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只是拖雷次子,他是依靠什么,最终登上了蒙古大汗之位的

忽必烈只是拖雷次子,他是依靠什么,最终登上了蒙古大汗之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吕晶晶 访问量:2863 更新时间:2024/1/19 5:51:25

可能成吉思汗一定想不到,蒙古帝国的权杖,将来会交到忽必烈的手里。可能窝阔台也想不到,本来该在他子孙后代中传递的江山,最后竟然传到忽必烈的手里。

成吉思汗和窝阔台当然希望,最南边那片浸润在汉文化中的肥沃土地,能够收入蒙古人的手中。尽管他们曾远征花剌子模和欧洲,但是那些地方的土地都不让他们兴奋,最让他们兴奋的,还是南边的那块土地。他们也相信,这块土地,迟早会落入蒙古人的手中。不过他们可能想不到,把这块土地拿下来的,是忽必烈。

实际上,忽必烈成为蒙古帝国最高统治者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成吉思汗在西征之前,就已经定下了规则,蒙古帝国的大汗之位,由窝阔台来继承。此后蒙古帝国大汗的继承权,只能给窝阔台的后代。

尽管成吉思汗当时还是有点儿担心,害怕他制定的这个规则,在他死后无法贯彻执行。但他也清楚自己的威望有多高,他的后代不可能不听他的话,他也有这个自信。所以,不是窝阔台后代的忽必烈,获得继承权的可能性非常小。

成吉思汗死后,拖雷监了两年国,接着才是窝阔台上位。既然拖雷已经监过国,又从位置上下来了,因此他再上位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之前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从位置上下来,又再上去的君王。后世也只出现过朱祁镇一个君王。但朱祁镇也是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做了这件事。

同样的,既然拖雷不可能当大汗,那么他的儿子们自然也不可能当大汗。再加上后来拖雷在攻打金国的时候,喝了窝阔台的病水去世了,于是在拖雷后代中,继承大汗之位这件事儿,就变得更加渺茫。

如果在这以后,窝阔台不发动西征和南征,蒙古帝国的权杖,确实很有可能就一直在他的后代之中传递。但是窝阔台发动了这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使得拖雷的儿子蒙哥在战场上成熟起来,并且和术赤的儿子拔都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另一边,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则和他们把关系闹僵,这就为蒙哥最后当上大汗,积累了很大的人脉。再一点,窝阔台自己钦点的继承人阔出,又在南征的过程中战死了。阔出一死,窝阔台的后代中,就没有了更优秀的人选。就算失烈门不错,但是他只是个小孩子。总之在这种情况下,蒙古的权杖,无可逆转地转移到拖雷后人蒙哥的手里。

不过,既然传到了蒙哥手里,那么就不可能再传到忽必烈手里了。因为蒙哥当了大汗,自然又形成了一套新的传位规则。也就是继承权只有蒙哥的儿子才具备。忽必烈是蒙哥的弟弟,他是没有这个继承权的。

总之,不管是成吉思汗当大汗,窝阔台当大汗,还是蒙哥当大汗,忽必烈获得大汗之位的可能性,一直都是非常小的。那么,忽必烈当大汗的可能性既然那么小,为什么他却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呢?他是如何崛起的呢?

忽必烈之所以崛起,在于他找到了两条重要的法理逻辑。他找到了两条怎样的法理逻辑呢?

我们回到蒙哥夺取大汗之位的时候。

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老天牌,成吉思汗的话,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够改变的。改变了成吉思汗制定的规则,就是数典忘祖,谁都可以群起而攻之。成吉思汗说过,大汗之位,只可能在窝阔台的后人身上传递。这句话就是法律,谁都不能改变。所以,尽管窝阔台的后代凋零,尽管拔都已经用武力帮助蒙哥解决了其他人可能与蒙哥抗衡的可能,但是有一点蒙哥和拔都都没法解决,就是蒙哥的身份不合法理逻辑。

而忽必烈就在这个时候,找到了这个法理逻辑。

忽必烈找到的法理逻辑,就是蒙哥也是窝阔台的后代,所以他有资格继承大汗之位。原来,在蒙哥很小的时候,由于窝阔台的第二个皇后昂灰没有生育,因此,拖雷就把蒙哥过继给了昂灰。尽管蒙哥并没有在昂灰那里呆太长时间,但这也意味着,蒙哥就是昂灰的养子,他当然也是窝阔台的养子。

