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房玄龄死后,儿子结局如何?长子废为庶人,次子因谋反被杀

房玄龄死后,儿子结局如何?长子废为庶人,次子因谋反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宋晋凯 访问量:4118 更新时间:2024/1/3 13:22:46

相信了解唐朝历史的同学,应该都知道一个成语叫“房谋杜断”。

这个成语是指李世民在位时的两个功臣——房玄龄和杜如晦。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二人同心协力,传为美谈。

二人皆不是平庸之辈,在李世民征战天下,夺取皇位和创立贞观盛世的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此功臣,想必大家都会觉得,生前位高权重,死后必定荣宠不衰,而且后人也应该是永世富贵与国同休。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房玄龄和他的后人,看其结局如何?

房玄龄是实实在在的官宦之家,曾祖父和祖父都是有名的大臣,他的父亲也是隋朝时期远近闻名的大学士。

在父亲的教导下,他十八岁举进士出身,不到二十岁就被授予县尉之职。隋朝末年,天下战乱不止,房玄龄便在这乱世之中造就一番大业。

晋阳起兵后,便投靠秦王李世民。李世民感慨他的才华,他也了解李世民的雄心,二人惺惺相惜。自此,房玄龄一直跟随李世民左右,为其出谋划策,运筹帷幄。

房玄龄将自己一身才华,毫无保留地献给李世民的统一大业,李世民也对其给予十足的信任。

窦建德,灭王世充,平刘黑闼,房玄龄都尽心尽力,不仅战时充当军师,战后也负责收拢人才。

房玄龄难能可贵之处,便在于他不任人唯亲,也不独占宠信,他竭尽全力的为唐朝“当牛做马”。

许多贞观时期出将入相的人,诸如张亮、薛收等,都是经过房玄龄的举荐,才得以受到重用。

唐国公李渊在长安登基为帝后,李世民被封秦王,天策上将,房玄龄则一直在李世民身边掌管军谋政事。

之后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房玄龄和杜如晦都被调离京城。房玄龄几次私授机宜,解秦王之危机。

武德九年,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谋划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事后,李世民论功行赏,房玄龄被封邢国公。

贞观三年,房玄龄改封为魏国公,为百官之首。担任宰相期间,他夙兴夜寐,公平宽厚,世人皆称之为良相。

李世民更是将最为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次子房遗爱,其女儿也嫁给了韩王为妻。

据史书记载,房遗爱因妻高阳公主而宠惯诸婿,官任太府卿。这在唐太宗一帮女婿中可谓是凤毛麟角,可见房家之恩宠。

贞观九年,房玄龄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两年后又改封梁国公。一直到李世民亲征高丽,房玄龄都负责留守京城。

可好景不长,多年积劳成疾,累垮了房玄龄的身子。他累倒后,很多人都对他失了敬畏之心,甚至觉得这偌大个家族早晚要树倒猢狲散。

可李世民却对他更加礼遇起来,不仅派名医诊治,亲赐御膳,还亲临探望,关心病情。李世民知晓房玄龄在意家人,便在其临终之时,当着他的面擢升其子房遗爱、房遗则。

当年七月,房玄龄病故。李世民哀痛欲绝,罢朝三日。房氏一族纵然没有办法达到房玄龄生前之地位,但保持家门不衰应该不是难事。

然而,房玄龄死后,房家不仅没有保住自己的富贵,反而风波不断。

第一件事,便是高阳给房遗爱戴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据史书记载,高阳公主骄纵任性,而房遗爱却又憨直无比,二人婚后感情着实一般。

彼时,京城之中有一高僧名辩机,丰神俊秀气宇不凡,其所在寺庙刚好位于高阳公主封地,二人时常私下相会。

一日,一小偷偷窃被抓,官府查验赃物时发现了高阳公主之物,严刑拷打之下小偷供认是在辩机之处偷得。

此事随即被上报至李世民,唐太宗震怒,遂腰斩辩机,杖杀高阳身边奴婢数十。当然,这件事也是众说纷纭。

首先这件事仅仅是欧阳修的《新唐书》中记载,在《旧唐书》以及《太平御览》中,均无此记载。

其二,据史书记载,高阳和辩机二人相差十岁,更重要的是,这个偷窃案疑点重重,似有栽赃嫌疑。当然,我们后人现在也只是猜测。

房氏一族支柱实为房玄龄一人,而今房玄龄已病故,所谓人走茶凉也,若是房家能低调蛰伏或可保一世太平,然而往往事与愿违。

房玄龄死后,本应是长子房遗直继承其国公爵位,高阳公主却威胁房遗直将爵位让给房遗爱。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后,下诏斥责高阳公主,此事才作罢。

到了高宗继位,高阳公主晋封为长公主。因嫉恨房遗直未将国公爵位让给房遗爱,诬陷其对自己无礼,高宗便下令长孙无忌彻查此事。

谁料长孙无忌彻查此事的时候,竟查出一桩谋反大案,高阳公主和房遗爱涉嫌拥立荆王李元景为帝,此案牵连甚广。

当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长孙无忌想借此打击宗室力量和山东士族,巩固其关陇集团的地位。

高宗是依靠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撑腰,才得以登基的,事后必定要给予关陇集团好处,顺便还要给予当初没有支持自己的山东士族一点教训。最重要的是,要将吴王等人斩草除根。

突破点就在房家这里,以房遗爱和高阳公主为突破点,进而将吴王和山东士族囊入其中。

皇室贵胄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夫妇,还有巴陵公主夫妇,江夏王李道宗,吴王李恪皆被卷入其中,实为永徽年间第一大案。

