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雷全名孛儿只斤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成吉思汗这位叱咤草原的雄主,在死后却做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即,将大汗之位传给第三子窝阔台,将12.9万军队的大部分留给第四子拖雷,大约占80%。要知道以军事为主的蒙古国,谁手里有军队,谁就是老大。那么成吉思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成吉思汗是否爱第四子?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一个父亲,成吉思汗不光爱拖雷,对于其他儿子也是一视同仁。他深知权力内部夺权,兄弟相残的可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成吉思汗做出这个决定,其实站在他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成吉思汗采取了分权制衡的措施。长子术赤因为母孛儿帖被成吉思汗从脱黑脱阿手里救回来之后就怀有身孕,所以血统问题,从出生就受到部落首领的质疑。二儿子察合台虽为亲生,却显得有勇无谋,即缺乏开拓之君所需的军事指挥能力,也缺乏守业之君团结部落臣民的协调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吉思汗四子中,只有幼子拖雷和三子窝阔台被视为大汗之位的候选人。
最终,成吉思汗决定由第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第四子拖雷继承军队的大部分,其中就包括成吉思汗生前发家的斡难区和军队,可以说是嫡系的嫡系。而第三子窝阔台只继承大汗之位,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个原因就是成吉思汗的分权考虑,成吉思汗不仅是一个父亲,更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帝王。在决定后事的时候,他不可能因为个人喜恶做决定。将军队和政权分离,是保证蒙古内部团结的好办法。蒙古的大汗名义上相当于中原的皇帝,实际上有所不同。大汗在蒙古人心中是一种信仰,一种象征,分量十足。在成吉思汗时代,即便拖雷手里有军队,也不敢贸然向大汗之位进攻。
第二点考虑就是人尽其才,量才而用。拖雷无疑是成吉思汗诸子中最具备军事谋略的人,这一点上与成吉思汗很像,但是拖雷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没有窝阔台的圆滑或者协调能力。而且在西征途中,拖雷还犯过不少错误,因为屠杀臣民一度引起成吉思汗的责骂。这一点不得不使成吉思汗考虑拖雷继承汗位的正确性,以拖雷重兵在握的实力,若他继位会不会残杀兄弟?再反观窝阔台,虽然军事能力不如拖雷,但是窝阔台却很懂得团结人心,在蒙古内部声望还是很高的。这样的人是最适合当君王的,这也是成吉思汗最终决定立窝阔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