养子也是儿子,所以蒙哥继承大汗之位,没有违背成吉思汗的遗嘱。

可以说,这条法理逻辑,当时每个人都没有发现,都觉得蒙哥只是拖雷的儿子。忽必烈在这个时候把它提出来说,大家才觉得,这话说得对呀,蒙哥原来也是窝阔台的后代呀。这样一来,蒙哥继承大汗之位,就理直气壮了。

由于忽必烈在蒙哥上位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蒙哥上台后,对忽必烈无比信任,这也成为忽必烈走向成功的基础。

蒙哥上台后,就把当时蒙古帝国最重要的事情交给了忽必烈。这件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对付西夏,对付金国,对付西域,因为这些地方都已经被蒙古人拿下来了,而是攻打南宋,或者南边这块最肥沃最美丽的土地。

这个任务,蒙哥完全交给了忽必烈。

蒙哥先是让忽必烈翻山越岭前去灭掉了大理,夺下了这个由南向北进攻南宋的跳板。接着,忽必烈回国后,蒙哥又让忽必烈总理漠南事务,把灭南宋的工作,全权交给忽必烈。于是,忽必烈把他王宫搬到了南边,重新建立了一座王宫,开始经营南方。

忽必烈在经营南方的过程中,积极汉化,对南方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原先金国的知识分子)极力网罗。而这也使得他获得了南方知识分子的信任和支持。忽必烈在南方的威望,变得非常高。以至于一说到蒙古帝国,几乎没有人想到蒙哥,他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忽必烈。忽必烈成了蒙古帝国的代表,而不是蒙哥。

那时候,可能忽必烈自己也没想过要夺取蒙古大汗之位。不过他一直在经营一件事,他觉得这件事是可以实现的。他经营的这件事,就是在南方建立一个独立王国。

在蒙古帝国的版图上建立独立王国,这不是只有忽必烈才有的想法。事实上,在忽必烈之前,已经有人实现过了。第一个实现的,就是术赤。当术赤被成吉思汗分封后,他几乎就脱离了成吉思汗,自己单干,不再参与成吉思汗的军事行动。蒙哥当了大汗后,由于感谢拔都帮他上位,因此蒙哥也让他单干,他因此也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忽必烈正是看到了术赤和拔都的成功,因此也想建立一个独立王国。

但是蒙哥是不允许忽必烈自由发展的。他开始打击忽必烈。一方面夺了忽必烈的兵权,让忽必烈成为了富家翁,另一方面,蒙哥又查忽必烈部下的账,把忽必烈的班子和队伍尽量遣散。接着,蒙哥自己领兵指挥攻打南宋的战争。

到这时候为止,尽管忽必烈已经有了气象,但是他想要当蒙古帝国的大汗,也是不可能。别说当蒙古帝国的大汗,他想单干就已经受到了蒙哥的打击,怎么还可能单干呢?

不过,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变数。这个变数就是蒙哥攻打南宋的时候,在钓鱼城被打死了。

当然了,就算蒙哥被打死了,忽必烈想要当蒙古大汗,也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他同样缺乏法理依据。

蒙哥死后,大汗之位就应该传给蒙哥的儿子,而不应该传给蒙哥的弟弟。

不过这时候,蒙哥的幼弟阿里不哥帮了他一把。

这时候,阿里不哥召开了忽里台会议,让大家推举他为大汗。也就是说,阿里不哥破坏了蒙哥制定的继位规则。既然他破坏了这个规则,忽必烈当然要反对,这就是忽必烈找到的另外一个法理依据。所以他起兵打击阿里不哥,最终把阿里不哥推翻。然后他当了大汗。

由此,忽必烈找到两条法理依据,这两条法理依据,使得原本根本不可能当上大汗的忽必烈,顺利地登上了蒙古大汗之位。

标签: 拖雷

更多文章

  • 拖雷:一杯巫师送的水要了他的命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拖雷

    忽必烈消灭南宋,实现了国家统一,建立了元朝。元朝军队的战力之强令周边小国望而生畏,忽必烈曾派兵远征日本和东南亚各国,中国的版图横跨欧亚盛极一时,他也因此成为后世人眼中的大英雄。忽必烈的父亲就是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射雕》中的拖雷铁木真共有4个儿子,拖雷之上还有3个哥哥,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

  • 大家都坚持西征,为何窝阔台坚持南征,还一定要让他儿子们去打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窝阔台

    窝阔台时期,发动了一场和南宋的全面战争。但事实上,当时蒙古朝廷并不支持发动这场战争。包括唆鲁禾帖尼、拔都、速不台等人,都反对进行这场战争。但是,窝阔台依然把这场战争发动了起来。那么,在大家反对的情况下,窝阔台为什么坚持要发动这场和南宋的全面战争呢?咱们先来说说,为什么唆鲁禾帖尼等人都反对和南宋打仗。

