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军事家、政治家薛仁贵的大名,说是地球人都知道,一点也不夸张。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神,身经百战,战功赫赫,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脱帽退万敌”等诸多军事奇迹。
薛仁贵随唐太宗征讨高句丽时,为救援被敌军团团围困的唐朝将领刘君邛,他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头悬挂于马上,高句丽军观之胆寒连忙撤军,刘君邛被救。此役过后,薛仁贵名扬军中。
此后,深受重用的薛仁贵多次击败突厥、高句丽的军队。他领兵赴天山剿平与唐朝政府为敌的九姓铁勒时,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这便是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传奇。平定天山后,薛仁贵又与李勣等大军打下平壤,灭掉高句丽。如此战无不胜的神将,却在大非川遭遇了滑铁卢。神将薛仁贵的一个猪队友,害他打了一生中唯一的败仗。
神将薛仁贵的一个猪队友,害他打了一生中唯一的败仗,名将郭孝恪之子,曾做过鄯城镇守,之前与薛仁贵是平级。可是这一次,朝廷却让他做了薛仁贵的副将,感觉比薛仁贵矮了一头、惨遭打脸的他心里很不舒服。薛仁贵率领主力轻装挺进后,郭待封对自己屈居薛仁贵之下极为不满,拒绝执行薛仁贵的军令,薛仁贵前脚一走,他就违背薛仁贵“在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的命令,带领2万留守人员和全部军需物资,缓缓朝乌海出发了。按照薛仁贵之前的安排,待他占领乌海后,再派兵到大非川去接应郭待封,这样可保辎重万无一失。然而,当首战告捷的薛仁贵按原计划派兵去接应郭待封,擅自行动的郭待封由于未能与主力及时会合,在路上遭到吐蕃20万大军截击,所有辎重、粮草尽落敌手。
凌烟阁最初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二十四位开国功臣而设立的,后来历代也有一些功臣被置入凌烟阁中。但薛仁贵却一直都没有进入。薛仁贵虽勇,实际上以前从未做过主将,平辽东、战高丽、灭突厥、定天山,都是作为副将。好不容易做一回主将,却因为下属郭待封不听从命令,遭到平生唯一一次失利。所以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