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太医为他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太医为他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昕梦倾城 访问量:2615 更新时间:2024/1/17 23:41:39

将士们的勇猛和战功无疑是国家的骄傲,然而,在战争中所受的伤害和战争的创伤往往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就像秦琼这位将军一样,曾经拼尽全力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战争却留下了无法治愈的创伤。

秦琼站在窗前,眺望着远方,心中一片空荡。他的病情已经持续了十几年,而且日渐加重。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劝他去请大夫,可秦琼只是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的病是无法治愈的,只有等待死亡的降临。

秦琼曾经为李世民立下了大功,但是这个帝王并没有好好地照顾他。秦琼深深感到自己被遗忘了,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曾经的忠诚是否值得。他感到自己像一只被抛弃的老狗,没有了任何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即便是在病榻上,秦琼也没有被李世民重视。每当太医为他送来药物,他总是毫不犹豫地让人将药倒掉。

跟随李密

秦琼出生在一个文官世家,他的祖先们世世代代都在朝廷中为国家效力。然而,隋朝末年的动荡时期,让他意识到只有武力才能保卫国家和人民。于是,他下定决心成为一名武将,为国家而战。

在战乱的年代,秦琼的机会终于来了。隋军节节败退,各地起义蜂起。秦琼没有犹豫,加入了当时以李密为首的起义军。起初,他并不是完全认同李密的理念,只是在那个乱世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出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秦琼逐渐了解了李密的为民除害的初衷,他的内心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反抗运动中,与李密并肩作战。虽然每一次战斗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但秦琼始终坚定地站在了正义的一方。

秦琼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将领,他的军事才华令人钦佩。当他得到李密的青睐时,他感到非常荣幸,但李密并不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最终还是被李渊打败。

被李渊俘获之后,秦琼的信心开始动摇。他感到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切,但李渊并不打算放弃这个人才。他认为秦琼的才华应该被更多人认识和利用,于是将他介绍给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人,他深知秦琼的价值。他带领秦琼南征北战,与敌人激烈对抗,最终赢得了胜利。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秦琼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不仅保护了李世民,还立下了不少功绩。

秦琼是一个忠诚的将领,他愿意为李世民献出自己的一切。虽然他曾经失败过,但他并没有放弃。他一直努力战斗,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在李世民的领导下,他不断壮大自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秦琼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从秦琼患病开始逐渐激化。虽然李世民一再派人前来探望,但秦琼却坚称身体实在太虚弱,不能承担征战之重。李世民心急如焚,甚至亲自登门造访,希望能够说服秦琼继续效力,但秦琼仍旧态度坚决。

最终,李世民决定派遣最擅长医术的太医前来为秦琼治病。这位太医是李世民极力挑选而来的,他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医学功底,曾经治愈过不少身患重病的名将。太医抵达秦琼府邸后,详细询问了秦琼的病情,随即开始了仔细的诊疗。

经过一番检查,太医判断秦琼的病情并不严重,只需要按时服药,就能够很快恢复健康。他仔细为秦琼开了一份药方,并嘱咐下人按时煎药、服药。李世民也特别吩咐下人,让他们每天亲自前来询问秦琼的身体状况。

可是,秦琼却完全不以为意,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并不需要外人来指手画脚,更何况李世民只是出于私心,希望自己能够再次上阵而已。因此,当太医走后,他便暗地里命令仆人将药倒掉,绝不服用。他对李世民的心机早有察觉,因此并不打算屈服。

明哲保身

自从李世民继位为帝后,秦琼就明显感觉到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以前一起奋战沙场的兄弟,现在却成了彼此间不可逾越的君臣。

李世民为了表彰那些曾经为他所效力的将领们,决定在凌烟阁上绘制一幅“功臣”画像。作为当时的一位重要将领,秦琼自然而然地被期待着出现在这幅画像之中。然而,当他亲眼看到这幅画像时,他心中的失落感与不满却如潮水一般袭来。

虽然秦琼为李世民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却只被排在了画像中的最后一位。相比之下,世南虽然没有与李世民并肩作战过,却在画像上却高居第二十。秦琼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无名的怨气,他感到自己的付出被轻视了。

当他发现自己的好友、战友蔚迟恭排在画像的第七名时,他不由得心中嘀咕:为什么自己与蔚迟恭齐名呢?不过,秦琼又转念一想,也许是因为蔚迟恭更加得到李世民的喜爱,才会被如此优待吧。

李世民是一个非常明智和有远见的皇帝。他非常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身为皇帝的他,绝对不能允许任何臣子拥有比他更高的地位和权力。因此,他对手握重权的秦琼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然而,秦琼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物。每次李世民让太医去给秦琼看病,秦琼的病情总是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让李世民非常不安。他开始怀疑秦琼是否真的生病,或者是否有别的事情在作祟。

于是有一天,李世民亲自来到秦琼的住处,试图了解他的真实病情。秦琼看到李世民的到来,立刻知道自己面临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局面。他深知李世民对自己的疑虑和不信任,所以他必须小心谨慎地回答李世民的问题。

“你的身体究竟怎么样了?”李世民直截了当地问道。

秦琼面带微笑,却不敢掉以轻心。他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平静地回答道:“吾已是不惑之年,征战多年,岁月不饶人。自然难免会有些伤病。陛下勿忧,臣子一定会好好调养。”