  • 窝阔台是法定继承人,为何他不直接登位,让拖雷先帮他监国两年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窝阔台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钦点的继承人,但是成吉思汗死后,蒙古竟然由拖雷监国两年后,才把窝阔台扶上大汗。既然窝阔台是成吉思汗钦定的继承人,为什么拖雷却要监国两年呢?究竟出现了什么事情?拖雷需要先监国,窝阔台才能上位呢?成吉思汗选继承人,可以说煞费苦心。在成吉思汗宣布决定之前,估计谁也没有想到,成吉思汗会选窝阔

  • 窝阔台为什么把江山丢了?如果他主动传位给一个人,断然不会丢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窝阔台

    窝阔台为什么把江山丢了?很重要的原因是窝阔台的后代人才凋敝,矛盾重重。如果窝阔台的后代像拖雷的后代那样,有四个嫡子,而且四个嫡子都是如狼似虎的人物,窝阔台的江山也不至于最终没人接住。不过,窝阔台也不是没有后代,他的儿子其实是非常多的。不过这些儿子都没怎么培养起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窝阔台对他的长子贵

  • 窝阔台汗国作为4大汗国之一,为何不服元朝管理?忽必烈:有世仇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窝阔台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就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机了。当时忽必烈强行在漠南召开忽里台大会,自立为蒙古大汗。完全不把漠北蒙古那帮贵族老爷们放在眼里。这事儿引起了漠北蒙古的贵族老爷们的一致反对,他们为了报复忽必烈公然推举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为新任蒙古大汗。理由很简单:忽必烈喜欢汉文化,

  • 窝阔台把宰相关进牢房又释放,宰相:皇帝必须给我道歉我才出狱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窝阔台

    宰相耶律楚材被窝阔台扔进牢里,随后又被无理由释放。耶律楚材却咬死不肯出狱,一脸骄横道:“随意抓放,把我置于何地?必须得让皇帝给我道歉!”窝阔台听后火冒三丈:“耶律楚材既然视死如归,那我就如他所愿。”耶律楚材的不配合着实惹怒了窝阔台,堂堂宰相既然连基本的君臣之道都不懂,身为臣子必须得对君主毕恭毕敬,耶

  • 窝阔台为什么宁愿传位给失烈门,也不传位给建立了大功劳的阔端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窝阔台

    窝阔台的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没有选好大汗继承人。他选了一个小孩子当继承人,结果给了他的家族内部作乱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其他宗王们从外部夺权的机会。窝阔台没有选好接班人,是因为他不喜欢他的长子贵由,却又把朝中的大权交给了贵由的母亲脱列哥那。这样一来,脱列哥那自然对窝阔台的传位很不满,于是窝阔台一死,她

  • 蒙古西征时,曾摧毁一座中亚古城,结果导致窝阔台成为最大受益人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窝阔台

    在蒙古西征期间,屠杀被征服城市的居民是蒙古军队惯用的做法,而玉龙杰赤大屠杀便是第一次蒙古西征时爆发的惨剧。蒙古帝国的对外扩张战争是十分残酷的,因为蒙古士兵常常用屠城的方式来震慑其他敌人,对于蒙古军队来说,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但是对于被征服的居民来说,则是一场灭顶之灾。玉龙杰赤曾是古代花剌子模王国的首都

  • 拖雷死后,窝阔台是怎样对待他风华正茂的妻子和四个年幼儿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窝阔台

    托雷本是成吉思汗四个儿子中最能征惯战的一个,也曾得到很多蒙古宗王和重臣们的支持,但最终还是败给了三哥窝阔台。成吉思汗临死前将四个儿子叫到身边,告诫他们一定要团结,一定要服从窝阔台的领导,然而,在其死后,四大家族之间便开始了对蒙古大汗的争夺,甚至一直持续到了成吉思汗的孙辈。一、汗位之争尽管有成吉思汗的

  • 窝阔台制定了什么制度?谁给他提了建议?采纳了谁的主张?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窝阔台

    公元1235年,窝阔台采纳了耶律楚材的建议,在括编中原户口时,按中原传统,以户为户,按户定赋,并保留中原的郡县制度。在括户的基础上,窝阔台又让耶律楚材主持制定了轻徭薄赋的中原赋役制度。窝阔台还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学习中原汉儒家文化。公元1232年攻汴京时,孔子51代孙孔元措得到耶律楚材的保护,后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