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常胜将军薛仁贵,为何于青海遭遇失败,几经罢官终得出山

常胜将军薛仁贵,为何于青海遭遇失败,几经罢官终得出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程彪说历史 访问量:4612 更新时间:2023/12/21 7:41:32

凌扬藻曾有言:“仁贵每战必克,名震异域,是知名将立功绝域,为敌人所畏慑,即国家之轻重系焉。”话虽如此,但战场上的胜负本来就是相对的,谁也不可能一直获得胜利,而这薛仁贵自然也不例外。

由于薛仁贵的功劳实在太过突出,麾下一些将领很是嫉妒,最终与其产生纠纷,这也导致他在与吐蕃对阵的时候遭遇失败,也因此遭到贬官的结局。好在之后又得到用,唐高宗李治仍是念念不忘他的才华,想再给他一个机会。恰好突厥可汗再次作乱,对边境地区带来极大侵扰,唐高宗李治便让薛仁贵带领军队前往解决,好在薛仁贵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成功的完成这次任务。

根据历史记载,在唐高宗统治时期,唐朝的统治疆域达到最为辽阔之时,而想要如此,那自然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为了打击吐蕃的嚣张气焰以及收复原属于土谷浑的土地,唐高宗就派遣五万大军护送土谷浑首领回归青海地区,而薛仁贵就担任行军大总管一职,全权负责这位首领的护送工作。

但除薛仁贵之外,还有一位名将之子郭待封担任副总管,此人曾经在边疆一带镇守,也勉强算是拥有着一定的经验。他实在不甘心屈居于薛仁贵之下,因此处处违背薛仁贵的命令,这也为之后薛仁贵遭遇兵败埋下伏笔。在唐朝军队即将抵达青海湖南面的时候,他们正准备赶往乌海,薛仁贵就曾对郭待封说出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乌海地区地形太过险要又多有瘴气,若是军队共同前往行军,速度会缓慢不说,或许还会遭遇全军覆没的结局。而现在驻扎的地方地形平坦,可以在这里设置两座营帐,将所有的军需物资全部留于此,并留下一万人进行守卫,他则带领一支军队迅速挺进,趁着敌人还没有准备好就发起袭击,那自然可以获得胜利。

这薛仁贵本来就是军中主将,因此他便按照着自己的部署,带领一路军队先行进步。在河口地区就遭遇了吐蕃军队的入侵,薛仁贵直接与其交战,并获得胜利收获牲畜数万余头,又带领军队重新回到驻扎地等待后援。却没想到这郭待封太过傲慢,他不愿意听从薛仁贵之前的安排,一路上带领着粮草物资缓慢前行。

等他们到达驻扎地时,恰好遇到吐蕃方面主力军队,而这郭待封自然不敌遭遇失败,所有粮草物资都被吐蕃所掠夺。得知消息后薛仁贵十分无奈,只好选择撤退。突破方面又趁胜追击,派遣40万大军对唐朝军队发起进攻,薛仁贵不敌再遭失败。无奈之下,薛仁贵只好与吐蕃首领议和,最终才得功成身退,从这之后土谷浑彻底沦陷。

薛仁贵对此十分感慨,但他平静的接受这个事实,等回到京城之后就遭遇革职。咸亨二年,高丽剩余的不轨分子竟然再次发生叛乱,而新罗政权竟表示支持。在当初与高丽政权对抗之时立下大功的薛仁贵再次被启用,担任总管一职,负责前往惩戒那些支援高丽方面的叛军以及对唐朝方面虎视眈眈的新罗人。

不知为何,虽然顺利地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但薛仁贵在回京之后却被流放到象州。在中国的正史上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记载,但新罗方面的记载却说薛仁贵在锦江口被打败。但到底事情真相如何,后世不得而知。

好在唐高宗还是十分怀念薛仁贵当初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也念想到他对国家的贡献,因此特意召见他,对他说:“以前在万年宫,如果没有你,那可能就没有我了。之后你也帮我打败过高丽,突厥等政权,这都是你的功劳,我怎么可能忘记,但是现在却有人诬告你,这让我非常遗憾。现在国家还不稳定,多地也仍旧有危机存在,你怎么能够安稳的在家中睡觉,还是重新回到属于你的地方吧。”

就这样,薛仁贵再次被重新启用,担任瓜州长史,带领一支军队前往西边守卫边疆。或许对于京城中那些养尊处优的将领来说,这是一个挫折,但是对于从小就在逆境之中长大的薛仁贵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呢?因此他格外珍惜。

他到达边疆后不久,就面临着第一个挑战。当时的单于都护府一位官员竟然背叛唐朝的统治,转而投降自称为突厥可汗的阿史那骨笃禄。他还与之勾结,侵犯中国边境,将铁蹄对准云州,薛仁贵得知带领军队前往征讨。突厥方面便派出细作打探唐朝方面的领军将领是谁,在得知是薛仁贵之后十分惊讶,还以为薛仁贵仍然被流放在外。

薛仁贵就独自卸掉盔甲,去见他们。突厥人仔细一看果然是薛仁贵,竟然纷纷下马作揖,骑着骏马逃跑。薛仁贵就趁势发起追击,最终大败突厥军队,斩杀数万人,夺取牲口3万余头,取得云州之战的最终胜利,也算是没有辜负唐高宗对他的信任。

