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典籍里的她:墓志的记载能否为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正名

典籍里的她:墓志的记载能否为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正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雷家昊少 访问量:1445 更新时间:2024/1/18 23:28:25

前几期文章中我向大家介绍了许多唐代的才女,她们多在诗词歌赋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今天介绍的这位女子是个全才,曾经受两代帝王的信任,被委以重任,虽为女子有,却有“内相”之称,她就是武则天的秘书上官婉儿。不仅如此上官婉儿创作诗词时,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声韵之美,她以“绮错婉媚”的诗风引领了盛唐是诗词创作风向,成为文坛领袖。然而这位著名的女政治家,在史书和墓志中却有截然相反的人生,我们相信谁?

茹萍饰演的上官婉儿

女皇宠信的秘书

上官婉儿祖籍甘肃天水,公元664年出生于河南三门峡。其祖上是辅佐汉昭帝的上官,她出生时祖父上官仪家是唐高宗的宰相。在她一岁时,家庭突遭大难剧变。优柔寡断的唐高宗长期受武则天的压制,心生不满,想要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之位,他让上官仪草拟废后诏书。这件事很快被武则天知道了,一番软硬兼施下,唐高宗将责任推给上官仪,武则天以谋反罪将上官仪和儿子上官庭芝处死,家属没入掖庭为奴,一岁不到的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沦为后宫中的洗衣奴婢。

郑氏出身名门,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相传郑氏怀着上官婉儿时,梦见一个神人,给了她一杆秤说道:“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醒来后回想梦中情形,认为自己怀的必是一个男孩,将来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时,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有些不乐,但是婉儿自幼儿聪明伶俐,所以郑氏一直坚持教育辅导女儿,读书识字,写诗作赋。上官婉儿也很争气,十一二岁就会写诗作赋了。

上官婉儿画像

上官婉儿的才华很快引起武则天的注意,她正在培植自己的势力,聪慧沉稳的上官婉儿被武则天选中。677年,武则天亲自出题测试,上官婉儿很快就能按要求写出诗来,并且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武则天为上官婉儿母女除去奴籍身份,加封婉儿为:“才人”,让她掌管诏书的起草。13岁的婉儿就成了皇后的私人秘书。此时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只比婉儿小一岁,两人遂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上官婉儿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他的文学功底有了更大的提高。每次皇家举办宴会时,上官婉儿都会同时代替唐高宗、武则天或者公主作诗,并且能做到篇篇不重复,篇篇有新意,她的才名广为朝野所知。

上官婉儿的作品大都是应制的命题诗,下面这首《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就是唐中宗时期,宫女们在立春日剪彩色的纸花装扮宫廷时做的。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诗的前几句描写了彩花的制作过程和以假乱真的状态,最后一句是说,将剪出的假花混入真的桃花、李花,谁还能分清哪个是真花,那个是假花。

手工制作的纸花

在以后十多年中,上官婉儿成为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尤其是武则天称帝前后,许多诏书、文件都是上官婉儿起草的,一些军国大事武则天也找婉儿商量。她以超强的办事能力,成为女皇身边不可或缺的的人物,即使是得罪了女皇,最终还是被原谅。

相传武则天晚年后,也像男性帝王一样,在宫中豢养面首供自己享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他们仗着武则天的宠幸,专权跋扈,欺压朝廷百官,就连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等人都争先恐后的巴结张氏兄弟。二张的母亲看到两个儿子这样有“出息”也开始放飞自我。当时朝中有一个叫李迴秀的年轻官员长的英俊潇洒,很受女孩子们的追捧。相传已经年纪一大把的张母看上了美男李迴秀,他让两个儿子给女皇吹枕边风,让女皇赐婚李迴秀,娶她为妻。武则天提拔李迴秀为宰相,宣他来说知赐婚之事,上官婉儿也被李美男吸引住了,不仅多看了李迴秀两眼,李迴秀也被上官婉儿的美貌和气质吸引,禁不住注视起婉儿。两人当着女皇的面竟敢“眉目传情”,这令武则天大为光火。

上官婉儿的红梅妆

李迴秀走后,愤怒的武则天对婉儿是又打又骂,愤怒中将一把修甲刀插到婉儿的眉间,婉儿忍痛,匍匐在地,写了一首《乞拔刀子诗》请求原谅,才让女皇慢慢平静下来。冷静下来的武则天,原谅了婉儿,因为她发现已经离不开这个女儿一样的侍女了。就这样婉儿破相了,为了掩饰眉间的疤痕,婉儿在伤疤上用朱砂纹了一朵小巧玲珑的红梅花。她来就面容姣好,配上这朵红梅,更显妩媚动人。宫中的年轻女子纷纷效仿,都在额头配以红色花钿,这种妆容就被称为“红梅妆”。这件事不知是真是假,在唐代学者段公路写的一部风土人情的书籍《北户录》中有记载。当然了,“红梅妆”还有其他的版本,但大多都是后人添加的,在此就不复述了。

