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抟老祖”辟谷一睡百日,“三棋赢华山”,传说还是真实存在?

“陈抟老祖”辟谷一睡百日,“三棋赢华山”,传说还是真实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社栓说史 访问量:4480 更新时间:2023/12/26 21:40:51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道教典籍传说中都有这样一位极富盛名的“活神仙”,他既是道教中的思想家、哲学家,还是道教玄学“紫微斗数”和“无极图说”的创造者,“老华山派”的开山鼻祖、辟谷之术开创者……好吧,他的名讳实在太多,总之,他就是人称“睡仙”、“希夷祖师”的“陈抟老祖”。

相传“陈抟老祖”是唐末至宋初时人,古人多以“七十古来稀”,而陈抟老祖居然活到118岁,堪称当世“活神仙”。史书《二十四史》中的《宋史》,专为“陈抟老祖”立一传,可见“陈抟老祖”史上果有其人。但也正是由于诸多史书记载,“陈抟老祖”更是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亦真亦假,假假真真,真假难辨。

“辟谷”是一种养生奇术,“辟谷”之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可以多日不饮不食,以“睡觉”的方式清除体内“毒邪”。相传“辟谷”之术是由五龙所传,依“龟蛇眠蛰而不食”的玄妙道法,以达到“清毒邪,增天寿”的目的。

人间“辟谷”之术,正是由“陈抟老祖”所开创先河。关于“陈抟老祖”的“辟谷睡功”,史料记载更是神玄绝伦。

“陈抟老祖”又是“老华山派”的创派祖师,人称“华山高卧”。《宋史·陈抟传》有记述“常百余日不起。”书中还多有记载趣事:一次,一个山中樵夫打柴途中发现一具“尸体”,尸身上尘土已达寸许。樵夫好心想要安葬“尸身”,扒开土竟发现是一活人,此人正是“酣睡”未醒的“陈抟老祖”。陈抟老祖睁眼说了句“正睡得快活,何人吵醒我。”吓得樵夫忙覆身跪拜。

“陈抟老祖”在史书中奇人异趣颇多,堪称“活神仙”一点不为过。相传“陈抟老祖”武当山中隐士二十年,但并非不闻凡间事。

史书中还记载有“陈抟四辞朝命”,先后拒绝了唐明宗、周世宗宋太祖宋太宗四位皇帝的“出世”邀请。

但也有史书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宋太宗赵光义“征河东”等诸多决定历史的大事件都是由“陈抟老祖”暗示所施。因此多有后世史官评曰“不徒为高隐,而实多学多能;不徒为书生,而固有雄才大略,真人中之龙耶。”

如果说“陈抟老祖”是虚化出来的人物,但至今传世经典颇多。其中有道家典籍《先天图》、《无极图》、《易龙图序》、《正易心法》等;道家秘术《人伦风鉴》;道家内丹秘术《指玄篇》、《赤松子八戒录》、《入室还丹诗》、《阴真君还丹歌注》;更有诗文《三峰寓言》、《高阳集》、《钩潭集》等,诗词更多大600余首。

说起“陈抟老祖”更是开朝立帝的奇人,与太祖赵匡胤渊源颇深,这也是史书中所公认的。据记载陈抟老祖自后唐年间便见天上“帝气”,“笑落驴背”;至此一路寻找出世“帝王”。“陈抟老祖”在逃难饥民中见一妇人,挑着两个竹筐,筐内前后各坐着一男婴。“陈抟老祖”便上前笑道“夫人好福气!”那妇人不解“我母子三人逃难至此,衣食无着,性命难保,何来福气?”

“陈抟老祖”故意高声对来往逃难的人群吟道“谁说当今无真主,两个皇帝一担挑”,说完转身而去。“陈抟老祖”所指“两个皇帝一起挑”正是筐中坐的两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此典故《二十四史》以及诸多史实典籍中都有记载。

再到后来赵匡胤落难,又饥又渴命在旦夕之时,又是“陈抟老祖”挑着一筐“仙桃”出现,解救赵匡胤于危难。直到赵匡胤再上华山,“陈抟老祖”早见“帝王之气”日盛,于是“三棋赢华山”;赵匡胤立字为据。

当日赵匡胤还不是皇帝,心中窃喜,以为“陈抟老祖”玩笑,即便立字据“输”了华山也不要紧。哪成想,“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登基大宝,建立大宋王朝。“陈抟老祖”拿着当年“输华山”的字据来找太祖赵匡胤,至此华山免税,“华山不缴税”这句传唱至今的名句就是由此而来。

此时也俱记载与《二十四史》中,诸多史书也多以此为根据,可见“华山不缴税”非虚。这就更给“陈抟老祖”披上厚厚一层神秘色彩。

究竟“陈抟老祖”是神话传说,还是史上果有其人?你觉得呢?

