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暑期档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正在中国各地院线热映,影片中的特效以及飞檐走壁的狄仁杰让观众大呼过瘾,不过也有观众质疑:“影片科幻且不论,文官狄仁杰怎么会武功!”毕竟,影视有演绎成份,那真实的狄仁杰是什么样的呢?日前,摄影师走进位于狄仁杰故里——山西省太原市狄村,探访狄仁杰真实的生平故事。图为狄仁杰之母亲手种的大槐树。
狄仁杰年轻时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被授为汴州判佐,后升任并州都督府法曹。唐高宗李治在位的仪凤年间(676年至679年),狄仁杰升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狄仁杰断案”一词才因此鹊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刺史。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授银青光禄大夫。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欲立武三思为皇太子,询问宰相们的意见。狄仁杰道:"我看天下人都还思念唐朝,若立太子,非庐陵王不可。"随后,武则天便派人到房州迎接庐陵王李显。狄仁杰为光复唐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武则天非常敬重狄仁杰,常尊称他为国老,不让狄仁杰行跪拜之礼。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痛哭道:"朝堂空矣!"此后,朝廷每有大事不能决断,武则天都会想起狄仁杰,叹道:"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