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南七怪教郭靖十年,为何不如洪七公教1个月,马钰道长一语点明

江南七怪教郭靖十年,为何不如洪七公教1个月,马钰道长一语点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梅说历史 访问量:1308 更新时间:2023/12/14 1:27:09

《战国策》记载,魏想攻打邯郸,季梁前来阻止,并用“南辕北辙”说服。“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认清自己的目标,对症下药才能避免浪费好的条件,否则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

《射雕英雄传》最初连载于《商报》之上,是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的成名作品之一。无论是书籍还是影视作品,《射雕英雄传》和主人公郭靖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和人物。而稍微对郭靖有点了解的人也知道,在对他的形象刻画上,郭靖也很有特点。不同于一些其他带有强烈主角光环的形象,郭靖是一个看起来木讷,但却毅力坚强,掌握绝世武功降龙十八掌的英雄人物。

“名师出高徒”,郭靖在最后能够名声大震和师傅肯定有莫大的关系。事实上,给郭靖当过师傅的并不是只有洪七公一人,还有江南七怪做他的师傅,以及全真教的马钰道长给他指点迷津。而其中,江南七怪教郭靖的时间最长,长达十年之久,但洪七公却只教了他短短的一个月。有趣的一点就是,江南七怪教郭靖十年,为不如洪七公教1个月?马钰道长一语道破。

这一切就要从江南七怪为什么要教郭靖武功开始说起。江南七怪与全真教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因为一场误会结缘,中了恶人的奸计而导致两败俱伤。误会消除之后,江南七怪决定和丘处机再来一次武功比试,而比试的内容就是双方各让一个孩子做徒弟,让孩子18年后再进行一场比试。虽然这个约定时间非久,但也许是大侠风范,双方就这么约定下来了。

江南七怪所要教授武功的孩子是郭靖,而丘处机所要教授的则是杨康。郭靖母子因为受到恶人残害而逃到大漠之中,并且被铁木真所收留,江南七怪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找到这个孩子。而另一边,丘处机也找到杨康。为了让自己的徒弟郭靖在约定的时间打败丘处机的弟子,他们对郭靖进行了细心的栽培。

郭靖心里也怀着为父报仇的愿望,所以对师傅们非常尊敬,日复一日的勤奋练功。但转眼八年过去,虽然日练夜练,江南七怪个个也身怀绝技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郭靖,郭靖的功夫就是没有长进。几位师傅对于徒弟的表现非常失望,却也不能责怪郭靖不够努力。从一开始他们看见郭靖时,就觉得这个孩子有些愚钝,没有学武的资质。

虽然如此,但郭靖是个心地淳厚善良的人。为了实现约定,他们决定继续给这个孩子灌输式的教学。也正是因为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郭靖虽然学得多,但也学的杂,每种功夫都会比划几下,而真正的功力其实是没有的。长久如此,师傅们不仅内心着急也失望,郭靖也变得越来越自卑。

直到郭靖碰上全真教七子之一马钰时,马钰对于垂头丧气的郭靖才道出了一番话。首先他指出和他交过手的尹志平其实并不厉害,只是会表面功夫。接着马钰指出,郭靖之所以非常勤奋,师傅水平也不差,但武功就是学得不好,这是因为江南七怪在教学时没有注意发挥郭靖的长处。而郭靖也只是一味苦练,并没有注意适当的方法。

因此,马钰从根底上教授郭靖一些内功心法,把底子打实,而郭靖的内功在短时间内就一路上升。再结合江南七怪所教授的武功,郭靖的武功快速上升到一个层次,连江南七怪也感到惊奇。之后才知道是马钰道长在背后发功。

在离开大漠下江南之后,因为黄蓉的一个鸡腿,洪七公答应教郭靖武功,传授他降龙十八掌。洪七公之所以愿意教他也是因为看到了他的优点。因为传授给郭靖的这门功夫也是有它自身的特点,降龙十八掌并不可以急于求成,而是需要练功人长久的沉淀。只有意志坚强,有毅力的人,才能在日复一日中慢慢地摸清它的方法。郭靖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所以才能有所成就。

虽然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点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与学都要明白如何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一个人的潜质。就像郭靖一样,并不是师傅不够尽力教,也并非郭靖不够努力,关键在于郭靖自身有点的发掘。毕竟,查漏补缺要比填鸭式教育有效得多。

参考资料:

《战国策》

标签: 马钰

更多文章

  • 射雕:郭靖成材道路的伯乐之马钰

    历史人物编辑:江明月好标签:马钰

    郭靖是射雕世界的男主,而作为男主自然有其独特的能力加持,郭靖的独特能力就是内功的修练天赋。射雕是金庸一部比较早期的作品,那时的武侠世界构建还没有后期那么复杂。虽然也有内功外功的不同的流派,但武功的等级划分还没有后期武侠那么精细。所以郭靖的成长过程就有些突兀,在一两年内就从一个武功一般的三流好手踏入了

