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年少聪慧有想法,无奈登基之后变荒唐,到底是什么毁了李隆基?

年少聪慧有想法,无奈登基之后变荒唐,到底是什么毁了李隆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的意林 访问量:657 更新时间:2024/4/29 19:50:27

文 底层史观 创作于2019年4月16日。第四篇文章,请各位多多支持哈!

当我们发现一个人登上皇位的时候,任何人都会表示出对他的羡慕。毕竟在中国古代一旦登上皇位你所拥有的钱财、权利,甚至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没有你得不到的。而大部分中国古代男性想要在朝廷之中当官,甚至是走上至高无上的皇位,大都经历了非常残酷的竞争。任何一个皇帝不会让自己出现独子的情况,除非是由于身体,或者说是后宫专政的原因。所以说,在我们看来,一旦一个人登上皇位之后,更应该以珍惜的态度去对待这个皇位,而不是随意的挥霍。可是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皇帝登上皇位之后就会忘记他们在争取这个皇位过程之中所受到的苦难。面对大部分的疆土以及很多金银珠宝,最重要的是后宫佳丽三千,大部分男性都会变得淫乱奢侈,从而让自己所争取的朝代一下子衰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李隆基这个人,看看他又是如何从开元盛世,到最后的衰败的。

相信大家对于李隆基都是非常熟悉的,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在政治方面的一些才能。可能大部分人在朝廷之中生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小心翼翼,谨慎的状态。特别对于一些大臣,如果真的有心机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拉帮结派。可是在李隆基7岁的时候,由于一个大臣训斥护卫被他看到了,他就直接表示这个大臣没有资格训斥护卫。或许是武则天看到了他这样的体恤下层人民的一些想法,所以认识到这个孩子或许还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没过一年他就让这个孩子当上临淄郡王。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我们已经可以意识到李隆基在未来的发展之中是怎么样的,而他也没有让所有人失望走上了争夺皇位这一条道路。

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事实上是没有任何资格成为太子的。毕竟当时嫡长子继承制这种思想还是存在于皇室家庭之中,当时宋王李成器本身应该成为太子,只是在日常的军务活动过程中,李隆基所积攒的人脉更广,而呼声也最高。所以大部分大臣也比较赞成唐睿宗将李隆基立为太子。甚至李成器本人也劝睿宗,表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只有李隆基有能力让唐朝变得更加的繁荣。

当时还有一个大臣名字叫刘幽,他表示:“除天下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而当时平王李隆基确实因为自己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抵御了许多外敌势力,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的安全,所以说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最终也就立即将李隆基立为太子。

可是基于武则天的表现,当时许多女性都对政治权力有了更多的欲望,比如说,之前的韦氏。最后李隆基竟然发现和自己合作的太平公主竟然也有心想要争夺皇位,所以说本以为在这场竞争之中自己已经胜出了,没想到又来了另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他就更加快速的开始培养自己的核心幕僚,想要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人物,避免太平公主谋逆的时候,自己没有任何方法来应对。在延和元年8月,28岁的李隆基登位。他登位之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直接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毕竟任何一个皇帝都不能忍受有人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他这样的选择也是没有任何错误的。

当然李隆基也不可能仅仅只有这种政治才能,他更多的想法也表现在对于比较有才能的人的任用。在他登位之后知道自己根基不稳,所以调查了国家朝廷之中的大部分臣子,并且对他们进行了划分。认识到哪些人可以任用,有些人必须铲除。而我们所说的:“唯才是举,任人唯贤”这样的历史经验也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他刚即位的任时候,他提拔了朝中的一些大臣,比如说宋璟张九龄等贤臣。除此之外,他还像李世民一样,可以容忍群臣进谏,甚至对于一些问题还会作出一定的改变。也就是他这种谦虚的态度,让越来越多的大臣想要为他服务。当一个皇帝抓住了大臣的心,那他就一定能成功。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不断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除了境内的和谐之外,还需要应对境外的一些敌对势力。而当时最让李隆基比较头疼的就是突厥人。因为他们的存在,唐朝的边境时常被他们骚扰,所以说李隆基也是非常担心有一天,如果边境护卫不得力,被突厥人占领,就是十分可怕的事情。而当时国内的情况是兵力不足,所以说必须要扩张军队,提高国防力量。可是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王朝,他所拥有的兵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聪明的李隆基只得想出另一种办法,而当时他就想起了雇佣兵这样增加兵员的方式。对此我们也不能不得不感叹,他的军事才能是多么的强大。

