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达为何故意放走元顺帝?常遇春很生气,朱元璋却大加赞赏

徐达为何故意放走元顺帝?常遇春很生气,朱元璋却大加赞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锌烨 访问量:2543 更新时间:2023/12/8 20:24:01

古人对“斩草除根”的理解深刻,尤其是作为一名帝王,毕竟侧卧之榻哪容他人肖想。如果对敌人心慈手软,那么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一如当年吴王夫差对越王勾践的轻视,差点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今天讲得明太祖朱元璋,其对权力的看重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

朱元璋天性多疑,尤其容不得他人对权力的窥伺,跟随他打下江山的许多有功之士便相继死于他的猜忌下。在做皇帝前,才干出众的徐达并没有将元顺帝除掉,而是故意将其放走,另一位将军常元春对此异常生气,多好的一个立功机会,谁知朱元璋竞对徐达的行径大加赞赏。

一、徐达应朱元璋之唤

按照后来的历史发展,很难有人能猜到徐达与朱元璋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小,同样出身草根,朱元璋在军队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徐达还在家里为了生计发愁。一直到徐达二十二岁时,朱元璋回家募兵,徐达立马投靠他。徐达最终靠着过人的才能成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

二、徐达初显神威

朱元璋同郭子兴等人一起谋事,办事处处受到约束,为了伸展自己的才华,朱元璋果断脱离这个组织,带领着包括徐达在内的二十四将才南下,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在集庆落脚,自号吴国公,封徐达为枢密院事,这一波人马将此地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开始漫漫征战之路。

在军事领域中,集庆这块地的地理位置不怎么美妙,东西南北几乎都有敌对势力,不但不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搞不好还会被他们来个“瓮中捉鳖”,朱元璋深感头疼,想要打开困局,就得开出一条活路,那么究竟从哪个方位下手呢,朱元璋一时还拿不定注意。

先把距离较远的南部放在一边,朱元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行径,他决定攻打势力最为强大的陈友谅。这和徐达的想法撞在了一块,陈友谅这人有谋有略,如果攻打其他人,指不定被其在背后捅一刀。与陈友谅交战过程中,另一支势力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准备当一只“黄雀”。

一定下目标,朱元璋等人便迫不及待向池州进攻,这里是进攻安庆的必打之地,安庆没有池州那么好拿下,徐达临时转攻江北,期间用了一招离间,将被孤立的安庆攻克。最终与陈友谅的队伍在鄱阳湖正面相逢,决战进行地异常激烈,在朱元璋的全力进攻下,陈友谅败兵。

二、徐达放元顺帝

朱元璋的士气正旺,那只准备做一只“黄雀”的张士诚也被消灭殆尽,不久,朱元璋便坐稳了南方老大的位置。依照朱元璋的野心,这天下势必要归入囊中,一山不容二虎,没过多久,朱元璋便有意起兵向元大都北伐,此次作战由徐达和常遇春作为主将。

元大都是元朝最后的政治势力,要将其一举拿下,徐达采取了围攻的方法。首先清除元大都周边的地区势力,待到时机成熟,全军向元大都进发,没有外援,士气不足,面对来势汹汹的军队,元大都里的将士们只好缴械投降,明眼人都能看出,徐达已是胜券在握。

元大都里坐镇的元顺帝一见情况不对,便拿起包袱准备逃跑,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人都不易突破徐达的重重包围,而元顺帝身后还跟着一众嫔妃宫女,王公大臣,他们是如何从这么紧密的围攻中顺利脱身,并且不久后又建立起北元政权呢?答案在于徐达的有意为之。

错失了立大功的常遇春听闻此事极为愤怒,古话说得好,擒贼先擒王,徐达居然放走元顺帝。徐达说了这么一番话:元顺帝做帝王的时间许久,即便落败,他对整个天下依旧有着极大的号召力,如果将其捉拿回去,朱老大想不出一个完美的方法处理他,杀或者封赏都不合适。

朱元璋知道徐达放走元顺帝后果然没有大怒,他知道徐达能够想到更深层的东西,明白这是徐达为自己做出的最好的思量,于是对徐达大加赞赏,赐予其丰厚的赏赐。徐达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次又一次为朱元璋排忧解难,并且在此后的人生中,躲过了许多人祸。

结语:从这一个小点来看徐达这人,足以看出其拥有常人难得的大智慧,作为一个武夫,心却比文臣想的还要周到,有才能并且对君王忠心耿耿的臣子,很难不让朱元璋不放心,即便是后面那个性子多疑的朱元璋,徐达在其手下也逃过了一次次的陷害、试探。

