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维:痴情丈夫懦弱文人,摩诘居士也尽是相思

王维:痴情丈夫懦弱文人,摩诘居士也尽是相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公子讲史 访问量:3863 更新时间:2023/12/16 18:29:56

他是盛唐时媲美李白的才子,是诗坛诗佛;也是国家动乱时的懦弱文人,替罪羔羊;也是深情似海的丈夫,却和公主传出绯闻。历史滚滚碾压而过,世间的种种欲望,他都静静地感受着。

维出身不凡,出自太原王氏,是当时又名的几个名门望族之一,书香门第,祖父教他音乐,父亲教他写诗,母亲教他画画。和他的弟弟王缙齐名,9岁就当上了十里八乡有名的才子。

15岁王维离家进京参加应试,在都城长安受尽了世人的赏识和推荐,但是都城的热闹繁华却安抚不了“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寂寞,才有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乡情,说尽了天下千万游子的无尽乡情。

王维的诗情深语浅,从此震惊天下,短短的几句却已经成了多少文人骚客倾尽一生也无法触及的境界。在世人羡慕的同时,王维又在做什么呢?他在想家。

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婚配与否都是迟早的事情,何况对于王维这样的才子来说,牵线的红娘月老怕是早就已经踢平了门槛。王维索性抽空回家,短短几句就把婚事给定了。对于这个负着盛名的才子来说,只要不太过分不管他想要什么都会有人给送来。

转眼到了新婚之日,新娘也是一个知文搭理的人,对于王维这个才子早就心动,如今得以一见,竟想着试探一下自己的夫君究竟有几分实力。新婚之夜,一番觥筹交错客人散场以后,王维兴致勃勃地想要入洞房,却被新娘当在门口,笑道:“夫君且慢,与我对联,等夫君赐教之后我们再入洞房也不迟。一幅古画,龙不吟,虎不哮,花不芬芳,猿不跳,笑煞蓬头刘海。”

王维顺口道:“这有何难!我若是对不出,我也愧对这才子之名。”哪知一直到了深更半夜,都快把肚子里的墨水用尽了也还是对不出来。正巧在后花园思考之时,看见一个客人留下的象棋残局,恍然大悟对出下联:半局残棋,马无主,车无轮,卒无兵器,炮无声,闷宫束手将军。

虽入得洞房,却大吃一惊,“区区一个市井妇人,竟也出口妙句,如果再不进步,这还了得。”看来学习这事,是一天不得耽误啊,王维索性就在家里和夫人一边吟诗作对一边学习准备应考。

在长安,王维是岐王座上宾的事情已经是人尽皆知,得知玉真公主已经决定了谁中举之后,王维大失所望,赶紧让岐王带着自己来找玉真公主来证明他自己的真才实学。在公主亭府宴席上,王维怀抱琵琶奏了一曲《郁轮袍》,公主为琴声吸引,得知眼前的才子就是王维之后,竟然芳心暗许有了些许喜欢。

当即玉真公主不顾男女授受不亲,走到王维前面问他小小年纪如何写得出如此婉转的乐曲。王维一看有戏,赶紧又把自己写的十几首诗呈给了玉真公主,还侃侃而谈《相思》一诗的灵感,深得公主赏识。

玉真公主在王维诗词的字里行间,隐隐觉得王维也是个痴情的汉子,还如此的风姿皎洁,索性推举他当了状元。

但谁知王维春天走马上任,却因为伶人私自搞黄狮子舞,秋天便被贬了,还被贬为了济州司库参军,按理说有玉真公主的这个铁饭碗,就算被贬也不会离开长安城,怎会落得如此田地?

原来玉真公主打听到王维早已成家,不禁万分恼火,接着他犯错的机会,赶紧把王维调到了一个眼不见心不烦的地方。

王维和妻子在济州待了几年,期间妻子因病去世,王维按捺不住寂寞,偷偷跑回了长安。还未在长安落脚,便被长安的“狗仔”发现堂堂才子就在玉真公主宫外的居所里,一时间,绯闻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此时王维大约三十出头,却从此未再娶妻,浑浑噩噩过了三十多年。

