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治被误解千年,历史上的李治有多恐怖?

李治被误解千年,历史上的李治有多恐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旅游新计划哦 访问量:3600 更新时间:2024/2/29 6:33:21

什么人最让人讨厌?聪明人。尤其是人人都觉得他聪明,他自己也觉得他自己聪明的人。

什么人最让人喜欢?老实人,尤其是人人都觉得他老实,甚至别人都觉得他老实得有点傻的人。

聪明人为什么不被人喜欢甚至会更多提防,因为太聪明别人玩不过你,都怕被你欺负啊。

老实人为什么哪怕不能干也不会被人太多苛责,因为和老实人相处特别安全,兴许还能让自己占点小便宜呢。

但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绝顶聪明的时候,会想要让别人知道他的聪明吗。

而这个世界上,又真的有智商情商都没问题却老实得像个傻子的人吗。

看看那个少年成名的神童“仲永”,再看看七岁就被孔子拜师名扬四海的项橐

而唐高宗李治,显然是一个绝顶聪明的“老实人”。

不论是出其不意的弯道超车登上皇位,还是看似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强娶后妈”。

他总是看似牲畜无害一脸纯真的样子,竟不禁让人想起了九子夺嫡里的雍亲王。

一:感动天感动地的孝子牌止痛药

李治,唐太宗第九子,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

说直接点,

论身份尊卑:哪怕嫡长子李承乾被废,前面还有个嫡二子李泰。

论文治武功:三哥李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那是公认的最像李世民的儿子。

而当时年纪尚幼且在文治武功上都尚无太多见树的李治,在李世民眼里,那就是个宠着玩的“幺子”的角色,并未对他寄予太多厚望。

这种情况下,如果李治四处蹦跶,一来恐招父亲厌弃,二来更是会被哥哥们敌视,所以深谙谋而后动的李治选择了按兵不动。

就像雍亲王早期的时候,兄弟们都在父亲面前班门弄斧各显神通,个个你死我活气死老父的架势,我自岿然不动在家种田生娃。

当然按朝代来讲,李治还算是胤禛的师父才对。

而且李治还有一点比胤禛强,那就是他出身高贵。这个老九实质意义上应该算是老三,还是那种自带“白月光长孙皇后光环”的老三。

既然哥哥们都那么能耐了,看来老爹是不缺“优秀儿子”的,那我就当个“乖宝宝”吧。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白月光长孙皇后去世,九岁的雉奴(李世民对李治的爱称)哭得撕心裂肺不管不顾。

在一旁的李世民都不禁动容,为雉奴的孝心所震撼,从此特别宠爱这个幼年失母的小儿子,不久任命其为右武侯大将军。

雉奴平时喜欢熟读《孝经》,时常陪伴在李世民左右嘘寒问暖,在哥哥面前也显得温顺可爱。所有兄弟都认为雉奴是个心地纯良与世无争的孝子。

至于什么皇位,什么权利地位,我最在乎的是父母康健,兄弟和睦。

而在经历了“玄武门之变”经常做梦都梦见兄弟索命,儿子相残的李世民,其实是非常渴望这种简单的“家庭亲情”的。

而此时,其他儿子早已迷失在权利的漩涡杀红了眼的时候,只有雉奴,温暖了晚年李世民那颗苍老而疲惫的心。

而一切,就像早有预谋般,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着: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造反被废,李世民预立四子李泰为储君。

李泰因为向李世民誓日后必将“杀子传弟”,并恐吓年幼的李治,怀疑李治和废太子一党关系甚密,李治惊吓不已,遂将此事告知李世民。

李世民经严密调查,发现李承乾造反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李泰在幕后争夺太子位,让李承乾感到了空前的危机,李承乾更是对此事供认不讳。

李世民想到当初的玄武门之变,竟觉得兴许是“报应不爽”。

拉着李治来带两仪殿,当着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重大臣面前欲拔剑自刎。

众大臣出面阻拦,皆表示李治可立为储君。

同年四月七日,唐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

自此,15岁的李治不争不抢的坐上了太子宝座。

是啊,用李世民的话说就是:雉奴虽然能力才干及不上诸多兄长,但他心地纯良,仁孝谦恭,即位后一定会善待兄弟姐妹。

况且他是长孙皇后的儿子,身后有长孙家族支持,以后定能安邦定国。

贞观十八年(644年),李世民讨伐高句丽,李治留守定州。

李世民临行前李治神色十分悲哀,整天啼哭,李世民不忍其关心,每日和李治书信一封已报平安。

李世民凯旋而归,李治和父亲一并来到并州。

李世民突发恶疾生了毒疮,李治竟不管不顾非要亲自用口吸毒脓,李世民甚为感动。

担心李治太过仁厚软弱驾驭不了群臣,时常让李治陪同在侧,学习其治国之道。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病危,李治日夜不停歇的守候在床边侍奉汤药。

李世民带着对儿子的万般不舍与世长辞,享年59岁。

这个不争不抢却等死哥哥,熬死了老爹的孝子,兵不血刃21岁就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