标签: 陈抟

更多文章

  • 一千多年前陈抟老祖唯一传世孤本,字字珠玑,深查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陈抟

    陈抟老祖,本名陈抟,道号扶摇子,生于老子故里,隐于华山云台观,五代时期最著名,最神秘的一代宗师,民间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睡仙,一生只留下一本书传世,名曰《心象篇》,字字珠玑,句句灵验,短短数百字,便能看到人生百态,世间万物。·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这一句总领全篇

  • 陈抟老祖:这三个问题是人生多厄,招惹祸患的苗头,赶快改正!

    历史人物编辑:希平讲史标签:陈抟

    为人处世不要因为幸运而固步自封,不要因为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有水平的人,善于从顺境中发现危机,善于从逆境中找到出路。人生祸福莫怨天,怨天不如求己。鬼谷子之后一千多年,世上又现谋略大家,就是陈抟老祖。他在传世奇书《心相篇》中揭示祸福吉凶的根源,有三个问题是命运多厄,招惹祸患的苗头,应该赶快改正:1、才

  • 陈抟劝赵匡胤注意“五更头”,于是皇宫里取消五更,其实他误会了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陈抟

    赵匡胤大家都知道,他是北宋的开国皇帝。至于赵匡胤的功过小编就不妄下评论了,主要讲一件奇事。这件奇事与赵匡胤有关,与两宋有关,还与道家有名的人物陈抟有关。赵匡胤即位,他听陈抟说“只怕五更头”这样的话。这句话明显是一句谶语。赵匡胤寻思着,是不是在五更天的时候,会有歹人对自己不利啊?于是为了避讳,宋朝的皇

  • 江南七怪教了郭靖10年,为何还不如洪七公教一个月?马钰一语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马钰

    很多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对于郭靖成长之路的其中一个小风波都略有疑问——郭靖跟着江南七怪学了10年,为什么还不如洪七公教1个月?《射雕英雄传》这部作品几乎是武侠小说界的最经典作品,即便是没怎么看过原作的人,也大多看过同名的影视作品。第一个原因:教学心态不一样,马钰给足了郭靖信心。江南七怪找到郭靖之前,抱着

  • 江南七怪教郭靖 10 年,还不如洪七公指点1个月?马钰道长一言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马钰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射雕英雄传》作为《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主人公之一,郭靖是金庸所有角色里最充满正气的一个,也是当时所有江湖大侠都十分佩服的人物,无论是曾经看不上他的黄药师,还是曾有矛盾的江湖好汉,后来都对郭靖佩服不已。不过能有这样的成就,和他的一位师傅分不开,这个人就是洪七

  • 马钰和丘处机是否有隔阂,二人的分歧是否导致了全真教的衰败

    历史人物编辑:花语媛暖标签:马钰

    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夺得天下第一。但可惜的是,这是全真教唯一的一次高光时刻,王重阳一共收了七个徒弟,江湖上称其为全真七子。可惜的是,王重阳不会教徒弟,这七个徒弟没有一个成才的,这也难怪周伯通为何宁愿降两辈也要和郭靖结拜,你以为王重阳将《九阴真经》交给周伯通,而不是自己保留,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七个徒

  • 马钰在教授郭靖武功时说,你师傅是武林中顶尖的人物,为何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三读说史标签:马钰

    应该说,这是马钰的客气话,从马钰的内心深处他是瞧不起江南七怪的,作为天下第一武林高手的顶门大弟子和天下第一大门派的掌教。如何看得起这些草莽之辈,如果不是为了压师弟丘处机的风头。马钰才不会千里迢迢远赴大漠教授一个小毛孩的全真内功心法。实际上,江南七怪的武功是三流的武林人士。而郭靖就是跟随这些三流江湖高

  • 江南七怪教郭靖10年武功,结果一塌糊涂,为何马钰教2年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马钰

    喜欢金庸小说的读者一定知道,金庸笔下的郭靖可以说是当时当之无愧的一代大侠,然而郭靖跟他的师傅江南七怪学了十年武功都没有任何成就,为何在遇到马钰之后两年他便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侠呢?其实这与他们教授郭靖武功的方式是离不开的。当年七怪从江南远赴大漠寻找郭靖,到后更是喜出望外感觉找到了一块璞玉。但他们在见到

  • 江南七怪教郭靖10年,为何不如洪七公教1个月,马钰道长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马钰

    相信很多人都曾看过《射雕英雄传》,在这部小说里面郭靖是一个十分正面的形象,他不仅心系国家和人民,也是一个被人称赞的大侠。但是,不知道大家发现了一个怪事没有。江南七怪教导他10年的时间,可是他却连一个后辈都打不过。但是,遇到洪七公之后,他好似开挂了一般,只花费了一个月就成为了大神,几乎没人能够打得过他

  • 江南七怪教郭靖十年,为何不如洪七公教1个月,马钰道长一语点明

    历史人物编辑:李梅说历史标签:马钰

    《战国策》记载,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前来阻止,并用“南辕北辙”说服。“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认清自己的目标,对症下药才能避免浪费好的条件,否则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射雕英雄传》最初连载于《商报》之上,是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的成名作品之一。无论是书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