕后、清朝慈稽太后相提并论,是元代政坛化及元代文化史上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人物。

奇皇后作为地位卑下的高丽贡女,可以做到皇后,除了元顺帝的宠爱,还有高丽籍宦官势力,比如朴不花和高龙普,奇皇后很快控制了元宫内廷。

元顺帝晚期耽于享乐,不理政事,奇皇后抓住机遇,先是与脱脱结为盟友扳倒了伯颜,后脱脱与奇皇后利益相左,便设计铲除了脱脱。

脱脱死后,元廷党派之争更加激烈,使得本就颓唐的元廷更加混乱。

奇皇后成为皇后之后,开始提拔家族,奇辙官拜政丞,其他奇氏子弟也都得到了封赏,除此之外,奇皇后还借元顺帝的名义稽查高丽百官,并差遣高龙普掌控高丽宫廷。

此时,高丽境内亲元势力达到了顶峰。

俗话说,盛极必衰,在此情况下,高丽高层感受到了危机,如果王权再衰落下去,高丽真的就会被元廷内属化了。

于是,高丽国内两党相争,最终王权胜利,奇氏家族被剿灭,奇氏家族就此消失。

奇皇后得知消息后,曾差遣军队为家族复仇,却失败而归,后来明灭元,元顺帝即使逃亡也依然带着奇皇后,不幸的是,在逃亡路上,奇皇后病逝。

奇皇后传奇的一生,就此落幕,令人叹惋。

奇皇后的一生,是玩弄权术、充满野心却又传奇的一生。

不是她造成了元的灭亡,但她的玩弄权术的行为却促就了元丽的混乱局面。

历史的年轮滚滚前行,我们都是挣扎在历史洪流下的芸芸众生,奇皇后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也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了。

标签: 奇皇后

更多文章

  • 历史中真实的奇皇后,从宫女到皇后,究竟是巧合还是预谋?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奇皇后

    从唐朝新罗大战后,新罗便向唐朝俯首称臣,而且每年都要向唐朝帝国进贡美女。到元朝的时候,新罗也演变成了高丽,但是这种进贡美女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才被终止,每年不止一次进攻,而每次进贡的美女大部分都是奴仆。当然,也有例外,如果运气好的话,也可以翻身做主人,比如,奇皇后就是其中的一位。奇皇后曾经还被韩国拍

  • 蒙金战争时宋朝对和蒙古联合十分谨慎,故拖雷迂回时宋朝不允借道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拖雷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便不断进行对金国进行攻击,后来金国扼守潼关,以开封为依托,凭着黄河与蒙古对峙。在这之前的宝庆三年(1227年),成吉思汗临终前遗言借宋道攻金之计:“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

  • 她是大蒙古国皇太后,拖雷的正妻,她的四个儿子最后全部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拖雷

    导语:“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句话对于当代倡导平等自由的女性而言无疑是不可能做到的,但这却是古代女人必须遵守的规定,如果她们不愿意那就是不忠不孝,而且会受到众人的唾弃,一生也不会幸福。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的地位一直是低于男子的,那时候倡导男子为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都

  • 成吉思汗四个儿子有多牛?每人建立一个国家,拖雷家族出了4个王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拖雷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并没有衰落,反而继续走上扩张的道路。传到忽必烈手中时,“大蒙古国”的版图达到巅峰,横跨欧亚大陆,包括现在的中亚,东亚,西亚,东欧,最西到达莫斯科,与波兰接壤,最南到印度河,最北达到北极圈。如果不是遇到了台风,说不定忽必烈把日本也收入囊中了。但是,这个时候的“大蒙

  • 拖雷身后的逆袭,告诉我们娶对老婆真的是个很重要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拖雷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拖雷是两个从小玩到大的好安达(兄弟),而当郭靖离开蒙古之后,天资一般的郭靖却靠着黄蓉这个贤内助,最终走上了人生的巅峰。郭靖黄蓉的爱情令人称奇不已,然而书中却没有提及拖雷的婚姻,其实拖雷娶的老婆,相比黄蓉来说,更加逆天,这个女人不仅在拖雷身后抵抗住了蒙古大汗的威

  • 成吉思汗临终前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给拖雷,为何不把汗位传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拖雷

    拖雷全名孛儿只斤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成吉思汗这位叱咤草原的雄主,在死后却做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即,将大汗之位传给第三子窝阔台,将12.9万军队的大部分留给第四子拖雷,大约占80%。要知道以军事为主的蒙古国,谁手里有军队,谁就是老大。那么成吉思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成吉思汗

  • 拖雷安答死于阴谋后,蒙古帝国三巨头说:终于可以睡安稳了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拖雷

    公元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铁木真病逝在六盘山,在他死后的两年间,幼子拖雷行使着监国的大权,成为大蒙古帝国的主人。两年后,成吉思汗指定的继承人窝阔台登上合罕的宝座,随后发起对金国的战争,在拖雷击败金国主力的三峰山之战的八个月之后,拖雷神秘死亡,窝阔台才开始大刀阔斧的实行他的新政策。很多人都认为拖雷是

  • 忽必烈只是拖雷次子,他是依靠什么,最终登上了蒙古大汗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拖雷

    可能成吉思汗一定想不到,蒙古帝国的权杖,将来会交到忽必烈的手里。可能窝阔台也想不到,本来该在他子孙后代中传递的江山,最后竟然传到忽必烈的手里。成吉思汗和窝阔台当然希望,最南边那片浸润在汉文化中的肥沃土地,能够收入蒙古人的手中。尽管他们曾远征花剌子模和欧洲,但是那些地方的土地都不让他们兴奋,最让他们兴

  • 拖雷:一杯巫师送的水要了他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拖雷

    忽必烈消灭南宋,实现了国家统一,建立了元朝。元朝军队的战力之强令周边小国望而生畏,忽必烈曾派兵远征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中国的版图横跨欧亚盛极一时,他也因此成为后世人眼中的大英雄。忽必烈的父亲就是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射雕》中的拖雷铁木真共有4个儿子,拖雷之上还有3个哥哥,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

  • 大家都坚持西征,为何窝阔台坚持南征,还一定要让他儿子们去打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窝阔台

    窝阔台时期,发动了一场和南宋的全面战争。但事实上,当时蒙古朝廷并不支持发动这场战争。包括唆鲁禾帖尼、拔都、速不台等人,都反对进行这场战争。但是,窝阔台依然把这场战争发动了起来。那么,在大家反对的情况下,窝阔台为什么坚持要发动这场和南宋的全面战争呢?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唆鲁禾帖尼等人都反对和南宋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