事后,房遗爱坐罪被杀,高阳公主亦被赐死。房遗直因此事受到牵连,坐罪贬为庶人。之后,房遗直将自己一家老小都迁往铜陵,在此扎根。

而房遗爱被杀后,其儿女都被流放岭南。

房谋杜断,贞观良相。谁能想到,房玄龄死后,房家一族竟落得如此下场!如若房玄龄在世,恐怕房遗爱也不会谋反吧

参考资料:《旧唐书》《房玄龄传》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标签: 房玄龄

更多文章

  • “争风吃醋”从何时才有?原来是李世民嘲讽房玄龄怕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房玄龄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要是有一对正在热恋中的恋人,一方与其他异性有了暧昧关系,另一方就会大发雷霆、心存妒忌,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争风吃醋”,其实这个称谓自古就有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且还是出自一个有趣的历史典故,里面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和贤相房玄龄及其夫人。房玄龄和房夫人李世民在平定天

  • 房玄龄等在《晋书》中“塑造”了一个暴君,借以“反讽”唐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张欣悦标签:房玄龄

    “暴君”苻生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第二位皇帝苻生,可谓中国历史上最变态、最凶虐的暴君之一。据《晋书》卷112《苻生载记》,苻生是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三个儿子,自幼独眼,生性残暴,勇猛好杀;他的哥哥献哀太子苻苌死后,被立为太子。苻健死后,苻生即前秦皇帝位。在位期间,他残暴不仁,任意杀人——大将强怀与晋

  • 房玄龄是唐朝“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房玄龄

    在唐太宗的众多大臣中,房玄龄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我们现在熟知的“房谋杜断”一词就包含着对房玄龄谋划能力的赞扬。事实上,从唐代开始,房玄龄就受到非常多的认可。唐太宗李世民称赞房玄龄运筹帷幄,有安定社稷的大功。而在房玄龄去世之后,他更是将房玄龄的画像放在了凌烟阁功臣画像的第五位。《新唐书》中,房玄龄的形

  • 李世民命令房玄龄回家“振夫纲”,房照做后,李却哭笑不得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房玄龄

    古代的好男人打着灯笼也难找,他们有几个能做到一辈子只娶一个老婆的呢?那些只娶一个老婆的,都是家里穷。要是家里有钱,你看他要娶几个?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谋士房玄龄就是一个稀有物种,他很爱他的妻子卢氏,但卢氏就是一个大醋坛子,酸得很呐!想他房玄龄,18岁举进士,授羽骑尉,跟随李世民出生入死,是扶持李世民上

  • 房夫人虽霸道善妒,却深爱房玄龄,告诉我们恒卦“九二悔亡”之理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房玄龄

    恒卦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意思就是:恒卦九二。懊恼消失。《象》:九二懊恼消失,是能够长久保持中道的原因。这里九二为什么悔呢?因为九二是阳爻居阴位,是为不正位,其位不正,所以就难以长久,所以悔。那九二为什么又悔亡呢?因为九二虽然位不正,但其居下卦中位,在《易经》中,讲究的是中胜于正

  • 大唐名相房玄龄的崛起,五大原因缺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对角摄影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虽然高官厚禄,但在贞观年间,长孙无忌才是第一大臣,集外戚,功臣,权臣于一身,比房玄龄可厉害多了。房玄龄之所以被唐太宗重用,不外七个原因:第一是出身。出身是当时统治集团的入场券,没有出身,你再有才也不行。房玄龄出身关陇贵族集团,父亲房彦谦也是隋朝名臣,父子两人对隋唐之际的风云变幻观若洞火,有着极

  • 隋朝是因为杨广才灭亡的?大错特错,房玄龄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扇中历史标签:房玄龄

    历史上的短命王朝不在少数,乱世时期就存在很多短命王朝。比如说五胡乱华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这些大乱世中都出现了很多短命王朝。不过最为人熟悉的短命王朝就是秦朝,其次还有一个隋朝。与乱世的短命王朝不同的是,秦朝和隋朝都是大一统的短命王朝。这样的朝代在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杨坚最终统一了南北朝,结束

  • 嫉妒=吃醋,你知道吃醋的由来吗?竟与李世民和房玄龄的老婆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房玄龄

    贞观年间(627—649年),长安城太极殿一阁楼内,坐着一男一女两人。男子身穿龙袍,正襟危坐,神态威严,目光刚毅,给人一种不可抗拒的感觉,他冷冷的注视着眼前的女人。此男子便是天下之主,被称作“天可汗”的贞观天子李世民。在看此女子,双手紧紧的握着已经湿润了的手帕,低头不语,一副紧张至极拘谨约束的样了。

  • 一代名相房玄龄,怕老婆怕得要命,当朝皇帝亲自出面都摆不平!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是唐太宗时期的一代名相,其卓越的政绩,可谓是千古留名,而与之政绩一起流传下来的,还有他那怕老婆的名声。房玄龄之怕老婆,那可是真怕,为此还惊动了当朝皇帝唐太宗。有一次,早朝结束,大臣们陆续退去,可房玄龄却一直徘徊在朝中,似乎不想回家,唐太宗感到很奇怪,于是便问了房玄龄个中缘由,可房玄龄的回答却令

  • 房玄龄:从书香门第走出的模范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小鑫观史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出身于书香门第,一路务实苦干,平步青云到一朝宰相。他孜孜奉国,知无不为;他是“玄武门事变”的主谋;他是“贞观之治”的伟大功臣,“房谋杜断”的一段佳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他一生的宣言。书香门第,年少聪慧房玄龄自小就是一个学霸,家里条件也是十分的殷实。一家三代皆名门出身,他的曾祖房翼,北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