标签: 元顺帝

更多文章

  • 元顺帝撤离北京,为什么放弃据守“燕云十六州”,而退守蒙古?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元顺帝

    但凡有一点可能性,元顺帝都不会放弃燕云十六州退守蒙古,可他实在没办法了,再不跑就等着被朱元璋包饺子吧。首先,咱们来说明一下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建立了后晋,此举自然遭到了后唐的镇压,眼见兵临城下,石敬瑭为了换取契丹对自己的支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了出去,并尊称

  • 明史:元顺帝下诏讨伐王保保,徐达乘势攻克燕京

    历史人物编辑:舞者小青青标签:元顺帝

    1368年,元顺帝下诏讨伐王保保,30万元军即将进行内战,而徐达、常遇春的25万兵马已经杀向中原,明军如入无人之境。“开局一个碗,建立大明江山”,朱元璋能在元末群雄混战中笑到最后,除了拥有比刘秀、李世民更强的手腕,也跟元朝内部纷争有关。朱元璋北伐时,元顺帝还想着消灭王保保,这位元朝最后的名将与希望。

  • 元顺帝八思巴文至元通宝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元顺帝

    元顺帝,即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一生还是比较传奇的,作为一朝末帝,他上位之后对皇帝这份工作态度是兢兢业业的,而且遇到一位贤相脱脱,所以在位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想办法稳住元朝局面,缓和元朝统治阶层与老百姓的矛盾,只是元朝已经病入膏肓。因此光靠元顺帝治标不治本的政治举措只能延续一些时间,但是无法改变元朝

  • 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是个怎样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黄金岛标签:元顺帝

    影视剧中的元顺帝,是一种荒淫无度的形象。元顺帝在位35年,占据了元朝历史的三分之一,作为亡国之君,他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傀儡花瓶或者昏庸无能,任人摆布。延祐七年(1320年),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木儿出生。妥欢帖木儿出生时正值元仁宗驾崩之年,此后几年内,皇

  • 历史套娃?朱棣是元顺帝的儿子?元顺帝是宋恭帝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昆锅美食标签:元顺帝

    一直有谣传说,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压根就不是朱元璋的亲儿子,他亲爹其实是被朱元璋推翻政权的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蒙古人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木儿。明成祖 朱棣种种原因,八卦奇闻,说的是有鼻子有眼。元顺帝平白无故,多了一个大明皇帝的儿子,当然也乐开花。元顺帝不过,元顺帝他自己也好不了哪里去。因为江湖还

  • 常遇春状告徐达:2次放走元顺帝,朱元璋:我让他这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元顺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个性残暴、心狠手辣,但他的治国之道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明军进逼大都,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人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然而,元顺帝仍顺利逃脱,背后是有原因的。▲朱元璋的治国之道为人所津津乐道。(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

  • 元顺帝先后立过三个皇后,他最爱的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元顺帝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元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在位37年,先后立过三个皇后,在这三位皇后中,元顺帝最宠爱的是来自高丽的奇氏。答纳失里是元顺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顺帝于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日登基后,马上就将答纳失里封为了皇后。元顺帝封答纳失里的原因并不是有多爱她,而是因为答纳失里的家族势力太大

  • 明朝大将徐达,两次故意放元顺帝,为何都没有受到朱元璋责罚?

    历史人物编辑:刘懿凡凡标签:元顺帝

    徐达,是中国明朝的开国军事统帅,民族英雄。他和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元末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1368年攻入北京,元朝灭亡,朱元璋称帝,开启大明王朝。之后便势如破竹,打击元朝的残余势力。徐达一生骁勇有谋,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到明朝开国皇帝,其中的心酸也许只有自己知道,称帝

  • 设计师专访丨帜境墅装朱武:执两用中,为别墅注入传承之魂

    历史人物编辑:别人的日记标签:朱武

    在长沙设计界,有这样一位资深设计师,他凭着对空间设计的热爱和执着,呈现出一个又一个为人赞叹的设计作品,或天马行空,或精致内敛,或行云流水,他将相互冲突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之作。他是朱武,帜境墅装首席设计师、帜境墅装设计二院院长,专注设计20年,自创“圆心设计法则”,被业内誉为

  • “神机军师”朱武主动示弱,不但化解了一场危机,还顺利化敌为友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朱武

    且说少华山寨中三个头领,坐定商议,为头的神机军师朱武,那人原是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虽无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神机军师”朱武是《水浒传》中出场比较早的人物,从书中对朱武的介绍可以看出,从武功上来说,朱武的本事并不算突出,但他的优势和长处在于“精通阵法,广有谋略”,也正因此,朱武才被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