期间安史之乱,王维被抓做了伪官,叛乱平定后,因他作的《凝碧池》和他弟弟平反的功劳,得以朝廷宽恕,逐渐的作到了尚书右丞。

世人始终不解,王维始终未曾在诗里提过妻子,也未曾表达过丧妻之痛,也未曾对倾心于自己的玉真公主表达过心中所想。

公元761年七月,王维了无牵挂地离开了这个他曾经用诗词,歌赋,画作描绘过的美妙世界。

对于王维的一生,欣赏一词远远不够,却又找不见更合适的词来描绘,只有一遍遍的在他的诗作中体会他经历的百味人生。

作者:小A

标签: 王维

更多文章

  • 王维的状元是如何得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王维

    唐玄宗开无七,年即公元719年,19岁的王维踏上了进京赶考的旅途,从此开启了他仕途之旅。然而,要想步入官宦的殿堂,必须要先敲开科举这扇大门。科举这条畏途曾经使王昌龄殚精竭虑,让李贺望洋兴叹,使无数才智之士耗尽了毕生心血,但王维偏偏顺风顺水。因为王维是一个命运的宠儿,有贵人愿意倾力相助。王维进京后,首

  • 王志清:《坐看云起:王维的三十二相》

    历史人物编辑:古代小说网标签:王维

    《坐看云起:王维的三十二相》,王志清,河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2月版。内容简介 王维一代文宗,山水诗巨人,文人画祖,音乐超人,园林巧匠,庄禅大师,儒雅风流、性情懿美而极具生存智慧的世间高人。杜甫称其为“高人”,其诗歌模式代表了以“和”为最高境界的中国哲学意蕴。王维具有多变的妙相,其诗举重若轻,变化

  • 王维的人生追求—王维与维摩诘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王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绝世名句。然而,王维的名字却很有意思,似乎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但他确实与佛教没有关系。王维的字叫摩诘。他的名与字合起来就是“维摩诘”,维摩诘是印度大乘佛教里面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人物,也是佛教《维摩经》的主人公。王维最喜爱的佛经就是《维摩经》,而最喜爱

  •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韦庄笔下的温婉带着些许的落寞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陈廷焯曾赞美韦庄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韦庄的词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旷达,说是我没有老所以不还乡,其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说此词:“语虽决绝,而意实伤痛。”这首词是韦庄晚年回忆之作,词中的“江南”确是指的江南之地,但写作时间却是离

  • 韦庄这首词,有帅气的白马王子和美好的一见钟情,更有亡国之痛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韦庄

    对于江南,我是感到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小时候,老师总是给我们许多的诗去读,去背诵,一开始我们很不喜欢去背诵古诗,后来一次无意读到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心中不惊疑惑“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对于我这个北方的人来说,如何去想象这样的情景呢?所

  • 因仕进而“不愿”回家,韦庄写下这首羁旅诗,短短四句却令人落泪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韦庄

    在我国古代,只要是读书的孩子,那他第一个目标就是做官,这同样也是父母和老一辈的希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在那个时代更是如此。进入唐代,由于科举制度的最终确立,则读书显得更为重要。在那个时代,通过科举进入朝堂也是十分重要的,读书写诗风气蔚然成风,然后通过科举进入朝堂为官,这便是当时大部分的读书人的奋

  • 韦庄最知名一首诗,把江南美写得淋漓尽致,美到让人心醉!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韦庄

    说起故乡就会想起一首歌《我热恋的故乡》: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一片贫脊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故乡故乡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地也肥呀水也美呀地肥水美……俗话也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

  • 最小清新心的词人韦庄,一阙小令写的楚楚动人,令人心移目眩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韦庄

    事实上,韦词虽然一直被归入花间一派,但和温庭筠、皇甫松等人却迥然不同。花间词普遍偏软,匠气很浓,造语虽然极尽曲折曼妙,却也常常流于旖旎。这一点,即使如花间圣手温飞卿、甚至宋末的吴梦窗,也难以避免;而韦庄词则很少如此。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文艺小清新,韦庄的每一首词几乎都具有这个特点,甚至词作《菩萨蛮·红楼

  • “好色”宰相撞上“好色”皇帝,韦庄曰:美人,我给你写首词吧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韦庄

    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幕画堂空。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这是两个已经六七十岁、快要入土的老男人和一个艳色倾城的妙龄才

  • 韦庄这首词,写出无数人梦中空灵绝美的江南

    历史人物编辑:味美乡里标签:韦庄

    不管是隋唐风雨,还是元宋雾霭微澜,江南总在那里。像诗经里涉江采莲的少女,在微雨中归来。小桥,流水,人家。你是二月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你是杏花春雨润万物的江南。撑伞走过小桥,望漠漠千户灯,听轻风穿柳,雨音成诗。那诗一般的雨声,从水墨点染的江南画卷中跳脱出,一声声,散作万千琵琶语。江南的水韵与雨景,在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