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堂堂文殊菩萨,为何差点被凡人淹死?答案在《济公传》中

堂堂文殊菩萨,为何差点被凡人淹死?答案在《济公传》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阿敏 访问量:2899 更新时间:2024/1/21 12:58:45

《浅说西游》第009期(文/焦目)

明清时期的神魔小说,首推《西游记》。目前,这本书的作者被认为是吴承恩,但实际上很多学者都持否定态度。从宋元以来,人们就开始神化、大话陈玄奘,许多人都写过西游故事,元杂剧就有很多,与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游颇为相似。

所以,一些人认为,《西游记》并非一人一时所写成。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西游中有许多看似难以理解的谜题。比如,孙悟空的战斗力为何前期看似无敌,后期却总是受人所制?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还有一个情节,看起来也很费解。

唐僧师徒来到乌鸡国时,唐僧梦到鬼王拜谒,了解乌鸡国国王的故事后,孙悟空打败青狮精,救了国王。后文殊菩萨出现,说自己当初度这位国王时,被他捆了扔在护城河里三天三夜。如来为何惩治乌鸡国国王,所以派青狮精下界,把国王丢在井底浸泡三年。

堂堂文殊菩萨,怎么会被一个凡夫俗子捆了,还差点淹死呢?他的法术呢?要知道文殊菩萨可是法力高深,连悟空见到也不敢放肆。

这个问题,文殊菩萨是这样说的:

菩萨道:“你不知道。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作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西游记》

原来是不能原身相见,所以只能变成凡僧。

可是,即便变成凡僧后没有法力,大不了变回去嘛,人间的绳子又捆不住菩萨,为何文殊菩萨一直被淹了三天呢?

原因在于他不能用法力。

要知道,文殊菩萨是带着任务来的,完不成任务就不能回去。这与当年观音菩萨点化唐僧一样,观音也是变成凡僧,直到最后点化成功,这才现出真身。

为何一定要变成普通的和尚,用法力不是能更快完成任务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在《济公传》中。

《济公传》有多种,最好的大概是《增广印光法师文》,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道济禅师……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

什么意思呢?

道济禅师其实就是济公,济公这样会神通的圣人,要想点化众人,就要喝酒吃肉。为何?这是要掩盖住其圣人的一面,显得与普通人一样,这样才能在人间常住。若是直接现身,人家都知道你是大神仙了,自然都要跟你成仙,或者天天祭拜你,很多人可能就会(迫于法力)假装变得真善美。如此一来,就不能看出凡人的心灵是否真诚了,那自然无法度人了。

这就好比周星驰版的《济公》一样,若是靠法力让九世恶人认输,恶人即便被迫低头,心里也是不服气的。不服气就会有怨气,怨气积累多了就会爆发,一旦爆发,就成了祸害。

就好像你跟朋友比赛扳手腕,朋友明明扳不过你,却使用钱、美女来诱惑你,压制你,即便赢了你肯定也不会服气的。

说白了,一切都要以德服人,而不是靠手段。

标签: 文殊菩萨

更多文章

  • 文殊菩萨的全名是什么?他又掌管着什么?你真的了解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橘子谈生活标签: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是中国佛教信仰中的一位重要菩萨,他在佛教经典中被描述为智慧菩萨,掌管着智慧、文化、学术、艺术、文字、教育等方面的事务,是智慧的象征。在中国佛教中,文殊菩萨广泛受到人们的崇敬和尊重,他的全名是“文殊师利菩萨”(Manjusri Bodhisattva)。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特别有名的一位菩萨,他和

  • 宋朝一高僧,吃猪头喝烧酒,招收女徒弟,被认为文殊菩萨化身!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称,并且著有“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论。我们常见的文殊菩萨的形象是顶结五髻,身披璎珞,手持利剑,这些装扮象征着他是佛教中的智慧之神,一尘不染,万念皆空,令人不禁心生崇敬之意。在北宋时,有一个和尚就被