李世民听了秦琼的回答,心中稍微放松了一些。他知道秦琼是一个老将,经历了无数的战斗和磨难,身体的疲惫和损伤也是非常正常的。虽然他还是有些疑虑,但他还是选择相信秦琼的话,并且让他好好休养,以便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不过,秦琼也知道李世民的担忧,毕竟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功高盖主的例子,他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于是,秦琼决定称病,退隐山林,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在山林中建了一座小屋,种起了自己喜欢的花草,钓起了自己喜欢的鱼虾,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尽管他的身体并没有实际上的问题,但是他的心理状态已经开始受到了一些波动。他常常想起那些战争时的兄弟,还有自己曾经的荣耀,这让他感到非常的失落。

尽管如此,秦琼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决定。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自己的生命和尊严。他也知道,他的名声在众人心中依然很好,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秦琼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兄弟相残时,秦琼去哪儿了?

    历史人物编辑:时夏的光影标签:秦琼

    “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雄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秦琼,是当时风云际会的隋唐历史中,最为耀眼灿烂的人物,可以说,在后世的传说和当代的电视剧中,秦琼都是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然而,作为李世民忠的左膀右臂,后世的“门神”,在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的诛杀李建成、李元吉

  • 安禄山凭借什么敢跟大唐叫板,起兵夺权?三方面缘由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安禄山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在世界上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漫长历程当中,封建专制社会占据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可以说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当中,出现了很多朝代。但是因为这些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大小不一,因此对于后世的影响也不相同。很多朝代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 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他的处境特殊,不得不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爱猎奇的席晓优标签:安禄山

    说起安禄山,我们都很熟悉这个角色。安史之乱的叛乱就是由这个人领导的。但为什么他敢发动胜率很低的战争?只是因为他想寻找王位,解决这个难题。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角色的生活。安禄山(703-757),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他的父亲可能是姓康的胡人,他的母亲阿什杜德是突厥巫婆。传说他母亲多年

  • 唐朝全盛时期,安禄山为何敢起兵?只因为这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爱视界标签:安禄山

    我们都知道,早年的安禄山是根本没有造反的野心的。从奴隶到幽州节度张守珪的义子和手下,他畏惧的连饭都不敢吃饱。到开元二十八年,他出任平卢兵马使,开始进入高级将领的行列。但是,安禄山的官场生涯却顺风顺水!安禄山的野心,在这短短十数年的不断晋升中慢慢滋长。自身权力的不断膨胀再加上其他的因素综合作用下,安禄

  • “安史之乱”是必然?安禄山:造反,我是被迫的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安禄山

    唐代玄宗末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带兵发动叛乱,意图争夺唐朝的统治权,这次战争之后,唐朝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因叛军将领为安禄山与史思明,这场叛乱也被称为“安史之乱”。事实上唐玄宗对待安禄山十分亲厚,既然如此安禄山为什么还要带兵谋反呢?废黜李瑛,立李亨为太子唐玄宗立的第一位太子是李瑛,但武惠妃意图扶自己

  • 发动叛乱的安禄山,为何被他的儿子给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智超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从位于今天北京的范阳起兵,拉开叛乱序幕的。当时的唐朝,因为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武备松懈。而安禄山却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因此叛军一路势如破竹,以每天60里的速度急速南下,当年十二月便攻占了东都洛阳。第二年(756)正月初一,安禄山就在洛阳正式称帝,国号大燕,

  • 杨玉环与安禄山.李隆基艳史 及死亡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安禄山

    #媒体人周刊#今天给大家讲讲她与唐明皇的爱恨纠葛.杨玉环15岁的时候嫁给了唐明皇儿子寿王李琩.本来婚后两人过的幸福美满。可在杨玉环17岁时.她的婆婆也就是李琩的生母去世了。李琩就带杨玉环进宫面圣守孝.这一去不打紧.玄宗皇帝一眼就相中了杨玉环惊为天人。就下令让他出嫁号太真。后来就直接纳为妃子.而且是贵

  • 安禄山之死:服用金丹至失明,浑身溃烂埋床下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安禄山

    “靠山”,指依靠的势力。当时,唐玄宗十分宠幸安禄山,驸马张洎(jì)与其关系密切,一次,张洎与李白谈起安禄山。李白直言:“安禄山有谋反之心,你万万不可靠山(指安禄山),还是多靠近皇上!”不久,安禄山果然起兵反叛,而张洎却没有受到牵连。事后,张洎深有感触:“幸亏我没有靠山啊!”“靠山”一词就这样流传下

  • 安禄山已经占领长安,形势大好,为何被亲儿子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安禄山

    唐朝时期在前期发展的是非常不错的,先是有贞观之治,之后出现了开元盛世,无论是哪一个盛世,都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可是到了唐朝的中期,问题就出现了。唐朝推行了节度使制度,这让之后的唐朝出现了问题。由此说来,节度使就是唐朝的一个祸根。好景不长的是,安史之乱爆发了,这是唐朝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因为安史之乱

  • 安禄山掷木瓜,伤了杨玉环?是什么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是何人?安禄山出生西域,姓康,字轧荦山(zhá luò shān),翻译过来古突厥战神之名。安禄山的父亲早亡,母亲阿史德氏改嫁,嫁给了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所以康轧荦山改名为安禄山。安禄山会六种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而且是非常精通。开元初年,安禄山逃离突厥,到了幽州,成为唐朝名将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