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生命只要好,不要长,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就是如此

生命只要好,不要长,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就是如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明桂 访问量:2550 更新时间:2023/12/27 11:12:27

中国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就是文德皇后长孙氏,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她出生于601年3月15日,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她出身显赫,她的父亲是长孙晟,她是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父同母的妹妹。

长孙一族本不是汉人,而是北魏宗室,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我们汉人一向尊重的贤德皇后长孙氏并不是汉人。她八岁丧父,由舅父抚养,13岁与时年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

长孙氏她孝顺父皇李渊,和李渊的后宫搞好关系,争取她们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她亲自勉慰诸将士。据说起兵前,她已经准备好了毒药,如果李世民失败了,她就服毒自尽。

李世民因玄武门事变当上了太子,长孙氏就成了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后就册封她为皇后。长孙氏就成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喜爱看书籍图传,即便是梳妆打扮时也不忘诗书,成为皇后的她更是如此。这使她经常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的大臣。

唐太宗也喜欢读书,于是长孙皇后和唐太宗一起地读书,谈古论今,长孙皇后发表独特见解,对唐太宗也与朝政大有裨益。唐太宗对长孙皇后一向尊重喜欢。长孙皇后还是个女作家,写过《女则》三十卷。

长孙皇后怕外戚当权,不让自己家里的人当上有权势的官。在她病逝后,她的胞兄长孙无忌才成为朝中重臣。

有一天,唐太宗下朝回宫后,十分气愤地对长孙皇后说:“我以后一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问道“是谁惹怒了陛下?”,唐太宗生气地回答说:“是魏征。”长孙皇后换上了正式的朝服。拜倒在丈夫面前祝贺。李世民十分惊奇,问她什么这样做。长孙皇后则含笑答道:“臣妾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臣妾怎能不祝贺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更加器重魏征。

长孙皇后为唐太宗诞下三子四女。三女为李承乾李泰、李治,四女为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

虽然贵为皇后,母仪天下,但长孙皇后生性节俭,不喜奢华,所需的东西,够用就可以,她对于自己孩子的要求也也是如此。

她的长子就是太子李承乾,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东宫的日常用度。遂安夫人觉得东宫之内器物还不够,于是在长孙皇后面前屡次要求增加费用。

长孙皇后虽然也爱儿子,但并不想助长东宫的奢侈之风。她对遂安夫人说:“身为储君,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于是驳回了遂安夫人的请求。

贞观五年,长孙皇后的亲生女儿长乐公主要出嫁了,开始准备嫁妆,唐太宗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都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唐太宗欣然同意。

只有魏征对此表示反对。因为魏征认为,永嘉公主乃是长乐公主的姑姑,此举逾越了礼制。

唐太宗回宫把此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得知此事后,夸魏征能“引礼义抑人主之情”,并对他大加赞赏,还派人前去赏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听闻您很正直,如今见识到了,希望您一直保持,不要改变”。

长孙皇后对宫里的下人也十分体恤,有一次唐太宗一匹心爱的骏马突然无病死掉了,唐太宗迁怒于养马的宫人,想杀掉他,长孙皇后用一个古代的小故事举例,劝说唐太宗不要随便杀人,唐太宗听从了。

正是因为皇宫里有长孙皇后这样一个宽和明理的女主人,才能使得宫内祥和,没有任何冤屈。

这世上没有百分之百的福气,长孙皇后有富贵,有丈夫的爱,也有儿女,就是不能拥有长存。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崩逝,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十一月葬于唐昭陵。

唐太宗很是悲伤不已,遵从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

幸亏长孙皇后比唐太宗寿命短,她曾经说过:“如果皇帝驾崩在我之前,我就服毒自杀,免得我受不了权力的诱惑,成为一个专权的皇后。

长孙皇后这一生很幸福,很年轻就当上皇后,皇帝丈夫很有她,她还有那么多子女,虽然寿命短了点,但大家都说,生命在于宽度,不在于长度。生命只要好,不要长。

标签: 长孙皇后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一个李世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港湾的美食标签:长孙皇后

    通常我们都会觉得一个男人是比较来粗心的,而女人想对来说就是心思细腻之人。在李世民这样的一个少年英雄在外奋勇天下,安稳家国之时,他已经将李世民的后院搭理的妥妥当当的了。而当李世民又一次将目光放在了皇位上的时候,他已经为他做好了补充。在当初平定洛阳的时候,李渊曾让自己的妃子们搜集战利品去,但是结果却是李