李隆基的能力当然不仅仅只体现在军事方面,甚至我们可以说他的能力是很多皇帝都无法媲美的。虽然他从小在朝廷之中长大,但他也了解到一个皇帝想要长久的当皇帝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民心。毕竟先有民后有君,一旦惹怒了老百姓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国家政策不严谨一些土地就会被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走。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他们的生活有些时候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基于这样的情况,李隆基就收回了在豪强霸占的土地,并且将这些土地还给了老百姓让他们耕种。就是因为这样一个举动,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他是一个爱民爱国的好皇帝。

也就是基于李隆基这些政治才能,让他管理的朝代开创了“开元盛世”。相信大家除了对于贞观之治,对于开元盛世也有一定的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唐朝所拥有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也显得更加繁荣富强。可是中国有一句古话:“物极必衰”,当李隆基得到了这么多的财富之后,他就开始了有了另一种转变。一个人登上皇位的目的是什么呢?相信在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不单纯的。没有一个人想说,我就是想为这个国家付出,为这个国家的子民付出。大部分人想要得到的还是这个国家能给予他的财富与权力。得到权力之后能干什么呢?就是拥有任何自己想要拥有的东西。

在李隆基的治理之下,唐朝开始走向不断发展的正轨。闲来无事的他,就开始考虑别的事情。而当时一名女性走入他的视线,那就是寿王妃杨玉环。通过一些历史的了解,我们对于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故事相信也是十分的清楚。而后来唐玄宗,对于杨贵妃的喜爱,也让我们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在朝廷之中竟然会存在这种:“后宫佳丽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浪漫故事。可是历史并不仅仅只是男女私情,在他背后更多的是一个国家走向衰落的代价。就是因为杨玉环这个人的出现,让李隆基的人生走向另一个方向。

当一个皇帝心心念念的仅仅只是一个美女的时候,这个国家或许就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了。而在杨贵妃的帮助之下,他们杨氏家族的人也通通走入朝廷。基于杨贵妃的得宠,这些杨氏家族的人在朝廷之中也是风生水起。特别是杨国忠这个人,在后来的历史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他成为了李隆基的宠臣。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朝廷之中的另外一些忠臣,却真实的看到了李隆基的变化,并且预示到了他未来的方向。当一个没有任何能力的人,甚至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我们就可以猜测到李隆基事实上已经处于只贪图享乐的状态了。况且在大军侵犯国都的时候,他也仅仅只能通过抛下其他大臣的方式来逃避责任。而最后留给他的,也只是大臣不复存在,宠妃也被迫自缢。仅仅只是因为一个人,一个想法就发生了这么多的改变,他最后的结局也只能是孤独终老。在小编看来,李隆基之所以从高处坠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遇到了杨贵妃这个人。我们并不能说一个女性在政治方面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但是杨贵妃在李隆基的生活之中的地位,恰恰影响了朝天之中的大臣。,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变化,使得最后落得这样的结果。

标签: 李隆基

更多文章

  • 唐隆政变后,策划者李隆基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背后有何猫腻?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李隆基

    一场唐隆政变,李隆基亲自率领数万羽林大军斩杀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党徒,彻底结束了唐朝长达30年的妇女专政历史。但在政变成功后,李隆基的举动却让人感到十分意外:整个唐隆政变可以说是李隆基一手策划的,他却把胜利的果实交给了懦弱无能的父亲李旦,他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样的如意算盘?数万御林军入宫,韦氏集