  • 为何偏偏文殊菩萨的坐骑两次下凡作乱?只因孙悟空侮辱可他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文殊菩萨

    在《西游记》为了给唐僧师徒凑够九九八十一难,除了遇到一些个体经营的妖怪,一些神仙身边的童子,坐骑也粉墨登场出来露露脸,或大或小的给唐僧师徒创造点麻烦,而后出来收服后再让主导取经工作的灵山人员记到心里去,在这些妖怪中文殊菩萨的坐骑却足足露了两次脸,这又是为何呢?两度下凡为妖的青毛狮子在乌鸡国一难中如来

  • 祈愿文殊菩萨,开启孩子智慧之光!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文殊菩萨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的传承者,是父母的福星。因为菩萨在每个孩子心中都埋下了一颗福种,父母若以行善布施、广利众生的功德来浇灌种子,这颗福种便能开花结果,最终为孩子,为家庭带来福报、善财、好运。六道轮回万,唯有业随身。世人往生时,无论你是穷是富,什么都带不走。要说能带走什么,那只有业力。所以说,

  • 今日农历四月初四,恭迎文殊菩萨圣诞日!

    历史人物编辑:五台山沙棘标签:文殊菩萨

    2023年5月22日(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日。大文殊殿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天尊。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佛教圣地五台山山西五台山沙棘制

  • 兔年出生的人佩戴绿松石文殊菩萨

    历史人物编辑:黄国菊标签:文殊菩萨

    兔年出生的人佩戴文殊菩萨绿松石生肖雕刻以文玩绿松石最为常见,小兔是十二生肖之一。绿松石雕塑中经常出现俏皮可爱的小兔子。当然,兔年出生的人不仅可以雕刻小兔绿松石,还可以雕刻生肖兔的守护神:绿松石文殊菩萨说起绿松石文殊菩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骑狮子,没错,文殊菩萨上面绑着五个饼,代表五智,手持智慧宝

  • 文殊菩萨坐骑青毛狮子为何两次下界为妖?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文殊菩萨

    (蜗牛看西游第20期)文/牵着蜗牛散步一不断有西游迷问蜗牛一个问题:在整本《西游记》中,所有天上、西天的坐骑、童子什么的,只下界为妖一次,为何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精,要两次下界为妖?难道是它长得帅?还是暗藏了文殊什么私心?的确,青毛狮子精是两次下界出公差,第一次出公差更惨,被主人胯下一刀,直接成了

  • 文殊菩萨圣诞特辑:称念文殊菩萨名号有什么样的功德?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大圣标签: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圣诞特辑:称念文殊菩萨名号有什么样的功德?皆仁法师今天恭逢文殊菩萨圣诞,曾经有人问起:“师父,称念文殊菩萨圣号有什么功德呢?”籍此因缘,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在《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佛陀曾经这样说道:文殊师利菩萨有无量的神通、无量的变现,无法一一说尽。如果有众生听闻了文殊师利菩萨的名

  • 《百家姓》里“赵钱孙李”为何排在前四,和这三个国家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赵钱孙

    说起《百家姓》,大家随口都能说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些话。这个顺序是《百家姓》里面的几个姓氏,不能随便排的,都是有顺序的。不过至于为何有这样的排名,很少有人知道。我们今天看一下为“赵钱孙李”能成为《百家姓》里前四位呢?《百家姓》出现在北宋初期,这个时候北宋还没有统一天下,南方还有很多小国存在。五

  • 中国的国姓不是“赵钱孙李”,而是这个罕见复姓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赵钱孙

    如果选一个姓作为中国国姓的话,很多人会从“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大姓中选择。其实,有一个罕见的复姓更配得上中国的国姓。这个姓是“公孙”。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姓公孙。为什么中国人都姓公孙呢?这是因为中国人的祖宗——黄帝,本身就姓公孙。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炎帝只是打酱油的),是黄帝的后代。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