以“孝道”闻名的李治,果真是至纯至孝,软弱可欺,全靠运气登顶高位的“和事佬”吗。

二:李治的回马枪

李治上位后发生了四件事:

1.力排众议废掉多年相伴的王皇后,娶了后妈武媚娘,即便面临一堆老臣要撞死大殿的威胁,仍在不久后立其为后。(英明神武的老爹健在时好大儿李治就与武才人私通,老爹丧期就在感业寺与武才人密会,丧期一满就将后妈接回皇宫封二品昭仪。)

2.因武则天事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遭贬斥,长孙无忌无奈之下上吊自尽,褚遂良被贬爱州(今越南)。

3.吴王李恪于653年,唐高宗即位4年以谋反罪(房遗爱、高阳公主、巴陵公主谋反牵涉其中,后被平反为诬告)被诛,享年34岁;

李泰于唐高宗李治即位后3年病逝,享年32岁;

李承乾于645年去世,享年26岁。(李世民在位时就病逝)

4. 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唐朝版图在唐高宗时期达到了最大的疆域,并维持了三十二年。

这位一直以“软弱仁孝”著称的皇帝在上位前就和继母武则天私通,刚上位就废掉原配皇后,要知道唐朝自建国以来还没有皇帝废后。

后他更是借立后一事直接罢免和逼死了权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明眼人也能看出来,这真的只是为了“废立皇后”吗,怎么都有一种皇权与重臣的博弈感。

至于老爹李世民生前最希望看到的兄弟和睦,寄希望于好大儿李治能够兄友弟恭安顿好他的子孙们,结果呢。

三个最爱的儿子,命长的活到了34岁,命更长的直接被“以谋反罪诛杀”。

李世民贞观十六年率十万大军亲征都没有灭亡的高句丽,李治悄咪咪的就给秒杀了。

文质彬彬不显山不露水的李治荡平了突厥甚至打到了欧洲,外国史料里对李治的描述,大都是高大威猛,英明神武,甚至将其称为“黄祸”,直言他和他老爹一样可怕。

从他即位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做的这几件大事就可以看出,李治绝对不是胆小懦弱遇事犹豫不决之辈。

真实的李治,和老爹李世民看到了,可能不是同一个乖幺儿。

就像职场里的中层干部总是一副,雄赳赳气昂昂跟个斗鸡一样四处找茬的样子,而真正身居高位的高层领导,反而双眼带笑如沐春光,和煦的就像邻家老爷爷。

当所有员工都认为这个高层领导为人和善,好说话的时候,裁员书下来了,最后的一行却赫然的签着他的大名。

当然他依然会做出一副,这是公司管理层一致通过的,我也很遗憾不能再与你共事的样子。

有时候笑里藏刀绵里藏针真的可能也不是谁有意而为之,仅仅是生活所迫,环境使然罢了。

三:武则天是他的真爱吗

董鄂妃是顺治的真爱吗,或者富察皇后是乾隆的真爱你信吗。

但是他们谁为了心爱的女人废后又立后的?唯有唐高宗李治。

他真的是世人眼里懦弱且惧内的皇帝吗。

众所周知李治在即位初期勤政爱民,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史称“永徽之治”。可见其是一名心系政务的好皇帝。

只是660年以后,李治因身体原因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

武则天因展现了过人的政治才华遂被李治重用,假手朝堂之事。

相较于一个权臣,自己老婆执政,总归要更安全吧。

那个时候一个女人想要篡权的难度,看后期武则天杀了多少人就可见一斑。

说直接点,儿子都有可能推翻你,但女人大多只能依附你。

武则天之前还没有一个朝代是被女人颠覆了政权撺掇了皇位的。

如果你是李治,你又有更合适更安全的人选吗。

675年李治风眩症更加严重,想要下旨让武则天全权理政,被大臣拒绝。

看似绝对信任和依赖的背后却是:

在李治执政期间,武则天的宠臣李义府许敬宗等先后倒台。

武则天的政敌及家属却相继拜相,王废后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李治更是明面上压制武家人兴风作浪。

对此武则天却毫无办法,因为朝政大权依然牢牢掌握在长期养病的李治手上。

相传李治临驾崩前数月甚至起了废后的念头。

无奈儿子一个个都不争气,还得仰仗武则天把控朝局。

遂在683年55岁的李治驾崩,宣布遗诏:“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

这个刀鞘都没出就杀死一群饿狼的小白兔,死前都没有彻底被架空。

如果不是因为终年头疾,天不假年,也许李治还会给到后人更多的惊喜。

毕竟身边坐了一个比男人还狠的老婆他都从来不带怕的,身患重病依然将武则天玩弄于手心。

让其小心翼翼当了近30年秘书长,死后还矜矜业业为大唐卖命,虽然称帝改国号,兜兜转转最后大唐还是姓了李。

现今社会,像李治这样大智如愚看似什么都不计较的人有很多。

有些是真的看破世事,有些却是蛰伏着静待时机。

不管真相如何,这类人一般都得善终,因为他们从不锋芒外漏,也不尖酸刻薄。

只在不得不为之时给对手致命一击,此后他们又回归佛门,看淡红尘。

不是装,是真的不屑罢了。

标签: 李治

更多文章

  • 她本是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为何下场如此凄惨?可怜!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李治