四川广元皇泽寺以武则天为原型的佛像

唐中宗朝权倾朝野的女宰相

从这件事以后上官婉儿收起对爱情的幻想,开始参与政治。她学会了逢迎,学会了虚与委蛇,学会了使用权术,她就像一条鱼,在李唐和武周相斗的惊涛骇浪中努力求生存。705年,李显、李旦、太平公主联合起来,发动针对张易之、张昌宗的神龙政变,女皇退位,唐中宗李显复辟,登上皇位。李显看重上官婉儿的才华,将她封为昭容,继续留在在宫中起草诏令,参与政务。

与女皇多年的合作中,上官婉儿练就了一副揣摩上意的好本领,她发表的意见,处理的政务方式都暗合中宗和韦后的心意,很快得到了帝后的信任。此时的上官婉儿政治生涯达到巅峰状态,她说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上官婉儿为祖父和父亲的谋反案平反,中宗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庭芝为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被封为沛国夫人。

刘佩琦饰演的上官仪

功成名就的上官婉儿经常劝谏中宗兴盛文化,在婉儿的主持下各地设置昭文馆,招收学子研究诗赋。中宗会不定期赐宴招待昭文馆学士,检查他们的诗赋作品,上官婉儿就是评审委员会的主任,获得第一名的学士会有丰厚的赏赐。上官婉儿自己写的诗辞藻华丽,声韵优美,着眼细腻,于是很多人模仿上官婉儿的上官体诗,她以一介女流之辈引领了诗歌创作的风格,为我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都是史书和后人赞扬她的地方。

当然《旧唐书》、《新唐书》、《景龙文馆记》等史书和文献中也有不少上官婉儿奉承权贵、淫乱宫闱、操纵政局等不好的负面描述。史书中说,上官婉儿曲意逢迎韦皇后、安乐公主,挑唆韦后向女皇学习,介绍武三思和韦后结党。是韦后的铁杆盟友。得到帝后的信任,上官婉儿搬到宫外私宅居住,与武三思、崔湜等人私通,帮助武三思打压李唐皇室。《景龙文馆记》中评价上官婉儿“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这是说她广结朋党,玩弄权术,朝廷中的大臣都害怕婉儿。

侯梦瑶饰演的上官婉儿

为国分忧的贤内相

然而在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中描述的却是另外一番情景。

公元710年6月,韦后与安乐公主残忍的将李显毒死,得到消息的上官婉儿立刻和太平公主联络,以中宗的口气拟写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看到这份遗诏,韦后妥协了,立李重茂为帝,但是李重茂只有15岁,完全是个傀儡。韦后效法武则天临朝称制,欲登上地位。一个月后,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铲除韦后势力,当时上官婉儿拿出这份遗诏,表明她和李隆基、太平公主是自己人。但是此时的李隆基已经在为日后打算,他觉得迟早要跟姑姑太平公主翻脸,不如现在就除掉太平公主的忠实盟友。于是李隆基驳斥道:“此婢妖淫,渎乱宫闱,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上官婉儿被杀害。

上官婉儿墓

好姐妹太平公主料理了上官婉儿的后事,亲手撰写了墓志铭,将她葬在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今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底张新村)。713年8月,太平公主也被唐玄宗以谋反罪赐死。已经死去3年的上官婉儿受到牵连,墓碑被砸碎,陪葬品被运走,坟墓被破坏,遗体也不知所踪。

2013西安咸阳修建飞机场时,发现了上官婉儿的坟墓,令人欣慰的是考古工作者找到了上官婉儿墓志,她的千年冤屈才得以昭雪。根据墓志铭记载,上官婉儿是一位一心为大唐天下考虑的正直女子。中宗复辟后,安乐公主也向奶奶武则天看齐,撒娇耍赖的要求父亲李显封她为“皇太女”,将来也做个女皇。中宗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上官婉儿分别以劝谏、辞官、削发为尼来阻止此事,无奈中宗耳根子软,女儿一闹他就想答应。最后上官婉儿喝下毒酒,以死相谏,幸亏被中宗发现,才救活过来。最终“皇太女”一事不了了之。

上官婉儿墓志

墓志记载的这些事早于《旧唐书》、《新唐书》,况且当时上官婉儿是以韦后同党的罪名被杀,撰写墓志的太平公主没有理由也不可能,为了歌颂死者而篡改事实。所以史学界的专家表示,墓志文有助于研究上官婉儿的生平,这些内容也许更接近历史真相。

另外丑化上官婉儿的评价多在唐玄宗以后,和她同时代一起共事的大臣反而对上官婉儿的评价极高。比如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宰相张说对上官婉儿的评价是:“……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说上官婉儿有汉代班婕妤、晋代左芬的才华,日理万机,做事没有遗漏的地方,辅佐帝王的功劳巨大。

