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登上大汗宝座后,忽必烈一直暗自经营着自己的地盘,培植了一大批以汉学精英为主的部下,这些人不断为了忽必烈出谋划策,妄图将其推上大汗宝座,也为自己谋一个好前程。
忽必烈在汉地实行屯田制,改变了蒙古原有靠掠夺物质过活的模式,还在各州县设立专职官员监督朝廷派来的官员,最后导致汉地上的税收,大部分进了忽必烈的口袋,引起了蒙哥的极度不满。
随后,忽必烈还建起了开平府,成立了自己的小朝廷。逼得忍无可忍的蒙哥下手了,他派出了官员以整顿经济为名,准备削弱和打击忽必烈。忽必烈面对蒙哥的强势来袭,听取了大臣的建议,率先前去蒙哥所驻扎的六盘山大帐,向大汗负荆请罪。
虽然蒙哥最后口头原谅了忽必烈,但内心却一直记挂着。1257年,蒙哥终于将不信任忽必烈的心态表现了出来,他宣布御驾亲征南宋,派出三路大军进攻,自己领衔西路军,同时,蒙哥剥夺了忽必烈征宋东路军的统帅资格,用亲信阿难答儿代替了忽必烈。
失去了东路军统帅资格的忽必烈,不得已将自己掌握的军队交给了蒙哥。不仅如此,蒙哥还在出征前,下令撤销忽必烈在汉地设置的所有政治机构。蒙哥这一招,不仅夺了忽必烈的兵权,还在政治上全面压缩了他。
退无可退的忽必烈,只好全部照做,让出了军队后,忽必烈还交出了陕西、河南等地的实际控制权,撤出了安插在各地行政机构的藩府人员,也撤销了自己一手建立的经略等一系列政治机构。在全面退让的过程中,忽必烈还受到了很多来自蒙哥亲信大臣的讥讽,令其怒火中烧。然而正是这种退让,坚定了忽必烈建立自己霸业的决心。
1259年,蒙哥出乎意料的战死在了重庆钓鱼台之战中。得到消息后的忽必烈,迅速作出了反应,坚定不移地向着夺取汗位的路上走去。
试问一句,若是当初蒙哥能全心全意信任忽必烈,忽必烈能否扶持蒙哥年幼的儿子继位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