  • 历史废物人物——大唐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李隆基

    唐朝初年,经过太宗和武则天的治理,国力保持盛世状态,大唐威名远播,四海来朝!在杀死太平公主之后,他逐渐掌握了唐朝权力,经过修养生息的政策,国力达到了顶峰。有诗云:忆昔全盛日,犹藏万家室。但盛极而衰,乃是轮回常理!而这位皇帝,确实将国家送上鼎盛之时后,又急速地衰败了下去。他的败亡事迹,在整个历史上来说

  • 为何说唐玄宗李隆基风流?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功过参半的皇帝,前期是功,后期是过。他在前期做出了很多让人称赞的事情。在扳倒韦后,除掉姑姑太平公主之后,唐玄宗掌握了大权,他开始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姚崇、宋璟、张说等人,使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盛况。他还重视国家腐败问题,严厉打击结党营私、贪污受贿

  •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后,被迫当了6年太上皇,晚年生活有多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怪兽看电影标签:李隆基

    公元737年,失去宠妃武惠妃的唐玄宗李隆基听说儿子李琩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心中动了歪心思,可杨玉环毕竟是他的儿媳,李隆基也无法厚着脸皮向儿子讨要,但没过多久,李隆基就想出了一个绝妙法子。当初李治为了将小妈武则天接进宫中,下旨令武则天在寺庙出家成为尼姑,这样一来,武则天就成了方外之人,世俗一切羁绊对

  • 杨玉环究竟是什么魅力迷住李隆基,李隆基竟然这般痴迷?

    历史人物编辑:李璐璐说历史标签:李隆基

    杨玉环这样的大美女,除了拥有让人羡慕的外表之外,其实内在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智商方面,绝对是常人望尘莫及的,正因为这些特殊原因,杨玉环才让李隆基这个花心皇帝能够一直死心塌地守在杨玉环身边,并且一直到杨玉环去世,李隆基依旧耿耿于怀。至于杨玉环是怎样迷住李隆基的,不妨让我仔细为你分析一下,让你能够有更加

  •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帮助李隆基推翻韦后,李隆基为何还杀她?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李隆基

    上官婉儿是一位奇女子,她在大唐的政坛上大展身手,先后得到了女皇武则天、唐中宗李显、太平公主的信赖,素有“巾帼宰相”之名。但她的死却是一件很容易让人疑惑的事情,昔年,她和太平公主联合李隆基从韦后手中夺回政权后,李隆基却下令将这位迎接自己的盟友毫不犹豫下令斩杀了,这又是何故呢?一、上官婉儿被杀事件经过景

  • 李隆基已经成皇帝,为何还要发动政变?他想做真正的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李隆基

    一般而言,发动政变的都是臣子,他们通过以下篡上的方式,来谋夺皇位。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原是秦王,根本没有做皇帝的资格,于是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然后逼迫父皇李渊退位。然而,唐玄宗李隆基却比较特殊,他在成为皇帝后,依然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一、皇权受到限制712年9月

  • 为何说李隆基不及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王庙新标签:李隆基

    李世民和李隆基都堪称唐王朝伟大的君主,后者是前者的曾孙。唐太宗一朝有贞观之治,唐玄宗一朝有开元盛世。但若拿这两个皇帝做对比,李隆基还是不及他的太爷爷李世民,原因如下:第一,李隆基不知守成之难。李隆基不知守成有多么地难,但是李世民知道。马上打江山,不可以马上治江山,打江山不易,守江山同样也不易。李世民

  • 唐玄宗李隆基的功过是非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出生于东都洛阳。唐隆元年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公元712年,唐睿宗将皇位传给李隆基,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巩固了自己的皇位。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政治较为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取得了唐朝继贞观之治

  • 杨贵妃特殊怪癖,常人难以忍受,李隆基却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李隆基

    杨贵妃特殊怪癖,常人难以忍受,李隆基却情有独钟!皇帝历朝历代以来,备受众人崇拜和尊重,当然皇帝位置也是如车水马龙一般更换。其中也有明君还有昏君,而明目张胆不顾朝廷大事只顾与美人寻欢作乐的皇帝,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起初做到皇帝位置上的时候,对国家的治安非常上心,在发展上有着急速的进步,当时还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