陈懿典曾这样评价他:世皆知仁贵为唐名将,而不知仁贵精于问学。其著《周易新注本义》四卷,盖卓有经术矣。在这段字中可以看出,这薛仁贵除了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之外,他甚至还有文学方面的才华,奈何史书记载极少,导致世人也皆知其有武功,不知其有文学。

但不管怎样,这薛仁贵硬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摆脱自己的身份地位,一跃成为国家的管理阶层,这也是极为不容易的。但他本来就出生在一个没落的武将世家,这也算是继承了先辈的遗风,再次光耀门楣吧。

参考资料:

《旧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三十三》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标签: 薛仁贵

更多文章

  • 薛仁贵战功彪炳也是渣男,却辜负了两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出身贫寒,就到大财主柳员外家做工。柳家千金银环,慧眼识珠发现薛仁贵并非如此池中物,就私自西夏终身。柳员外反对这门婚事,柳银环和薛仁贵私奔到寒窑。柳银环支持薛仁贵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让薛仁贵投军求得功名。薛仁贵一走十八年音信全无,就生下了龙凤胎薛丁山和薛金莲,并含辛茹苦把儿女抚养成人。

  • 薛平贵的原型不是名将薛仁贵,而是他,此人是中国第一大卖国贼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薛仁贵

    薛平贵是古代戏曲中的著名人物。关于他的原型有很多说法。不少人认为他的原型是唐初名将薛仁贵,毕竟两人的名字非常像。不过戏剧中的薛平贵是当了皇帝的,这一点薛仁贵明显不符。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薛平贵的原型是五代时期后晋的建立者石敬瑭。石敬瑭是何许人也?他是后唐庄宗李存勖部下的将领。在唐庄宗灭后梁的战争中

  • 薛仁贵誓死效忠李世民,他的亲孙子薛嵩,为何要投安禄山反叛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薛仁贵

    薛刚历史原型为薛仁贵之孙薛嵩,由民间演绎而出,樊梨花与薛丁山的儿子,为人豪迈,以臂力骑射闻名。投安禄山叛军,累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病死。在历史上薛仁贵确有其人,一生戎马生涯,争霸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个

  • 大唐名将薛仁贵为何一生只打过这一次败仗?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薛仁贵

    唐朝初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不仅有很多著名的文臣,还有许多有名的武将,但多数武将要么只是运筹帷幄的帅才,要么就只是上阵拼杀厉害的将才,既能指挥千军万马,又能勇猛拼杀斩敌将于马下的恐怕就不多了。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的在唐初大概有这样几位:李世民、李靖、秦琼、尉迟恭、薛仁贵等。至于其他人,要么是像李绩、

  • 一代名将薛仁贵祖孙三代与大唐的恩恩怨怨

    历史人物编辑:碧云竹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唐朝开国功臣,历经武德、贞观、永徽、显庆、龙朔、麟德六朝,参与了多次战争,屡立战功,被尊为“一代名将”。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祖孙三代也经历了不少风波。他的父亲薛世雄曾被李渊所杀,他的儿子薛万均曾被李世民所猜忌,他的孙子薛崇简曾被武则天所赐死。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恩怨

  • 此人让唐朝畏惧三十年!薛仁贵都不是他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薛仁贵

    论钦陵,吐蕃大臣、将军。是藏族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祖世代为吐蕃贵族,姓薛氏。公元667年,父亲禄东赞病死后,钦陵的大哥赞悉若继任大论,执掌国政,而钦陵兄弟则把持着各地的兵权,其中钦陵负责管理吐谷浑(青海)一带。禄东赞曾到来唐朝求婚,后来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给吐蕃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

  • 灌溉农田却发现“无底洞”,考古队连挖数月,专家:薛仁贵祖坟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薛仁贵

    2017年,山西西思雅村某位农民,在自家田间进行灌溉的时候,突然发现田间某处,不知为何出现了塌陷的情况。出于好奇心该农民赶紧上前进行查看,映入农民的眼帘是一个黝黑的无底洞。随后该位农民,便将自己的发现上报给了村大队。村大队干部来到村民家,看完无底洞后,一边派村民封锁现场,一边又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当地

  • 薛仁贵的武力水平,与隋唐十八条好汉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是唐朝末年的名将,被誉为“薛将军”,其武功被广泛传颂。如果要将薛仁贵的武力水平与其他历史人物相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从历史时期来看,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武功辉煌的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武将。其中,隋唐十八条好汉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他们以勇猛善战,力敌万人而著称,其武功水平被

  • 薛仁贵的传奇一生:白袍小将以及三箭定天山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薛仁贵

    隋唐之际,天下四处纷争不断。隋炀帝在三次征战高丽都失败后,各路英雄豪杰纷纷起义。而就在这一年,薛仁贵出生了,都说乱世出英豪,我想这句话一点错误都没有。薛仁贵的这一生可谓是颇具传奇色彩。薛仁贵的祖上虽不是贫民出身,但是却也不是什么高官显贵出身,在他的父辈,虽然有过当官的时候,但是却都很窝囊,而且也都没

  • 你可能知道薛仁贵,却不知他手下还有八大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薛仁贵

    在我国古代,老百姓对历史的了解,大多来自民间文学的影响——而所谓民间文学,包括民间神话,而近代民间文学,主体上是以民间说书的讲的评书为主流。比如《三侠五义》、比如《杨家将》,都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而也因此,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民间文学里,往往处于一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唐代初年,唐朝在灭亡东突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