上官婉儿墓志铭文部分拓片

后世的史书中之所以丑化上官婉儿,除了唐玄宗将其视为政敌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封建社会见不得女人抛头露面,“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优秀的女政治家更是与男性史家口诛笔伐的对象。最后以上官婉儿墓志中的一首诗结尾。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珠沉圆折,玉碎连城。

甫瞻松槚,静听坟茔,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标签: 上官婉儿

更多文章

  • 没有风骨的上官婉儿,可被女皇用刑后,反而引领时尚潮流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唐代才女,不少人都读过她的诗或者知道她“巾帼宰相”的称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经被武则天用过刑,而且立场十分不坚定,完全没有文人才子的风骨。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因为替唐高宗起草了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因为谋反是牵连九族的大罪,所以上官婉

  • 上官婉儿是当时的一大才女,那为什么唐玄宗还要诛杀她呢?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上官婉儿

    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杀女人当权集团的标签人物之:上官婉儿,往小了说,是诛杀韦后党羽,夺权;往大了说,是扳倒女人干政集团,夺男权。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的结果是:上官婉儿被诛杀,韦后党羽集团彻底倒台,唐中宗李显丢了九五大位,女人当权势力惨遭清洗。从此,大唐王朝的最高权柄,落到了唐

  • 上官婉儿不报灭门之仇的真相,有三个重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上官婉儿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唐朝有一位女官是非常知名的,而这个人就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才华卓绝,因此而得到武则天的认可,后来被提拔为女官。上官婉儿拥有一定的权势,所以也养了不少男宠,她的人生比较奇妙,不过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她的一生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过得自由自在,而且还拥有权势与荣华富贵。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

  • 李隆基执意要杀的女子,上官婉儿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上官婉儿

    李隆基是历史上一个既有突出贡献又恶劣的罪行的皇帝,如果不是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除掉韦皇后,那么大唐很可能不会迎来鼎盛时期。上官婉儿一直都和太平公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除掉韦皇后的时候把上官婉儿也杀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李隆基不得不杀一个女子呢?上官婉儿有什么过人之处吗?出身名

  • 唐玄宗掌权后,为何要果断除掉上官婉儿?专家:原因有二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上官婉儿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上官婉儿的这首《彩书怨》用词典雅,虽是写离人思妇之情,却是哀而不伤,句里行间流露出一派盛唐气象。在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里,盛唐时期是少有的一个色彩明快的年代。而上官婉儿就是那个年代诞生出的一个传奇人物,她虽是女儿之身,行事气度却不输男子。不仅文思敏捷,在文坛享有盛名,而且

  • 上官婉儿做了什么?为何非得被李隆基杀掉?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上官婉儿

    唐朝初期的女风很盛,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登基后,他的皇后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武则天开了唐帝国妇女当政的先河,在那一段时间,女性政治家层出不穷,武则天,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韦皇后,还有一个上官婉儿。在这些人中间,上官婉儿是最特殊的一位女性,然而在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中被李隆基所杀,上官婉儿到底做错

  •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为何被说成是风流成性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唐代最著名的女诗人、政治家,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才女。她出生名门,幼年却生活坎坷,后因卓越的才能被武则天相中,留在宫中帮助武则天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内掌诏命”,“群臣奏议及天下事皆与之”,权势日隆。她不但深得武则天信任,还与唐中宗李显交好,并被他册封为“昭容”,按《旧唐书》的说法,她的地

  • 上官婉儿墓发现一件物品,女考古人员大呼:真下流!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上官婉儿

    众所周知,在唐后期可谓是女人的天下,不仅皇帝是女人,连宰相也是女人,此人便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在任职宰相期间,其主要任务便是帮助武则天物色“男宠”。根据披露的信息显示,武则天对男宠十分挑剔,不仅仅要身体健壮,还要会吟诗作赋,且在床上花样还要多,别以为当上武则天的男宠就一步登天,据史书记载,被武则天杀

  • 唐朝才女上官婉儿:一生专注于事业,她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虎说史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某款手游中的一个英雄人物,很难将她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正明助思,众妙扶识,群灵挟志。”这句诗正是形容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从入朝为奴到拜为女相,这其中的辛酸无人知晓。上官婉儿出生在显赫世家,但其历经坎坷,一生跌宕起伏。在家族遭遇变故之后,她只能随母亲一同入宫为奴,但

  • 上官婉儿,巾帼宰相,女皇不许其结婚,她的感情归宿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上官婉儿

    古代才女中,服务女皇武则天的上官婉儿绝对是一个熠熠生辉的角色。或许遗传作用,她的爷爷上官仪原来就是初唐宫廷作家,很受唐太宗喜欢。因为帮高宗拟废后诏书惹祸上身,惹毛了皇后武则天,后来被株连九族。襁褓中的婉儿就被充入掖庭为奴。或许天赋造就,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官婉儿因为才华横溢被武则天赏识,被留在武则天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