  • 看射雕:马钰是郭靖的伯乐

    历史人物编辑:江明月好标签:马钰

    郭靖人生的第一个瓶颈就是十六岁时遇到马钰之前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再努力练功也没有办法取得进步。这是因为他该练内功了,而他和他的师父们江南七怪都不知道。这就像那装水的木桶,内功那块木板是个短板,他再往里装水那水也不会再赠多了。这在每一个人的事业中都会遇到,事业达到了一个瓶颈,如果没有找到新路,而继续走老

  • 陈师道的一首名作,寥寥14个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历史人物编辑:勒勒里海岸标签:陈师道

    唐诗博大精深,宋词精彩纷呈,每当我们吟咏这些饱含激情和沧桑的古诗词,心中就有如波涛翻滚。回想那些诗人们也许正在羁旅生涯,也许走在贬谪的路上,也许还遭受着病痛的折磨,但越是生活艰难、人生多舛,就越显出这些不朽诗篇的璀璨。十七日观潮宋代: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

  •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896期-张耒(宋)《春日书事》

    历史人物编辑:卢蕊的农村生活标签:张耒

    今天内容:【书写经典】网络展第896期,张耒(宋)《春日书事》。诗词原文:虫飞丝坠两悠扬,人意迟迟日共长。春草满庭门寂寂,数棂窗日挂空堂。诗词释文:断了的蛛丝和飞走的虫儿双双在空中游荡,春日缓慢让人觉得难度的时光好长好长。春草长满庭院而门内寂然无声,几缕阳光穿过窗棂照进空空的堂房。诗词作者:张耒(l

  • 苏轼的学生张耒,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为何晚年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张耒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混得都很惨。但是要说最惨的,肯定还是张耒。为啥呢?因为他到了晚年,已经穷到吃不上饭了。他是这么记录自己晚年的窘境的:肉似闻韵客,斋如持律徒。女寒愁粉黛,男窘补衣裾。已病药,辞贫饭一盂。长瓶卧墙角,短褐倒天吴。宵寐衾铺铁,晨饮火数珠。简答来说,就是我张耒已经好几

  • 张耒: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张耒

    据说张耒在许州做官的时候,曾经爱上一个名叫刘淑奴的歌伎,他卸任离开许州以后,为思念刘淑奴写过两首词,《秋蕊香》就是其中的一首,用代言体手法,写对方相思的浓烈的感情。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如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依旧。张耒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在

  • 马植为何要叛辽归宋?宋朝不仅对其接纳,还赐名?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马植

    辽朝末年,面对辽朝国势衰亡的局势,辽统治下的汉官开始心怀背弃辽朝之意,寻求政治上的出路。马植作为燕云汉族地主官僚的一个缩影,在辽国衰亡之际,产生了叛辽归宋的政治态度。马植叛辽归宋的原因北宋末年,北方的女真族迅速崛起,此时形成了宋、辽、女真三种势力。燕人马植的叛辽归宋和献策使得三方之间展开了政治博弈,

  • 蒲寿庚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连姓氏都被朱元璋下令世代为奴?

    历史人物编辑:老泰迪讲历史标签:蒲寿庚

    汉奸在哪个朝代都受到千夫所指,万人唾骂,只是朱元璋做得很绝,不但把死了的蒲寿庚挖出来鞭尸,而且还把所有蒲寿庚的子孙后代男丁充军为奴,女性世代为娼。蒲寿庚在宋末元初的泉州人,泉州是宋朝第一贸易城市,相当于今天上海市的地位,蒲寿庚原则上来说不算是汉人,他的祖上是阿拉伯人,泉州在宋朝时期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

  • 为何蒲寿庚背宋降元后人还遭到元廷打压?蒲氏明朝依然没翻身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蒲寿庚

    导读:先说下个人的观点。个人是不太认可蒲寿庚为一己之私背叛南宋、屠杀南宋宗室的做法。作为宋朝官员,虽然不是汉人但是也既然在宋朝为官就得对得起这个国家。南宋待蒲家不薄,在国家危亡时刻不思报国。为个人一己之私把泉州作为私人土地并且残杀赵宋宗室就不是人臣之道了。泉州蒲家把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所以到了元朝

  • 南宋巨商蒲寿庚清剿海盗有功,朱元璋却为何将其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观景说史V标签:蒲寿庚

    深挖历史,解读文字背后的真人真事大家好,我是葩姐。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历史,走进人物背后的故事。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杀伐果决的皇帝。对他来说,无论王公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是威胁到了他的利益,都是先斩之而后快。这其中就有一人,在朱元璋时期早已尸埋地下,可是,却被挖出来鞭尸,而且朱元璋还下了狠令,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