    王皇后本是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唐太宗将王氏许配给晋王李治为王妃,王皇后本身长相美颜,性格温顺是所有男子喜欢的类型吧!后来李治被封为太子,自然而然王氏就成了太子妃,后来唐太宗去世,太子即位,顺其自然王氏为皇后。结果,两个人竟然敌不过一个武则天,李义府等人暗地佐助武则天,以偏

  • 为什么武则天和李世民在一起一直没怀孕,却给李治生了6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韩铮铮标签:李治

    相信不少的朋友都看过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我们都知道,被历史唯一承认的女性皇帝,那就是武则天。也有过其他的女皇帝,不过都没有被承认,就算是这些女皇帝有的在武则天之前出现,但是历史也没有承认过她们。而这样的一位被人们承认的女皇帝,可以说是一个传奇,虽然说只是一个女性,不过在政治手段方面,可以说是一点也不

  • 武则天跟李世民没有孩子,为什么跟李治在一起后却生了6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李治

    武则天跟了唐太宗李世民十二年没有孩子,之后和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却生了六个孩子。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李世民身体出了什么毛病。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要知道李世民的子女很多,据统计一共35人,其中儿子14人,女儿21人。因此造成这种情况,只能说是武则天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宠爱,自然很少有机会被临幸,一个几乎很少侍

  • 唐太宗为什么放过了将成为女皇的武则天?原因在于李治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李治

    李世民一生风流好色,妃子数百人。虽然曾经被武则天的美貌所折服,但武则天性格刚烈,而李世民更喜欢性格温婉温婉的妃子。并不出众,唯有五品才子,温婉贤淑的韦贵妃、齐王妃、徐惠等都格外受宠。才华横溢的徐惠和武则天几乎同时入宫,但徐惠显然对李世民更感兴趣。不仅晋为二品妃子,母亲还特封晋城郡二品夫人,更能写军书

  • 武则天侍奉李世民12年未孕,为何跟了李治后,迅速生下6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李治

    提起武则天,大家想到的就是“千古第一女帝”、“贞观遗风”。其实,在当上皇帝之前,武则天也有相当长一段“嫁作他人妇”的时期。她一生共侍奉两位君主,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诞育四子两女,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安定四公主和太平公主。令人不解的是,这六个子女,都是武则天和李治所生。要说起侍奉

  • 武则天伺候李世民13年都没怀孕,刚和李治结婚就有了,答案在这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李治

    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帝王。但众多帝王中,武则天是特别的存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帝王。稀缺性与独特性,让她成为现在很多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宠儿。现在众多影视剧中,大部分以武则天励志奋斗经历为主,但她的一生不论在电视剧中,还是现实历史中,都充满着巨大的争议。而她服侍过唐朝两代帝王的

  • 唐高宗李治,真的是一位软弱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深更读史标签:李治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唐高宗李治是一个软弱的皇帝。之所以他会给人这样的印象有两个人的影响很大,一个是他的父亲李世民。当年李治本不是李世民心中所选,李世民对他也并没有什么高的期待。可是因为太子李承乾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李世民最喜欢的李泰,接连出问题,让李世民很失望。最终李世民选择了李治,究其原因就是他认为李

  • 武则天秘史01:武媚娘入宫陪伴李世民,那李治怎么看上她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李治

    任何一位君王称霸天下离不开战争,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与突厥大战的李世民幸得武士谦舍命相救,才得以将突厥打败扩充大唐江山,当然李世民也遵守武士彟临终遗言,将其女儿武媚娘接入宫中。环肥燕瘦都已见过无数次的李世民,第一面见到武媚娘很是喜欢,不想雷声大作一道闪电劈中了甘露殿的殿宇一角,掉下一本《宫廷秘录》

  •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儿子李治是如何对待他的15位漂亮小妈的?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李治

    15位国色天香的漂亮小妈,尽收囊中,固然用词精妙、必寓褒贬,这是春秋笔法,我学不来。真相很无趣,然而总是真相。《旧唐书▪后妃传》有载,唐代因循隋制,除了正宫皇后,按理应有正一品妃四人,正二品嫔九人,正三品婕妤九人,正四品美人九人,正五品才人九人,余有二十七位宝林,二十七位御女,二十七位人采女。唐太宗

  • 武则天和李世民十几年没子嗣,跟李治一年就怀了?谁的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李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个女性楷模,她就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的霸业成就离不开两个男人,分别是李治和李世民。李世民为武则天提供了一个接近权力中心的机会,而李治则直接给予了武则天统领全国并登上皇位的权力。武则天的一生堪称传奇,但令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是,她在李世民的后宫之中待了整整12年,却没有留下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