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见李煜之死,赵匡胤之死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见李煜之死,赵匡胤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醉风文史 访问量:4379 更新时间:2024/1/3 3:04:14

今天的五代十国成语故事见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发生在宋灭南唐期间,相关人物为宋太祖赵匡胤,徐铉,南唐后主李煜。原文如下:

宋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公元960年,赵匡胤效法后周太宗郭威,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史称北宋。在建立宋朝后,他合纵连横,驰驱戎马,在攻灭荆南、湖南等地后,吴越上贡,北汉疲竭,南唐更是江北之地尽失,其后主李煜更是上表祈怜。

在974年时,宋之疆域已经占中国之七八,实力强劲,天下唾手可得。而作为藩属国的南唐和吴越,也就成为下一步的目标。

为了进表衷心,吴越和南唐更是竭力上贡,资费上万。民虽富裕,但也日近枯竭。

974年,宋太祖赵匡胤召南唐后主李煜入汴京朝见。实则为自己南伐南唐寻找口实,而李煜担心自己会被其扣押,便派臣属徐铉到汴京求和。

徐铉指出:李煜如子事父,言辞恳切,卑微而不亢。与宋太祖反复辩论,而太祖赵匡胤更是辩论不过,拔剑而起,无需多言,李煜有什么罪过?一姓天下,卧榻之下,不容他人酣睡!

徐铉遂不敢再言。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意为自己的床铺边,又怎么能让他人呼呼大睡?比喻自己的利益范围不容他人侵犯。

而作为故事的主角,李煜这位才子皇帝,花间作词算是一流,但要论治国,或许就不如他的杯中酒,胸中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了。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奉表出降。次年,更是被押至汴京,封为违命候,连自己的妻子小周后都被已经亡故的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凌辱,自己最后也落得个饮鸩而亡的结局。

至于宋太祖赵匡胤,在攻灭南唐后却溘然长逝,年仅50岁。在经过美化的宋史中,并无确切描述其是何种缘由而死,只是模棱两可的描述了其与胞弟赵光义酌酒对饮,是夜而亡,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皇子尚在,何来胞弟继位一说。而继位后赵光义更是拿“金匮之盟(杜太后所言,太祖以后周少子继位,让太祖立下誓言兄终弟及)”来显示自己的合法性。历史会有机缘巧合,但无数的机缘巧合则就显得不那么合理了。

权力的斗争,始终如跗骨之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

李煜之死,是因为淫而无治国之能,乱而无理国之才。也更是缺乏这种“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的权利意识,只知一味的苟安屈从,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正是由也。

而赵匡胤之死,又何尝不是?即使是自己的胞弟,在权力的卧榻之上,也是他人!

而至于另一个当事人徐铉,也在李煜归宋后归附,官至官至散骑常侍,有《说文解字》等传世,而也正是他告李煜之境况于宋太宗,以至于李煜被宋太宗鸩杀。后又因为他人诬告,而被贬谪,风寒而卒。

此番种种,无一不说明一个问题,权力的诱惑与社会的演进如影随形,概莫能外。而谁能坚持“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谁便更能立足。

(图片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必删)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长编》、《新五代史》、《旧五代史》等

标签: 李煜

更多文章

  • 李煜和小姨子幽会,写下一首云雨词,句句香艳不已,不料却成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李煜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近四百多位皇帝,这些皇帝中有非常适合当皇帝的,比如说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等。但也有不适合当皇帝的,不过不适合当皇帝的皇帝中,有两个特殊的例子。他们不适合当皇帝,却十分适合当艺术大师,这两人便是徽宗与南唐后主。巧的是,两人还都是亡国之君,今天便来说说这南唐后主李煜以及他的一首词

  • 南唐后主李煜的爷爷明明姓刘为什么自称是唐朝李氏宗室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黎的静生活标签:李煜

    南唐国后主李煜的祖父李昪[biàn],江苏徐州人,出生于唐末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六岁时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四处流浪,“流寓濠、泗间”。唐将杨行密攻打濠州,发现了李昪,收为养子。杨行密的儿子们不能容忍八岁的李昪,杨行密无奈之下,把李昪交给部将徐温收养。杨行密告诉徐温:“此儿质状性识,颇异于人,吾

  • 南唐李煜,一个不想做皇帝的文人,终究是苦了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历史标签:李煜

    这几年大家都在说国漫崛起,不得不说随着00后的崛起,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对漫画有着更多需求的庞大群体。这几年也确实出现了几部很不错的国漫,比如《画江湖之不良人》就非常出色,情节人物场景都做得很不错,尤其是最后不良帅袁天罡死的时候,更是热血沸腾,看哭了无数人。而袁天罡死之前说的那句话,更是成为对整部作品

  • 李煜本无缘皇位,为何最终却继承大统?南唐最终为何葬送其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李煜

    李煜即南唐后主,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历史上称他为李后主。李煜从小就与众不同,尤其是他的长相,丰额骈齿,有一目是重瞳,按照相面人的说法,他很有富贵相。李煜多才多艺,不仅文章出众,而且擅长书法和绘画,造诣也很深。加上他为人

  • 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何李煜和宋徽宗的评价差别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李煜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君主中,有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家,善用权谋、长袖善舞,以参与政治争斗、操控帝王之术为乐趣。而有的人却明显不是这块料,让他们坐上皇位成为君主,是整个人生的错位。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在词作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另外李煜还很擅长

  • 李煜爱民如子、虚心纳谏但不适合为君,在乱世中必然被淘汰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李煜

    所谓昏君是指君主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对国家和民众犯下了许多罪行。而南唐后主显然不属于这一范畴。可为什么大家会认为他是一个昏君呢?醉心文学,不擅朝政,可为当代名士,却不适合当世雄主南唐后主即是李煜,没错,正是那个留下许多传世名篇的诗人李煜。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采为当世

  • 李煜:自小偏爱吟诗,却意外当上了皇帝,逃避现实见证南唐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李煜

    李煜画像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命薄做君主。"这句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李煜短暂的一生。李煜既有词人的侠骨柔情,又有天子的血气方刚。但他在历史上却背负了"亡国之君"的称号,世人都说是他的软弱与无能一手断送了南唐的未来,也让他的人生变成了一场华丽的悲剧,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意想不到的"惊喜"——他竟然成为了皇

  • 李煜投降后,得到一个耻辱的称号,最后一杯毒酒了却残生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李煜

    李煜(937-978)出生于帝王之家,南唐的君主,世称李后主。他自幼聪明好学,熟读历代经典,精于诗词歌赋,洞晓音律乐曲,深谙书法绘画,是一个才子皇帝。李煜有过一段富贵豪华的青春岁月,18岁时先娶三朝元老、大臣周宗长女娥皇(人称大周后)为妻,后又续娶娥皇之妹女皇(人称小周后)。但是到了中年后,厄运也到

  • 痴情尼姑为多情的南唐后主李煜殉情,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简史说标签:李煜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

  • 仁弱的后主李煜是如何被赵匡胤一步步逼反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李煜

    导读:李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被后人评为"中国第一词帝"。李煜的一生本不想继承皇位,但是历史的抉择却不是他能决定的,南唐的命运最后也在他任弱的性格里选择了它最终的走向——灭亡。生而不凡李煜,出生于公元937年的七夕节,父亲是南唐中主李璟。李煜从小便是大多数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既恭敬仁孝又善于书