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记载,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前来阻止,并用“南辕北辙”说服。“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认清自己的目标,对症下药才能避免浪费好的条件,否则只能离目标越来越远。
《射雕英雄传》最初连载于《商报》之上,是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的成名作品之一。无论是书籍还是影视作品,《射雕英雄传》和主人公郭靖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和人物。而稍微对郭靖有点了解的人也知道,在对他的形象刻画上,郭靖也很有特点。不同于一些其他带有强烈主角光环的形象,郭靖是一个看起来木讷,但却毅力坚强,掌握绝世武功降龙十八掌的英雄人物。
“名师出高徒”,郭靖在最后能够名声大震和师傅肯定有莫大的关系。事实上,给郭靖当过师傅的并不是只有洪七公一人,还有江南七怪做他的师傅,以及全真教的马钰道长给他指点迷津。而其中,江南七怪教郭靖的时间最长,长达十年之久,但洪七公却只教了他短短的一个月。有趣的一点就是,江南七怪教郭靖十年,为何不如洪七公教1个月?马钰道长一语道破。
这一切就要从江南七怪为什么要教郭靖武功开始说起。江南七怪与全真教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因为一场误会结缘,中了恶人的奸计而导致两败俱伤。误会消除之后,江南七怪决定和丘处机再来一次武功比试,而比试的内容就是双方各让一个孩子做徒弟,让孩子18年后再进行一场比试。虽然这个约定时间非常久,但也许是大侠风范,双方就这么约定下来了。
江南七怪所要教授武功的孩子是郭靖,而丘处机所要教授的则是杨康。郭靖母子因为受到恶人残害而逃到大漠之中,并且被铁木真所收留,江南七怪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找到这个孩子。而另一边,丘处机也找到杨康。为了让自己的徒弟郭靖在约定的时间打败丘处机的弟子,他们对郭靖进行了细心的栽培。
郭靖心里也怀着为父报仇的愿望,所以对师傅们非常尊敬,日复一日的勤奋练功。但转眼八年过去,虽然日练夜练,江南七怪个个也身怀绝技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郭靖,郭靖的功夫就是没有长进。几位师傅对于徒弟的表现非常失望,却也不能责怪郭靖不够努力。从一开始他们看见郭靖时,就觉得这个孩子有些愚钝,没有学武的资质。
虽然如此,但郭靖是个心地淳厚善良的人。为了实现约定,他们决定继续给这个孩子灌输式的教学。也正是因为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郭靖虽然学得多,但也学的杂,每种功夫都会比划几下,而真正的功力其实是没有的。长久如此,师傅们不仅内心着急也失望,郭靖也变得越来越自卑。
直到郭靖碰上全真教七子之一马钰时,马钰对于垂头丧气的郭靖才道出了一番话。首先他指出和他交过手的尹志平其实并不厉害,只是会表面功夫。接着马钰指出,郭靖之所以非常勤奋,师傅水平也不差,但武功就是学得不好,这是因为江南七怪在教学时没有注意发挥郭靖的长处。而郭靖也只是一味苦练,并没有注意适当的方法。
因此,马钰从根底上教授郭靖一些内功心法,把底子打实,而郭靖的内功在短时间内就一路上升。再结合江南七怪所教授的武功,郭靖的武功快速上升到一个层次,连江南七怪也感到惊奇。之后才知道是马钰道长在背后发功。
在离开大漠下江南之后,因为黄蓉的一个鸡腿,洪七公答应教郭靖武功,传授他降龙十八掌。洪七公之所以愿意教他也是因为看到了他的优点。因为传授给郭靖的这门功夫也是有它自身的特点,降龙十八掌并不可以急于求成,而是需要练功人长久的沉淀。只有意志坚强,有毅力的人,才能在日复一日中慢慢地摸清它的方法。郭靖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所以才能有所成就。
虽然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点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与学都要明白如何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一个人的潜质。就像郭靖一样,并不是师傅不够尽力教,也并非郭靖不够努力,关键在于郭靖自身有点的发掘。毕竟,查漏补缺要比填鸭式教育有效得多。
参考资料: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