  • 长孙皇后和独孤皇后,有什么样相似的人生阅历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长孙皇后

    独孤伽罗帮助丈夫开创了隋朝“开皇之治”,长孙无垢帮助丈夫开创了盛唐“贞观之治”。两人不仅得到了皇帝的专宠,成为丈夫唯一的皇后,还得到了“千古贤后”的美誉青史留名。两个天下其实是一家人,独孤伽罗是唐高祖李渊的亲小姨,论辈分长孙无垢要尊称独孤伽罗一声姨婆。隔了两辈的两位皇后,人生阅历和心路历程也惊人地

  • 她是李世民真正的红颜,长孙皇后也拿她没有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长孙皇后

    原来她才是李世民真正的红颜知己,长孙皇后拿她没办法。在国外征战的时候,他为李家招揽过一大批奇人。之后,他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将唐朝带入了一个无比繁荣的时代,让百姓过上了安定舒适的生活。李世民虽然是英雄,是好皇帝,但未必是好丈夫。其实,李世民更深情。其实李世民早年娶的是他的妻子,也就是长孙皇后。她

  • 长孙皇后的孩子大多不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妻,一代贤后,她终年三十六岁,一共生育了七个孩子,三男四女,她对丈夫的皇帝大业辅佐得很好,可是对子女的教育却差强人意,三个儿子都不贤,女儿几乎都很薄命。她的长子就是皇太子李承乾,李承乾有足疾,因为唐太宗对他的同母弟李泰过分宠爱,李泰想取太子而代之。李承乾怕因此被废,于是与汉

  • 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长孙皇后

    古装权谋剧《天下长安》还未播出,该剧讲述了隋末唐初,在群雄争斗、门阀混战中崛起的李唐王朝一步步走向贞观盛世的故事。由(舒畅)饰演的长孙竭罗,李世民的妻子一代贤明的皇后,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保护忠心的大臣,为李世民生下三子四女。文德皇后长孙氏,其名于史无载。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八岁

  • 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却不让儿女来奔丧?这个女人真的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长孙皇后

    贞观十年,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去世,但是之后便发布诏令说不让他的孩子以及公主王爷回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并不是皇上的本意,而是遵从了长孙皇后的遗愿,那么长孙皇后又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我们都知道,很多朝代都实行分封制,各个皇子或王爷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去自己的封地。而且唐朝也是这

  • 长孙皇后《女则》到底是本什么书,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观音婢生前编写了一本《女则》,容易被人误传为《女诫》。虽然都是教女性做人的道理,但这是两本内容完全不同的书。《女诫》是四大才女之一的班昭著作,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历史学家,班昭教导女儿嫁入夫家后,要懂得柔顺,处理好三大关系,敬顺丈夫、和顺叔妹和屈从舅姑,全书分为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

  • 长孙皇后为啥被李世民亲口尊称为“良佐”?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长孙皇后

    在唐朝的历史上,房玄龄、魏征和长孙无忌等名相名臣,都是备受人们赞誉的英雄人物。但是,他们的荣耀往往会掩盖掉一位同样杰出的女性,她就是被李世民尊为“良佐”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出身于一个官宦之家,她的父亲在北魏时期就是一位朝中重臣。这样的背景为她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她从小就展现出了聪慧智识、勤勉好学

  • 女中诗豪李冶:大唐第一风流女道姑的爱情史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李冶

    李季兰,幼聪慧,及长姿容美艳,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唐才子传》又有谁能够想到,自小便展露出的这一份才情和天赋,在未来成为了李冶的立身之道,亦成为埋葬她的坟墓。六岁的李冶曾对着纷繁杂乱的蔷薇爬架作《蔷薇》,全诗已无考,其中有诗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中国古代便有谶语的说法,

  • 鱼玄机的结局,李冶的结局,朱淑真的结局,自古红颜多薄命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李冶

    1、鱼玄机,晚唐诗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10岁就与温庭筠相识,当她慢慢长大后,对这位亦师亦友的词人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温庭筠受制于封建理念而无法接受这位小姑娘的情谊,并亲自给他牵线认识了当时的状元李亿,温庭筠的一番好意没想到成为了鱼玄机悲剧的开始,因为李亿已经有了正室,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